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談到為什麼要工作的時候,都會想到是為了賺錢。有錢才能去買吃的、有錢才能夠去玩樂,雖然有很多東西是錢買不到的,但沒錢卻也有很多體驗不到的事情。這樣看似普遍且合理的事情,有些人卻做得異常痛苦,有人聽到星期一就崩潰,有人聽到電話就緊張,我們雖然賺到了錢,卻犧牲了自己,這樣的生活到底值不值得?
有多少人會因為明天要工作而開心?我認為只有少數。其實大多數的人都是「不喜歡工作,卻強迫自己要工作」,因為這個社會的枷鎖把我們圈在資本主義的框架裡面,什麼都要錢,不管食衣住行育樂都需要,所以我們強迫自己找了一份做起來還可以的工作,然後過著還可以的生活,自己孩童時的夢想已在工作的壓力下消失,只剩下社會所賦予的夢想。
如果工作能致富,那到底誰的錢變少?如果這世界是82法則,那我們這麼努力也只是替2的人工作,這樣合理嗎?有人說那你努力變成那20%不就好了,如果每個人都能成為那20%,誰會想要成為剩下的80%?所以就變成一堆人搶破頭卻搶不到一個位置,只能在富人的眼皮底下廝殺,我們假裝自己很好,但其實一點也不。有人說你可以回歸鄉野生活,這是一個選擇,但讓我們嘗過甜頭之後會很難回歸,就像跟一個吸毒犯說不要吸也是一樣。現在的社會規則就是如此,你只能選擇這個遊戲玩,沒有其他選擇,你也無法跳脫出這個框架,反正有損失的也只有你自己,所以我們工作賺錢,然後在工作賺錢,一次次的重複讓自己對工作麻痺,一次次的騙自己讓自己的心對於工作無感,於是我們能持續工作。
慢慢地我們越來越熟悉規則,漸漸的我們越來越上手,當我們終於來到專家等級之時,我們玩這個遊戲是輕而易舉,我們能夠了解菜鳥的想法,我們可以使用各種方式輾壓他們,讓所有菜鳥在地上打滾卻又覺得你很慷慨;如果有異類出現,我們則用其他聲音蓋過,讓一切都無異狀,讓一切都在控制之中,於是人們就繼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