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情緒如同潮水湧上來時,第一步不是責怪自己「怎麼又失控」,而是給自己一個安穩的空間。這份小小的工具箱,能幫助你在不同情境下快速找到支持自己的方式。
🛡️ 即時情緒安撫技巧
5-4-3-2-1 grounding 練習
當你覺得快要被情緒淹沒,可以嘗試這個快速回到當下的方法:- 看見 5 樣東西(燈、杯子、手指…)
- 感受 4 種觸感(衣服的質地、椅子的支撐…)
- 聽到 3 種聲音(呼吸、風聲、遠方車聲…)
- 聞到 2 種氣味(空氣、書本墨香…)
- 嘗到 1 種味道(一口水、口腔自然味道)
只要一分鐘,就能打斷情緒螺旋,讓神經系統重新找到平衡。
🧡 三大情緒安撫工具箱
1. 身體安撫法
- 溫度安慰:喝一杯溫水、用溫水洗臉。
- 按壓安撫:手放在心口,感受心跳與溫度,輕聲對自己說:「我在這裡陪你。」
- 呼吸空間:盒子呼吸法(吸氣4秒→屏息4秒→呼氣4秒→屏息4秒,重複3–5次)。
2. 認知調整法
- 情緒命名:清楚說出來:「這是焦慮/孤單/無力感。」
- 思維解鉤:在想法前加一句「我注意到我有一個想法是…」,馬上產生距離感。
- 擴大視角:問自己「一週後/一月後/一年後,這件事還一樣重要嗎?」
3. 表達釋放法
- 自由書寫:7 分鐘不停筆,把腦中情緒倒出來。
- 藝術表達:用顏色或線條畫出當下感覺,不需要藝術性。
- 聲音釋放:找安全空間,透過深呼氣、哼唱或輕聲喊出來釋放能量。
📋 日常情緒養護計劃表
早晨起床(3 分鐘)
- 深呼吸+伸展+一句自我肯定
✨ 為一天設定平靜基調
午間休息(5 分鐘)
- 情緒檢查+短暫休息
✨ 防止壓力在心裡累積
傍晚時分(15 分鐘)
- 散步/聽音樂/日記釋放
✨ 幫助消化日間的緊繃與情緒
睡前時刻(10 分鐘)
- 感恩記錄+身體掃描放鬆
✨ 讓身心逐步沉靜,進入深層睡眠
🌈 與情緒做朋友
情緒不是敵人,而是信使。
- 焦慮:提醒你「需要準備」或「需求沒被滿足」。
- 憤怒:提示「界線被侵犯」或「某事不公平」。
- 悲傷:告訴你「某人某事對你很重要」,或該學會放手。
與其急著消滅情緒,不如問自己:
👉「這個情緒想傳遞什麼訊息?我需要採取什麼行動?」
💫 長期情緒韌性培養
建立自己的 情緒急救包:
- 支持清單:3–5 個可傾訴的人。
- 安慰物品:一張照片、一顆小石頭、一個小飾品。
- 安心歌單:能瞬間調整狀態的音樂。
- 舒適角落:家裡讓你覺得最安全的空間。
🌟 最後的提醒
每一次你願意停下來安撫自己,其實都是在加強一個信念:
「我值得被善待,也值得在自己的關心裡占據優先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