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分、人權與弓箭的範圍
今天晚上打開皮包時,我看到一大疊證件,心裡突然冒出一個念頭:
我們常說「人權是普世價值」,可是一個人如果沒有身分,人權真的能獲得保障嗎?
弓箭的範圍:真理與權力
我相信真理存在於弓箭的範圍之內。
換句話說,一切權利若沒有實際的守護力量,就只是一句口號。
難民、無國籍人士、甚至被制度遺忘的人,都在這個弓箭之外,他們的「人權」往往無法被兌現。
天賦人權:必要的理想故事
然而,我也能理解為什麼需要「天賦人權」這個概念。
它是一個人類共同的理想故事,用來提醒我們:不論出生在哪裡,只要是人,就應該被承認、被尊重。 這個故事或許遙遠,但沒有它,我們就沒有一個共同的起點去談「應該如何對待彼此」。
諷刺的張力
於是,矛盾出現了:
- 一方面,我們知道身分與制度才是真正的弓箭,能決定誰的權利被保護。
- 另一方面,我們又必須講述「天賦人權」這個故事,否則制度本身就可能淪為新的暴力。
這種張力很諷刺,卻也正是文明前進的動力。
北極星的方向
或許,天賦人權並不是現成的真理,而是一個人類必須共同假裝相信的謊言。
因為只要我們願意相信,就會努力把弓箭的射程推得更遠,讓更多人能被納入保護之中。
人權之所以珍貴,不是因為它已經實現,而是因為它提醒我們:
文明不該只是權力的遊戲,更該是一段努力讓理想滲進現實的過程。
By 一位開幕系列第十六篇寫到快抓狂的圓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