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在蚊子後面的大象>-隱藏在小事背後的深層情緒

更新 發佈閱讀 15 分鐘

這是一本被翻譯耽誤的好書,內容講述隱藏在小事背後的深層情緒,某些生活小事,引發自己或他人劇烈的情緒反應,但人們習慣忽視這些不舒服,不願意停下深思或面對情緒,並透過躲避、戰鬥、逃跑或討好的方式避免衝突,書中描述7種人類常見的大象(深層情緒),並指導我們如何找出過去的缺失、處理深層情緒並滿足需求,建立完整、圓滿的人生。

raw-image

不可否認,這是一本內容實用,且輕鬆有趣的好書,把人類共同的需求缺失,透過蚊子、大象、情緒等方式簡單描述,並提供解決辦法,但不通順的翻譯,毀了許多段落的原意、搞混專有名詞的運用,使讀者無法通順的閱讀原意,是這本書最大的缺失,希望有機會重新翻譯,還給讀者一本優質好書。

隱藏的大象(深層情緒)

為什麼蚊子會變成大象?在生活中發生的小事,在某個時機點,成為情緒爆發的緣由,當事人相當納悶,明明是微不足道的小事,為何大發雷霆?為何口出惡言?為何導致關係破裂?蚊子僅是冰山一角,我們只看見表面的小事,卻忽略冰山下方,才是使郵輪沉沒的關鍵,人或多或少知道情緒不如表面單純,卻視而不見,可能因為想逃避衝突或沒有心力和時間解決背後的冰山,並啟動自我保模式,透過逃避、躲藏、裝死、攻擊、奮戰,迴避隱藏的深層需求。

大象一、擔心失去庇護型:愛與歸屬感缺失

舉例:露西在職場上,遇見態度強勢的客人提出不合理的要求,無法據理力爭,並逃避與這種客人接觸,害怕與人起衝突,但每次遇見這位客人就感到劇烈的惱怒和自我厭惡,並開始責怪同事:「你為什麼讓客人開先例,這樣我之後很難做事」,用憤怒推卸責任。

露西有一位強勢且情緒暴躁的父親,和一位懦弱的母親,父親是個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懶惰鬼,平常情緒起伏劇烈,常因為一點小噪音就大發雷霆,只要家人反抗他的命令,就破口大罵、大聲嘲諷,甚至摔東西,以彰顯自己的權力,企圖掌控妻子或女兒的人生。露西曾起而反抗父親,卻因頂嘴而被毆打,往後的生活裡,為了不失去家的庇護,成為無家可歸、無法上學的孤兒,露西學習母親懦弱和息事寧人的態度,直到成年後,面對凶狠的成年男性,依然感到恐懼和不安,習慣用迴避和順從的方式,避免衝突。

而這個父親的童年貧困又辛苦,有一個嗜酒如命、習慣家暴的父親,因為長年看到父親家暴母親,自己卻無能為力,成年後透過菸、酒、檳榔、外遇、賭博等方式,滿足童年愛與歸屬感的匱乏,彌補無法反抗父親且不受尊重的憤怒。露西的父親透過壓迫和責罵,換取家人的尊重,在露西離開家後,透過綑綁母親,不讓母親出遊,不允許母親的自主意識,來換取永久的愛與歸屬感,終究只是徒勞,露西的父親在年輕時,總幻想功成名就、受人尊敬,卻在現實的洪流裡浮沉,面對事業失敗深感挫敗,僅能透過菸、酒、檳榔等上癮性的物質,滿足內心的匱乏。

  • 露西的深層情緒:為了避免衝突,我要隱藏自己,不能惹別人生氣。
  • 蚊子:客人不可理的要求
  • 激動情緒:惱怒和恐懼,並指責善良的同事:「你為什麼讓客人開先例,這樣我之後很難做事」,用憤怒推卸責任。
  • 大象
    • 受傷點:客人不合理的要求,害怕衝突,怕被傷害失去庇護
    • 自我保護程式
      • 僵化的信念:我不可以發表想法,會被責罵或否定。我受不了客人兇我,會被討厭或不被認可。
      • 行為模式:對所有人親切有禮,避免直接衝突,常隱忍情緒和看法。
    • 自我形象:我要和藹可親、不可以對抗別人,不然沒人會認可我。
    • 他者形象:我要是反抗,就會被處罰、被責罵或引發怒意。
    • 生命經歷:缺乏親密關係,害怕他人的怒意或說出自己的看法,怕不被認可或招來諷刺或責備。

大象二、害怕不受尊重型:尊重缺失

舉例:露西在職場上,沒穿上制服會感到不安,沒被用職稱稱呼,會覺得被羞辱不被尊重,當別人搞錯職稱,會惱怒的指責別人:「我不喜歡別人叫我小姐」,這種簡單的稱呼,常會引發些微的惱怒和不愉悅的感受,被正確稱呼,才感覺受到尊重,無法忍受客人說自己很閒、工作輕鬆的玩笑話。

露西的童年,有著能幹會讀書的姊姊,常被家人取笑為沒用、膽小、憨厚老實、手無縛雞之力,因為性格敏感,又時常被家人看不起,因此工作後,只要感覺不被尊重,無論是被指導、指責,或是被詢問,甚至被講憨厚老實,都刺痛到敏感心靈。

  • 露西的深層情緒:大家對我好冷淡,是不是不尊重、不在乎我?
  • 蚊子:被叫小姐,被說很閒很輕鬆,或被取笑憨厚老實
  • 激動情緒:引發惱怒的情緒,甚至出言反駁:「我才沒有很閒,不要叫我小姐」,活得很緊繃。
  • 大象
    • 受傷點:感覺被忽視或羞辱,不被他人尊重或重視
    • 自我保護程式
      • 僵化的信念:我必須出言反駁或反抗,不然沒人尊重我
      • 行為模式:說出反諷的話或不善待別人,表達反抗的情緒
  • 自我形象:我永遠反應慢比不上姐姐,我不夠聰明、強壯、大膽
  • 他者形象:別人都很有錢,工作很有成就,瞧不起我
  • 生命經歷:因自卑於成就或金錢,甚至是童年家人的諷刺,卻乏尊重和自尊

大象三、無法劃定界線型

舉例:露西每次回家,只要看到父母擅自拆開包裹或信件,甚至出言否定自己,就非常惱怒,卻又不敢發表意見。甚至和姊姊出門露營,姐姐雖然付錢帶自己出門,但只要被摸頭或被當孩子戲弄,就非常生氣。露西自小就是沒主見的孩子,別人說什麼,都會乖巧聽話,因為家人都比自己強勢,只能接受被管控和被命令的局面,不敢發表意見。

  • 露西的深層情緒:如果我劃出界線,她是不是會不喜歡我?
  • 蚊子:摸頭、戲弄、拆信
  • 激動情緒:惱怒、 生氣、拒絕聯絡
  • 大象
    • 受傷點:被當小孩,不被重視
    • 自我保護程式
      • 僵化的信念:我需要遵從強勢的人的意見,最好不要反抗
      • 行為模式:心裡不爽,卻不敢表現,或反應過度
  • 自我形象:我已經長大人,卻依然被當成小孩
  • 他者形象:都看不起我
  • 生命經歷:自小就被強勢的態度控制,只要一被幫小孩,就十分惱怒

大象四、自我需求失落型(我不受重視)

舉例:與人外出購物,不敢表達需求,因為我買東西,需要慢慢挑選,會浪費別人的時間,造成他人負擔。看朋友吃飯,不太敢打斷說話,即使想上廁所,也會一再忍耐,怕打斷別人說話。有想逛的店、想買的東西或累了想休息,都不敢說出來,怕給別人添麻煩,沒有人再找自己出門。

從小到超市購物或買外食,完全無法買想吃的東西或喜歡的玩具,父母覺得太貴太奢侈,連飲料或外食都很少有機會購買,被拒絕幾次後,漸漸忽視自己的需求,反正只要父母或家人開心就好,反正我說什麼,也沒人理我,我提的意見,都會造成他人經濟或體驗上的負擔,漸漸的不提要求了。

  • 露西的深層情緒:我是不重要的人,我的需求只會造成他人的負擔。
  • 蚊子:購物、上廁所
  • 激動情緒:深感悲傷和怯懦,覺得不自在
  • 大象
    • 受傷點:我很沒用,我的需求永遠不重要,沒人重視我想要的
    • 自我保護程式
      • 僵化的信念:我不能提要求,反正沒人會聽我說話,之後再自己出來買
      • 行為模式:不喜歡團體活動,不喜歡和人出遊,總要委屈自己,照顧別人,滿足別人的需求,去別人想去的地方,避免別人尷尬,但我卻一無所獲
  • 自我形象:我是個乖巧聽話的人,順從的朋友,別人說的不要反抗,把自己的需求放後面
  • 他者形象:別人都好自私,都可以自由自在,說想說的話,做想做的事,我卻沒辦法
  • 生命經歷:童年的需求被忽視,總是委屈自己,成全別人的需求

大象五、他人賦予價值型(我不是其中的一份子)

例子:露西與第一任男友交往時,缺乏與男性相處的經驗,在原生家庭又缺乏深入交談、獲得重視的經驗,在第一任男友身上,明知對方經濟狀況差、工作不穩定,可能只為了性需求才和露西交往,露西依然想獲得這份關係,因為終於有人願意傾聽自己說話,終於能建立深層的關係,終於有人善待自己,即使交往過程常感到怪異,例如男友的謊言、不願分享自己的過去、自我中心的言論、不願約會或見面、不想給予承諾、甚至開始批評露西的身材、穿搭或外在,卻乏深入了解、總是執著性關係,還有常在金錢上佔便宜,這些種種都顯示出一些端倪,但露西僅能用發怒或討好來維持這段得來不易的伴侶關係。

  • 露西的深層情緒:人們需要我時,才會對我好,我要持續奉獻,才會被需要。
  • 蚊子:任何小事或話語
  • 激動情緒:面對男友總是怒氣衝衝,卻不知為何發怒
  • 大象
    • 受傷點:覺得自己不被愛、不被需要,感覺被利用
    • 自我保護程式
      • 僵化的信念:我長得不好看,不受男生歡迎,沒有人會選擇我
      • 行為模式:只有這個有缺陷的人,才願意待在我身邊,我需要討好他
  • 自我形象:我不夠好,沒有人喜歡我
  • 他者形象:只有我滿足他的需求,他才會留在我身邊
  • 生命經歷:缺少愛與歸屬感,無法認同自己

大象六、大公無私奉獻型(我總是要讓步)

例子:露西有一次把機車停在路邊,要離開時,被車子擋住,無法騎機車離開,覺得手足無措,不知道是要按喇叭,還是到裡面的超市找人,最後進到超市,找到那位停車先生,他急忙地說不好意思,並把超市買的東西搬上車,露西雖然表面和善,跟先生說慢慢來不急,但因為想回家休息,又在超市等很久,心中的不爽和怒意升起。

露西的童年,是一個怪巧懂事又憨厚老實的乖孩子,無論是姊姊要的東西,或堂哥堂弟的需求,因為自己很乖,不會據理力爭,總是讓給別人,忍耐自己的需求,所以成年後,只要需要忍耐,就感到痛苦又不適,會以逃避或討好的方式回應,但內心惱怒不已,無論是上述的停車糾紛,或在職場上遇到同事佔便宜,都會隱忍下來,卻對自己感到生氣。

  • 露西的深層情緒:我謙虛又為人著想,就算生氣也要忍耐吞下去。
  • 蚊子:車子擋住摩托車,前後等待15分鐘
  • 激動情緒:內心怒意膨脹,不斷向別人抱怨:為什麼總是占我便宜,怎麼能這麼沒品,為什麼我永遠都要忍耐不敢生氣。
  • 大象
    • 受傷點:退讓和憤怒相衝突,明明不是自己的錯,卻被占便宜,又不敢發怒,沒有達到公平和尊重。
    • 自我保護程式
      • 僵化的信念:我不可以和人起衝突,我是乖孩子
      • 行為模式:避免直接衝突,把怒意吞下去,給別人台階下
  • 自我形象:我是謙遜、為人著想的乖孩子,不能讓別人丟臉
  • 他者形象:全都是自私自利,喜歡佔人便宜的小人
  • 生命經歷:在原生家庭常需要隱忍,為了家人和諧,自己的需求永遠在後面,表現出忍讓、乖巧、謙遜的模樣。

大象七、可憐缺愛孤獨型(沒人幫我)

舉例:工作之後,只要有人想跟露西建立友誼,或交換聯絡方式,露西通常會嚴厲拒絕,並直接說出:「下班不要聯絡,不想和同事交朋友,反正離職後都不會聯繫」,因為不想把別人放進心裡,怕自己的信賴會被背叛,怕沒有人喜歡真實的自己,怕不會被選擇。

露西從國中到大學,這十年間總是一個人獨來獨往,除了因為家境貧窮的自卑感,不敢與人接觸,還需要不斷用功念書,拿取第一名,以獲得同學的尊重和家人的誇獎,在一次體育課中,兩位同學選人分組打球,所有同學被一個又一個選走,剩下露西一個人坐在操場上,成為不被選擇的那一個,那時候感到的丟臉、羞辱、不被選擇的難受,永生難忘,自此之後,更加孤僻,更排斥人群,直到出社會工作。

  • 露西的深層情緒:我是個小孤獨,只能靠自己,還是一個人比較好。
  • 蚊子:交換聯繫方式或深入閒聊
  • 激動情緒:防禦性的說出:「下班不要聯絡,不想和同事交朋友,反正離職後都鳥獸散」
  • 大象
    • 受傷點:害怕被孤立,擔心被拒絕、寂寞孤單,缺乏穩定長遠的關係
    • 自我保護程式
      • 僵化的信念:自己一個人比較好,不會受傷
      • 行為模式:獨來獨往,與世隔絕,心裡帶著攻擊性的貶低,認為成群結隊就是膽小,無法一個人獨處,透過攻擊防禦失敗。
  • 自我形象:一個人比較好,才不會受傷
  • 他者形象:反正別人都討厭我
  • 生命經歷:缺乏肯定和認同,無法建立長遠關係

生命中基本的需求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簡單明瞭的講述人類的基本需求,任何一個層級缺失,都將成為情緒爆發與對生活不滿的關鍵,且高層次受損的人,傾向於過度滿足低層次的需求,假如一個人缺乏家人的愛,找不到在社會中的歸屬感,可能透過暴飲暴食、飲酒、購買奢侈品等方式,滿足高層次的缺失,甚至導致上癮(對物質過度執著),卻永遠無法滿足高層次的空虛。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 自我實現
  • 尊重
  • 愛與歸屬感
  • 安全需求
  • 生理需求

生命中基本的需求

下方的七個生命中的基本需求,請依照現在的滿意度和重要性評分(0~10分),試著讓自己覺得重要的需求提升滿意度(8~10分),達到需求滿足的效果。

  • 穩固的人際關係
    • 充滿愛
    • 保護和庇護
    • 歸屬感
    • 理解人際關係
  • 重視和尊重
    • 自重:認可自己的價值,自己與他人一樣重要,優先處理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 自覺:擁有自己的意志,運用判斷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 劃定界線:有能力區分他人和自己,拒絕把他人的需求當成自己的,允許犯錯並學習的自信和自主。
  • 平等對待和公平
  • 情慾與性欲
  • 安全感
  • 好奇
  • 自主

時間與精力?期望和現實?

活動(時間消耗百分比):達到滿足的基本需求

  • 工作(自己的任務30%):人際關係、尊重、公平、安全感、自主
  • 職業(協助他人,精油5%):好奇、自主
  • 個人興趣(閱讀寫作25%):人際關係、尊重、平等、好奇、自主
  • 朋友關係(5%):人際關係、尊重、平等、好奇
  • 家庭(5%):人際關係、尊重、平等、安全感、好奇、自主
  • 網路(10%):好奇、自主
  • 睡眠和雜事(20%):自主

找出自己的大象(深層情緒)

蚊子:探詢引發原因,以及一再發生的課題

  • 外界的批評
  • 差別待遇
  • 不遵守承諾
  • 被人說教
  • 不同期望或看法衝突
  • 吃虧的感受

激動情緒:日常難以解釋的感受和自發想法

受傷點:確認和根本需求相關

自我保護模式:認知僵化信念和行為模式

  • 逃避或避免
  • 攻擊

自我與外界形象:在棘手情況下,對自己和他人的評價

生命歷程:找出根本需求在過去受損的經歷

重獲內心平衡

重視基本需求:適當的解決問題取代過去的自我保護

  • 檢視根深柢固的看法
  • 替代的問題解決方式

正向的自我形象和他者的真實形象

  • 認識優點,運用長處
  • 排除曾經缺點

不帶憤怒,和善回顧

  • 對過去的正面記憶
  • 對過去的負面記憶
  • 遠離追究問題

穩定內心平衡:強化個性

  • 把自己的大象當作指引

結論

這本書籍資料和表格繁雜,主旨講述日常生活中,每一次感到的不舒服和異樣感,或因小事引發的劇烈情緒,在這些情緒背後,藏著一頭大象,就是基本需求未被滿足的缺憾,解決方式就是自我覺察,在感到情緒波動時,停下來思考這是哪一種情緒?引發情緒的根本原因為何?是否與過去的記憶或童年經歷相關?一次又一次覺察情緒,並回顧過往,找出根本原因,並寬恕自己的情緒,畢竟情緒和念頭來來去去,但控制住它,避免做出後悔的舉動,就能成為自己的主人,主宰人生,管理情緒,建立圓滿且完整的幸福生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品味每一天
25會員
59內容數
跟樹懶一起細細品嘗每一個平凡日子,發現小確信。
品味每一天的其他內容
2023/05/29
布蘭達和維尼在經歷痛苦的職場生涯後,開始尋找人生的解答,時時覺察內心的感受,過上不勉強自己的人生。即使面對存款兩度歸零,居無定所的日子,依然樂在其中,沒有放棄最初的決定,度過7年的極樂生活,未來還會繼續。 活在當下就是時時覺察內心,不因恐懼、憂慮而做,且不要有預期心理,並相信只做喜歡的事就能生活。
Thumbnail
2023/05/29
布蘭達和維尼在經歷痛苦的職場生涯後,開始尋找人生的解答,時時覺察內心的感受,過上不勉強自己的人生。即使面對存款兩度歸零,居無定所的日子,依然樂在其中,沒有放棄最初的決定,度過7年的極樂生活,未來還會繼續。 活在當下就是時時覺察內心,不因恐懼、憂慮而做,且不要有預期心理,並相信只做喜歡的事就能生活。
Thumbnail
2023/05/23
讀完書籍,思維深受衝擊。這本書不僅適合憂鬱症患者,更適合認真生活的我們。 成功學、商管學書籍也許適合積極向上、有毅力、有勇氣的人,但我看完只想把書撕爛,每個人的生活背景和個性不同,不該把成功的方法和定義鎖死,一概而論。 人生的路百百種,一定要找到熱愛的事,並且付諸行動,獲得平靜和滿足。
Thumbnail
2023/05/23
讀完書籍,思維深受衝擊。這本書不僅適合憂鬱症患者,更適合認真生活的我們。 成功學、商管學書籍也許適合積極向上、有毅力、有勇氣的人,但我看完只想把書撕爛,每個人的生活背景和個性不同,不該把成功的方法和定義鎖死,一概而論。 人生的路百百種,一定要找到熱愛的事,並且付諸行動,獲得平靜和滿足。
Thumbnail
2023/05/17
<小王子>是我生命中百科全書,每當遇上感情上問題,就回頭看一次小王子,往往都能從中找到答案。 看似輕鬆愉悅的童書,寓含豐富的人生哲理。無論友情、愛情、親情,都需要付出和經營,沒有人會無條件對你好,因為彼此付出,才成為彼此獨一無二的存在,每一次的馴服,必然伴隨著淚水,但沒有馴服的人生,就像沒有根的樹。
Thumbnail
2023/05/17
<小王子>是我生命中百科全書,每當遇上感情上問題,就回頭看一次小王子,往往都能從中找到答案。 看似輕鬆愉悅的童書,寓含豐富的人生哲理。無論友情、愛情、親情,都需要付出和經營,沒有人會無條件對你好,因為彼此付出,才成為彼此獨一無二的存在,每一次的馴服,必然伴隨著淚水,但沒有馴服的人生,就像沒有根的樹。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人是一種隨心所欲的動物 有思想 情緒 百百種 讓你捉摸不定 總在某一種時刻 會有情感不定糾紛存在 事小化無 大事化小 最終不了了之 唯一不變就是 人的本性 由善變成惡 再由惡轉變成善 在之後呢? 或許 就在一個不知情的情況之下 還不斷的上演同樣
Thumbnail
人是一種隨心所欲的動物 有思想 情緒 百百種 讓你捉摸不定 總在某一種時刻 會有情感不定糾紛存在 事小化無 大事化小 最終不了了之 唯一不變就是 人的本性 由善變成惡 再由惡轉變成善 在之後呢? 或許 就在一個不知情的情況之下 還不斷的上演同樣
Thumbnail
瞭解消極情緒的重要性,如何正確面對消極情緒,並運用心理學技巧來應對。
Thumbnail
瞭解消極情緒的重要性,如何正確面對消極情緒,並運用心理學技巧來應對。
Thumbnail
目前市面上有許多談論情緒的書,並且從各種面向討論情緒,而這本書《壞情緒,變好事的5堂正向心理課》主要強調情緒調節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去「意識或覺察到情緒,並且探索這樣的情緒」,也強調要與自己和解。這本書比較多的是透過「探索」、「反思」,因為在閱讀過程中要去不斷思考裡面的問題,才可能比較會有收穫。
Thumbnail
目前市面上有許多談論情緒的書,並且從各種面向討論情緒,而這本書《壞情緒,變好事的5堂正向心理課》主要強調情緒調節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去「意識或覺察到情緒,並且探索這樣的情緒」,也強調要與自己和解。這本書比較多的是透過「探索」、「反思」,因為在閱讀過程中要去不斷思考裡面的問題,才可能比較會有收穫。
Thumbnail
《情緒留白》這本書主要探討了一個重要的主題:在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和衝突時,我們如何保持冷靜、保留空間,以及如何以有意識的方式來溝通和解決問題。這本書的核心理念是通過培養內在的靈性智慧和力量,來應對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情況,特別是社交互動中的挑戰和摩擦。
Thumbnail
《情緒留白》這本書主要探討了一個重要的主題:在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和衝突時,我們如何保持冷靜、保留空間,以及如何以有意識的方式來溝通和解決問題。這本書的核心理念是通過培養內在的靈性智慧和力量,來應對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情況,特別是社交互動中的挑戰和摩擦。
Thumbnail
閱讀這本書,讓你多了99個不同角度來看待事情,有效減少心靈負擔,使你可以心靈平靜地度過每一天~
Thumbnail
閱讀這本書,讓你多了99個不同角度來看待事情,有效減少心靈負擔,使你可以心靈平靜地度過每一天~
Thumbnail
情緒可以是一種恐懼症;但也是可以一種動力、一種把事情做好的助力。要如何面對自身的情緒、處理跟他人之間的情緒,在這本書裡可以看到作者分享許多研究跟具體內容,希望能讓每個人都去認識情緒為何?並且不再飽受情緒困擾。
Thumbnail
情緒可以是一種恐懼症;但也是可以一種動力、一種把事情做好的助力。要如何面對自身的情緒、處理跟他人之間的情緒,在這本書裡可以看到作者分享許多研究跟具體內容,希望能讓每個人都去認識情緒為何?並且不再飽受情緒困擾。
Thumbnail
感冒、頭痛、擦挫傷看醫生,心病找心理師。華人對心理健康的重視日漸攀升,隱忍謙讓的儒家思想加上「面子」問題,始終像「房間裡的大象」,避而不談,難以啟齒。殷切盼望,心理健康被重視,一切往更好的方向躍進。人總是帶著自以為的困惑,進到諮商室,卻得到意想不到的解答。
Thumbnail
感冒、頭痛、擦挫傷看醫生,心病找心理師。華人對心理健康的重視日漸攀升,隱忍謙讓的儒家思想加上「面子」問題,始終像「房間裡的大象」,避而不談,難以啟齒。殷切盼望,心理健康被重視,一切往更好的方向躍進。人總是帶著自以為的困惑,進到諮商室,卻得到意想不到的解答。
Thumbnail
如何面對與轉換負面情緒。準備面對 當遇到身邊的負面資訊時,我們首先可以將這些情緒分類,是抱怨、憤世忌俗、批判、競爭、控制、指揮、唱反調?
Thumbnail
如何面對與轉換負面情緒。準備面對 當遇到身邊的負面資訊時,我們首先可以將這些情緒分類,是抱怨、憤世忌俗、批判、競爭、控制、指揮、唱反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