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不是沒療癒完,而是新的肌肉正在生成
在療癒的路上,我們常常會有一個疑問:
「我已經很努力在療癒了,為什麼還是會被觸動?是不是代表我根本沒有療癒好?」
這樣的疑惑,我最近也有。直到某天聽Podcast時,主持人一句話讓我豁然開朗——
其實,那不是沒療癒完,而是我們正在練習一個新的肌肉。
情緒不會消失,只會轉化
許多人以為,真正的療癒應該讓自己不再有情緒。但事實上,情緒是人性的自然反應,就像呼吸一樣,不可能徹底消失。
真正的差別在於:
- 被觸動時,我能不能更快回到穩定?
- 在情緒來臨時,我能不能看懂背後的訊號
這,才是療癒帶來的「成長證據」。
訓練新的情緒肌肉
就像第一次舉啞鈴會肌肉痠痛,第二次還是酸,但慢慢地,我們的肌肉會更強壯、恢復速度更快。
情緒的鍛鍊也是一樣。每一次的觸動,都是在幫助我們訓練「覺察」和「消化」的能力。
當我們願意不再抗拒,而是把情緒視為肌肉鍛鍊的一部分,就能漸漸發現:
- 以前要好幾天才能走出來的低潮,現在也許只要幾個小時。
- 以前會深陷在憤怒或委屈裡,現在能帶著情緒繼續往前走。
順流與臣服的練習
「順流、臣服」不是要我們壓抑或假裝沒事,而是允許自己在人性裡有波動。
🌊 情緒來了 → 我承認它。
🌊 我給自己一點空間去感受。
🌊 然後,帶著它繼續前進。
這就是療癒最美的樣子——不是毫無波動,而是帶著情緒走,仍然能前進。
✨療癒不是終點,而是一段不斷鍛鍊的旅程。當下次你再被觸動時,別急著懷疑自己,你只是在練習一個新的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