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抱與拍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每次壓力太大,身心俱疲的時候,家人朋友就會說:「要照顧好自己啊!」道理我當然知道,但問題是怎樣才叫照顧好自己?
心煩起來跑去大吃大喝一頓,或者熬夜追劇,瘋狂大玩......剛做完確實很爽,但是大吃大喝變胖了後悔,熬夜隔天爬不起來痛苦得要死,玩完之後更不想面對那些討厭的事情,到底是舒壓還是增壓我也搞不清楚了。


上個星期,我去大賣場採買,買完覺得腳酸,就找了休息區的長椅坐一下。

當時對面坐了個看上去五、六歲的小女生和他的媽媽。小朋友可能是累了,跪坐在長凳上,靠在媽媽懷裏,眼睛半睜半閉,似醒非醒;而他媽媽把兩隻手放在他的背上,輕輕的左、右、左、右拍拍。讓我印象很深的是小朋友的表情,非常的放鬆,非常的安寧。雖然周遭一片混亂吵雜,但這對母女奇妙地身處在他們自己安全的小空間裡。


擁抱和輕拍,是自然的安全感來源

大多數的父母,都能直覺地知道什麼時候孩子需要照顧和安撫,並且不需要特意學習,就會本能的透過表情、肢體動作和聲音,來跟不會說話的寶寶互動,讓寶寶感覺自己被愛著,很安全。

我依稀記得,小時候身體不舒服又講不出來鬧脾氣的時候,媽媽會把手放在我的額頭、胸口、小肚子上,問:「哪裡不舒服?是這裡嗎?」然後我會點頭,或搖頭說:「腳痛痛⋯⋯」,然後媽媽摸著我的膝蓋或小腿,找有沒有撞到的瘀青紅腫。媽媽涼涼的手讓我覺得很舒服。

夏天的夜晚,我熱到翻來覆去睡不著(在那個年代冷氣還是奢侈品),爸媽有時候會規律地拍著我的背,然後我就能漸漸安定下來,在酷暑裡睡著。

除了撫摸和拍拍,按摩身體,抱著輕搖,哼唱搖籃曲,讓小朋友抱玩偶被被,都是很常用的安撫或哄睡的方法。各種活動和遊戲,例如親子一起跟著音樂做動作打拍子,跳跳床,轉圈把頭都轉暈了然後被安全接住,以及飛高高、捉迷藏等等,都能幫助孩子們透過身體,安全地和世界互動,然候進一步去探索和冒險,這樣,我們就能漸漸習慣安住在身體裡,把身體當成我們的家。


缺乏被安撫照顧的經驗,我們會不知道怎麼照顧自己

遺憾的是,並不是所有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能擁有足夠的安撫和照顧。

你有沒有類似的經驗呢?莫名其妙就是覺得好煩,好累。但一整天緊湊忙碌的生活下來,累的到底是身體,還是心?是發生的哪件事,誰說的哪句話讓我這麼煩?這些通通說不上來,只覺得身體裡有一團的不舒服,卻不知道那是什麼,也不知道該拿它怎麼辦。

被安撫的經驗不足夠,或者好好地去玩、去運用身體從外界得到安全感的機會少,會讓我們不容易獲得平靜,也對很多感官和身體的感覺不知道該怎麼樣去分辨,更難去自我照顧和處理情緒。

遊戲讓我們學會安全與他人/外界互動

遊戲讓我們學會安全與他人/外界互動


幸好,我們還有機會重新學習與自己相處

不過幸運的是,長大後的我們有機會重新學習與自己相處,也跟我們重要、在意的人建立更舒適健康的連結。但要怎麼做呢?

很多時候,面臨生活的壓力和紛擾,我們需要的不一定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是家人、伴侶、好友認真的傾聽、支持的擁抱、對緊張部位的輕輕按摩,或者彼此陪伴著一起放鬆下來發呆,為一些簡單可愛的事物微笑。

即使身邊暫時沒有可提供支持的人,我們也可以去擁抱枕頭、玩偶,或者用柔軟的毯子把自己裹起來,洗個熱水澡,用喜歡的香氣幫自己按摩,或者輕輕地隨音樂搖擺,唱溫柔的歌哄哄自己,走進大自然裡做幾個深呼吸......社會型態日益複雜,我們好像也習慣了用各種複雜的方式來「舒壓」,但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感受身體,就會發現真正能夠幫助我們放鬆的,都是那些最自然、最簡單的方式,是我們天性本質裡擁有的復原力。

如果不確定喜歡或適合哪些自我照顧方式,除了多方嘗試以外,也可以回想童年時期有哪些時候我們感覺到安全和快樂。即使小時候被照顧和安撫的記憶不多,那些曾讓我們放鬆快樂的事物,長大後也有很大機會能成為我們的身心資源。像我自己,生長在一個高焦慮的家庭,被好好安撫的時間其實很少,但輕拍自己和把手放在不舒服的身體部位,仍能讓我覺得被保護。

當我們有意識地運用這些可以舒緩身心,讓情緒回歸平和的方式來對待自己,就是做到了自我照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楊琇文諮商心理師的沙龍
1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Thumbnail
為了成為一位好媽媽,許多媽媽經常感到情緒不穩定、緊張、懷疑自己價值與意義。本文分享瞭如何建立育兒支持系統、保持身心健康、與孩子建立連結等方法,幫助媽媽更輕鬆地應對育兒挑戰。提供了尋求專業支持、培養自己的興趣等建議,讓父母可以享受育兒的美好時光。
Thumbnail
為了成為一位好媽媽,許多媽媽經常感到情緒不穩定、緊張、懷疑自己價值與意義。本文分享瞭如何建立育兒支持系統、保持身心健康、與孩子建立連結等方法,幫助媽媽更輕鬆地應對育兒挑戰。提供了尋求專業支持、培養自己的興趣等建議,讓父母可以享受育兒的美好時光。
Thumbnail
在一個只會貶低妳自我價值的家庭裡長大,要活得有自信是件極其困難的事情。這幾年透過自我探索和自我療癒,陌生的「自信感」算是有開始慢慢冒出頭、探出枝芽,小心翼翼的成長,可辛苦了這麼久,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一切,只要回老家待超過兩天,就又會被連根拔起,再次陷入自我懷疑、自我批判的深淵。 每次回老
Thumbnail
在一個只會貶低妳自我價值的家庭裡長大,要活得有自信是件極其困難的事情。這幾年透過自我探索和自我療癒,陌生的「自信感」算是有開始慢慢冒出頭、探出枝芽,小心翼翼的成長,可辛苦了這麼久,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一切,只要回老家待超過兩天,就又會被連根拔起,再次陷入自我懷疑、自我批判的深淵。 每次回老
Thumbnail
成為一個母親後,生活有了許多改變,包括精神上的試煉和身體上的挑戰。這篇文章探討了成為母親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育兒和自我照顧之間取得平衡。
Thumbnail
成為一個母親後,生活有了許多改變,包括精神上的試煉和身體上的挑戰。這篇文章探討了成為母親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育兒和自我照顧之間取得平衡。
Thumbnail
我很幸運,我還能夠依賴
Thumbnail
我很幸運,我還能夠依賴
Thumbnail
每次壓力太大,身心俱疲的時候,家人朋友就會說:「要照顧好自己啊!」道理我當然知道,但問題是怎樣叫做照顧好自己?
Thumbnail
每次壓力太大,身心俱疲的時候,家人朋友就會說:「要照顧好自己啊!」道理我當然知道,但問題是怎樣叫做照顧好自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與母親的對話,談到了家庭成員的情況和自己的感受。作者強調了對於父母的陪伴和照顧,並訴說了自己無法放手的困惑。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與母親的對話,談到了家庭成員的情況和自己的感受。作者強調了對於父母的陪伴和照顧,並訴說了自己無法放手的困惑。
Thumbnail
當夜晚等候看診時,女兒的疲憊讓我感到心疼。當我覺得自己也累時,看到旁邊的母子們,讓我想起過去帶兩個孩子等診所的辛苦時光。我們得好好照顧自己,才能照顧好孩子。
Thumbnail
當夜晚等候看診時,女兒的疲憊讓我感到心疼。當我覺得自己也累時,看到旁邊的母子們,讓我想起過去帶兩個孩子等診所的辛苦時光。我們得好好照顧自己,才能照顧好孩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