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鬼滅之刃 無限城篇》上映,許多人進電影院,也許是為了爽快的打鬥和精緻的特效。但真正讓人震撼的,不只是刀光劍影,而是角色背後的情感重量。
許多人在銀幕前流淚,不是因為戰鬥勝利,而是因為我們一路走來,看到角色如何一次又一次,在痛苦與絕望裡,展現了不可思議的韌性。
電影不斷用角色的痛苦、回憶與選擇,提醒我們一件事: 真正強大的人,不是從未跌倒的人,而是那種在創傷中,依然選擇站起來的人。而這種韌性,不只是「忍耐」而已。它更接近塔雷布所說的「反脆弱」(Antifragile)。
被擊倒之後,還能長出什麼?
在心理學裡,有一個很美的詞,叫做「創傷後成長」(Post-Traumatic Growth)。它的意思是:人在經歷痛苦之後,不必然會被摧毀。有些人,反而因此看到人生的新角度,變得更成熟、更深刻、更能體會生命的意義。
這跟我們常講的「復原力」不太一樣。復原是回到原點,但創傷後成長,是升級,是破碎之後用新的方式活下去。
塔雷布在《反脆弱》一書中也提過類似觀點:世界上最有韌性的東西,不是不易折斷的鋼鐵,而是那些「被打擊後反而變強」的系統。他稱這種特質為「反脆弱」。
而《鬼滅之刃》整部作品,其實就是一個反脆弱的隱喻:它不只是熱血戰鬥,而是一群人在創傷中尋找意義的故事。
炭治郎:把創傷轉化為意義
炭治郎的故事很簡單:家破人亡,唯一的家人還變成了鬼。
但他選擇不讓這段創傷限制自己。他轉了一個方向,讓這段痛苦變成他保護他人的動力。
這不只是王道漫畫的「勵志」的設定,而是一種心理現實: 當我們能給痛苦一個「新的定義」,它就不再只是傷害,而是變成力量。
這正是創傷後成長的核心:痛沒有消失,但痛被放進了新的框架。炭治郎不是因為天賦特別強,而是因為他給了痛苦一個「意義」。這份意義讓他能在每一次絕境裡站起來。
你會發現,他的強大,不是天生雍有,而是從失去中長出來的。
胡蝶忍:讓痛苦止於此
鬼殺隊不只炭治郎一個例子。電影中,胡蝶忍的故事同樣展現了「反脆弱」的精神。
她總是輕聲細語、語氣溫柔,臉上帶著笑容,但她背後的故事卻充滿傷痕:
她的家庭破碎、姊姊在任務中死去、弟子也在戰場上接連失落。這樣的經歷足以讓一個人心生絕望或走向黑暗,但她的選擇是:「讓這份痛苦到我們為止。」
這句話的分量極重。她沒有否認自己的憤怒與悲傷,而是承認這些痛苦存在,卻拒絕被它控制。她決定將傷痛轉化為守護他人的決心,讓破壞的循環停在自己身上。
這樣的心態,其實比任何技巧都更能打動人。因為我們知道,這不是誰願意主動追求的「成長經驗」。沒有人會希望有這樣的創傷。創傷總是被動、殘酷的。但關鍵在於,我們怎麼解讀它們。不同的詮釋,會帶來不同的人生方向。

胡蝶忍
鬼殺隊群像:反脆弱的共同體
而我們更近一步看到,整個鬼殺隊,其實是由一群創傷者組成的「反脆弱群體」。
幾乎所有成員都是在各自的人生裡被逼到絕境後,才走到這裡。但這些痛苦沒有摧毀他們,反而成為將他們凝聚在一起的力量。
也正因為這樣,每個人在戰場上面對鬼時,背後都站著自己失去的摯愛與過去。
那不是單純的「背景故事」,而是他們繼續戰鬥的理由。這些回憶片段常被觀眾批評「拖戲」,但其實那正是《鬼滅》能在許多王道格鬥漫畫脫穎而出的關鍵。
所以,當我們看到每一場戰鬥中穿插的回憶、對話、微小的情感波動時,才會如此共鳴。因為我們知道,那些華麗的招式不是戰鬥技巧,而是生命掙扎過的痕跡。
在我看來,鬼殺隊真正強大的地方,其實不在於他們的戰力,而在於他們對苦難的詮釋方式。他們沒有逃避、沒有否認。他們選擇說出來,承認它,然後帶著它活下去。
鬼殺隊展現的,正是《活出意義來》中法蘭克所說的精神:
「痛苦本身雖然不可避免,但我們能選擇賦予它什麼意義。 」
無慘:一切「不容許失敗」的總和
反觀無慘,他代表的是完全相反的信念。
他要掌控一切,他要不死不敗,他不容許自己有任何弱點。他極度厭惡變化。這種看似堅固的心態,其實正是最脆弱的體現。
因為他沒有任何調適的能力。他的力量來自否認,來自壓制。但這樣的方式,一旦出現裂縫,他就無法整合、無法修復,最後只能走向全面崩解。
所以無慘最終輸掉的,不是力量,而是輸在「心態結構」上。他代表的強固,看似穩定,卻在混亂中最先粉碎。
他輸給的不是鬼殺隊,而是他從來不敢面對的「變化」與「失控」。

我們要如何面對痛苦?
《鬼滅》最打動人的,不僅是打鬥特效,而是它揭示了一個簡單卻深刻的真理:創傷不會自動摧毀人,也不會自動讓人成長。 關鍵在於我們如何面對它。
鬼殺隊的告訴我們:痛苦若能被轉化,它可以成為新的意義,成為繼續活下去的力量。
胡蝶忍的「讓痛苦到我們為止」,是最好的寫照。炭治郎的「守護」更是如此。
無慘則提醒我們另一種可能:否認混亂、拒絕變化,最後會在現實的衝擊下徹底崩壞。
我們自己的人生也一樣。當我們遇到失敗、挫折或創傷時,要走哪一條路?
痛苦不是通往成長的保證,但它能成為一個可能。
或許,這才是《鬼滅》留給我們最重要的提問。
====
完整內容,歡迎收聽「凡思聲」的Podcast:
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6PS7x6YNHVeASQFDf2gTOH?si=72TUPrSuTDyTAbQ1Z3vv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