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31:競爭只能讓人短跑衝刺,共存才是長跑的耐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夜晚的會議室裡,只剩下昏黃的燈光灑落在桌面上。

江明坐在長桌的一端,手指無意識地敲著桌面。他是一家中小企業的老闆,這幾天公司陷入僵局:團隊成員之間彼此抱怨、合作斷裂,甚至有人提出離職。那一刻,他突然感覺到一股沉重的孤獨感,彷彿整間公司都只靠他一個人苦苦支撐。

raw-image


就在這種壓力中,他想起了一次與導師的對話。導師微笑著說過:「經營不只是靠制度和策略,更要靠『四共法則』。你若只懂得競爭,就只能贏一時;但若懂得共存與共享,才能走得長遠。」


一、共存:不是你輸我贏,而是一起活下來

故事發生在公司成立的第三年。當時,江明面對的是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價格殺到幾乎沒有利潤。

團隊裡的業務焦急地問他:「要不要跟他們拼到底?反正我們也能撐一陣子。」

江明卻沉默了。他知道,硬拼價格戰可能只會讓雙方同歸於盡。

後來,他轉念一想,主動去找對手聊了一次。會議室裡,兩個老闆對坐。空氣裡彌漫著試探與防備。

raw-image


江明深吸一口氣,說出一句讓對方意想不到的話:「我們不必打到魚死網破,市場這麼大,總有可以共存的空間。」

那一刻,對方愣住了。原本以為會是一場針鋒相對的談判,卻意外開啟了一條共存的道路。後來,他們約定各自守住不同的市場區塊,避免惡性競爭。

江明在心裡明白,這就是「共存」:不是你死我活,而是找到能一起呼吸的空間。


二、共榮:你的成長,也是我的榮耀

幾年後,公司迎來了一位特別的員工——小芸。

她剛進來時,能力普通,甚至常犯錯。很多同事不看好她,甚至有人私下抱怨:「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扛得起重任?」

江明卻沒有急著放棄。他給了小芸一個小專案,讓她有機會嘗試。小芸一開始跌跌撞撞,常常加班到深夜。但幾個月後,她交出了一份驚艷所有人的成果報告。

在頒獎的那天,台上燈光打下來,小芸手裡捧著獎盃,眼眶泛紅。她走下台時,小聲對江明說:「謝謝你願意給我這個機會。」

raw-image


江明心裡很清楚,這就是「共榮」:當員工的光芒閃耀時,不只是她的勝利,更是整個團隊的榮耀。


三、共利:利益不是分蛋糕,而是一起做大

有一次,公司跟一家合作夥伴談合約。

對方提出的條件,讓江明的財務長皺起了眉頭:「老闆,這樣分潤我們幾乎沒利潤了。」

江明沉思了很久,最後決定接受,並且加碼支援對方的行銷。理由很簡單:他看見了未來市場的潛力。

幾個月後,合作成果超乎想像。蛋糕變大了,不僅合作夥伴賺到錢,公司也迎來創紀錄的營收。

江明在會議上說:「共利不是你少拿我多拿,而是我們一起把蛋糕做大,最後大家都能分得更多。」

那一刻,員工們眼神裡閃爍著前所未有的理解。


四、共享:當資源流動,價值才會真正放大

疫情那年,公司陷入低潮。很多廠商選擇封閉自己,保護資源。

但江明卻選擇相反的做法。他把公司的軟體工具免費開放給中小企業使用,甚至舉辦線上分享課程。

有人質疑:「老闆,這樣會不會便宜了別人?」

江明卻笑了笑:「當你願意共享,市場會記得你的善意。」

raw-image


後來,當疫情逐漸好轉,許多企業第一時間選擇跟江明合作。因為他在最困難的時候,選擇了「共享」而不是「自保」。

這就是「四共」的最後一個核心:共享資源,讓價值流動,才會在無形中建立起真正的信任網絡。


人生的鏡子

江明後來才發現,這不只是企業的法則,也是一種人生的智慧。

家庭裡,需要共存——夫妻之間不是誰壓過誰,而是一起度過難關。友情裡,需要共榮——朋友的成功,不是比較的壓力,而是彼此的驕傲。人際裡,需要共利——懂得互相成全,而不是只計算誰多誰少。社會裡,需要共享——只有當資源流動,善意擴散,世界才會更好。

夜深人靜時,他常回想導師的一句話:「懂得四共的人,不會孤單,因為他知道如何和世界同在。」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點擊下方的 愛心 💖,並加入會員。這樣一來,每當我有新的文章或分享,就能第一時間通知你,陪你一起走在成長與探索的路上!🚀

精選金句

  1. 「共存不是你死我活,而是找到能一起呼吸的空間。」
  2. 「當員工的光芒閃耀時,不只是她的勝利,更是整個團隊的榮耀。」
  3. 「共利不是分蛋糕,而是一起把蛋糕做大。」
  4. 「共享的本質,是讓價值流動,信任隨之誕生。」
  5. 「競爭只能讓人短跑衝刺,共存才是長跑的耐力。」
  6. 「真正的領導力,不是壓制,而是讓別人的成長成為自己的驕傲。」
  7. 「利益最終會流向彼此信任的人。」
  8. 「當你選擇共享的那一刻,你已經在為未來播種。」
  9. 「四共法則不只是經營的策略,更是人生的鏡子。」
  10. 「活得長遠的人,不是最強的人,而是懂得與人同行的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an大叔的職場真心話
18會員
233內容數
我是 Alan大叔,熱愛閱讀與寫作,樂於分享心得與見解。在職場打滾多年,我以真誠的筆觸記錄所見所聞,提供實用的經驗與建議,幫助讀者在職場少走冤枉路。閒暇時,我喜歡透過攝影捕捉生活的美好,也熱愛騎單車享受自由與探索的樂趣。寫作對我而言不只是分享,更是一種與世界交流的方式,期待透過文字與更多人產生共鳴,一起成長、前行!
2025/09/10
經營企業,就像指揮一場交響樂。只有當人力、物力、財力、供應鏈與通路這五大資源被妥善整合,旋律才能和諧而有力。這不是冰冷的管理學,而是血肉鮮活的故事—有老闆的焦慮、員工的掙扎、也有突破困境後的感動。本文透過沉浸式敘事,帶你走進企業經營的真實場景,看見資源整合如何讓一個團隊從混亂走向綜效,從疲憊走向成長
Thumbnail
2025/09/10
經營企業,就像指揮一場交響樂。只有當人力、物力、財力、供應鏈與通路這五大資源被妥善整合,旋律才能和諧而有力。這不是冰冷的管理學,而是血肉鮮活的故事—有老闆的焦慮、員工的掙扎、也有突破困境後的感動。本文透過沉浸式敘事,帶你走進企業經營的真實場景,看見資源整合如何讓一個團隊從混亂走向綜效,從疲憊走向成長
Thumbnail
2025/09/10
很多人害怕「制度」,覺得它冰冷、僵化,甚至扼殺創意。但真正有效的 SOP,從來不是枷鎖,而是讓人安心的軌道。它讓老闆不必被小事拖垮,讓團隊能更自由地展現專業。本文以沉浸式故事重現創業現場,帶你看見 SOP 背後的心理學與人性,如何讓一個團隊從混亂走向秩序,從疲憊走向成長。
Thumbnail
2025/09/10
很多人害怕「制度」,覺得它冰冷、僵化,甚至扼殺創意。但真正有效的 SOP,從來不是枷鎖,而是讓人安心的軌道。它讓老闆不必被小事拖垮,讓團隊能更自由地展現專業。本文以沉浸式故事重現創業現場,帶你看見 SOP 背後的心理學與人性,如何讓一個團隊從混亂走向秩序,從疲憊走向成長。
Thumbnail
2025/09/10
成為 CEO,不只是頭銜與光環,而是一段漫長且孤獨的心靈修煉。這篇專欄將帶你走進企業領導者的真實世界——從招募人才、分配資源,到決策的孤獨與承擔的重量。透過生動的故事與心理刻畫,我們將看見「CEO 六大使命」不只是職場的挑戰,更是人生的隱喻,提醒我們:領導別人之前,先要學會領導自己。
Thumbnail
2025/09/10
成為 CEO,不只是頭銜與光環,而是一段漫長且孤獨的心靈修煉。這篇專欄將帶你走進企業領導者的真實世界——從招募人才、分配資源,到決策的孤獨與承擔的重量。透過生動的故事與心理刻畫,我們將看見「CEO 六大使命」不只是職場的挑戰,更是人生的隱喻,提醒我們:領導別人之前,先要學會領導自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在瞬息萬變的職場中,意見分歧可說是家常便飯。無論是專案討論、業務規劃,還是日常工作中的瑣事,總有人會持不同看法。這時候,你是選擇硬碰硬地據理力爭,還是選擇息事寧人、默默退讓?其實,最高明的做法是:用事實說話。 ​ 想像一下,小莉是某科技公司的行銷企劃,最近她正在策劃一場大型產品發表會。
Thumbnail
在瞬息萬變的職場中,意見分歧可說是家常便飯。無論是專案討論、業務規劃,還是日常工作中的瑣事,總有人會持不同看法。這時候,你是選擇硬碰硬地據理力爭,還是選擇息事寧人、默默退讓?其實,最高明的做法是:用事實說話。 ​ 想像一下,小莉是某科技公司的行銷企劃,最近她正在策劃一場大型產品發表會。
Thumbnail
Photo by Windows on Unsplash 大家覺得在公司工作是否需要和同事、上司及所接觸的人要有和諧關係呢?這是否一種職場生存之道? 在職場工作,真的需要和諧共處,才能夠容易完成工作。即使遇到一些合不來的同事一起共事,也需要想方法和他們溝通。究竟在職場上要和諧共處有什麼重要呢
Thumbnail
Photo by Windows on Unsplash 大家覺得在公司工作是否需要和同事、上司及所接觸的人要有和諧關係呢?這是否一種職場生存之道? 在職場工作,真的需要和諧共處,才能夠容易完成工作。即使遇到一些合不來的同事一起共事,也需要想方法和他們溝通。究竟在職場上要和諧共處有什麼重要呢
Thumbnail
大家覺得在職場上工作是怎樣的?同事間會互相幫助較多,還是各有各做事手段呢?當然,有些同事會出於真心去幫助你的,但有些則可能會有他的目的。 Photo by ian dooley on Unsplash 1) 辦公室權力鬥爭 在職場上,很多時候會因為想升到某一個位置而有很多鬥爭,無論是上下級
Thumbnail
大家覺得在職場上工作是怎樣的?同事間會互相幫助較多,還是各有各做事手段呢?當然,有些同事會出於真心去幫助你的,但有些則可能會有他的目的。 Photo by ian dooley on Unsplash 1) 辦公室權力鬥爭 在職場上,很多時候會因為想升到某一個位置而有很多鬥爭,無論是上下級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這篇文章探討了職場晉升的兩種世界觀:競爭模式和合作模式。競爭模式強調在有限資源中爭奪優勢,通過績效和規則勝過他人;合作模式則注重與他人協作,共同完成目標。作者建議根據情況靈活運用這兩種模式,競爭和合作並行,最大化職場成功的機會。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這篇文章探討了職場晉升的兩種世界觀:競爭模式和合作模式。競爭模式強調在有限資源中爭奪優勢,通過績效和規則勝過他人;合作模式則注重與他人協作,共同完成目標。作者建議根據情況靈活運用這兩種模式,競爭和合作並行,最大化職場成功的機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現代職場中的競爭與挑戰,以及各種人際關係和策略。它列舉了許多具體例子,讓讀者一同解析其背後的動機和影響。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現代職場中的競爭與挑戰,以及各種人際關係和策略。它列舉了許多具體例子,讓讀者一同解析其背後的動機和影響。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在現實職場中,成功不僅僅依賴個人的努力,也需要建立良好的人際網路。在不同年齡階段,人際關係在職場中扮演的角色不盡相同,但都是成功的關鍵。這篇文章重點闡述了不同階段的經驗和教訓,來分享在職場中所得到的心得。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在現實職場中,成功不僅僅依賴個人的努力,也需要建立良好的人際網路。在不同年齡階段,人際關係在職場中扮演的角色不盡相同,但都是成功的關鍵。這篇文章重點闡述了不同階段的經驗和教訓,來分享在職場中所得到的心得。
Thumbnail
“公司是用來修行,不是用來依賴的地方” 前陣子看到一位日本FIRE作家的一句話,字字打入心坎深處~ 這位作家在職場中一定是歷經過一番風雨才能寫出這麼深切的體悟。
Thumbnail
“公司是用來修行,不是用來依賴的地方” 前陣子看到一位日本FIRE作家的一句話,字字打入心坎深處~ 這位作家在職場中一定是歷經過一番風雨才能寫出這麼深切的體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