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野活泉|有限人生中的永恆記號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殺戮有時,醫治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拋擲石頭有時,堆聚石頭有時;懷抱有時,不懷抱有時;尋找有時,失落有時;保守有時,捨棄有時;撕裂有時,縫補有時;靜默有時,言語有時;喜愛有時,恨惡有時;爭戰有時,和好有時。這樣看來,做事的人在他的勞碌上有什麼益處呢?--《傳道書》 3:1-9 (和合本)

這是傳道者的大哉問,也是對人生最深切的省思。生與死、哭與笑、拆毀與建造、爭戰與和好——這些人間的場景,並非混亂無序,而是共同編織出一首關於時間的交響。每一個音符,都在神的指揮下按著節拍響起。

勞碌之問:人得著什麼?

「這樣看來,做事的人在他的勞碌上有什麼益處呢?」(《傳道書》3:9)

這句追問,揭露了人心最難解的困惑。在日光之下,人們奔走一生,建屋、耕地、經營、奮鬥;然而當時序一轉,所建造的或被拆毀,所守護的或終失落。就如潮起潮落,沒有一樣能夠永恆不變。於是,勞碌顯得徒然,生命也似乎只是周而復始的循環。這份感慨,不僅屬於古代的智者,也是我們每個人在夜深人靜時無法迴避的心聲。

神所安置的永遠

然而,傳道者沒有止步於嘆息。他指出: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這「美好」,不在於我們是否能即刻理解,而在於萬事背後有神的心意與秩序。

更深的是,神將「永遠」安置在人心裡。這意味著,人雖被限制在短暫的時空之內,卻被賦予了一種超越的渴望——渴望真理,渴望不朽,渴望能洞見時間背後的意義。這份「永遠」如同一粒種子,使我們在有限的人生裡,不斷仰望那位無限者。

然而,人雖有永恆的意識,卻無法參透神從始至終的作為。這正是張力所在:我們感受到永恆,卻不能全然掌握;我們渴慕完全,卻只能依靠那位完全的主。

在定時中學習順服

既知如此,我們當如何生活?答案不是放棄努力,也不是強行掌控,而是學習在「定時」之中與神同行。

當哭有時,就讓淚水化為禱告;當笑有時,就讓喜樂歸於感恩。當拆毀臨到,不以為絕望,而是等待更新;當建造之時,不自恃驕矜,而是承認這是神的恩典。人生的高低起伏,都是屬靈的功課,使我們在其中被磨鍊、被成全。

謙卑中的智慧

傳道者提醒我們:人不能參透神的全然作為。這不是叫人放棄,而是呼召人謙卑。

真正的智慧,不是掌握所有答案,而是承認有限、倚靠那位無限者。人若僅憑自己的目光,必會困惑;但若仰望神,就能在祂的安排裡得安息。祂是時間的主宰,也是生命的守護者。祂看顧我們的起點,也必保守我們的終點。

結語祈願

主啊,祢的話提醒我們:世上一切都有定時,沒有一樣超出祢的掌管。當我們因勞碌而心生疑惑,因無常而心生懼怕,求祢使我們記念,祢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

求祢使我們在哭泣中學會忍耐,在歡笑中常存感恩;在失落時仍有盼望,在尋得時懂得謙卑。求祢賜下眼光,讓我們在有限裡仰望永恆,在瞬間裡體會祢的恩典。

願我們一生的光景,不僅是日復一日的循環,而是因祢的同在而得著意義。直到那日,當時序歸於止息,我們要在祢永恆的懷裡安然歸宿,與祢同享榮耀。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9.8K會員
1.3K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2025/09/21
主曾親口應許:「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叫祂永遠與你們同在。」(約14:16)這位保惠師,就是「真理的聖靈」。祂不為世人所認識,卻永遠與信徒同在,甚至進入人心深處,成為我們生命不可分割的伴侶。
Thumbnail
2025/09/21
主曾親口應許:「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叫祂永遠與你們同在。」(約14:16)這位保惠師,就是「真理的聖靈」。祂不為世人所認識,卻永遠與信徒同在,甚至進入人心深處,成為我們生命不可分割的伴侶。
Thumbnail
2025/09/17
「你們若常在我裡面,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裡面,凡你們所願意的,祈求,就給你們成就。」(約 15:7) 「我在急難中求告耶和華,向我的神呼求。他從殿中聽了我的聲音;我在他面前的呼求入了他的耳中。」(詩 18:6)
Thumbnail
2025/09/17
「你們若常在我裡面,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裡面,凡你們所願意的,祈求,就給你們成就。」(約 15:7) 「我在急難中求告耶和華,向我的神呼求。他從殿中聽了我的聲音;我在他面前的呼求入了他的耳中。」(詩 18:6)
Thumbnail
2025/09/16
「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創世記》 1:26) 「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祂的形像造男造女。」(《創世記》 1:27) 「耶和華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裡,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
Thumbnail
2025/09/16
「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創世記》 1:26) 「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祂的形像造男造女。」(《創世記》 1:27) 「耶和華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裡,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萬法因緣生。」   「悉知一切萬物皆無所從來。但依所作為故有緣起。因緣而生。因緣而滅。」
Thumbnail
  「萬法因緣生。」   「悉知一切萬物皆無所從來。但依所作為故有緣起。因緣而生。因緣而滅。」
Thumbnail
生命其實每天都在訓練我們面對死亡,如果我們可以意識到自己就活在中陰之中,無時無刻不在無常當中,我們就有機會學會面對實相,但這得訓練,每天的練習,慢慢增長..終究我們就是得面對生死,如何優雅的在生死之中穿梭,才是生命真正的課題。
Thumbnail
生命其實每天都在訓練我們面對死亡,如果我們可以意識到自己就活在中陰之中,無時無刻不在無常當中,我們就有機會學會面對實相,但這得訓練,每天的練習,慢慢增長..終究我們就是得面對生死,如何優雅的在生死之中穿梭,才是生命真正的課題。
Thumbnail
🏵️ 具天啟、末劫思想的人認為世界歷史的分段及未來新世界 的產生早已預定, 🛡️ 天啟異象者認為異象完全是神的作為,不是人的個體意願所能得知, 🧘 他們又合理化認定邪惡必須存在,因為沒有邪惡就無法成全神整個計劃的經綸。 神的道路高過人的路 神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 祂的心裡有藍圖
Thumbnail
🏵️ 具天啟、末劫思想的人認為世界歷史的分段及未來新世界 的產生早已預定, 🛡️ 天啟異象者認為異象完全是神的作為,不是人的個體意願所能得知, 🧘 他們又合理化認定邪惡必須存在,因為沒有邪惡就無法成全神整個計劃的經綸。 神的道路高過人的路 神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 祂的心裡有藍圖
Thumbnail
生活中的輪迴現象以佛教、印度教和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探討了靈魂成長和行為模式的深層次影響,並提出了打破輪迴的方法。通過自我反省、改變行為模式和靈性修行,可以實現個人成長和靈性提升。
Thumbnail
生活中的輪迴現象以佛教、印度教和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探討了靈魂成長和行為模式的深層次影響,並提出了打破輪迴的方法。通過自我反省、改變行為模式和靈性修行,可以實現個人成長和靈性提升。
Thumbnail
教典是離苦得樂的舟航, 每一條理路, 都會消滅我們 內心中的非量、 建立合量的理路。 所謂的合量, 就是什麼是快樂、什麼是痛苦; 什麼是快樂的因、快樂的果, 什麼是苦因和苦果, 教典中廣泛無謬地 宣說這些真理。 ----✨《希望.新生》轉動內心之眼,大千則隨之改
Thumbnail
教典是離苦得樂的舟航, 每一條理路, 都會消滅我們 內心中的非量、 建立合量的理路。 所謂的合量, 就是什麼是快樂、什麼是痛苦; 什麼是快樂的因、快樂的果, 什麼是苦因和苦果, 教典中廣泛無謬地 宣說這些真理。 ----✨《希望.新生》轉動內心之眼,大千則隨之改
Thumbnail
說「諸法無我」,沒有一個常住不變易的「我」,或具有主宰性的「我」在生死輪迴,然而在善惡業報的因果不昧當中,不免隱藏著有一個相續且同一性的我在受果報的問題,這是否與「無我」說相違?
Thumbnail
說「諸法無我」,沒有一個常住不變易的「我」,或具有主宰性的「我」在生死輪迴,然而在善惡業報的因果不昧當中,不免隱藏著有一個相續且同一性的我在受果報的問題,這是否與「無我」說相違?
Thumbnail
「大限一到的時候,一分鐘都不讓你多留,說走就走了。」當我們的陽壽已盡的時候,我們另一個來世緊接著展開。我們現在研究將來投生的地方「西方極樂世界」,立刻就要顯現出來。這是無比重要的事情,這是非常務實、非常實際的做法,一點也不虛幻、一點也不抽象,因為很有可能任何一個人,不久他就要面臨這個問題。
Thumbnail
「大限一到的時候,一分鐘都不讓你多留,說走就走了。」當我們的陽壽已盡的時候,我們另一個來世緊接著展開。我們現在研究將來投生的地方「西方極樂世界」,立刻就要顯現出來。這是無比重要的事情,這是非常務實、非常實際的做法,一點也不虛幻、一點也不抽象,因為很有可能任何一個人,不久他就要面臨這個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