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其實沒想像中難!靠「外力或情境」養成早起好習慣,從容送小孩上學的祕訣

前陣子跟朋友聊到,最近我們因為各自的原因所以比平常早起床,也因此比較早出門送小孩上學(我們的小孩都是幼兒園小班),而發現了早出門的不同風景,小孩也比平常能更順利的出門(有小孩的家長可能比較知道,早上出門像打仗,很多事情要準備,而且還要祈禱小孩心情美麗不要突然盧起來什麼都不配合或是不想出門不想上學)

也因此聊到:如果可以,若能常常早點起床早點出門感覺也不錯

但人總有惰性,會想睡晚一點、會想慢慢來,因此自發的早起真的頗困難

於是我們得出一個結論:「靠毅力太難,那就靠外力吧」

任何好習慣的養成好像都能套用到上述這句🤭

也因此,很多習慣養成的過程中,需要靠一些系統化的安排或培養、設定一些情境,而不是靠毅力,比如:我每天的微運動,靠的是把那段運動時間排進行事曆,時間到就去做(且運動的時間長度是只安排不難達成的分鐘數 簡單項目,幫助自己願意每天執行);我每天早睡,靠的是陪小孩睡覺,然後就跟著睡著;而早睡後,這個情境也自然的戒掉了宵夜

當有些習慣執行久了,就變成自發的習慣了,真的很神奇!

所以回到前述,如何可以早點起床早點出門呢?我們當初的外力各自是:工作的因素以及小孩感冒需要早起處理某些事的因素,當外力消失後,好像又無法早起了😆

也因此又要再尋找新的外力或培養新的習慣啦~

但我目前因為陪小孩睡而早睡,其實也自然而然早起,多了很多me time的時間可以滑手機或聽點YouTube頻道等,雖然不若原本的工作因素能那麼有效早起,但這個情境是大多能鼓舞我早起的外力或情境之一,目前覺得蠻有效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R的生活觀察大小事_分享職場/生活/理財/購物/育兒等
1會員
55內容數
資深HR,分享人資、職場、理財以及生活大小事與生活哲學觀 未來規劃加入育兒主題唷
2025/09/18
分享一段朋友陪伴閒聊與理性分析,協助我度過人生瓶頸的經驗,說明為何現在陪跑教練這麼受歡迎,點出人們在自我成長或追求目標時,常需要一位能同理、督促、鼓勵的夥伴,協助釐清盲點並共同成長。
Thumbnail
2025/09/18
分享一段朋友陪伴閒聊與理性分析,協助我度過人生瓶頸的經驗,說明為何現在陪跑教練這麼受歡迎,點出人們在自我成長或追求目標時,常需要一位能同理、督促、鼓勵的夥伴,協助釐清盲點並共同成長。
Thumbnail
2025/09/15
想買個上班通勤包?從大小、顏色、材質等方面,分享個人與同事們的包包選擇偏好與考量,期待能找到那個讓你覺得「就是它了!」的合適包包。
2025/09/15
想買個上班通勤包?從大小、顏色、材質等方面,分享個人與同事們的包包選擇偏好與考量,期待能找到那個讓你覺得「就是它了!」的合適包包。
2025/09/11
在職場上犯錯難免,重點在於如何有效解決並預防再次發生。本文提供六個步驟,教你如何評估解決方案、與主管溝通、建立防呆機制、追蹤執行結果,並從錯誤中學習成長,提升個人能力與組織效率。
Thumbnail
2025/09/11
在職場上犯錯難免,重點在於如何有效解決並預防再次發生。本文提供六個步驟,教你如何評估解決方案、與主管溝通、建立防呆機制、追蹤執行結果,並從錯誤中學習成長,提升個人能力與組織效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讓小孩提早學英文,必須在以親子關係為優先、尊重沉默期、不強逼填鴨、讓孩子自由玩樂、豐富的聽說環境... 這些前提之下,才是有益的。重要的不是起跑的時間點,而是充分理解孩子不同階段的發展需求,順應天然優勢,因勢利導。
Thumbnail
讓小孩提早學英文,必須在以親子關係為優先、尊重沉默期、不強逼填鴨、讓孩子自由玩樂、豐富的聽說環境... 這些前提之下,才是有益的。重要的不是起跑的時間點,而是充分理解孩子不同階段的發展需求,順應天然優勢,因勢利導。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後不再簡單「拍拍睡」,快速入睡成了家長的頭痛問題之一。文章分享不同方法,從操勞到陪睡的方式,希望等孩子再大一點能夠自律。希望家長不必再絞盡腦汁想對策。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後不再簡單「拍拍睡」,快速入睡成了家長的頭痛問題之一。文章分享不同方法,從操勞到陪睡的方式,希望等孩子再大一點能夠自律。希望家長不必再絞盡腦汁想對策。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他早上起床後的見聞。內容包括協助同事解決工作問題和參與家長群組討論教育問題。作者反映了家長在解決子女問題時可能遇到的挑戰,並提出了他的看法。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他早上起床後的見聞。內容包括協助同事解決工作問題和參與家長群組討論教育問題。作者反映了家長在解決子女問題時可能遇到的挑戰,並提出了他的看法。
Thumbnail
多數家長們希望孩子能在家裡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僅有助於孩子的成長,也能促進家庭和諧。 本文將提供一些要點,幫助孩子在家裡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1. 制定規律作息時間 固定的睡覺和起床時間:每天在固定時間睡覺和起床,週末也儘量保持一致。 設立早晚例行程序:早上起床後刷牙、
Thumbnail
多數家長們希望孩子能在家裡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僅有助於孩子的成長,也能促進家庭和諧。 本文將提供一些要點,幫助孩子在家裡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1. 制定規律作息時間 固定的睡覺和起床時間:每天在固定時間睡覺和起床,週末也儘量保持一致。 設立早晚例行程序:早上起床後刷牙、
Thumbnail
已經能 #自行入睡 的三歲以上的小孩,從嬰兒床畢業之後,可以自己上下床,可以自己離開自己的房間,擁有了這麼自由自在的活動能力後,馬上就把本來親子之間相安無事的就寢時間,瞬間轉換成為親子關係之間最緊張的戰場之一! 每天家長和幼童一起完成睡前儀式、關燈道晚安後,即將開啟的,不是家長輕鬆追劇的自由時
Thumbnail
已經能 #自行入睡 的三歲以上的小孩,從嬰兒床畢業之後,可以自己上下床,可以自己離開自己的房間,擁有了這麼自由自在的活動能力後,馬上就把本來親子之間相安無事的就寢時間,瞬間轉換成為親子關係之間最緊張的戰場之一! 每天家長和幼童一起完成睡前儀式、關燈道晚安後,即將開啟的,不是家長輕鬆追劇的自由時
Thumbnail
  兒童工作是為了累積技能及生活經驗,整合運用。簡單的事情重複一直做,能夠培養專注力,堅持孩子每天的作息表,持之以恆,能夠培養次序感。要請孩子做甚麼事情要先告知,孩子做甚麼事情也先告知成人,能善用規則制定。溫和對待孩子的錯誤,若孩子認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會錯,會養成安逸的性格。孩子不是不夠好
Thumbnail
  兒童工作是為了累積技能及生活經驗,整合運用。簡單的事情重複一直做,能夠培養專注力,堅持孩子每天的作息表,持之以恆,能夠培養次序感。要請孩子做甚麼事情要先告知,孩子做甚麼事情也先告知成人,能善用規則制定。溫和對待孩子的錯誤,若孩子認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會錯,會養成安逸的性格。孩子不是不夠好
Thumbnail
若是在親子雙方都處於冷靜期時, 在教養上可以做些什麼,預備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親子風暴。
Thumbnail
若是在親子雙方都處於冷靜期時, 在教養上可以做些什麼,預備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親子風暴。
Thumbnail
大人比較有能力直接調整心情再開始工作,然而這樣的能力對孩子來說需要一些前置作業做準備。幫助孩子自律的方法,包括提前預告和幫助孩子安定下來的技巧。這些方法可幫助孩子掌握時間,培養遵守行為規範和分配時間的能力。此外,也提供幫助孩子放鬆的呼吸練習。
Thumbnail
大人比較有能力直接調整心情再開始工作,然而這樣的能力對孩子來說需要一些前置作業做準備。幫助孩子自律的方法,包括提前預告和幫助孩子安定下來的技巧。這些方法可幫助孩子掌握時間,培養遵守行為規範和分配時間的能力。此外,也提供幫助孩子放鬆的呼吸練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