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遇過這種情況?
客戶一句:「價格還能再低嗎?」讓你秒慌。
腦中快速計算著折扣空間,生怕拒絕會失去這筆生意。
但如果我告訴你:
一句堅定的「最終價格」反而能幫你賺更多錢,你相信嗎?
這個故事得從一個凌晨2點的「解放時刻」開始。
凌晨2點的頓悟時刻
某天半夜肚子疼,我衝進廁所想趕快解決回床繼續睡。
沒想到小咪聽到動靜,興奮地在廁所外猛抓門,
見我不理她,竟然開始「放聲大喵」🙀
我無奈打開門讓她參與我的「解放之旅」,
她繞了一圈,最後停在我腳邊將屁股蹺得老高:
「Seriously!?這個時候要拍屁屁!?」
但這就是貓的本性——
有需求時就要「立刻解決」,沒得商量!
她不會禮貌詢問我的意見,
更不會等到早上才來要求,
表達直接而明確:「拍屁屁!RIGHT NOW!」
而我從來沒有質疑過她的需求,也從未想過議價:
「明天早上再拍好嗎?」
「拍兩下就好了吧?」
我就是盡力滿足,因為我知道「沒得商量」。
在那一刻,我想起睡前收到客戶的議價郵件,
突然頓悟了什麼。

50萬的一封郵件
我打開電腦給客戶回信:
「這就是最終價格,沒有更多的優惠了。」
按下送出,時間是半夜3點。
隔天早上戰戰兢兢打開信箱,
收到客戶回信:「好的,合約寄過來吧!」
沒有想像中的糾纏,It's a done deal!
那一刻我明白,原來拒絕客戶也沒這麼難。
從那之後,我開始用「最終價格」這四個字走遍天下,
效果比以往任何折扣策略都要好。
老客戶開始認知到:
「Amy報的價格是實在金額,不會刻意墊高讓你砍。」
損失趨避理論:為什麼我們害怕說「不」?
根據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康納曼(Kahneman)的損失趨避理論,
人們對損失的感受強度是獲得收益的2.25倍。
這解釋了為什麼業務員寧可主動讓利也不敢正面拒絕客戶——
我們本能地害怕失去這筆生意。
但這種心理偏誤讓我們忽略了一個關鍵事實:
過度妥協反而會降低我們的議價能力,長期來看損失更大。
業務不敢拒絕議價的三大心理陷阱:
1. 以和為貴的文化束縛
亞洲商業文化講求和諧,我們總想著「這次吃點虧,下次好談」。
但忘記了另一個亞洲文化特色——「軟土深掘」。
今天要了一根蔥,明天就要一把菜,下次就要一條魚了。
一旦開了洞就很難補回來。
2. 短視的效率思維
想快速成交,覺得「反正要求不過分就算了」。
卻忘了這些「無所謂」累積下來也是不小的數字。
3. 代理人問題
「反正不是我的錢,讓價是公司少收,賺人情是我的。」
這種心態讓業務員缺乏為公司利益把關的動機。
但如果「讓利」會關聯到業績表現或是業績獎金,
業務員還是不得不好好正視這個議題。
錨定效應:「最終價格」的心理學威力
錨定效應告訴我們,人們會被最初接收到的訊息(錨點)影響後續判斷。
當你說出「最終價格」時,就是在客戶心中設下了一個強有力的錨點,
暗示這個價格經過深思熟慮且不容更改。
更重要的是,這四個字傳達了稀缺性和權威感——
兩個在心理學中被證實極具說服力的元素。
5招正面迎戰議價的實戰技巧
1. 談價值,不談價格
在科技業界有幾家傳奇公司,他們的價格是雷打不動,
連合約條款都很難修改,像是Bloombereg、Amazon AWS等。
(當然還是偶爾有些例外的情形)
我們都說這些公司的業務很幸運,省去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但他們的客戶還是源源不絕,為什麼呢?
因為這些公司在品牌上清楚的傳達了自己的獨特價值,
他的產品就是好到「非你不可」!
這時就不是「讓價」的問題,
因為議價能力(bargaining power)就在你的手上!
2. 從一而終,建立可信度
業務的credibility極其重要。
你不能今天說「最終價格」,轉頭再給10%折扣;
也不能這個客戶說「沒得談」,另一個客戶給折扣還送人天。
業界很小,都打聽得到。
「一致性」會建立你的專業形象,
讓客戶知道跟你談判有明確的底線。
3. 善用沉默的力量
收到砍價要求別急著回應。
可以冷處理一兩天,
或是當場直視對方眼神幾秒鐘,像在思考。
這段空白對客戶來說是煎熬的,他們會產生各種內心戲:
「我的要求太過分了嗎?」
「對方很為難?」
「這會不會談崩了?」
沉默後給出的答案,比立即回應更有可信度。
4. 讓價必須有回報
如果真的需要降價,記住這個黃金原則:
讓了什麼就要拿回什麼!
- 價格降10%?那交付項目可以減少嗎?
- 付款條件能改為提早結清嗎?
- 原本免費的服務可以收回來嗎?
不能白白送出去,這樣顯得你的服務不值錢。
5. 給面子要給對人
如果真的要讓價:
給有決策權的人!
給對你未來有用的人!
他會記得你給他的面子,這是投資未來合作關係的策略思考。
最後的洞察
凌晨2點要拍屁屁的小咪,雖然很欠揍(也很可愛😻)
卻也無意中教會了我商業世界最重要的一課:
有些底線,就是沒得商量。
當你清楚自己的價值,堅定自己的立場,客戶反而會更尊重你。
因為在這個充滿妥協的商業世界裡,
堅持原則本身就是一種稀缺的競爭力。
下次面對客戶議價時,想想我們家小咪的態度:
需求明確、表達直接、沒得商量。
也許你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最終價格」。
📝 你有什麼其他厲害議價的法寶嗎?歡迎留言或私訊跟我分享喔!
📌 想獲得更多B2B業務實戰心法嗎?
訂閱我的電子報,我會持續分享真實案例+可落地的方法,
讓你少踩坑,多成交!
同時歡迎追蹤我的Facebook、Threads和Podcast,
一起在業務路上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