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 AI 還在當 Google 用?三個步驟,解鎖它的「超級助理」模式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很多人想學習使用AI,但日子過著過著,還是一直沒有習慣將它融入生活,或者只是拿它來當做Google搜索引擎。

首先,我們的生活中常會出現下列這些情況:

盯著空白的 Word 文件,報告一個字都寫不出來?

打開 Google Map,為了規劃一趟家庭旅行的路線而焦頭爛額?

或者,只是想煮頓健康的晚餐,卻在茫茫的食譜海中迷失方向?

這些生活中的「卡關」時刻,我們習以為常,默默地消耗著我們的時間與心力。但如果,你身邊隨時跟著一個團隊:一位資深研究員、一位頂尖策略顧問、一位全能私人助理,還有一位耐心的專屬家教,情況會如何?

在過去,這是天方夜譚。但今天,這個隨身的「智囊團」,就是人人都能擁有的 AI。

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要教你複雜的技術,而是要分享一套簡單的思維模式和方法。讓你把這個強大的團隊,真正融入到工作與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為自己創造更高的效率、更好的結果,甚至,多活出一天的時間。


關鍵第一步:別把 AI 當「科技」,請當成你的「團隊」


要讓 AI 真正為你所用,首先要做的,就是放下對它的敬畏或恐懼。你不需要懂程式碼,你只需要學會**「指派任務」**。從今天起,請試著把 AI 想像成你公司裡的四個超強同事:

1. 知識淵博的「研究員」

當你需要快速搜集資料、理解複雜概念、閱讀外文文獻時,就找它。它是你最可靠的知識後盾,能在幾秒鐘內,為你梳理出任何領域的來龍去脈。


2. 點子無限的「創意顧問」

當你需要發想點子、擬定草稿、規劃大綱、甚至想個好標題時,就找它。它能突破你的思維盲點,提供源源不絕的靈感。

3. 細心可靠的「執行助理」

當你需要潤飾文稿、整理筆記、摘要會議記錄、安排行程、草擬郵件時,就找它。它能完美處理所有繁瑣、重複性的庶務,讓你專注在更重要的決策上。


4. 因材施教的「專屬家教」

當你想學習新技能、規劃學習路徑、解釋不懂的知識點時,就找它。它會用你最容易理解的方式,為你量身打造學習內容。


萬用框架:三步驟,把所有「卡關點」變成 AI 的「任務單」


當你腦中有了一個「團隊」的概念後,接下來只需要一個簡單的框架,就能應對生活中的所有難題。

第一步:識別痛點 (Identify) — 「我現在,卡在哪裡?」

養成一個新習慣:在感到煩躁、拖延或效率低下時,先停下來問自己這個問題。把模糊的焦慮,變成一個具體的問題。

  • 例如:「我花了 30 分鐘,還沒回覆完這封重要的客戶郵件,好煩。」

第二步:指派任務 (Assign) — 「這件事,團隊裡的誰能幫我?」

根據問題的性質,把它變成一個清晰的指令,交給最適合的 AI 角色。

  • 例如:對你的「執行助理」(AI) 說:「幫我草擬一封專業且禮貌的郵件,感謝客戶的詢問,並告知他我們將在兩個工作天內提供詳細方案。」


第三步:審核優化 (Refine) — 「身為專家,我如何讓它更好?」

永遠記住,AI 的產出是「80分的草稿」,而你才是最終的「100分決策者」。我們的任務,是拿回 AI 幫我們完成的基礎工作,然後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個人風格和情感溫度,進行最後的畫龍點睛。

  • 例如:在 AI 生成的郵件草稿中,加入一句你對這位客戶近況的個人化問候,並微調結尾的語氣,使其更符合你的風格。


AI 生活實戰地圖:從週一到週日的應用靈感


一旦掌握了以上心法和框架,你就能解鎖無數的應用場景:

工作日常 (Work Day)

  • 會議剛結束,腦袋一片混亂?
    → 對AI說:「幫我把這段會議錄音檔(或筆記)整理成500字的摘要,並列出3個待辦事項。」
  • 要寫一份市場分析報告,毫无頭緒?
    → 對AI說:「我是[產業別],我想分析[競爭對手],請為我提供一份市場分析報告的大綱。」
  • 面對空白的簡報,不知從何開始?
    → 對AI說:「幫我想一個關於『數位轉型』的簡報主題,並為我規劃10頁的內容大綱。」


個人生活 (Personal Life)

  • 健康管理
    → 「我冰箱裡有雞蛋、牛肉、花椰菜,幫我規劃三道適合健身後補充蛋白質的晚餐食
    譜,並列出步驟。」
  • 旅行規劃
    → 「幫我規劃一個適合帶長輩同行的宜蘭三天兩夜行程,要求步調放鬆,包含至少三個戶外景點和四家在地小吃。」
  • 學習成長
    → 「我想學習『攝影』,請為我這個初學者,規劃一個為期一個月的學習計畫,並推薦入門的線上課程和攝影師IG帳號。」
  • 人際溝通
    → 「我需要和家人討論一個敏感話題(例如金錢),請提供我一些建議的開頭方式,以及可以使用的『我訊息』溝通句型。」


你的 AI 時代,從解決下一個「小麻煩」開始


將 AI 融入生活,聽起來很宏大,但真正的起點,其實非常微小。

它不是要求你去上什麼昂貴的課程,也不是要你成為技術專家。它只邀請你做出一個小小的改變:在下一次你感到卡關、感到有點麻煩的時候,試著把過去求助 Google 或獨自苦惱的習慣,改成先問問你的 AI 團隊。

去體驗一次,由 AI 在幾秒內為你草擬好困難郵件的流暢感;

去體驗一次,由 AI 在一分鐘內為你規劃好整週菜單的輕鬆感。

AI 不是要取代我們,而是要將我們從重複、繁瑣的勞動中解放出來,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從事真正有創造力、有溫度、有價值的事情——去思考、去感受、去愛。

這,才是擁抱 AI 最終的意義。

❤️你的愛心、留言及分享,是我持續創作的最大動力!

更多有關AI的文章,都在我的「用AI打造新世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嫚嫚的顯化療癒之道
26會員
102內容數
我是嫚嫚,從手無縛雞之力,不知道公車票多少錢,到獨立撫養女兒成年,以為人生總算苦盡甘來,癌症卻來連續敲了兩次門,我在化療中開始主持Podcast,到現在康復持續追蹤。現在我用自己走過感情創傷、疾病恐懼的真實經歷,陪伴同樣在人生低谷中的你,更要用科學及AI免費分享最有效率的成長學習方法。
2025/09/26
我知道有很多工作和學習中的朋友,總是被 PDF 文件追著跑! 每天睜開眼,就是要面對看不完的英文論文、幾十頁的商業合約、或是厚厚一本的產品手冊。我們真正的痛苦,從來就不只是「不能編輯」而已,而是那種無力感——面對一座資訊金山,卻沒有好用的工具可以開採。 於是,我們只能開始那段最熟悉、也最耗時的旅
Thumbnail
2025/09/26
我知道有很多工作和學習中的朋友,總是被 PDF 文件追著跑! 每天睜開眼,就是要面對看不完的英文論文、幾十頁的商業合約、或是厚厚一本的產品手冊。我們真正的痛苦,從來就不只是「不能編輯」而已,而是那種無力感——面對一座資訊金山,卻沒有好用的工具可以開採。 於是,我們只能開始那段最熟悉、也最耗時的旅
Thumbnail
2025/09/24
嘿,各位 AI 玩家們! 上一篇文章,我們聊了 AI Agent 的概念,也分享了我使用 Manus AI 完成市場分析報告的經驗。很多朋友看了之後都躍躍欲試,但同時也很好奇:「Manus AI 的介面看起來很簡潔,到底要怎麼用,才能發揮它最大的潛力?」 你問對問題了!這正是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
Thumbnail
2025/09/24
嘿,各位 AI 玩家們! 上一篇文章,我們聊了 AI Agent 的概念,也分享了我使用 Manus AI 完成市場分析報告的經驗。很多朋友看了之後都躍躍欲試,但同時也很好奇:「Manus AI 的介面看起來很簡潔,到底要怎麼用,才能發揮它最大的潛力?」 你問對問題了!這正是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
Thumbnail
2025/09/23
我是一個每天都必須使用到AI的人,不得不說, AI的出現徹底改變了我的生活,然AI這個領域真的是日新月異,短短的時間,就會有新的AI工具出現,所以,當我理解到 A I Agent這個概念時,首先我就看到了Manus AI,我只能說既興奮又期待,現在就帶大家來了解,到底它有什麼能耐?
Thumbnail
2025/09/23
我是一個每天都必須使用到AI的人,不得不說, AI的出現徹底改變了我的生活,然AI這個領域真的是日新月異,短短的時間,就會有新的AI工具出現,所以,當我理解到 A I Agent這個概念時,首先我就看到了Manus AI,我只能說既興奮又期待,現在就帶大家來了解,到底它有什麼能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延續 AI說書 - 從0開始 - 118 安裝完 googletrans,現在示範如何從英文翻譯成法文: import googletrans translator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延續 AI說書 - 從0開始 - 118 安裝完 googletrans,現在示範如何從英文翻譯成法文: import googletrans translator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Google 翻譯 (https://translate.google.com/) 提供了一個隨時可用的官方翻譯介面,Google 在其翻譯演算法中也擁有 Transf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Google 翻譯 (https://translate.google.com/) 提供了一個隨時可用的官方翻譯介面,Google 在其翻譯演算法中也擁有 Transf
Thumbnail
今天想分享我怎麼「用 AI 設計一個學習流程」讓我把學過的英文「真的記住,並且用的出來」 這個過程不會碰到複雜的技術,只需結合基本學習原則,還有在ChatGPT用中文下指令的技巧,這樣你以後就可以針對自己想學的英文內容設計客製化的學習材料跟練習過程喔!
Thumbnail
今天想分享我怎麼「用 AI 設計一個學習流程」讓我把學過的英文「真的記住,並且用的出來」 這個過程不會碰到複雜的技術,只需結合基本學習原則,還有在ChatGPT用中文下指令的技巧,這樣你以後就可以針對自己想學的英文內容設計客製化的學習材料跟練習過程喔!
Thumbnail
因為 AI 領域的技術不斷地迭代更新,無法避免的是需要一直去追新的技術 並且需要在一個有限的時間學會,或是實作應用導入到專案之中。 那我覺得在學習新技術可通過以下步驟: 1. 找一個讀得懂的教學資源 現在網路上的教學資源很多,或是書籍的資源也很豐富, 同時也有像是 chatgpt 的 AI
Thumbnail
因為 AI 領域的技術不斷地迭代更新,無法避免的是需要一直去追新的技術 並且需要在一個有限的時間學會,或是實作應用導入到專案之中。 那我覺得在學習新技術可通過以下步驟: 1. 找一個讀得懂的教學資源 現在網路上的教學資源很多,或是書籍的資源也很豐富, 同時也有像是 chatgpt 的 AI
Thumbnail
上次在 "AI繪圖提示詞苦手嗎" 就有請 AI 幫忙過了,這次想再分享一下,這兩天一個蠻有趣經驗,給您參考。 我這兩天一直想畫可愛的小狗站著散步,如上圖,但,一剛開始,出圖效果不好...
Thumbnail
上次在 "AI繪圖提示詞苦手嗎" 就有請 AI 幫忙過了,這次想再分享一下,這兩天一個蠻有趣經驗,給您參考。 我這兩天一直想畫可愛的小狗站著散步,如上圖,但,一剛開始,出圖效果不好...
Thumbnail
這是什麼大問題嗎?這樣就寫一篇文章,會不會太混了! 會! 其實蠻混的! 哈哈哈! 1.英文不好,乾脆用中文。就用微軟 Copilot 設計工具 的網址在此。好啦!
Thumbnail
這是什麼大問題嗎?這樣就寫一篇文章,會不會太混了! 會! 其實蠻混的! 哈哈哈! 1.英文不好,乾脆用中文。就用微軟 Copilot 設計工具 的網址在此。好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