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同事持不同意見,該如何處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想法,不管是因為環境造成,還是天生使然,思考方式一定不盡相同,碰到相同的狀況也可能會有不同的解決方法,如果剛好碰到完全持相反立場的同事,能怎麼處理呢?

出社會後因為工作的關係,常常會跟不同的人相處合作,相信大家都有碰過與想法完全不同的人共事的痛苦,「為什麼對方會這麼想?」「為什麼我都講成這樣了,對方還是不懂呢?」「吼!氣死我了!對方的腦袋到底在想什麼!」與對方溝通的同時,心中的情緒逐漸高漲,恨不得事情自己做就好,但也因為這不是自己就能完成的工作,所以才更氣人。

那我們如果持相反立場,我們能怎麼做呢?(如果不是主管關係)

溝通

「廢話!不溝通不然要幹嘛?打架嗎?」

應該說「不要害怕講出自己心裡所想的更好方法,以及擔憂的地方」,害怕講出的原因通常都是因為「害怕對方覺得這問題很蠢」,那我們來分析一下所有情況的利弊。

  • 不講話就照對方做:你會充滿問號以及不知道對方為什麼會要做如此蠢的決定,最糟糕的是,你只能照著對方的意思,因為你沒提出想法。
  • 講話但對方覺得蠢:就算可笑又如何?如果對方講得有道哩,你也是解決了自己的煩惱,能夠心甘情願去做。
  • 如果自己的問題太可笑,被嫌能力不夠怎麼辦:如果能力真的不夠也只能認,提早發現反而更好。不然一直待在超出等級的職場環境,看不懂周遭的人在做什麼,這樣壓力更大,自己也越不知道在做什麼。
  • 講話但對方不聽:至少可以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對方能夠聽並且再提出想法,或者對方繼續堅持己見,這時除非一方讓步,或者找第三方來評斷,不然不會有結果。但此時的讓步你已經了解到是對方不想去認同你的想法,不是你的問題也不是你的想法不好,就只是兩邊的想法不同以及選擇誰的想法而已。
  • 融合出更好的想法:互相表達想法之後,互相拿出一點東西融合出來一個更好的想法,這樣的說服力也比較有,因為有融入對方的想法也是對方有參與的感覺!
  • 講話並且說服對方:自己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對方認同並且同意執行,我開心你開心,這是在溝通上最好的結局,但實際運作是考驗你想法的時候了。

雖然我們都知道溝通的重要性,但我們有多少次還沒開口就放棄,還沒有結果就先預設對方的立場,其實很多事情試過才知道,以前的經驗不代表以後的每次都是如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自豪人生的沙龍
4會員
93內容數
去做吧!去讓自己有一個不後悔的人生!
自豪人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04
我們想要寫一部長篇小說,但卻不想要每天坐在電腦前打字。我們想要做一款獨立遊戲,但又不想要花時間研究程式。我們的夢想清單總有幾個巨大挑戰,但總不會開始執行,為什麼我們知道方法,卻裹足不前呢? 首先來講講為什麼我們想要創造偉大成就。因為我們看過類似的東西,那東西當時帶給我們巨大的震撼,內心可能在大聲嘶
2025/09/04
我們想要寫一部長篇小說,但卻不想要每天坐在電腦前打字。我們想要做一款獨立遊戲,但又不想要花時間研究程式。我們的夢想清單總有幾個巨大挑戰,但總不會開始執行,為什麼我們知道方法,卻裹足不前呢? 首先來講講為什麼我們想要創造偉大成就。因為我們看過類似的東西,那東西當時帶給我們巨大的震撼,內心可能在大聲嘶
2025/09/03
不管你願不願意,想不想要,我們的人生遊戲已經在進行中,先天條件以及環境已經設定好,我們能做的,就是在後續的選擇之中,做出對自己最有利以及最想要的方向前進,我們可以把我們的壽命當作是通關的條件,只要好好活到最後,我們就是贏家。
2025/09/03
不管你願不願意,想不想要,我們的人生遊戲已經在進行中,先天條件以及環境已經設定好,我們能做的,就是在後續的選擇之中,做出對自己最有利以及最想要的方向前進,我們可以把我們的壽命當作是通關的條件,只要好好活到最後,我們就是贏家。
2025/09/02
人的情緒有非常多種,常常會把羨慕跟忌妒綁在一起講。但我想要把這兩件事拆開來,說說兩個的差異。 羨慕 當我們看到別人做到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時,我們會很羨慕對方能力很強、並且很有執行力、意志力。這時我們的腦袋通常會是兩個選項
2025/09/02
人的情緒有非常多種,常常會把羨慕跟忌妒綁在一起講。但我想要把這兩件事拆開來,說說兩個的差異。 羨慕 當我們看到別人做到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時,我們會很羨慕對方能力很強、並且很有執行力、意志力。這時我們的腦袋通常會是兩個選項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在瞬息萬變的職場中,意見分歧可說是家常便飯。無論是專案討論、業務規劃,還是日常工作中的瑣事,總有人會持不同看法。這時候,你是選擇硬碰硬地據理力爭,還是選擇息事寧人、默默退讓?其實,最高明的做法是:用事實說話。 ​ 想像一下,小莉是某科技公司的行銷企劃,最近她正在策劃一場大型產品發表會。
Thumbnail
在瞬息萬變的職場中,意見分歧可說是家常便飯。無論是專案討論、業務規劃,還是日常工作中的瑣事,總有人會持不同看法。這時候,你是選擇硬碰硬地據理力爭,還是選擇息事寧人、默默退讓?其實,最高明的做法是:用事實說話。 ​ 想像一下,小莉是某科技公司的行銷企劃,最近她正在策劃一場大型產品發表會。
Thumbnail
在職場中,我們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同事。無論是否與他們合得來,我們都應該學會尊重他人,而不用強迫自己去喜歡每個人。這種態度並非疏遠,而是一種理性且成熟的應對方式。
Thumbnail
在職場中,我們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同事。無論是否與他們合得來,我們都應該學會尊重他人,而不用強迫自己去喜歡每個人。這種態度並非疏遠,而是一種理性且成熟的應對方式。
Thumbnail
  在讀書會裡,偶爾會有同學在課堂上提出工作上遇到的問題。這些問題五花八門,每個人都不一樣。最近有兩個同學遇到類似的問題,不過因為兩個人的狀態不同,解決的方式就很不一樣。   這個類似的問題是,他們都會遇到同事,把自己無法完成的工作丟給他們。然而這兩個同學的性格很不一樣,事情的本質也不同,因此
Thumbnail
  在讀書會裡,偶爾會有同學在課堂上提出工作上遇到的問題。這些問題五花八門,每個人都不一樣。最近有兩個同學遇到類似的問題,不過因為兩個人的狀態不同,解決的方式就很不一樣。   這個類似的問題是,他們都會遇到同事,把自己無法完成的工作丟給他們。然而這兩個同學的性格很不一樣,事情的本質也不同,因此
Thumbnail
如果是理性分析的人,很可能會因為無理取鬧而措手不及,職場上真的有很多很多含血噴人的同事,小則推事情,大則推責任。 舉例來說: (1)明明是A同事自己的問題,但他尖叫一聲,弄得很像是B同事「做錯」什麼的樣子,如果B同事選擇息事寧人,可能會選擇「幫忙」,就幫A同事處理好了。 那為什麼A同事「不好聲
Thumbnail
如果是理性分析的人,很可能會因為無理取鬧而措手不及,職場上真的有很多很多含血噴人的同事,小則推事情,大則推責任。 舉例來說: (1)明明是A同事自己的問題,但他尖叫一聲,弄得很像是B同事「做錯」什麼的樣子,如果B同事選擇息事寧人,可能會選擇「幫忙」,就幫A同事處理好了。 那為什麼A同事「不好聲
Thumbnail
要是我對部門同仁說:這件事情你們討論就好。 這代表他們決定就好。 多年來我也都是這樣做事的。即使下屬的決定跟我想的不同,我也尊重他們的最終決議,因為是我授權他們做的決定。 初期有點困難,總覺得他們想的不夠透徹,但我忍住不插手。 經過這些年來我的感受是:即使處理方法不同,最終的結果有時也很好。
Thumbnail
要是我對部門同仁說:這件事情你們討論就好。 這代表他們決定就好。 多年來我也都是這樣做事的。即使下屬的決定跟我想的不同,我也尊重他們的最終決議,因為是我授權他們做的決定。 初期有點困難,總覺得他們想的不夠透徹,但我忍住不插手。 經過這些年來我的感受是:即使處理方法不同,最終的結果有時也很好。
Thumbnail
你有遇過那種抱怨個不停,遇到什麼事情都唱衰,又不提出解決方案的同事嗎?還是總是覺得自己什麼都懂,超愛打斷別人講話卻拒絕聆聽的同事?這還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那種嘴巴上答應你會完成工作,卻故意擺爛放著不做,害你們團隊整個開天窗的人? 遇到這種同事大家都怎麼應對呢?以前我如果遇到難相處的同事,都會秉著
Thumbnail
你有遇過那種抱怨個不停,遇到什麼事情都唱衰,又不提出解決方案的同事嗎?還是總是覺得自己什麼都懂,超愛打斷別人講話卻拒絕聆聽的同事?這還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那種嘴巴上答應你會完成工作,卻故意擺爛放著不做,害你們團隊整個開天窗的人? 遇到這種同事大家都怎麼應對呢?以前我如果遇到難相處的同事,都會秉著
Thumbnail
在職場中,我們經常看到一種很好笑的現象,無論是在會議中討論或是做決策過程,總是有同事會針對別人的問題表達許多意見,但被問到自己的議題時,卻啞口無言。也就是說,對於事不關己的議題,大家意見特別多,對於自己應該思考並執行的項目,大家的腦袋頓時就放空了。 其他同事這麼熱心提供意見不是很好嗎 ?尤其是當自
Thumbnail
在職場中,我們經常看到一種很好笑的現象,無論是在會議中討論或是做決策過程,總是有同事會針對別人的問題表達許多意見,但被問到自己的議題時,卻啞口無言。也就是說,對於事不關己的議題,大家意見特別多,對於自己應該思考並執行的項目,大家的腦袋頓時就放空了。 其他同事這麼熱心提供意見不是很好嗎 ?尤其是當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