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認識一個人>--被看見的力量

更新 發佈閱讀 12 分鐘

這是一本使人受益良多的好書,也是現代社會的必讀寶典。日常生活中,我們與形形色色的人擦肩而過,彼此視而不見、互不關心,甚至家人在同一個餐桌吃飯,各自滑手機或各說各話,不了解彼此,也未曾深入談話。

一個人可能很愛你,卻不了解妳。看到你,卻沒真正看見你。

這是一個孤單的時代,資本主義社會下,大多數人用職稱、頭銜、財力、名聲、學歷來定義一個人,使沒有這些優勢的人,感到孤獨、挫敗、被遺棄,每天像透明人一樣生活,習慣被視而不見,被忽視導致憂鬱、失眠、孤獨,甚至心生嫉妒、憤怒和怨恨,這些透明人用極端的方式彰顯存在感,用惡劣的態度對待陌生人或企圖傷害他人,只因為想要被看見。諸多駭人聽聞的社會事件,使人互相防備,拒絕釋出善意和信任,形成使社會更孤獨的負面循環。

raw-image

這本書分成三個部分,分別告訴我們如何與一個人相處?如何看見受苦受難的靈魂?以及如何洞悉一個人?當一個人洞悉另一個人,就有機會改變他人人生的故事,洞悉他人才能找到自己的非凡之處,一個有智慧的人,知道如何洞悉靈魂的本質,並在適當的時間、對適合的人、說合適的話。

人不是用眼睛看世界,而是用整個生命看世界。

我看見你

你看見我,照亮我,我就綻放如花。

每個人都希望被看見、聽見、理解和尊重,但在充斥冷漠與疏離的社會,越來越多人感到孤獨,當一個人感覺不受重視、自慚形穢時,內心升起一股邪惡的憤怒,以攻擊別人捍衛自己。對一個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陪伴與被看見,當你看見別人,會發現每個靈魂都令人驚奇且無可預測;當你看見別人,你才能洞悉真正的自己。

陪伴:在場的藝術

陪伴是我最不擅長的弱點,當遇見一個悲傷的人,或與一個人獨處,常感到渾身不自在,急著用話語填滿空洞,引發急躁、焦慮、不安的氣氛。陪伴是輕鬆隨意的相處,閒聊某些瑣事,一起對某件事發表意見,避免探討人生哲學或彼此研究,透過一點一滴的小事,形成以他人為中心,自在、放鬆、安全、自然的氛圍,自然而然就會吐露心聲,看出一個人本質,在陪伴他人時,需要包容個體差異、忍受犯錯、抑制自我中心、克服偏見,才能與他人建立信任,更深入看見一個人。

對話技巧

對話是一種雙向交流的談話,好的對話能使雙方受益,良好的談話者,善於引導深層的話題,透過專心傾聽,抓住不經意的詞語,鼓勵發揮,達到探究並延伸的效果,好的談話者,不隨意發表見解,而是以對方的狀態,幫助他人形成見解找出未曾想過的念頭

  • 注意力:專心傾聽對方說話,把注意力當電燈開關,適時調整。
  • 出聲傾聽:每場對話都包含自我表達和自我壓抑,一方面想暢所欲言談論自己,畢竟這種機會少之又少,卻又害怕被否定或不被尊重,透過S(坐直)L(傾身向前)A(問問題)N(點頭)T(眼神追蹤),傾聽他人的見解吧。
  • 偏好熟悉的事物:談論對方熟悉的事物。
  • 讓人當主角:使別人談論具體的事件和經歷,不要否定、批判、教訓或試圖轉變想法。
  • 不怕停頓:良好的對話需要思索空間,暫時的留白是必要的美好時刻。
  • 迴圈:重複簡述對方講過的內容,確認真實含意。
  • 助產士:分享對事件的想法、觀點或感受,不提出見解,幫助他人形成見解。
  • 異中求同:尋找共同點。
  • 異中求異:尊重雙方在宗教、家庭、背景、政黨、種族、階級的差異,而產生根深柢固的觀念落差。
  • 不佔上風:讓對方當主角。

好問題?

提出問題時,以充滿好奇心,想知道答案的態度虛心求教,在童年時,每個孩子都喜歡問問題,追在媽媽的屁股後面探索世界,但隨著年紀增長,逐漸社會化,開始壓抑情感,過度重視個人隱私,害怕暴露脆弱的一面,怕被他人取笑或利用,但在沒有安全感和自我保護的世界,問題比較少,大家直來直往,不互相猜忌,就能得到想要的答案。

問題越簡單越生活化,回答的人越能輕鬆敞開內心,不涉及隱私和個人界線,他人才能暢所欲言,試著問開放式的問題,避免批判、封閉或含糊不清的問題,如果只像長輩一樣,問薪水、學歷、買房買車或職業,會落入批判和比較的毒瘤,使人心生戒心,不願敞開心扉。

我看見你的磨難

就愛的服務而言,只有受過傷的戰士才做得到。

想洞悉自己、深刻認識自己,友誼的功能深不可沒,朋友能看見你想隱藏的一切,並帶著慈愛的口吻提醒你,雖然長遠深刻的友誼能帶來深刻的滿足感與幸福,但也伴隨著脆弱與責任,一生會遇見很多磨難,陪伴朋友度過黑暗時期,必定為自己帶來痛苦,但只有快樂的友誼,無法長久和深遠,生命中最大的饋贈往往藏在磨難之後。

  • 同理心的藝術:陪伴與創傷搏鬥的人
    • 鏡像技能:迅速體驗對方的情緒。一個人的情緒會從臉上細微的表情、語氣、肢體語言、相處的氣氛、說出的話語、用字遣詞等地方表露無遺,培養情緒顆粒的能力越好,越能精準找出對方的情緒,情緒顆粒指判別每種情緒間細微的差異,並找出對方當下的情緒,例如:壓力和焦慮常被人搞混,其實大不相同,焦慮是對未來的擔憂,而壓力是對當下任務不堪負荷。
    • 心智化:了解對方的情緒後,依照個人的記憶和經驗,客觀的理解和推測對方的心理狀態、意圖和情感過程。
    • 關心:走出個人經驗,跳出自己的視角,設身處地地給予對方想要的東西或提示。
  • 重塑人生觀:創造生命故事的5步驟,幫助彼此回到過去
    • 問對方關於童年的問題:一定做和不能做的事
    • 這是你的生活:以對方的角度總結這一年的生活,遇見與克服的挑戰,相信自己的優點和潛能。
    • 你的大事記:逐年回顧生活,記下每一年的重要事件。
    • 故事採樣:利用20分鐘,寫下情感經驗,使淺意識中的思維慢慢浮現出來,嘗試一段時間後,故事逐漸連貫,自我意識更清晰。
    • 我最喜歡的:拋開自我意識,與友人深談,講述經驗和失去的人,也往前看,聊聊未來的人生。

我看見你的力量

人就像烈酒,越陳越香。

人的一生如同一部高潮迭起的小說,是一部劇情連貫的故事,所有的高點或低谷,早已埋下伏筆,等待未來的某一刻顯現,每個靈魂都是如此的複雜與多樣,令人捉摸不透,甚至連本人都不太了解自己,深埋在潛意識裡的精華,需要朋友引導才能顯現,如何洞悉一個人的本質?了解每一個有趣的靈魂?下方提供四個建議。

性格:人觀看、詮釋、反應某種情況習慣的方式。

  • 外向性:從社交互動獲得快樂和能量,喜歡刺激、有趣、新奇的事,常表現出熱情、隨興、健談、正面的人格特質,習慣在社交場合成為焦點,適合從事主持人、業務員、門市人員等工作。缺點是衝動易怒、情緒波動大、不擅長傾聽、較少深思熟慮做出計畫。
  • 責任感:做事有組織能力、有條有理,生活上常保自律,會設立長遠目標,並有毅力執行,可能是完美主義者,適合當管理人員或主管要職,在社會上成功人士常見的性格。缺點是過度完美導致強迫症、態度不夠柔和,無法與人和善往來,生活上嚴以律己,常累積壓力或睡眠問題。
  • 神經質:對負面情緒偵測能力強,常反應過大,例如:恐懼、焦慮、羞恥、厭惡、悲傷、緊張、威脅、不安,情緒起伏大,不太能管控情緒,常有不切實際的計畫,卻很容易放棄。好處是敏於偵測危險,提醒他人注意和小心,能協助他人保命,妥善運用能成為深具同理心的照亮者。
  • 親和力:人與人間的關係,對他人展現體貼、同理心、包容、信任、合作、溫和、禮貌、平易近人,在意他人的想法,平常樂於助人。缺點是較難成為鐵腕的管理階層,如果沒設立好人際界線,會成為濫好人,受欺負或利益受到侵害。
  • 開放性:人與訊息的關係。喜歡新體驗、新想法,充滿想像力、好奇心和創造力,喜歡探索未知,極度討厭無聊。缺點是容易三心二意,無法堅持一個目標,完成一項任務。

人生任務

四項人生任務,代表一生中都會經歷的四個階段或狀態,沒有順序之分,也可能同時達成或同時缺乏,有人終其一生都無法完成四個任務,帶著失落與自我懷疑,結束一生。

  • 以我為尊:自我中心的階段,展現出功利主義和企圖心,容易爭強好勝,急切取得事業或世俗的成就,換取他人的讚美和追捧,且自尊心強、個性敏感,只要輕微損害他的自尊心,容易大發雷霆或反應過大。
  • 人際任務:不再以自我為中心,急切想融入群體,在意同儕的想法,為了融入群體,習慣用討好的方式,對人言聽句從,展現在學生時代,一群女生穿同樣的服飾,成群結隊出遊的階段,雖然脫離自我中心,但缺乏獨立自我,自我概念不穩定。
  • 職涯的鞏固:努力追求職業上的成就,和世俗的成功,容易封閉自我,養成自私且自我中心的性格。
  • 傳承任務:想尋找天賦或熱情所在,並為世界服務,有培育並引導下一代的能力,無私為他人奉獻,但容易感到孤獨和孤立無援。

如果充分滿足上述的四個人生任務,就能達到圓滿、平靜的感受,面對死亡能坦然面對,對人生感到滿足和無悔,如果沒有達成,會感到失落、遺憾、痛苦、怨恨,覺得自己一生一事無成,充滿悔恨。

人類一直是修改中的半成品,卻誤以為自己是成品。

人生故事

每個靈魂的故事都深具啟發且有趣萬分,每個人都迫切渴望被看見、被聽見、被理解,希望其他人能見證自己的人生,讚賞自己的豐功偉業,誇讚自己跨越低谷的勇氣,然後看見每一個改變人生的轉捩點,但這個世界大家都相當忙碌,忙著賺錢生活、忙著養家,無法停下來思考自己的人生,無法講述自己的故事,而一部分的人害怕被拒絕,想要與他人閒聊,卻怕被當成怪人或顯示脆弱,請試著敘述個人故事,找出不連貫、怪異、被隱藏的部分,才能度過有意義的人生。

根源

根源指一個人的家鄉、種族、宗教、階級、政治立場,這些原生家庭的觀念,常伴隨人的一生,住在鄉下地方的孩子,童年常過著簡樸、務實的生活;而生活在都市的孩子,習慣競爭和功利主義,而白人或黑人、高薪階層或低收入戶、基督教或道教,這些深埋的個人特質,一點一滴形塑一個人的性格和價值觀,因為社會用不同眼光看待他們,他們也以獨具特色的眼光看待這個社會,想洞悉一個人,越了解他的根源越好。

結論

透過這本書,使我更加了解自己,原來我是一個神經質的人,自小我就對負面情緒過度敏感,只要到喪禮或人多的地方,就頭暈想吐。長大後,面對他人的情緒,常過度反應,久久無法釋懷。因此,我從小就是孤僻又內向的孩子,看到人就躲藏,不擅長社交,獨來獨往直到出社會工作,最近才意識到我錯過認識朋友和伴侶的最好時機,直到現在才開始自我反省和成長。

這個世界每個人都想被看見、被聽見、被理解,但多數人各說各話或忙碌不堪,連和家人都彼此疏遠,遑論同事或陌生人,這個社會越來越孤單,很多人心生病了,變得憤世嫉俗且暴躁易怒,透過找別人麻煩或引發極端的社會事件,以博取關注,這個世界需要更多照亮者。

照亮者是一個充滿意義卻困難的角色,照亮者須以尊重和崇敬的目光看待每一個陌生人,忽略外在的物質條件或皮囊,深入複雜且多樣的靈魂,理解靈魂沒有高低之分,每個人都是獨特又有趣的個體,都值得他人的尊敬和理解,並允許別人做真實的自己,以尊重、不批判的態度,讓他人感到安全、輕鬆、自在、隨意,並願意敞開心扉,顯示脆弱,述說人生故事,讓你洞悉他的人生,提出連本人都未曾思考的念頭。

我曾經被照亮過,那種感動和祝福妙不可言,期望我也能成為照亮者,給予他人生命的祝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品味每一天
25會員
59內容數
跟樹懶一起細細品嘗每一個平凡日子,發現小確信。
品味每一天的其他內容
2025/09/08
這篇文章分享調情技巧並提升吸引力的方法,調情不如想像中困難,透過一個問題,開啟一場有趣、隨意的閒聊,加上調情的六大法則(HOTAPE),創造充滿性張力和曖昧氛圍的對話。此外,透過五個破局點(理想伴侶的特質),從茫茫人中,挑選調情和約會的對象,有效率地找到對的人,抱持正面開放的態度與人互動。
Thumbnail
2025/09/08
這篇文章分享調情技巧並提升吸引力的方法,調情不如想像中困難,透過一個問題,開啟一場有趣、隨意的閒聊,加上調情的六大法則(HOTAPE),創造充滿性張力和曖昧氛圍的對話。此外,透過五個破局點(理想伴侶的特質),從茫茫人中,挑選調情和約會的對象,有效率地找到對的人,抱持正面開放的態度與人互動。
Thumbnail
2025/09/01
這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方式,探討日常生活中隱藏在小事背後的深層情緒,並將情緒分成七種常見的類型,以及實際案例分析,幫助讀者找出情緒根源、處理負面情緒、滿足過去缺乏的基本需求,並最終建立完整的人生。儘管翻譯略顯不足,但書中提供的觀點和方法仍具參考價值,值得推薦給想提升情緒管理能力的讀者。
Thumbnail
2025/09/01
這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方式,探討日常生活中隱藏在小事背後的深層情緒,並將情緒分成七種常見的類型,以及實際案例分析,幫助讀者找出情緒根源、處理負面情緒、滿足過去缺乏的基本需求,並最終建立完整的人生。儘管翻譯略顯不足,但書中提供的觀點和方法仍具參考價值,值得推薦給想提升情緒管理能力的讀者。
Thumbnail
2023/05/29
布蘭達和維尼在經歷痛苦的職場生涯後,開始尋找人生的解答,時時覺察內心的感受,過上不勉強自己的人生。即使面對存款兩度歸零,居無定所的日子,依然樂在其中,沒有放棄最初的決定,度過7年的極樂生活,未來還會繼續。 活在當下就是時時覺察內心,不因恐懼、憂慮而做,且不要有預期心理,並相信只做喜歡的事就能生活。
Thumbnail
2023/05/29
布蘭達和維尼在經歷痛苦的職場生涯後,開始尋找人生的解答,時時覺察內心的感受,過上不勉強自己的人生。即使面對存款兩度歸零,居無定所的日子,依然樂在其中,沒有放棄最初的決定,度過7年的極樂生活,未來還會繼續。 活在當下就是時時覺察內心,不因恐懼、憂慮而做,且不要有預期心理,並相信只做喜歡的事就能生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中,分享脆弱的重要性。透過穩定的對話,作者分享了一個夥伴的轉變過程,從痛苦到學會喜歡自己。文章強調情感的表達及不帶評價的聆聽可以讓人感受到支持與理解,進而提升幸福感。同時也鼓勵讀者學會理解自己,成為自己的最佳朋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中,分享脆弱的重要性。透過穩定的對話,作者分享了一個夥伴的轉變過程,從痛苦到學會喜歡自己。文章強調情感的表達及不帶評價的聆聽可以讓人感受到支持與理解,進而提升幸福感。同時也鼓勵讀者學會理解自己,成為自己的最佳朋友。
Thumbnail
自我意識強的人都比較主觀。習慣用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認識他人。 為什麼相處了一輩子的人,卻覺得陌生。明明是最緊密連結的人卻不了解對方。 因為你看見的只有自己,你對另一個人的認識是你內心期望他成為的樣子。 期待與失望、埋怨對方的不願成長,享受安逸。但如果這就是他理想的生活方式呢? 希望別人尊重
Thumbnail
自我意識強的人都比較主觀。習慣用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認識他人。 為什麼相處了一輩子的人,卻覺得陌生。明明是最緊密連結的人卻不了解對方。 因為你看見的只有自己,你對另一個人的認識是你內心期望他成為的樣子。 期待與失望、埋怨對方的不願成長,享受安逸。但如果這就是他理想的生活方式呢? 希望別人尊重
Thumbnail
如何透過真正看見他人,透視自己,締造深刻人際關係, 提供了關於如何真正瞭解一個人的方式,並針對社群媒體和人際關係的幻覺提出了觀點。作者關注於被看見、賞識及陪伴的力量,並強調照亮者和削弱者之間的對比。此外,文中也提到了透過對話技巧以及提出好問題來促進雙向交流的重要性。
Thumbnail
如何透過真正看見他人,透視自己,締造深刻人際關係, 提供了關於如何真正瞭解一個人的方式,並針對社群媒體和人際關係的幻覺提出了觀點。作者關注於被看見、賞識及陪伴的力量,並強調照亮者和削弱者之間的對比。此外,文中也提到了透過對話技巧以及提出好問題來促進雙向交流的重要性。
Thumbnail
作者的話: 這是很容易被忽略的角度-- 迷惘是因為擁有很多選擇;感到自己不被接受是因為自己正在展現獨特與勇敢;認為自己沒有價值是因為自己擁有看見他人美好的眼睛;失落是因為自己擁有超多無處可去的愛;孤單是因為我們心中允許了同伴參與生活;恐懼失去是因為正擁有著。 從自己的困擾中可以找到自己的力量和
Thumbnail
作者的話: 這是很容易被忽略的角度-- 迷惘是因為擁有很多選擇;感到自己不被接受是因為自己正在展現獨特與勇敢;認為自己沒有價值是因為自己擁有看見他人美好的眼睛;失落是因為自己擁有超多無處可去的愛;孤單是因為我們心中允許了同伴參與生活;恐懼失去是因為正擁有著。 從自己的困擾中可以找到自己的力量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看待他人評價自己的兩種角度,提到了人們在他人身上看到的特質其實是自己的內在反映,並且強調了重視自我認知不受外界評價左右的重要性。文章內容深入並具有啟發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看待他人評價自己的兩種角度,提到了人們在他人身上看到的特質其實是自己的內在反映,並且強調了重視自我認知不受外界評價左右的重要性。文章內容深入並具有啟發性。
Thumbnail
當你試圖只展現成他人能理解的樣貌,便失去了真實自我的表達。 那麼,又如何將你的愛,傳遞出去呢? 我們都在你的身後支持著、保護著, 成為你自己不會有任何危險, 因為整個宇宙,都在為你串接美好的人事物。
Thumbnail
當你試圖只展現成他人能理解的樣貌,便失去了真實自我的表達。 那麼,又如何將你的愛,傳遞出去呢? 我們都在你的身後支持著、保護著, 成為你自己不會有任何危險, 因為整個宇宙,都在為你串接美好的人事物。
Thumbnail
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故事和經歷,也都會有孤獨的感覺,但是透過孤獨,我們才能更深刻地體驗自己的情感世界,也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當我們學會單獨面對自己的內心時,我們也會更懂得珍惜身邊的人和事物,讓自己的生命更豐富多彩。
Thumbnail
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故事和經歷,也都會有孤獨的感覺,但是透過孤獨,我們才能更深刻地體驗自己的情感世界,也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當我們學會單獨面對自己的內心時,我們也會更懂得珍惜身邊的人和事物,讓自己的生命更豐富多彩。
Thumbnail
增加與人的接觸,看見的是大環境讓許多人得正視自己的內心。環境造成許多人內心的匱乏。也許是早就存在的課題,只是生活中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處理,又或者是因為面對自我太堅難了,大家找盡各種理由暫時的逃避。 但是時間到了,該面對的仍然是無法閃躲。活在覺知裡,並不是沒有課題要面對:而是提前知道,比起後知後覺的人
Thumbnail
增加與人的接觸,看見的是大環境讓許多人得正視自己的內心。環境造成許多人內心的匱乏。也許是早就存在的課題,只是生活中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處理,又或者是因為面對自我太堅難了,大家找盡各種理由暫時的逃避。 但是時間到了,該面對的仍然是無法閃躲。活在覺知裡,並不是沒有課題要面對:而是提前知道,比起後知後覺的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