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 AI 教學初體驗:專注與分心、痛苦與快樂之間的反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想用最簡單的文字,留下這次教學的過程與啟發。

重新認識小朋友 :認識客戶 profile 永遠是最重要的

這次課程,讓我對小朋友有了全新的認識。現在的小朋友確實比我們那個年代更能接受科技與新方法,但也有對他們新的認識,例如:當他們判斷「這件事跟自己沒有直接關聯」時,就很容易選擇去做別的事,而一旦分心,就很難再拉回來,即使下一個學習點本來是他們感興趣的內容。這個現象在橫跨一些年齡層都存在。

Photo by Kimberly Farmer on Unsplash

Photo by Kimberly Farmer on Unsplash

在第一天的課程裡,我們前期講了一些 AI 的基礎知識與 Prompt 的用法。對孩子們來說,他們可能主觀判斷「這些東西不重要、之後用不到」,因此就開始聊天或是發呆。而且,當他們實際操作時,因為送出 Prompt 需要等待 GPT 生成,或者生成結果有誤還得修正,他們很快就會失去耐心,甚至感到煩躁。這一點跟我原先的想像差距很大。

再對比 Day1 與 Day2 的課程設計,差異更加明顯。Day1 安排了音樂、影像與故事創作,但現在回想起來,幾乎有點像一場「小小災難」。孩子們在音樂創作環節,不知道該做什麼,除了 3 個孩子主動提出想做大自然生物、Kpop 風格音樂外,大部分人對要創什麼、如何修改都顯得無所適從。影像生成的環節則因為等待時間過長、網路不穩定,成果也無法引起他們興趣(尤其是最後的「鬼滅之刃」主題,他們居然覺得早就不新鮮了)。至於故事創作的部分,雖然我安排了小組合作,但因為孩子彼此不熟悉,加上可能更希望「自己做自己的」,結果合作效果並不好。整個 Day1 的體驗,算是一次徹底的「重新認識小朋友」。也正因為這些觀察,我在 Day2 立即調整了課程設計,才帶來比較好的互動效果。

最後回過頭看,其實這和在公司裡做報告或產品銷售的邏輯很相似:即使產品再好,如果沒有對應到使用者的需求,依然無法打動他們。要讓他們「買單」,首先就必須盡可能認識 user profile。這次的課程,讓我深刻體會到這一點。

改進

小朋友還是需要一些規則與框架: 因為在 day1 小朋友會一直抓到時間就玩自己的遊戲,可能的原因是課程不夠吸引他、或是他認為在這裡玩遊戲也不會被禁止受到懲罰,但是在 day2 的時候,就清楚說明不能玩上課以外的遊戲,如果玩了會發生什麼事情,他們有收斂許多,因此,得到的結論是,要把框線定出來,他們就知道不能越界。

挑戰:時間不長,需要快速有小成品,得到成就感 → 對於 AI 的投資大多是如此

這次課程的挑戰在於,學生完全沒有程式基礎,但仍希望能透過 AI 創作或寫出簡單的小遊戲。由於課程時間有限,每個內容都無法講得太深入;如果解釋得太複雜,小朋友也難以理解。因此,我設定的策略是:只提供必要的基礎知識,然後盡快進入實作,讓他們能在短時間內看到小作品,進而獲得成就感。

這樣的情境,讓我聯想到多數公司的 AI 發展過程。其實不只 AI,許多新技術的導入也有類似特徵:需要「小步快跑」,先確保能快速產出一個可見的里程碑,而不是一開始就投入龐大的資源。這樣既能降低風險,也能累積信心與動能,逐步推動後續更深入的發展。

收穫

對我而言,這次最大的快樂來自於教學時,看到小朋友學著做出自己的作品後,那雙眼睛閃著光的瞬間。當他們覺得好玩、有趣的時候,我也深深感受到自己的收穫。

回想這個感受,我發現快樂的本質,或許就是源自「幫助他人」。教學的過程,其實正是一種幫助:我把自己所學的知識轉化、分享,看到他人因此而成長,這份回饋讓我重新思考「快樂」的定義。

雖然在課程準備過程中,我經歷了跌跌撞撞,甚至一度感到痛苦。但正如最近看到的一些觀點 — — 快樂與痛苦往往同時存在,真正的快樂可能不是沒有痛苦,而是「痛苦但快樂著」。

這樣的體悟也讓我意識到,快樂不必然來自物質享受,而是來自於更直接、更真實的感受:幫助他人。這讓我聯想到 Youtuber Terry 最近影片中的分享,他同樣談到快樂的來源往往與助人緊密相連。

另外這次課程最大的收穫之一,是意識到「把知識降維」的重要性。當我從專業人員的角度轉換到教學時,必須不斷思考:如何把複雜的內容轉換成學習者可以理解、可以想像的語言與案例。這並不是一次性的技巧,而是一項需要持續精進與反覆練習的能力。

有趣的是,這個過程讓我聯想到最近在閱讀的《創業這條路》一書。

書中提到,創業者同時需要扮演多重角色:

  • 專業人員:提供專業的技術與知識;
  • 創業者:具備將想法轉化為實際產品的點子與願景;
  • 管理者:維持組織的運作與規劃。

對照之下,我發現「降維」其實很像是從專業人員向創業者角色的轉換。專業本身是內功,但要能被外界接受、轉化成產品或課程,就必須重新包裝、翻譯、甚至簡化。這種轉換過程,對我來說非常有啟發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aren的沙龍
34會員
51內容數
歡迎來到《桃花源記》專欄。這裡不僅是一個文字的集合,更是一個探索、夢想和自我發現的空間。在這個專欄中,我們將一同走進那些隱藏在日常生活中的"桃花源"——那些讓我們心動、讓我們反思、讓我們找到內心平靜的時刻和地方
Kar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29
最近讀了《臣服實驗》的心得分享 最近讀完了 《臣服實驗》,這本書帶給我不少啟發,也引發了一些思考。以下分享兩個我認為書中很有價值的重點,並結合自己的感受來談談心得。 1. 冥想帶來的正面影響 書中提到冥想的重要性,我特別有共鳴,因為自己也是冥想的愛好者。冥想讓我感受到生命中的平靜,甚至可以說是
Thumbnail
2024/11/29
最近讀了《臣服實驗》的心得分享 最近讀完了 《臣服實驗》,這本書帶給我不少啟發,也引發了一些思考。以下分享兩個我認為書中很有價值的重點,並結合自己的感受來談談心得。 1. 冥想帶來的正面影響 書中提到冥想的重要性,我特別有共鳴,因為自己也是冥想的愛好者。冥想讓我感受到生命中的平靜,甚至可以說是
Thumbnail
2024/09/26
本篇文章探討了大型語言模型(LLM)在各行各業中的應用,特別是在企業和個人創業者的影響。探討了LLM在數據分析、文本生成和客戶服務等領域的潛力,以及它如何改變工作流程,尤其在一人公司時代的到來。文章還提及了 AI 對職場的挑戰,以及如何通過擁抱技術促進個人成長,並在未來的工作中實現人機協作。
Thumbnail
2024/09/26
本篇文章探討了大型語言模型(LLM)在各行各業中的應用,特別是在企業和個人創業者的影響。探討了LLM在數據分析、文本生成和客戶服務等領域的潛力,以及它如何改變工作流程,尤其在一人公司時代的到來。文章還提及了 AI 對職場的挑戰,以及如何通過擁抱技術促進個人成長,並在未來的工作中實現人機協作。
Thumbnail
2024/07/25
因為 AI 領域的技術不斷地迭代更新,無法避免的是需要一直去追新的技術 並且需要在一個有限的時間學會,或是實作應用導入到專案之中。 那我覺得在學習新技術可通過以下步驟: 1. 找一個讀得懂的教學資源 現在網路上的教學資源很多,或是書籍的資源也很豐富, 同時也有像是 chatgpt 的 AI
Thumbnail
2024/07/25
因為 AI 領域的技術不斷地迭代更新,無法避免的是需要一直去追新的技術 並且需要在一個有限的時間學會,或是實作應用導入到專案之中。 那我覺得在學習新技術可通過以下步驟: 1. 找一個讀得懂的教學資源 現在網路上的教學資源很多,或是書籍的資源也很豐富, 同時也有像是 chatgpt 的 AI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經驗對於專業領域的重要性,並質疑一些專家是否真的需要有相關經驗才能發言。作者以個人經驗為例,論述經驗與理論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經驗對於專業領域的重要性,並質疑一些專家是否真的需要有相關經驗才能發言。作者以個人經驗為例,論述經驗與理論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引導囝囡提升學習興趣,避免錯誤標籤小朋友,不要放縱他們成為教育體制下的犧牲品。
Thumbnail
引導囝囡提升學習興趣,避免錯誤標籤小朋友,不要放縱他們成為教育體制下的犧牲品。
Thumbnail
A乖乖地,不多話,也不太會主動跟別人說話,老師上課總是專心聽,就算隔壁同學嬉鬧聲已過大,還是繼續「表面上」專心聽課。聯想到剛進入團體生活(當年的幼稚園)的我,就是如此,不敢表達自己,不敢上課亂動,跟不敢跟同學一起嬉鬧,其實內心早已跟他們一起玩樂去了。
Thumbnail
A乖乖地,不多話,也不太會主動跟別人說話,老師上課總是專心聽,就算隔壁同學嬉鬧聲已過大,還是繼續「表面上」專心聽課。聯想到剛進入團體生活(當年的幼稚園)的我,就是如此,不敢表達自己,不敢上課亂動,跟不敢跟同學一起嬉鬧,其實內心早已跟他們一起玩樂去了。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專題式學習是一種有益於幼兒成長的教學方式,通過引發問題、實際參與和統整學習內容,幫助孩子建立持久和有影響力的學習。本文探討了專題式學習的特點和如何幫助孩子進行問題驅動的學習。
Thumbnail
專題式學習是一種有益於幼兒成長的教學方式,通過引發問題、實際參與和統整學習內容,幫助孩子建立持久和有影響力的學習。本文探討了專題式學習的特點和如何幫助孩子進行問題驅動的學習。
Thumbnail
許久未更新.........T^T 原因是除了原有忙碌的育兒生活之外, 我去進修了愛閱讀、如何說好故事、特殊兒照護等的相關培訓與講座。
Thumbnail
許久未更新.........T^T 原因是除了原有忙碌的育兒生活之外, 我去進修了愛閱讀、如何說好故事、特殊兒照護等的相關培訓與講座。
Thumbnail
(禁止轉貼、轉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在上了三個月心理學課程與看了課本內容之後,希望小時候父母可以教我的事: 1、嬰兒時期擁有愛與安全感 讓我知道自己是舒適、安全的,在我成長後擁有穩定的內核及自信。 2、培養我的自主意識,學會主動學習 在開始學習的時期陪伴我
Thumbnail
(禁止轉貼、轉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在上了三個月心理學課程與看了課本內容之後,希望小時候父母可以教我的事: 1、嬰兒時期擁有愛與安全感 讓我知道自己是舒適、安全的,在我成長後擁有穩定的內核及自信。 2、培養我的自主意識,學會主動學習 在開始學習的時期陪伴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