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停下來就焦慮?7招讓你從「假快樂」找回「真自在」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說到心理健康,大部分人腦中浮現的,往往是「憂鬱症」、「焦慮症」這類臨床診斷。

可是冷靜想一下,我們大多數人既不是病到需要住院,但也遠遠稱不上「真的健康」。

就像是電腦一直卡頓,但還能開機;手機螢幕裂了,但還能滑。

這種「還能用啦」的狀態,其實就是很多人心理上的日常。

更尷尬的是,我們忙著把自己塞滿各種工作、課程、聚會,好像事情很多就等於沒問題。

可是一旦放假,少了那些外在刺激,反而突然浮現出一股莫名的不安感,覺得「是不是哪裡不對勁?」這才是現代人最常見的心理困境。


1. 不要只看外在,把責任拿回自己手上

我們常把自己的不順心怪給別人,像老闆太機車、家人不理解、環境太糟。但如果你的人生劇本裡永遠都是別人在掌控,你就只能當配角。真正的改變,來自於承認「很多習慣與情緒,其實是我自己養成的」。


2. 認識自己,是一生的課題

自我理解不是一次考試,考完就結束,而是每一階段都要檢查的作業。你需要敢看見自己優點的同時,也要能接受那些「不想面對」的缺點。這不是自虐,而是確保你之後的行動方向,至少踩在正確的地圖上。


3. 想太多沒用,動起來才有用

光靠反思是不夠的,你得在不確定甚至害怕的時候,先做一點什麼。因為真正的動力、成就感、甚至快樂,都是在「行動後」才冒出來的,而不是坐著等靈感來敲門。


4. 對自己狠不下去?先練習善待自己

很多人對自己要求極高,卻忘了「同理」也要先用在自己身上。真正的慈悲不是盲目配合,而是能夠在必要時勇敢說「」,同時仍然維持內心的穩定與善意。


5. 別忘了你的身體就是心靈的底座

心理和生理其實是同一顆硬幣的兩面。壓力大沒處理,常常會變成頭痛、腸胃不舒服這種「看不出病因」的症狀。所以運動、飲食、睡眠,這些老生常談,反而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功。


6. 工具並不是萬靈丹,用得對才是關鍵

無論是專業的諮商方式,還是藥物治療,都只是工具。工具的價值從來不是黑白分明,而是看它能不能在對的時間、對的方式被用在對的地方。當你能夠理性地看待它們,你就會更有主導權,也更能真的幫到自己。


7. 把人生當遊戲,別當考試

最後,別把生活搞得太嚴肅。人生很多時候不是「考不考得上」,而是「玩不玩得開心」。犯錯了?就當作破關失敗,換個打法再來一次。


其實心理健康並不是「有沒有病」這麼簡單,而是「能不能活得自在」。當我們願意把焦點從「不要生病」轉向成「怎麼更好」,你會發現人生,還是能散發許多光芒。


今日重點

📍 心理健康不是沒病,而是能自在生活
📍 拿回主導權,從自我覺察開始改變
📍 想很多不會有幫助,行動才會帶來改變


📝經驗分享

很多人談到心理健康,腦中第一時間浮現的就是「憂鬱症」或「焦慮症」這些臨床診斷,但實際上,大多數人都介於「沒病」與「健康」之間。

過去我以為,把時間排得滿滿的就代表自己沒問題,但後來發現,忙碌只是暫時麻痺焦慮,解決不了根本原因。心理健康,某種程度上其實是自我主導感的體現。如果總是把問題推給別人,那自己在人生的劇本就永遠是配角;只有承認很多情緒與習慣是自己養成的,才有機會重新編寫劇情。

我也學到,想太多往往沒用,行動才會帶來改變。適度地善待自己、照顧身體、尋求專業工具的協助,都是讓內心更穩定的方法。心理健康不是追求「完美狀態」,而是允許自己在不確定中仍能自在生活。

心理健康不是「有沒有病」的二元判斷,而是一種「能不能活得自在」的能力。當我們願意對自己誠實,拿回人生的主導權,學會平衡行動、休息與自我接納,我們才能在日常裡,過得更輕鬆、更自在。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啟發,請按下「♥︎」鼓勵我繼續創作
希望各位讀者能夠留言建議和回饋,讓小弟能產出更有價值的優質文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迷路止難針
33會員
127內容數
天馬行空、隨心所欲、胡思亂想
迷路止難針的其他內容
2025/08/29
「愛自己」這三個字,聽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卻常常讓人滿頭問號。 很多人以為愛自己就是放縱自己,吃一頓大餐、買一件漂亮的衣服、泡個舒服的熱水澡,好像就完成了這件事。但如果你認真想一想,愛自己不只是偶爾的寵愛,而是對自己的認可、接納,還有真實的尊重。
Thumbnail
2025/08/29
「愛自己」這三個字,聽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卻常常讓人滿頭問號。 很多人以為愛自己就是放縱自己,吃一頓大餐、買一件漂亮的衣服、泡個舒服的熱水澡,好像就完成了這件事。但如果你認真想一想,愛自己不只是偶爾的寵愛,而是對自己的認可、接納,還有真實的尊重。
Thumbnail
2025/08/28
大部分人對「習慣養成」都有錯誤想像,總覺得要一開始就像職業選手一樣,用盡所有心力、拼到極致,才能算是真正開始。
Thumbnail
2025/08/28
大部分人對「習慣養成」都有錯誤想像,總覺得要一開始就像職業選手一樣,用盡所有心力、拼到極致,才能算是真正開始。
Thumbnail
2025/08/27
在這個越來越長壽的時代,我們努力工作、學理財、投資股票,想辦法讓自己的財富能撐到退休後的日子。 可是在「活得更久」的同時,有件事情常被忽略,那就是社交資本(Social Capital)。
Thumbnail
2025/08/27
在這個越來越長壽的時代,我們努力工作、學理財、投資股票,想辦法讓自己的財富能撐到退休後的日子。 可是在「活得更久」的同時,有件事情常被忽略,那就是社交資本(Social Capital)。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憂鬱症常常被形容為心理感冒了,有時候卻也痛苦到想要傷害自己!所以要怎麼評估自己是不是需要幫忙呢?
Thumbnail
憂鬱症常常被形容為心理感冒了,有時候卻也痛苦到想要傷害自己!所以要怎麼評估自己是不是需要幫忙呢?
Thumbnail
當情緒低落或煩躁時,我們可以透過深呼吸和冥想來平靜自己。釐清導致不安的想法,重新調整步調和計劃,並行動,形成良好的循環。生活中起起伏伏是正常的,讓自己多休息,接受情緒的起伏。
Thumbnail
當情緒低落或煩躁時,我們可以透過深呼吸和冥想來平靜自己。釐清導致不安的想法,重新調整步調和計劃,並行動,形成良好的循環。生活中起起伏伏是正常的,讓自己多休息,接受情緒的起伏。
Thumbnail
焦慮症是一種心理疾病,常伴隨著心理與生理症狀。本文將介紹焦慮症的症狀,並探討應對方法。透過瞭解焦慮症,讓讀者能更好地照顧自己。
Thumbnail
焦慮症是一種心理疾病,常伴隨著心理與生理症狀。本文將介紹焦慮症的症狀,並探討應對方法。透過瞭解焦慮症,讓讀者能更好地照顧自己。
Thumbnail
感覺焦慮是現代生活中常見的現象,許多人都曾經歷過焦慮症狀。如果你正在尋找如何緩解焦慮的方法,這篇文章將為你解答。從了解焦慮是什麼,到辨別焦慮特徵,我們將深入探討各種焦慮症狀,並介紹研究證實有效的6種緩解焦慮方法,幫助你快速緩解焦慮,找回內心一直都在的寧靜。
Thumbnail
感覺焦慮是現代生活中常見的現象,許多人都曾經歷過焦慮症狀。如果你正在尋找如何緩解焦慮的方法,這篇文章將為你解答。從了解焦慮是什麼,到辨別焦慮特徵,我們將深入探討各種焦慮症狀,並介紹研究證實有效的6種緩解焦慮方法,幫助你快速緩解焦慮,找回內心一直都在的寧靜。
Thumbnail
憂鬱症/躁鬱症的情緒起起伏伏,一下子心情好一下子又反常,身為患病之人,實在痛苦。無盡的累、疲乏總讓人不想做事、昏昏欲睡,這段無解的低落期,該怎麼解決呢?
Thumbnail
憂鬱症/躁鬱症的情緒起起伏伏,一下子心情好一下子又反常,身為患病之人,實在痛苦。無盡的累、疲乏總讓人不想做事、昏昏欲睡,這段無解的低落期,該怎麼解決呢?
Thumbnail
焦慮症患者害怕休息放鬆可能並不是因為懶散,而是因為焦慮症帶來的一種心理狀態。焦慮症患者可能會感到害怕休息放鬆,因為當他們處於放鬆狀態時,他們可能感到更加無助、失控和….
Thumbnail
焦慮症患者害怕休息放鬆可能並不是因為懶散,而是因為焦慮症帶來的一種心理狀態。焦慮症患者可能會感到害怕休息放鬆,因為當他們處於放鬆狀態時,他們可能感到更加無助、失控和….
Thumbnail
焦慮情緒是一種常見的情緒狀態,當焦慮情緒頻率與強度超出常態時,就會影響生活品質與身心狀態的平衡。這篇文章探討焦慮可能引起的生理、認知、行為等變化,並提醒人們正視自己的身心狀況,並且可能需要更多的放鬆與休息。
Thumbnail
焦慮情緒是一種常見的情緒狀態,當焦慮情緒頻率與強度超出常態時,就會影響生活品質與身心狀態的平衡。這篇文章探討焦慮可能引起的生理、認知、行為等變化,並提醒人們正視自己的身心狀況,並且可能需要更多的放鬆與休息。
Thumbnail
憂鬱症仍存有過去錯誤的觀念及態度,甚至不懂得憂鬱症的人在想什麼。瞭解憂鬱症的發作原因,包括生理、心理和環境等多重因素,能夠幫助及早發現並治療。透過憂鬱症自我檢測方式,您可以早期發現憂鬱症的症狀。除了專業治療外,培養正向思考也是重要的。若您或身邊的親友發現異常情緒,積極就醫,提前預防才能有效控制症狀。
Thumbnail
憂鬱症仍存有過去錯誤的觀念及態度,甚至不懂得憂鬱症的人在想什麼。瞭解憂鬱症的發作原因,包括生理、心理和環境等多重因素,能夠幫助及早發現並治療。透過憂鬱症自我檢測方式,您可以早期發現憂鬱症的症狀。除了專業治療外,培養正向思考也是重要的。若您或身邊的親友發現異常情緒,積極就醫,提前預防才能有效控制症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