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型 HFpEF:獨特表型、風險與治療新策略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肥胖型 HFpEF:獨特表型、風險與治療新策略

肥胖與心臟衰竭的風險關聯

肥胖是發展心臟衰竭(HF)的獨立風險因子。數據顯示,女性和男性身體質量指數(BMI)每增加 1 點,患心臟衰竭的風險分別增加 7% 和 5%。這種風險的負擔幾乎完全由射血分數保留的心臟衰竭(HFpEF)患者承擔。隨著肥胖程度的遞增,患者未來發展 HFpEF 的風險也隨之增加。相比之下,肥胖嚴重程度與射血分數降低的心臟衰竭(HFrEF)之間的關聯則平緩且不明顯。

肥胖型 HFpEF 患者的臨床特徵與預後

肥胖型 HFpEF 患者具有與非肥胖患者截然不同的獨特臨床表型。他們發病年齡平均提早了整整十年,且合併症分佈特殊:睡眠呼吸中止症和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生率更高,而冠狀動脈疾病、COPD 或既往中風的比例則較低。

客觀測量證實,這類患者體內鬱血程度更高。觀察到他們的平均肺動脈壓和肺微血管楔壓隨著 BMI 類別的升高而顯著增加,這與他們症狀更嚴重,需要更高的利尿劑劑量相符。

在預後方面,臨床事件呈現兩面性。未經調整的數據最初似乎顯示高 BMI 與較低的死亡風險相關,這即為「肥胖悖論」。但由於這些患者通常年輕且共病較少,一旦經過統計學調整,肥胖便無法提供額外的死亡風險保護。然而,針對住院事件,情況則大不相同:BMI 增加與心臟衰竭住院風險呈絕對線性關係,顯示肥胖程度越高的患者,因心臟衰竭住院的風險顯著增加。

治療策略:體重管理與藥物選擇

傳統的 HFpEF 治療藥物,例如 SGLT2 抑制劑(如 Dapagliflozin)和非類固醇鹽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如 Finerenone),在肥胖型 HFpEF 患者中效益仍然得以維持。Finerenone 甚至有證據表明在 BMI 較高的患者中可能帶來更大的益處。

體重減輕對於改善患者的功能狀態和運動能力至關重要。體重管理策略主要有三種:

  1. 飲食與運動: 通常一年內可減輕 5% 至 8% 體重,但結果難以長期維持。在長期觀察中,患者往往會復胖。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獲得密集支持的試驗環境中,仍有高達 50% 的肥胖型 HFpEF 患者無法成功減重。
  2. 藥物治療: 新型抗肥胖藥物(如腸促胰島素類藥物)通常能實現一年內 15% 到 20% 的體重減輕。由於停藥後體重會反彈,這類藥物被視為管理慢性肥胖的長期療法。
  3. 減重手術: 可達到 20% 至 30% 的體重減輕,並擁有最佳的長期持續減重數據。觀察性研究顯示,與未接受手術的相似患者相比,減重手術能顯著降低全因死亡率約 45%,並減少心臟衰竭住院風險約 28%。通常 BMI ≥ 40,或 BMI ≥ 35 且合併 HFpEF 等肥胖相關問題的患者,即符合考慮進行手術的標準。

腸促胰島素類藥物(Incretin Therapies)的突破

以 Semaglutide 和 Tirzepatide 為代表的腸促胰島素類療法,已成為治療肥胖型 HFpEF 的關鍵領域。STEP-HFpEF 試驗證實,高劑量 Semaglutide 不僅帶來顯著體重減輕(13.3%),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患者的生活品質和症狀負擔(KCCQ 評分)獲得了重大的改善

數據暗示這些藥物可能具有直接的心臟效益。在 Semaglutide 試驗中,雖然患者體重減輕,但心臟衰竭的血清生物標記物 NT-proBNP 卻持續顯著下降。這與健康人群中體重減輕導致 NT-proBNP 上升的預期關係截然不同,從而強烈表明藥物對心臟有直接益處。

初步分析(如 SUMMIT 試驗)也支持腸促胰島素類藥物可能降低心血管死亡或心臟衰竭事件的風險。然而,目前缺乏具有決定性證據的臨床研究來證實其能降低臨床事件,這限制了其在心臟衰竭治療方面的官方適應症和患者的用藥可及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口氣看完醫學新知 (劍心風之痕的AI醫學知識庫)
25會員
306內容數
不定期發布與心臟學相關之醫學新知
2025/09/17
心腎代謝症候群的新型管理策略:非類固醇礦物皮質素受體拮抗劑的潛力 疾病複雜性與醛固酮的角色 在美國,心血管、腎臟與代謝性疾病的發生率極高,且這些病症常相互重疊。數據顯示,約有15%的成年人同時患有兩種以上的相關疾病,這突顯了其複雜性。醛固酮是腎上腺分泌的一種激素,主要受到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或血管收縮
2025/09/17
心腎代謝症候群的新型管理策略:非類固醇礦物皮質素受體拮抗劑的潛力 疾病複雜性與醛固酮的角色 在美國,心血管、腎臟與代謝性疾病的發生率極高,且這些病症常相互重疊。數據顯示,約有15%的成年人同時患有兩種以上的相關疾病,這突顯了其複雜性。醛固酮是腎上腺分泌的一種激素,主要受到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或血管收縮
2025/09/17
冠狀動脈鈣化病變的優化管理:挑戰與策略 複雜性與負面影響 冠狀動脈的嚴重鈣化對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的成功構成顯著挑戰。這類病變會大幅增加手術的複雜性與成本,導致器械難以輸送,甚至可能發生ST段栓塞,進而延長手術時間並惡化患者的預後。 診斷的局限性 然而,僅憑血管攝影術往往不足以準確判斷
2025/09/17
冠狀動脈鈣化病變的優化管理:挑戰與策略 複雜性與負面影響 冠狀動脈的嚴重鈣化對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的成功構成顯著挑戰。這類病變會大幅增加手術的複雜性與成本,導致器械難以輸送,甚至可能發生ST段栓塞,進而延長手術時間並惡化患者的預後。 診斷的局限性 然而,僅憑血管攝影術往往不足以準確判斷
2025/09/15
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策略之演變:生理功能、影像導引與AI輔助血管攝影的未來 在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領域,關於解剖病灶嚴重程度與冠狀動脈生理功能評估何者為金標準的爭論從未止息。儘管生理功能評估(如FFR)一度被視為關鍵,但其臨床結果的變異性,以及血管內影像技術的興起,正共同形塑著介入心臟學的實踐。
2025/09/15
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策略之演變:生理功能、影像導引與AI輔助血管攝影的未來 在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領域,關於解剖病灶嚴重程度與冠狀動脈生理功能評估何者為金標準的爭論從未止息。儘管生理功能評估(如FFR)一度被視為關鍵,但其臨床結果的變異性,以及血管內影像技術的興起,正共同形塑著介入心臟學的實踐。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健康是人生最重要的財富之一,瞭解肥胖與心血管疾病指標尤其重要
Thumbnail
健康是人生最重要的財富之一,瞭解肥胖與心血管疾病指標尤其重要
Thumbnail
體重管理與健康的關鍵:運動如何改善代謝症候群?🚶‍♀️🍎 隨著全球肥胖問題日益嚴重,這種流行病正在加重社會的疾病負擔,並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肝臟相關疾病的風險。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能量平衡不足,這通常是由於過度攝取能量和缺乏身體活動.....
Thumbnail
體重管理與健康的關鍵:運動如何改善代謝症候群?🚶‍♀️🍎 隨著全球肥胖問題日益嚴重,這種流行病正在加重社會的疾病負擔,並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肝臟相關疾病的風險。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能量平衡不足,這通常是由於過度攝取能量和缺乏身體活動.....
Thumbnail
近年心血管疾病頻繁發生在年輕族群身上,這篇文章介紹了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方法,包括健康飲食、規律運動、戒除不良生活嗜好、控制三高及定期健康檢查。
Thumbnail
近年心血管疾病頻繁發生在年輕族群身上,這篇文章介紹了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方法,包括健康飲食、規律運動、戒除不良生活嗜好、控制三高及定期健康檢查。
Thumbnail
肥胖是當今全球最普遍且複雜的健康問題之一。世界衛生組織將肥胖定義為影響多重器官的疾病,包括心臟、肝臟、腎臟和生殖系統等。肥胖與超過195種併發症有關,對於許多疾病來說都是共同的危險因子。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肥胖治療也不再僅限於生活方式改變和飲食控制,現代醫療提供了更多有效的藥物選擇。
Thumbnail
肥胖是當今全球最普遍且複雜的健康問題之一。世界衛生組織將肥胖定義為影響多重器官的疾病,包括心臟、肝臟、腎臟和生殖系統等。肥胖與超過195種併發症有關,對於許多疾病來說都是共同的危險因子。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肥胖治療也不再僅限於生活方式改變和飲食控制,現代醫療提供了更多有效的藥物選擇。
Thumbnail
心臟病是美國主要的死亡原因,也是導致「殘疾」(身體或心理的疾病或狀況,使人無法從事某些活動)的主要原因。
Thumbnail
心臟病是美國主要的死亡原因,也是導致「殘疾」(身體或心理的疾病或狀況,使人無法從事某些活動)的主要原因。
Thumbnail
A. 青少年肥胖增加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期刊》(JAMA) 的研究,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風險因素。研究發現,肥胖的青少年,患糖尿病的風險是正常體重青少年的 2.5 倍。 具體來說,如果一個年輕人的 BMI 在 25 到 29.9 之間,他們患糖尿病的主要風險是 15%。
Thumbnail
A. 青少年肥胖增加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期刊》(JAMA) 的研究,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風險因素。研究發現,肥胖的青少年,患糖尿病的風險是正常體重青少年的 2.5 倍。 具體來說,如果一個年輕人的 BMI 在 25 到 29.9 之間,他們患糖尿病的主要風險是 15%。
Thumbnail
「糖胖症」就是「肥胖」加上「糖尿病」! 李洮俊醫師指出,合併糖尿病及肥胖,也就是「糖胖症」的患者,在血糖控制上更為不易,未來出現各種併發症,例如眼睛病變、神經病變、腎臟病變等器官病變,或合併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等的風險也比較高。
Thumbnail
「糖胖症」就是「肥胖」加上「糖尿病」! 李洮俊醫師指出,合併糖尿病及肥胖,也就是「糖胖症」的患者,在血糖控制上更為不易,未來出現各種併發症,例如眼睛病變、神經病變、腎臟病變等器官病變,或合併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等的風險也比較高。
Thumbnail
量體重是健康檢查的基本項目,而量測體重、BMI以及體脂率乃是可在家自行測量與追蹤的指標。 BMI(Body Mass Index) 根據國健署:成人健康體位標準,身體質量
Thumbnail
量體重是健康檢查的基本項目,而量測體重、BMI以及體脂率乃是可在家自行測量與追蹤的指標。 BMI(Body Mass Index) 根據國健署:成人健康體位標準,身體質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