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能夠沒有自己的嗜好,否則無法顯示生活的情趣。每天除了工作還是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豈不是無趣而單調。幽夢影所說的:「花不可以無蝶,山不可以無泉,石不可以無苔,水不可以無藻,喬木不可以無藤蘿,人不可以無癖。」花與蝶,山與泉,石與苔,水與藻,喬木與藤蘿,恰是天工巧計,點綴生輝,缺乏這些綴合,便單調索然,缺乏情趣與意境。
由吸引力法則來看,「花若盛開,蝴蝶自來」,生命中的一切所願,與其苦苦追求,何不培養自己,而使生命更多彩而富足。讓我們平日多多培養雅趣,增進生活的情趣,與人相交也可增加深度與趣味,友誼長青。嗜好也像自己的知己,世上能得一知己,人生可以不恨矣。
──節自楊俊毓〈人不可以無癖〉
作者在文中提到許多癖好/嗜好的優點,既可以讓人有所寄託,也可以增添生活情趣。
同時作者列舉出許古代文人的癖好:讀書、欣賞植物、文字章句、下棋、彈琴、喝酒等,但我們喜歡的事情不一定都是正向的嗜好,如果想要有一個「良好」的嗜好,有哪些標準可以供我們參考呢?嗜好的首要特性是應能讓人自主長期投入與經營,,亦即應具有內在動機。
而當我們提到內在動機,往往會提到Deci的自我決定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自我決定論指出:每個人都有為自己決定的內在動機,並存在以下三種內在需求:
1.勝任感 (competencies)
2.自主性(autonomy)
3.關係連結(relations)
當能滿足以上的需求,人愈傾向自我決定,並擁有較佳的心理健康狀態。
因此當一個嗜好,能讓人感到一些勝任感/成就感,同時在這件事情上有自主性,可以自我控制是否投入與投入的狀況(未成癮的健康嗜好),甚至可以藉此建立正向的關係連結時,它就是一個能促使能長期投入,並讓人保有較佳心理狀態的良好嗜好。
此處的勝任感/成就感不一定是要實際有所產出,由於嗜好畢竟有別於工作任務,只要能在其中感受到充實感同時樂在其中即可。
有些人也許會煩惱,讓他可以「持之以恆」的嗜好。
其實「持之以恆」的定義並非那麼嚴苛,只要讓你願意長期嘗試,想都是一個好的嗜好候選人。你有屬於自己的小小嗜好嗎?或許可以參考自我決定論的標準,從今天開始為自己找幾個嗜好候選人吧!
感謝每一個路過的你!如果你覺得我的分享對你有幫助,歡迎留言讓我知道!
如果有想了解的主題,也歡迎在下方留言!有機會我也會持續整理相關的主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