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你將無意識意識化之前,它會一直指引你的人生,而你會稱之為命運。」——卡爾榮格
今天想推薦的這本書是《Rewire 神經可塑性》。
如果你正在為被自我信念設限而苦惱,又或是你單純想了解,身而為人,你這個個體是怎麼運作的,那一定不能錯過這本書。
我有習慣看各種來源的推薦書籍,而在《Rewire》中封面頁的一段話,深深吸引了我:「用神經科學突破行為模式迴圈,終結焦慮、恐慌、和憂鬱,實現最佳的心理健康。」
過去我一直沒把自己情緒容易高漲這件事當成問題,直到後來接受 Life Coaching,教練用腦科學的角度解釋情緒反應,我才開始意識到:原來我活在無意識中,卻以為那就是我。
那之後,我就很想找一本淺白的書來了解更多,剛好那陣子各路人馬都在推薦《Rewire》,所以現在也輪到我,來推薦給大家了。

大家有沒有思考過,腦海中的那些思緒與認為,是從哪裡來的?從哪一刻開始,你深深地相信與認為,這就是你該追求的、亦或是——這就是你?

大家可以想像,大腦是這個身體最核心的硬體設備之一,凡是會讓它大量消耗能量的事物,都是它會提防的。大家聽過這句話吧:「你相信什麼,就會看見什麼。」
這是一句偶爾會被拿來當作鼓勵別人振奮的一句話,但更多時候,這是一句警惕, 小心你的思維。
這並不是什麼陳腔濫調,而是大腦的運作機制。腦神經中的迴路,那些強壯的迴路,都是你所相信的。而我們的大腦,是被設計為更容易相信負面的,因為負面訊息更具危險性。
當所見不符合預期時,就會耗盡大腦能量、讓它進入低電量,因此為了保護你,它會讓你維持在舊有的信念思維裡。
那麼我們眼中所相信的、所堅定認為的「自我」,真的是出於自由意志嗎?還是大腦為了省電,選擇讓我們留在舊有的信念裡?
不過好消息是,作者不是只是來告訴我們這個結論的,而是:大腦的神經突觸是雙向的,迴路可以是可塑的。意思是:我們可以改變這一切。
只要你願意,這本書就能成為你改寫信念的起點。
畢竟,想解決問題,第一步永遠是看清它從哪裡開始。如果你也剛意識到,自己正在為設限的信念所困,
那麼,不要懷疑——這本書,很適合你。
如果喜歡我的分享,別忘了訂閱安博^^
#神經可塑性#Rew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