Douglas Is Cancelled(關於性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下架道格拉斯」是一部由英國BBC拍攝的極短影集。有興趣的人不妨網路上看一下。

之前我就常常在想。「男性」跟「女性」在先天條件上就是「完全不公平」的。我們從過到現在都一直在調整這個「不公平」所演變成的「不平等」。在所有人文社會中,我們都希望竭盡「男女平等」的人類基本權利。但這對我來說,是「根本性」不可能的事。

記得我還小的時候。我的腦中沒有任何男生「比」女生厲害的想法。反之,我也不覺得女生就比男生厲害。我只知道我們「性別不同」。除此之外,我不知道我們的差別在哪裡。於是我就這樣長大了。妳(你)也知道,“我刻意把女性的「妳」,放在男性前面,這樣我做到了一點對女性的尊重嗎?” 當我們越來越大,接收到的訊息就會一點點改變我們的想法,其實在我們的家庭就已經率先埋下一顆「概念」的種子了。而埋下這個種子的人永遠都是已經被污染的成年人們。但我們沒得選擇出生在怎麼樣的家庭,與環境。所以這個世界上對於男女之間的差異,存在著無限種可能的版本跟想法。

以生物的角度來說。先天的生理構造導致我們的差異。我們是動物,簡單來說就是也需要繁衍下一代。可憐的是人類的「智能」導致很多可悲的歧視。(我很想知道除了人類以外的動物們是不是也在他們的社會中存在著性別歧視。)女性為什麼需要懷胎十月,男性卻不用?女性需要哺餵母乳,為什麼男性不用?人類已經在生理上造成不平等。

以社會與家庭的角度來說。男女性在角色上的扮演也讓性別產生了差異。男性應該如何、女性應該如此。這些都是約定俗成的概念。所以這嚴格來說也是不平等的表現。而這些差異更因為世界之大,地理與國家的習俗觀念不同,存在更複雜的差異。

簡單來說。因為人類的文明不斷在進步。也開始討論起性別應如何平等於世界上。所以開始有很多「新」的觀念發生。過往男尊女卑的社會,現在在比較文明的國度裡已經「較為」開化。也就是說,我認為大男人主義是一種根深蒂固,深植在大腦中的想法。但我真的不知道這種想法怎麼會存在某些人的腦子裡。

性別的歧視,已經成為禁忌。而且我們也不允許這樣的歧視。我們追求的是性別的平等。因此男性不能在所有方面對女性造成任何形式的不平等。更別說是危害了。這種觀念在亞洲是很深遠的。我個人認為台灣的女性擁有比較多的自主權,而男性對女性也相較於其他亞洲國家更尊重。

但這部由英國BBC所拍攝的影集。竟然還在討論女性與男性之間的性別差異與歧視。讓我不禁感到,以人權、觀念、意識形態、前衛發達的西方世界竟然還存在著這種問題。那究竟這個問題在其他國家該如何能得到解決?

究竟是女性在某種程度上縱容著男性,還是男性的自大與狂妄永遠能凌駕於女性之上?這不是一個簡單就可以回答的問題。如果只有一個男性跟一個女性。兩個人之間對彼此的想法,或許我們能針對這兩個人了解他們是否存在某種程度的差異或歧視。但把一群男性或一群女性相互比較,我們絕對無法得到一個好的「解釋」。更不用說把全世界的男性跟女性相提並論了。

我認為「性別歧視」不應該存在文明的社會裡。但很明顯地,它存在世界各地、各個角落、無處不在。也就是說經過那麼長久的「性別教育」。只要人類長大,那顆種子就也會慢慢發芽。至於它最後長成什麼樣子,我們不會知道。但它影響了一個人對「性別差異」的觀點。以致於「歧視」永遠都會存在。哪怕只是一點點疏忽,都能被瞬間放大成「性別歧視」。我們感到無所適從,這點尤其是針對男性,男性因為長期背負這種原罪,更是需要戒慎恐懼。什麼該說、不該說,都可能被錯誤解讀。但我不完全認為完全是男性的問題。女性在長久的歷史中對於自己所遭受的,不可能完全縱容。因為我們的共通點是,我們都是「人類」,所以我們仍然擁有「共通」的個性。只是女性在性別平等的意識未能提早萌芽?我不確定。為什麼可以任由男性掌控這個世界那麼久?直至今日,我們都還可以清楚看見女性在各個層面明顯弱於男性的證據。

這部短影集讓我想到的很單純是「先天的性別差異」與「後天的性別歧視」。

但過度的討論其實也不具過多意義。因為「性別平等」早就是共識。只是抱持反對意見的人仍然藏在心裡不說而已。因為少數永遠會是弱勢。而剛好在女性長期受到差別待遇的反省後,我們決定不應該在性別上構成任何的不平等。哪怕事實恐怕並不是理想中那樣。

其實我常常在想著「歧視」這個問題。總有人擁有「優越感」。不管在「性別」、「國家」、「種族」、「群體」、「社經地位」、任何可以想像的。我們都一直無意識地在製造「優越感」給某些人。或許這樣說有些偏頗。但我個人的感覺是如此。就像,我認為長久的「男尊女卑」的觀念,究竟一開始是誰這樣規定的?如果沒有「因」又何來的「果」?

男性跟女性存在著生理上的差異是毋庸置疑的。但後天的歧視跟先天的生理差異是不是連帶著某種關係呢?我不知道。

為什麼在造字時我們發明了「妳」、「你」?一開始只是為了指示男性女性。時至今日,甚至會有人認為「你」跟「妳」誰放在前後都造成一種先後優先順序的「微歧視」。這樣的現象其實也存在其他語言裡。

我不會說我是個女權主義者或偏袒任何性別。但我也絕對不認同任何對於「女性」或「男性」有不平等對待與看法的人。例:因為你是男生所以你力氣比較大,所以這件事應該由你來負責。(?)那這句話不就已經直接造成了性別上的歧視嗎?而且還是由「女性」歧視(霸凌)「男性」。或許你(妳)會再度拿先天上我們的生理構造就是不ㄧ樣來解釋。但如果我們應該平等,就要「平等到底」。這才是真正的平等。否則男女平等根本不會存在。也就會繼續有男性歧視女性、女性歧視男性的狀況發生。

這是很理性的。不能帶有任何情感。否則就不能裁決出「公平」。

我是個認同人類應該致力於「性別平等」的人。但我同時也認為「性別根本不可能平等」。而這其中一定存在「某種我不知道的因素」。但基本上來說不管男性女性,女性男性,都不應該歧視彼此。

是部很好的影集。但很令我意外(又有些不意外,很矛盾的觀後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GABI
0會員
15內容數
GABI的日常生活隨筆
GABI的其他內容
2025/08/17
雖然我們都知道一個科學的根據提示了人類是群居的動物。但我們在群居的模式中,不斷自我矛盾著。我們需要一個人獨處的時間其實很多。而且因為與他人相處所帶來的不愉快,是比幸福感或快樂來得多更多的。這單純是我的觀察,我沒有任何科學根據。但我在眼中看見的大多數人都是如此。不是被框架著、被他人情緒勒所著、渴望一個
2025/08/17
雖然我們都知道一個科學的根據提示了人類是群居的動物。但我們在群居的模式中,不斷自我矛盾著。我們需要一個人獨處的時間其實很多。而且因為與他人相處所帶來的不愉快,是比幸福感或快樂來得多更多的。這單純是我的觀察,我沒有任何科學根據。但我在眼中看見的大多數人都是如此。不是被框架著、被他人情緒勒所著、渴望一個
2025/08/15
剛剛我看到一段詩,我忘記詩的原文。但那段文字敘述著他的內心裡的那些悲傷,他無法用文字表達出來。因為那文字僅能壓抑並縮限他內心中像海一樣廣大、無垠無涯的悲傷。 有時平靜、有時洶湧,這就是海。他的確沒有邊際。他的確就像這位詩人所描述的。無垠無涯。我們這些旅人,在海上巡航。悲傷有時安靜地陪伴在我們身邊。
2025/08/15
剛剛我看到一段詩,我忘記詩的原文。但那段文字敘述著他的內心裡的那些悲傷,他無法用文字表達出來。因為那文字僅能壓抑並縮限他內心中像海一樣廣大、無垠無涯的悲傷。 有時平靜、有時洶湧,這就是海。他的確沒有邊際。他的確就像這位詩人所描述的。無垠無涯。我們這些旅人,在海上巡航。悲傷有時安靜地陪伴在我們身邊。
2025/08/14
即使我知道這一天終將來臨,面對生命的完結並不是令人難以接受的事情。 我的阿公跟阿嬤在這兩三年都相繼離開了。而剩下的這些人,如我。 就是按照流程把該做的事情做完,大家功德圓滿。 回憶會在誰的腦中留下,用什麼形式,這些都與我無關。 阿公的告別式跟出殯我都因為不能理解這個家族埋藏在心中的恩怨,以及粉飾太
2025/08/14
即使我知道這一天終將來臨,面對生命的完結並不是令人難以接受的事情。 我的阿公跟阿嬤在這兩三年都相繼離開了。而剩下的這些人,如我。 就是按照流程把該做的事情做完,大家功德圓滿。 回憶會在誰的腦中留下,用什麼形式,這些都與我無關。 阿公的告別式跟出殯我都因為不能理解這個家族埋藏在心中的恩怨,以及粉飾太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原以為是沒有歧視的戀愛,原以為是伯樂相馬的欣賞,結果卻是利益的交換。
Thumbnail
原以為是沒有歧視的戀愛,原以為是伯樂相馬的欣賞,結果卻是利益的交換。
Thumbnail
評論最近上映的香港女同志電影《從今以後》,同志權益的主題明確,但在女同敘事上存在明顯缺陷,包括單薄刻板的女同志形象,單一美好的女同志關係,故事以女同退讓不反抗作結。另外,電影語言缺乏深度,所用意象較為直接,有進一步提升空間。
Thumbnail
評論最近上映的香港女同志電影《從今以後》,同志權益的主題明確,但在女同敘事上存在明顯缺陷,包括單薄刻板的女同志形象,單一美好的女同志關係,故事以女同退讓不反抗作結。另外,電影語言缺乏深度,所用意象較為直接,有進一步提升空間。
Thumbnail
真實到非常可怕,卻無法用不正常來形容,因為導演僅是給出契機,喚醒角色的本性,也就是現實中我們的本性。訂閱「航電影的海」沙龍,即可獲得「本月選片」獨家影評及完整版院線影評文章。
Thumbnail
真實到非常可怕,卻無法用不正常來形容,因為導演僅是給出契機,喚醒角色的本性,也就是現實中我們的本性。訂閱「航電影的海」沙龍,即可獲得「本月選片」獨家影評及完整版院線影評文章。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一齣怪異、童真(?)、賞心悅目的電影,但2.5小時的篇幅,實在不夠時間將一位女性由幼兒直到成熟的探索和成長過程娓娓道來 此篇短文的標題是有點繞口兼看似學術論文,但確實是我觀影和思考這套電影的角度 (下有劇透)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一齣怪異、童真(?)、賞心悅目的電影,但2.5小時的篇幅,實在不夠時間將一位女性由幼兒直到成熟的探索和成長過程娓娓道來 此篇短文的標題是有點繞口兼看似學術論文,但確實是我觀影和思考這套電影的角度 (下有劇透)
Thumbnail
週末看了《可憐的東西》,這部以超現實手法呈現的電影,探索了女性成長和探索之旅,同時挑戰了觀眾的道德底線。影片中的對話引發了對人性與現實的深刻思考,也探討個人的成長與道德規範之間的微妙關係。透過這部作品也提醒了自己,在人生的旅程中,抉擇是屬於我們自己的,無論框架如何,我們都擁有自由。
Thumbnail
週末看了《可憐的東西》,這部以超現實手法呈現的電影,探索了女性成長和探索之旅,同時挑戰了觀眾的道德底線。影片中的對話引發了對人性與現實的深刻思考,也探討個人的成長與道德規範之間的微妙關係。透過這部作品也提醒了自己,在人生的旅程中,抉擇是屬於我們自己的,無論框架如何,我們都擁有自由。
Thumbnail
《墜惡真相》可能比《可憐的東西》更直接的對抗父權。女性在家庭/婚姻裡究竟能不能是強勢的那一方?可不可以是能力比較好的那一方?是否可以像多數男性一樣選擇只顧自己?這部電影光是看這場被用作證詞的片段就值回票價!
Thumbnail
《墜惡真相》可能比《可憐的東西》更直接的對抗父權。女性在家庭/婚姻裡究竟能不能是強勢的那一方?可不可以是能力比較好的那一方?是否可以像多數男性一樣選擇只顧自己?這部電影光是看這場被用作證詞的片段就值回票價!
Thumbnail
這是一部普渡眾人苦樂的電影,樂的是,即便生活如此刻苦,小人物也有小人物們笑中帶淚、苦中作樂的生活,苦的是,再怎麼苦中作樂、假裝,也無法脫離階級權力的無奈。 人的社會因為越來越複雜而有了不同的階級與身分,在議員面前,是彬彬有禮的留美藝術家;在員工面前,則是三句不離問候對方老母的老闆。在回
Thumbnail
這是一部普渡眾人苦樂的電影,樂的是,即便生活如此刻苦,小人物也有小人物們笑中帶淚、苦中作樂的生活,苦的是,再怎麼苦中作樂、假裝,也無法脫離階級權力的無奈。 人的社會因為越來越複雜而有了不同的階級與身分,在議員面前,是彬彬有禮的留美藝術家;在員工面前,則是三句不離問候對方老母的老闆。在回
Thumbnail
故事著重於探討自由意志與社會價值觀的關係,通過主角貝拉的人生轉變,表達了對社會常規的反叛與對真正自由的追求。透過影評,探討了電影中所呈現的主題與思想內涵。
Thumbnail
故事著重於探討自由意志與社會價值觀的關係,通過主角貝拉的人生轉變,表達了對社會常規的反叛與對真正自由的追求。透過影評,探討了電影中所呈現的主題與思想內涵。
Thumbnail
整部通篇漫長的「偽緩慢電影」其實從頭到尾只揭示了,女性依舊是個受到男性主體形構出的社會所箝制之下的客體。
Thumbnail
整部通篇漫長的「偽緩慢電影」其實從頭到尾只揭示了,女性依舊是個受到男性主體形構出的社會所箝制之下的客體。
Thumbnail
同性婚姻的題材多數國家無法製作,電影也有部分的台灣傳統文化元素,我想這是能代表台灣競爭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的原因。不過⋯⋯
Thumbnail
同性婚姻的題材多數國家無法製作,電影也有部分的台灣傳統文化元素,我想這是能代表台灣競爭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的原因。不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