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看似安心的標語
你走進超商,口渴得要命,隨手拿起一瓶果汁。瓶身色彩鮮豔,廣告語寫著「天然、健康、不含防腐劑」。你心裡一鬆,覺得自己做了一個聰明的選擇。
但文長安教授的一句話突然閃進腦海:看到標示『不含防腐劑』的東西,絕對不要買!」
這句話像一盆冷水,瞬間澆熄了你剛剛的安心感。
不含防腐劑的假象
「不含防腐劑」聽起來像是一種保證,但事實上,這些商品之所以能常溫保存,靠的不是天然,而是更多的化學添加物。
教授解釋過,這些飲料裡往往加入酸味劑、抗氧化劑、殺菌劑,彼此交叉作用,讓細菌根本活不了。換句話說,我們每天喝下去的,不是單純的果汁,而是一場人體實驗。
你回想起自己常喝的那瓶果汁——開瓶瞬間撲鼻的香氣,喝下去酸酸甜甜,卻總帶著一絲不自然的澀感。那一刻,你才忽然覺得:「不含防腐劑」四個字,或許不是保障,而是陷阱。
複方添加物的黑洞
午餐時,你點了一碗滷肉飯。肥瘦相間的滷肉晶亮誘人,你一口接一口,心裡還讚嘆:「老闆的滷汁一定滷了好多年吧!」

但現實可能殘酷得多。
教授說,2000 年後台灣法規放寬,允許「複方食品添加物」──這是一個幾乎無法管控的黑箱。因為只要標示是「複方」,裡面成分幾乎不用逐一檢驗。結果就是:市面上 99% 的添加物,不需查驗。
這意味著,你碗裡的香氣、顏色、口感,很可能來自一包「調味粉」。幾分鐘就能複製「老滷汁」的味道。
吃下去的不是問題,而是長期下來,這些交互作用沒有人研究過。那種未知,就像走進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洞穴。你以為自己在品嚐古早味,其實是在參加一場沒有說明書的實驗。
反式脂肪的變裝術
下午茶時間,你和同事分享一盒「零反式脂肪」的餅乾。大家邊嚼邊笑,還有人說:「這個吃起來比較健康啦!」
教授卻揭穿了這場「文字遊戲」:所謂的「零反式脂肪」,只是三酸甘油脂的反式被禁用。但業者早已找到替代方案,用「一酸、二酸甘油脂」繞過規範。這些陌生的名字,聽起來無害,卻仍有潛在風險。
你盯著成分表,那一長串化學名稱看不懂,卻決定了你身體的未來。這些「變裝的脂肪」不會馬上讓你不舒服,但可能在十年後,成為心血管疾病的隱形推手。
你再咬下一口餅乾,香甜依舊,但心裡卻浮現一個疑問:「我們真的能相信包裝上的『零』嗎?」
當食物不再「正常」
晚餐時,你買了塊豆腐。不小心掉在地上,本以為會碎成爛泥,結果卻「咚」的一聲,完整彈了兩下。
隔天,飯掉在地上,本該黏腳的米粒卻乾乾爽爽。
某次,你試著拿市售優格來「再發酵」,結果過了幾天,表面平靜如水,什麼都沒發生。
這些現象,乍看方便,甚至讓人覺得「品質穩定」。但教授提醒:這些都是過度加工的痕跡。為了「耐放、耐摔、好處理」,業者用添加物抹掉了食物的自然反應。
當食物開始「不正常」,我們卻覺得正常,這才是真正可怕的地方。
健康食品,也可能是陷阱
假日逛超市,你拿起一瓶標榜「高纖維」的飲料。透明得像礦泉水,喝起來清爽解渴。你還暗自慶幸:「這樣喝應該很健康吧!」
但教授說,真正高纖的飲料應該是混濁的。因為纖維本來就不可能完全溶於水。清澈的飲品,只是加了香料、甜味劑和一點點纖維粉。
另一個例子:便利商店裡的「72%黑巧克力爆漿」。你心想黑巧克力對心臟好,結果咬開後,滿口糖漿和香精。所謂「72%」,只是外層薄薄一層巧克力。
健康食品,往往只是「標語幻覺」。我們想吃得更好,卻掉進包裝的陷阱。
超級加工食品的甜蜜毒藥
深夜加班後,你走進便利商店。拿起一包洋芋片、一瓶可樂,心想慰勞一下自己。
一片薯片下肚,鹹香酥脆;一口汽水入喉,氣泡衝淡了疲憊。你覺得快樂,甚至療癒。
但教授提醒:超級加工食品的可怕,不在於立即危險,而是長期的「慢性中毒」。
研究顯示,它們會悄悄改變腸道菌相、代謝機制,甚至影響生殖能力。它們之所以讓人上癮,是因為精準調配的「最佳愉悅比例」:鹽、糖、油交織成無法抗拒的組合。
你看著空袋子,安慰自己:「只是偶爾吃一次嘛。」但想一想,昨天也吃了,前天也買過……這些「偶爾」早已成了習慣。
甜蜜的毒藥,就是這樣一點一滴滲透進生活的。

如何當一個聰明的消費者
回到超市,你站在貨架前,手裡各拿一瓶果汁。左邊那瓶寫著「純天然、無防腐劑」,右邊那瓶包裝樸素,沒有花俏標語。
你翻看成分表:左邊滿滿看不懂的化學名稱,還有三種酸味劑;右邊只有「水、果汁、糖」。
你忽然明白,聰明消費者不是看廣告,而是看標示。不是相信大字標語,而是讀懂小小的成分表。
你笑了笑,把右邊那瓶放進購物籃。雖然貴了一點,但心裡卻踏實得多。

真正的食安,其實是長期的選擇
夜深了,你坐在餐桌前,面前是一碗白飯。看似再平凡不過的一碗飯,卻承載著無數選擇:米的來源、農藥殘留、運送保存、廚房環境、烹煮者的良心。
我們總以為食安只是「別吃壞肚子」,但真正可怕的,是那些慢慢滲透的東西。複方添加物、變裝的反式脂肪、超級加工食品……它們不會馬上讓你倒下,但可能在十年後奪走你的健康。
你心裡冒出一個問題:「我願意為了安心,多花一點嗎?」
答案或許艱難,但當你想到家人每天都要吃這些食物,想到孩子還在成長需要健康的身體,你就知道:這個選擇不只是為了自己。
吃得安心,其實就是活得有尊嚴。
而這份尊嚴,從我們每一次的購物、每一口飯開始。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點擊下方的 愛心 💖,並加入會員。這樣一來,每當我有新的文章或分享,就能第一時間通知你,陪你一起走在成長與探索的路上!🚀
金句摘錄
- 看到「不含防腐劑」,千萬別急著相信。
- 不正常的食物,正一點一滴改變我們的正常。
- 健康食品,往往只是包裝下的幻覺。
- 超級加工食品,甜蜜卻是慢性毒藥。
- 食安不是短期測驗,而是一場長期考驗。
- 吃什麼,怎麼吃,決定了我們的未來。
- 食安不是免費的,代價要嘛是金錢,要嘛是健康。
- 吃得安心,其實就是活得有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