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流傳一句名言:「沒有用不上的經驗」
其實對這句話原本都很無感
沒有哪一次特別感謝曾經的經驗不曾感受到很有力的效果
直至近期在學韓文的時候
覺得那發音好難
試著運用過去的語言來標示
國語相似音勉強有一些些
英文類似音竟然少的可憐
然後大量寫上去覺得很像韓語道地發音
竟然是台語~哈哈哈哈哈哈哈🤣
話說我是不在家裡講台語的
因為我想抗衡我爸爸專制的思維
他說台灣人就得說台語
很明顯我就是跟他對著幹
所以我的台語聽的懂但不會說
是出社會進到服務業慢慢開始練習開口說
我用爛爛的台語回應
對方也會可愛的開始用憋腳的國語跟我互動
然後就是這樣慢慢積累出來的台語
某天,陪爸爸回診進醫院
有位長者自己來看病迷失在大樓裡
但醫院樓層、診間真的是層層關卡
年輕人都要花時間了解和尋找
何況是長者自己來勢必會失去方向
長者向我詢問該如何在大樓裡面穿梭
才能達到她要看病的診間
我用台語好好跟她說明結束後
爸爸對我說:「沒想到你台語講的還不錯」
我隱藏的很好超得意
內心喃喃:「是只有不在你面前說」
扯遠了~回到這次感受
韓文開始的40音
基本子音、母音拼湊出來的近400個發音
足以讓我差點崩潰
還好找到部份熟悉音的台語來輔助
在學習新語言可以派上用場我也超意外
看見:
目前覺得過去積累用不上的經驗
可能只是尚未發掘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