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2025年了怎麼還有人因為別人不和你講話就說人是自閉症....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開學季的室友焦慮

最近大學生開學低卡上面也多了不少室友相關討論文,雖然我沒有住宿過但我也能理解要面對新生活並且和根本還不認識的人住一起心裡會有感到不安是正常的,這時候也會顯現出大家個性的不同,想要大家都可以當好朋友的或是覺得一切隨緣不用刻意和大家打好關係反正時間久了和誰會不會熟都感覺得出來,當然也有一群人是覺得室友就是過客不用想太多。這些不同的想法我覺得都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大家都來自不一樣的環境。

一篇讓人無法忍受的文章

可是!!!!!!低卡上真的看到一篇不能忍受的文章,標題是【室友感覺有自閉症 要怎麼和她相處?】,因為我自己就是ASD所以自然會多關注一點這一類的文章,但實際上點進去一看.....我就不直接轉載了,內容大概是如下:

宿舍有四位室友,作者與其中兩位已經熟識,但與這位疑似自閉症的室友仍非常陌生。
作者描述了這位室友的行為:
非常安靜,生活模式「兩點一線」,只往返於學校和宿舍。
• 外出吃飯或上課都戴著耳機獨自一人
• 回宿舍後也只待在自己的位置做自己的事。
• 剛入住時有打招呼且有友好回應,但之後幾乎都獨來獨往
婉拒其他室友的邀約。
沒有使用社群媒體(Instagram、Facebook),Line也極少使用,只回覆必要的訊息。
• 對其他室友的善意表示,她幾乎都客氣地拒絕
• 給人的感覺是「很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儘管有人建議不應打擾對方,但作者仍非常希望在接下來的學期能與這位室友成為好朋友,並疑惑是否自己的方式不對,因此請求大家提供交友的意見。

這到底和自閉症有什麼關係?

蛤?就這?這和自閉症到底有甚麼關係?(‘⊙д-)(‘⊙д-)(‘⊙д-)(‘⊙д-)(‘⊙д-)

說穿了不就是他沒有打算和原po當朋友嗎?但她有做甚麼失禮的事情嗎?完全沒有

生活兩點一線怎麼了?沒有用sns怎麼了?

你想要大家都當好朋友卻忽略了別人也有選擇權,如果原po的室友要被說成是自閉症,那麼像原po這樣別人禮貌地拒絕自己就要上網發文說室友好像是自閉症的人,又該用甚麼形容呢?(´ー`)

而且這邊我就不說明自閉症的典型症狀有哪些了,但可以很肯定地說這些行為根本無法判斷,這就是很標準有人不了解自閉症只用自閉兩個字就隨便說別人好像是自閉症,說真的我實在沒想到在2025年這還會發生在大學.....想當然留言大家都無法認同原po。

「說別人自閉症」到底算不算歧視?

另外其中一個留言有講到:

不是 你說想要跟她當朋友 然後背後說她疑似自閉症?Σ(-᷅_-᷄๑)

下面有一個人回覆說:

說人疑似有自閉症原來是污辱嗎? 自閉症不就是人體的一種疾病而已 你這種想法才是變相的在歧視有自閉症的人吧

乍聽之下或許有點道理吧,但今天你完全不了解一個疾病就隨便幫別人冠上自閉症這三個字這就是歧視,也只是讓人對ASD的錯誤觀念更重,同樣的話不同人講出來意思是不一樣的,比方今天是身心科的醫生或是特教老師或是自己就是ASD的人說出"某某某好像有自閉症"這是建立在真的知道ASD有那些症狀的情況下觀察出來的,和一個僅僅是因為別人沒有特別想要和你交流就說人自閉症的人是無法相提並論的,自閉症和中文意義上的自閉兩個字差很多,真的差很多(´・Å・`)

真正的理解 vs 惡意的標籤

以前也有人發文過【分到自閉症的室友,該如何處理】但因為那篇文章的描述的確帶有非常多典型特徵,並且可以感受到發文者的困擾並且想要認真地想要知道該怎麼處理問題,所以風向和上面講的那一篇完全不一樣,從兩篇文的差異也可以看出來大家並不會覺得非要包容別人不可但不能因為別人不順著自己想要的方向走就給別人扣自閉症的帽子

那些愛扣帽子卻又不願面對真相的人

另外我也想順便提一個問題,大家知道有一種人很愛扣人自閉症的帽子,但是同時如果對方表明自己真的是自閉症的時候又會急著想要否認對方是自閉症嗎?
就我自己的經驗這種人很大的機率就是根本不了解自閉症只了解自閉兩個字的類型,也很愛嘲笑別人但內心會說服自己只是在開玩笑,沒有任何自己就是在欺負/歧視人的自覺,所以如果今天他嘲笑對方是自閉症的對象真的是自閉症的時候,他就不能接受了,因為這樣一來他就是100%的歧視和惡意,沒有辦法內心洗白自己只是開玩笑(即使那個玩笑本來就惡劣),總之就是個性惡劣又不接受自己的本性就是如此....(#`Д´)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電話喵的電波塔
0會員
8內容數
一個現實中找不到地方抒發內心想法的亞斯的碎唸
電話喵的電波塔的其他內容
2025/09/06
今年趁著8月底去了沖繩差不多一個禮拜,其實因為暑假出國人特別多機票那些也都特別貴,所以離開學校以後已經好久都沒有在暑假的時候安排出國了,這次是因為如果再不排時間出去玩可能就要等到明年了,看了看時間ok的班機只剩下虎航某天的紅眼班機... 飛機是六點多起飛,考慮到要提前兩小時+家裡到機場的時間,當天
2025/09/06
今年趁著8月底去了沖繩差不多一個禮拜,其實因為暑假出國人特別多機票那些也都特別貴,所以離開學校以後已經好久都沒有在暑假的時候安排出國了,這次是因為如果再不排時間出去玩可能就要等到明年了,看了看時間ok的班機只剩下虎航某天的紅眼班機... 飛機是六點多起飛,考慮到要提前兩小時+家裡到機場的時間,當天
2025/08/17
之前在Dcard上滑到一個文章,從內容看來一個是一位大一新生寫的,內容大概是在說: 不懂為什麼大三大四的學長姐越到後面越喜歡一個人行動,好像整個世界只剩下他們自己,像我現在大一不管是吃飯、上課、下課、買飲料、去圖書館 我一定會問一句:欸要不要一起去? 不是因為怕孤單 而是覺得有朋友一起行動才是正常
2025/08/17
之前在Dcard上滑到一個文章,從內容看來一個是一位大一新生寫的,內容大概是在說: 不懂為什麼大三大四的學長姐越到後面越喜歡一個人行動,好像整個世界只剩下他們自己,像我現在大一不管是吃飯、上課、下課、買飲料、去圖書館 我一定會問一句:欸要不要一起去? 不是因為怕孤單 而是覺得有朋友一起行動才是正常
2025/07/31
最近看到日本yahoo一篇新聞:「出したくて出したわけではない…」走行中の路線バス車内で57歳の男が自身の下半身露出..... 簡單來說呢,就是又有一個變態被抓到了,但是他講出的理由卻讓新聞下面的留言都傻眼了 這句日文難的不是文法,而是這支離破碎的辯解邏輯
Thumbnail
2025/07/31
最近看到日本yahoo一篇新聞:「出したくて出したわけではない…」走行中の路線バス車内で57歳の男が自身の下半身露出..... 簡單來說呢,就是又有一個變態被抓到了,但是他講出的理由卻讓新聞下面的留言都傻眼了 這句日文難的不是文法,而是這支離破碎的辯解邏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隨著年齡增長許多年少時的朋友逐漸散去,隨著社會化的加深,功利主義的毒害能建立真正友誼的好友也越來越少。 人總是在複製上一代的生命過程,因為忙而疏離了友情,因爲有社群平台的便利一個《已讀》便交代了友誼。 可是人本是情感的動物,需要有溫度的問候、有用「心」的交談、有感受到愛與被愛的關心…..
Thumbnail
隨著年齡增長許多年少時的朋友逐漸散去,隨著社會化的加深,功利主義的毒害能建立真正友誼的好友也越來越少。 人總是在複製上一代的生命過程,因為忙而疏離了友情,因爲有社群平台的便利一個《已讀》便交代了友誼。 可是人本是情感的動物,需要有溫度的問候、有用「心」的交談、有感受到愛與被愛的關心…..
Thumbnail
他們很好,但我恐怕沒有機會再靠近一點。
Thumbnail
他們很好,但我恐怕沒有機會再靠近一點。
Thumbnail
前言: 這週假日在跟朋友聊天的時候,意外聽到了他在某個講座上的見聞:「周末上課,看到了某個同學,第一眼印象就是感覺獐頭鼠目,跟他聊了幾次天之後發現,他不具備基本的社交直覺……連我都不想跟他聊天了,何況是女生。」 這讓我開始反思過去自己或許沒到那麼糟糕,但或許也是會讓女生不想跟我聊天的人,那時候也
Thumbnail
前言: 這週假日在跟朋友聊天的時候,意外聽到了他在某個講座上的見聞:「周末上課,看到了某個同學,第一眼印象就是感覺獐頭鼠目,跟他聊了幾次天之後發現,他不具備基本的社交直覺……連我都不想跟他聊天了,何況是女生。」 這讓我開始反思過去自己或許沒到那麼糟糕,但或許也是會讓女生不想跟我聊天的人,那時候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送給我自己和其他邊緣人的,先抱歉內容有些雜亂。 我沒有要把這文章寫得完美,今次我只想寫下我的心情。 再見了,我的孤獨青春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送給我自己和其他邊緣人的,先抱歉內容有些雜亂。 我沒有要把這文章寫得完美,今次我只想寫下我的心情。 再見了,我的孤獨青春期。
Thumbnail
在居家隔離的日子中,我們習慣性地減少了與陌生人的交流,缺少了外界的各種聲音。然而,這樣的安靜反而讓我感到孤單與害怕。因此,我希望能趁著現在,重新與很久沒聯絡的老朋友取得聯繫,並重新挖掘人與人之間的友誼。透過與朋友的交流,讓自己重新認識這個世界,充實自己的生活。
Thumbnail
在居家隔離的日子中,我們習慣性地減少了與陌生人的交流,缺少了外界的各種聲音。然而,這樣的安靜反而讓我感到孤單與害怕。因此,我希望能趁著現在,重新與很久沒聯絡的老朋友取得聯繫,並重新挖掘人與人之間的友誼。透過與朋友的交流,讓自己重新認識這個世界,充實自己的生活。
Thumbnail
我有一種病症,就是在使用文字的時候,很難完全的生活化,所謂生活化就像是走在自家附近與街坊鄰居那種隨便說說的隨便。 而生活化的文字體現,就等同脫罩之後,你有幾個斑點都會被人清楚地發現與看見,我習慣隱匿?長久以來,依賴隱匿所附帶的一件雨衣,沒被淋濕就沒有受寒的機率。 很多事情都是在這一、二年當中重新
Thumbnail
我有一種病症,就是在使用文字的時候,很難完全的生活化,所謂生活化就像是走在自家附近與街坊鄰居那種隨便說說的隨便。 而生活化的文字體現,就等同脫罩之後,你有幾個斑點都會被人清楚地發現與看見,我習慣隱匿?長久以來,依賴隱匿所附帶的一件雨衣,沒被淋濕就沒有受寒的機率。 很多事情都是在這一、二年當中重新
Thumbnail
最近外場來了一位新員工,他是大學生,個性開朗樂觀又健談,很快與外場的大家打成一片,我也是多次聊天中,與他成為了朋友。 但如此樂觀的他,有一天開始突然變得不太與我們說話,一整天鬱鬱寡歡、悶悶不樂的樣子,即使問了他也不回答,雖然很擔心他,但是如果對方不願意說,也不能逼他說。 有一天下班,
Thumbnail
最近外場來了一位新員工,他是大學生,個性開朗樂觀又健談,很快與外場的大家打成一片,我也是多次聊天中,與他成為了朋友。 但如此樂觀的他,有一天開始突然變得不太與我們說話,一整天鬱鬱寡歡、悶悶不樂的樣子,即使問了他也不回答,雖然很擔心他,但是如果對方不願意說,也不能逼他說。 有一天下班,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1.20 #老年生活 看到國小同學賴群組的訊息,一位同學生病住院治療,孩子都不在身邊,在外工作,家中沒有其他人可以幫忙,只好請看護照顧。同學們也都將近70高齡,單獨生活已是正常,父母大多不在,孩子也長大成人,自立工作生活。 晚年要面對的就是如何照顧好自己,不像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1.20 #老年生活 看到國小同學賴群組的訊息,一位同學生病住院治療,孩子都不在身邊,在外工作,家中沒有其他人可以幫忙,只好請看護照顧。同學們也都將近70高齡,單獨生活已是正常,父母大多不在,孩子也長大成人,自立工作生活。 晚年要面對的就是如何照顧好自己,不像
Thumbnail
今天是2023年最後一天,剛剛在臉書看著大家的年末動態,發現一個小學同學似乎在今年有了類似憂鬱症的心理疾病。雖然自己本身就是病友,但是知道身邊的人得到的時候,我還是有「原來距離這麼近」的感受。
Thumbnail
今天是2023年最後一天,剛剛在臉書看著大家的年末動態,發現一個小學同學似乎在今年有了類似憂鬱症的心理疾病。雖然自己本身就是病友,但是知道身邊的人得到的時候,我還是有「原來距離這麼近」的感受。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2023年的心路歷程,探討教養問題對友誼的衝擊、家庭和諧的重要性,以及個人成長的過程。透過對內心深處的反思,作者學會勇於表達自己的感受,並感謝生命中每一次的遭遇與成長機會。文章強調了面對挫折的價值以及如何從中重新校準自我,以達致內心的平靜與幸福。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2023年的心路歷程,探討教養問題對友誼的衝擊、家庭和諧的重要性,以及個人成長的過程。透過對內心深處的反思,作者學會勇於表達自己的感受,並感謝生命中每一次的遭遇與成長機會。文章強調了面對挫折的價值以及如何從中重新校準自我,以達致內心的平靜與幸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