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上,我最常對新人或年輕業務說的一句話是:
「別人不想做、不敢做、做不來的事情,往往就是你真正能突圍的起點。」
🔍 為什麼你總覺得升遷輪不到你?
因為你做的事——太安全,也太普遍。你很努力、很配合、任勞任怨,但當主管要拔擢人選時,考量的從來不是「誰最乖」,而是—
- 誰能承擔更大的風險?
- 誰能打通那些沒人想碰的卡關點?
- 誰能替整個團隊往前跨一步?
很多人想出頭,但卻只願意做 50分就能完成的任務。
但真正的成長空間,從來不在舒適區。是在那個「大家都默契性閃避的地帶」裡。
當年,我就是這樣升上來的。
我沒背景、沒人脈、沒靠山。
但我會主動說:「這個案子,我來處理看看。」
即使知道會被罵、會犯錯、會失眠,但我知道:
只要我撐過去,就會比昨天的自己多一分籌碼。
- 別人覺得太麻煩的原廠簡報整合,我做。
- 別人不想面對的困難客戶,我去談。
- 別人覺得沒成效的活動,我重新設計策略執行看看。
每一次「別人不想做的事」,我都當成是我的「無人競爭區」。
你知道嗎?機會,真的從來不會長在熱門區裡。
📌 不做 vs. 不敢做 vs. 不會做
有些人說:「別人不做,一定有原因,我還是不要動比較保險。」
沒錯,別人不做可能是:
- 不知道怎麼做(能力落差)
- 不想承擔風險(心態問題)
- 懶得溝通、怕麻煩(習慣選擇容易的事)
但如果你選擇逆勢進場、積極解題,你就是唯一的選項。
領導者永遠在找「願意扛責任」的人,而不是只做自己份內事的人。
別人不做的地方,才有讓你被看見的光。
職場上真正的養分,往往藏在最難啃的骨頭裡
有一次我接手一個已經手三次失敗的合作案,整個團隊已經認定「這沒救了」。
但我花了一段時間重整邏輯、找出原先錯誤的假設、重新拜訪對方窗口談需求,最後把這個案子翻轉成公司當季績效的救星。
回頭來看,那是一個「沒人想碰」的燙手山芋。
但也是我的升遷跳板。
重點不是我有多厲害,而是:
我願意跳進那個沒人敢碰的地方,解決它。
所有的升遷與價值,都是從「別人不做」開始累積的
你要想的是:
公司為什麼要花錢留你?
因為你做的,是:
- 有價值的事
- 少有人能做到的事
- 能創造突破的事
而這三件事,幾乎都來自於「別人不做」的地方。
別人不做的,都是你的突破口。
那些看似沒人想做的事,其實是你的職場超車道:
- 客訴處理、專案整合、跨部門協調?
👉 做出來,你是解方提供者 - 沒有人會簡報設計?
👉 你學起來,你就是簡報小神 - 沒人想統整繁瑣數據?
👉 你整理成簡潔報表,主管一定記得你 - 沒人懂新產品流程、SOP、提案技巧?
👉 你寫成一份手冊,你就變內部意見領袖
機會,從來不會閃著光在那邊等你。
它是披著灰色外衣、被人遺忘的一堆「瑣碎工作」和「棘手任務」。
💬 給你的提醒:
請停止問:「為什麼都沒人幫我加薪、升職、看到我的努力?」
先問自己:
「我現在做的事情,有沒有人『非我不可』?」
「如果我今天消失,公司會不會慌?」
「我有沒有主動搶下別人都不想做的案子,並成功完成?」
別人不做的,都是機會。
因為那裡最容易被看見,也最容易證明價值。
而你,會是那個被看見的人嗎?
#職場觀察 #升遷思維 #別人不做都是機會 #解方型人才 #高價值員工養成 #突破舒適圈 #職場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