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從策略到落地:AI 時代的產品實戰 - 克服模糊需求、開發挑戰與跨職能協作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raw-image

漸強 PM 的「3P」心法,打造高效產品策略

在產品規模化與市場擴張的道路上,產品經理(PM)時常面臨兩大挑戰

  1. 如何制定清晰的產品策略並有效對上、對下溝通?
  2. 如何推動策略落地,達成跨部門的順暢協作與共識?

近期,在一場講座中,來自「漸強」的 Lydia 分享了他們應對這些挑戰的核心框架——「3P」,即 People(人才)Process(流程) 與 Product(產品)

這個框架不僅是一套方法論,更是一種組織文化與思維模式,引導團隊在快速變動的環境中找到方向~

以下,我將分享 Lydia 如何透過這三大支柱,逐一破解產品發展中的難題


一、People:賦權在地,打造專職分工的敏捷團隊

隨著產品與市場的擴張,PM 的職責也變得越發複雜。

Lydia 指出,過去漸強的 PM 如同「一條龍」服務,從策略到執行幾乎無所不包,然而,當面對不同國家市場的文化、語言隔閡時,這種中央集權式的模式開始顯得力不從心,不僅分散了 PM 的精力,也未必能高效解決在地問題。

如何調整?答案是「賦權」與「專業分責」

漸強選擇根據不同地區和市場,建立專屬的在地團隊。這背後的核心文化是「賦權」——總部給予各地團隊充分的決策權,讓最了解當地市場的人做決定;當然,權力也伴隨著責任,團隊需要為自己的決策成果負責。

同時,他們將過去由 PM 一肩扛起的任務,拆解成更專業的職能分工:

  • 產品行銷(Product Marketing): 專注於將產品的價值主張,用市場聽得懂的語言溝通出去。
  • 產品賦能(Product Enablement): 為內部團隊(尤其是銷售)提供充足的產品知識與銷售素材,確保前線戰力。
  • 產品營運(Product Operation): 建立並優化產品的使用流程,並從中蒐集回饋,驅動產品迭代。
導入 Growth Unit by Lydia 分享

導入 Growth Unit by Lydia 分享

為了讓這些跨國、跨職能的團隊能順暢協作,漸強也導入了 AI 輔助工具,旨在簡化溝通流程,自動化繁瑣任務,從而大幅提升整體協作效率

AI 輔助個階段 by Lydia 分享

AI 輔助個階段 by Lydia 分享

二、Process:聚焦目標,以數據思維達成共識

當公司擁有多條產品線、橫跨多個市場時,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資訊混亂」與「共識難成」。大家都很忙,但力量卻沒有凝聚在同一個方向上。

如何調整?漸強採用了「矩陣式組織」搭配「賦權」的流程

在達成共識之前,Lydia 強調,PM 必須先學會問對關鍵問題:

  1. 我們的商業目標是什麼?(Business Goal)
  2. 目前的現況與核心問題為何?(Current Situation & Core Problem)
  3. 產品與市場策略應如何支援這個目標?(Strategy Support)

她提醒,若跳過這些問題直接討論解法,PM 提出的策略很容易淪為「亂槍打鳥」,因為達成商業目標的手段很多,唯有先釐清根本問題,才能讓策略與目標環環相扣

Lydia 舉了一個精彩的例子:當收到的任務是「提升 ARR (年度經常性收入)」時,該如何思考?

許多人會立刻跳到「開發新功能」、「做行銷活動」等解法。但更有效的方式是先將目標「公式化」:

ARR (年度經常性收入)=客戶數 (Clients)×每客戶平均營收 (ARPC)

透過公式拆解,策略的思考路徑就變得清晰:我們當前的瓶頸是「客戶數不足」,還是「客戶平均貢獻的營收太低」? 針對不同的瓶頸,解決方案將會截然不同。

此外,Lydia 也提醒要關注「指標之間的關聯性」。只看 ARR 是不夠的,還必須同步關注與其相關的核心指標,例如淨收入留存率(Net Revenue Retention, NRR)。

NRR=期初收入(期初收入+擴張收入−收縮收入−流失收入)​×100%

關注 NRR 能幫助我們了解既有客戶的健康度與成長性,將這些關聯指標串連起來,PM 才能看見全局,找到真正能撬動商業目標的關鍵槓桿,並將其轉化為具體的行動策略

最後,透過明確的年度與季度目標,讓產品團隊與市場團隊的努力對焦,在「共識」與「賦權」的雙重基礎上,既能避免中央決策與地方脫節,也賦予了團隊快速試錯和反思的空間,形成一個寶貴的正向循環。

三、Product:化繁為簡,用「主題式」Roadmap 高效溝通

最終回到產品本身,Lydia 強調,產品藍圖(Roadmap)的本質是一個「溝通工具」,它的價值在於幫助跨部門團隊對齊目標,理解「為什麼而做」。

為此,漸強採用了「主題式(Theme-based)Roadmap」,將待辦事項按照其背後的策略目標進行歸類。這種做法能讓溝通更聚焦於價值,而非單純的功能列表。

主題的切角主要包含三類:

  • 商業目標(Business Goal)
    • 例如:提高用戶留存率、擴展國際市場。
  • 顧客價值(Customer Value)
    • 例如:改善結帳流程、優化對話體驗。
  • 技術提升(Technical Improvement)
    • 例如:升級資料庫架構、重構舊有模組。

透過這種方式,當銷售團隊看到「改善結帳流程」這個項目時,他們能立刻理解這是在服務「提升顧客價值」這個主題,而非僅僅是一個孤立的功能。

這讓跨部門的溝通變得更加順暢,也讓每一個產品決策都與更高的戰略目標緊密相連。


我的三點啟發

除了上述的重點整理,Lydia 的分享也在以下三個方面帶給我深刻的啟發:

AI 的角色:從內容生成到智慧賦能

Lydia 對 AI 的詮釋讓我耳目一新~
AI 的價值不只是撰寫文件或生成內容,更在於當團隊內部已有豐富的知識庫時,它如何作為一個智慧中樞,輔助不同成員在龐雜的資訊中快速找到所需資料,精準地解決當前問題這才是 AI 真正能為團隊協作加速的關鍵所在

策略的起點:用「公式化拆解」看透問題

我認為,制定策略最困難的一步,往往是如何精準地「界定問題範疇」。

Lydia 分享的「公式化拆解」思維提供了一個極佳的解法,透過將商業目標(如 ARR)拆解成可量化的公式,並深入探討指標間的關聯,問題的本質與瓶頸便一目了然。這讓一切變得更透徹,也讓後續的策略制定有了清晰的依據。

Roadmap 的本質:超越方法論的「溝通」核心

制定 Roadmap 的方法論五花八門,但漸強採用的「主題式」規劃,以及 Lydia 將其定義為「溝通工具」的觀點,真正抓住了核心。

讓 Roadmap 不再只是一張交付功能的時間表,而是一張連結商業目標、顧客價值與技術投入的策略地圖,這對於達成跨團隊共識至關重要。

小結

Lydia 分享的「3P」框架——People, Process, Product,是一個環環相扣的系統,它始於賦權給對的人(People),接著建立清晰的決策與共識流程(Process),最終透過以溝通為核心的產品規劃(Product) 來落地執行。

這不僅是產品管理的技巧,更是一家公司在擴張過程中,如何保持敏捷、凝聚共識、並持續創造價值的文化體現。我聽完之後,我認為這次的分享非常實戰!這無疑是一份極具啟發性的實戰指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產品人升級中
1會員
52內容數
記錄各種學習心得與反思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品牌策劃技巧是指通過系統化的方法和策略, 來設計和推動品牌的發展, 確保品牌在市場上獲得競爭優勢和持續增長。 品牌策劃技巧包括識別目標受眾、 制定品牌定位、 創建品牌故事、 設計品牌識別、 以及推廣品牌形象等。 這些技巧有助於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忠誠度, 並確保品牌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Thumbnail
品牌策劃技巧是指通過系統化的方法和策略, 來設計和推動品牌的發展, 確保品牌在市場上獲得競爭優勢和持續增長。 品牌策劃技巧包括識別目標受眾、 制定品牌定位、 創建品牌故事、 設計品牌識別、 以及推廣品牌形象等。 這些技巧有助於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忠誠度, 並確保品牌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Thumbnail
《數位時代的商品要如何快銷?》知道自己的商品為何難銷嗎?想一想,您辛苦開發的商品提供目標顧客哪一種感受?有感還是無感?快感還是慢感?本課程將引導學員在品牌及商品規劃初期,即導入「foryou快感行銷」觀念,讓顧客從感動到心動,進而趕快行動!
Thumbnail
《數位時代的商品要如何快銷?》知道自己的商品為何難銷嗎?想一想,您辛苦開發的商品提供目標顧客哪一種感受?有感還是無感?快感還是慢感?本課程將引導學員在品牌及商品規劃初期,即導入「foryou快感行銷」觀念,讓顧客從感動到心動,進而趕快行動!
Thumbnail
品牌策略決策 1.產品線延伸:在既有的品牌,既有的產品線裡推出新的口味、顏色、款式、包裝容量,以及新配方。 2.品牌延伸:在既有的品牌,推出不同的產品線。 3.多品牌:在既有的產品線裡,推出新品牌。 4.新品牌:新的產品,新的品牌。
Thumbnail
品牌策略決策 1.產品線延伸:在既有的品牌,既有的產品線裡推出新的口味、顏色、款式、包裝容量,以及新配方。 2.品牌延伸:在既有的品牌,推出不同的產品線。 3.多品牌:在既有的產品線裡,推出新品牌。 4.新品牌:新的產品,新的品牌。
Thumbnail
《問題即是商機之所在》企業及品牌在經營路上總會遇到風風雨雨,當面臨問題與瓶頸時,您會如何來解決呢?在本課程中,將介紹最常見的四大經營問題,並指引學員解決這些問題的方向思維,當問題不再打結時,問題就不再是問題了!
Thumbnail
《問題即是商機之所在》企業及品牌在經營路上總會遇到風風雨雨,當面臨問題與瓶頸時,您會如何來解決呢?在本課程中,將介紹最常見的四大經營問題,並指引學員解決這些問題的方向思維,當問題不再打結時,問題就不再是問題了!
Thumbnail
產品需求怎麼來?產品經理能決定產品走向嗎?產品路線圖怎麼制定?這篇想整理我在不同公司的產品開發流程,也分享不同公司的產品決策方式。
Thumbnail
產品需求怎麼來?產品經理能決定產品走向嗎?產品路線圖怎麼制定?這篇想整理我在不同公司的產品開發流程,也分享不同公司的產品決策方式。
Thumbnail
《您自己的品牌走到哪一步了?》品牌的經營,必須面對市場環境快速變化,來發展出因時與因地制宜的工作。本課程將介紹品牌經營的三步驟,教導學員如何讓自己的品牌,從《知道》、《入道》逐步晉級到《得道》境界,讓品牌能達到「獲利與永續」!
Thumbnail
《您自己的品牌走到哪一步了?》品牌的經營,必須面對市場環境快速變化,來發展出因時與因地制宜的工作。本課程將介紹品牌經營的三步驟,教導學員如何讓自己的品牌,從《知道》、《入道》逐步晉級到《得道》境界,讓品牌能達到「獲利與永續」!
Thumbnail
經營環境 一、競爭:是你的「產品」和「服務」再競爭。 幫底下的每一個層級(第一線人員)把客戶服務做到最好。 高層能為部屬做甚麼? 1.擴大營運,創造規模效益:用較低的成本把產品或服務送到客戶手上。 2.提供經驗,創造累積效益:可用遠比新事業自己建立的品牌還低的成本,為這個新品牌加分。 
Thumbnail
經營環境 一、競爭:是你的「產品」和「服務」再競爭。 幫底下的每一個層級(第一線人員)把客戶服務做到最好。 高層能為部屬做甚麼? 1.擴大營運,創造規模效益:用較低的成本把產品或服務送到客戶手上。 2.提供經驗,創造累積效益:可用遠比新事業自己建立的品牌還低的成本,為這個新品牌加分。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設計師進行產品規劃時需要融入商業策略,並深入瞭解用戶需求和使用方式的重要性。同時,透過使用者訪談和對各種競品的研究,設計師可以建立良好的商業策略思維,以實現產品的成長和用戶滿意度。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設計師進行產品規劃時需要融入商業策略,並深入瞭解用戶需求和使用方式的重要性。同時,透過使用者訪談和對各種競品的研究,設計師可以建立良好的商業策略思維,以實現產品的成長和用戶滿意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