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WbrC 世界咖啡沖煮大賽-畠山大輝(Daiki Hatakeyama) 3T複雜性框架與3F萃取法的完美結合

Chill Aki-avatar-img
發佈於WbrC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前言

畠山大輝 (Daiki Hatakeyama)先生表示,過去曾經歷一段與社會脫節的時期,是開放心態的咖啡社群,以及擁抱多元性與創造力的自由文化,拯救了他。所以他希望透過這杯咖啡來表達這種經驗,這杯咖啡具有多層次的香氣、酸質、風味和甜感,這正是多元性(Diversity)。他將此視為咖啡的複雜性(Complexity)。

3T 複雜性框架(3T Complexity Framework)

為了表達這種複雜性,他使用了3T複雜性框架,將他的故事與咖啡的設計連結起來。

1. 時間(Time):發酵時間的影響

發酵過程會產生酸、酒精和酯類,從而改變酸質和香氣。

• 咖啡豆: 使用兩種哥倫比亞 Mikava Geisha。

    ◦ 一種是二氧化碳浸漬日曬處理法(carbonic massellation natural)。

    ◦ 另一種是延長發酵處理法(extended fermentation)。

    ◦ 兩者來自相同的產地,但發酵時間不同。

• 混合比例: 三份日曬豆:兩份延長發酵豆。

• 風味效果: 提供柔和的酸質、葡萄般的風味,以及複雜的風味(如花香和葡萄調性)。

2. 風土(Terroir):產地與處理法的結合

• 混合搭配: 將 Mikava 咖啡(帶有乳酸和葡萄印象)與**玻利維亞 Agoteshi Geisha(水洗處理法)**混合。

• 風味效果: 玻利維亞咖啡帶來柑橘和蘋果酸的印象及風味,以及花香和柑橘調性。混合不同產地和處理法的咖啡,能增強複雜性並創造和諧的風味。

• 混合比例: 三份 Mikava:一份 Takesi。

3. 轉化(Transformation):烘焙曲線的改變

改變烘焙曲線會影響甜香和甜味之間的平衡。

• 烘焙選擇: 每一種咖啡豆都使用了兩種烘焙程度。

    ◦ Agtron 80: 以**香氣(sweet aroma)**為主。

    ◦ Agtron 90: 以**甜味(sweet taste)**為主。

• 混合比例: 以 1:1 的比例混合。

• 風味效果: 產生更廣泛的作用層次,這是單一烘焙批次無法達到的,最終結合了甜美的酸質與甜香。

沖煮方式:3F 萃取法(3F Extraction Method)

選手採用了 3F 萃取法來萃取透過 3T 複雜性框架設計出的複雜風味。

沖煮參數

• 咖啡粉量: 15 克。

• 水量: 250 克。

• 總萃取時間: 約 2 分 40 秒。

• 注水次數: 四次。

• 用水規格: TDS 為 90 ppm;鎂(Magnesium)與鈣(Calcium)的比例為 2:1。

raw-image

3F 步驟

1. Flannel Filtration(法蘭絨過濾)

• 使用工具: 傳統的法蘭絨濾布。

• 目的: 有效萃取油脂和纖維,同時防止極細微粒進入。

• 效果: 增加咖啡的黏度及厚實度,並提升順滑度。

2. Fractional Extraction(分段萃取)

• 研磨設備: 使用 Aaya Orbit 磨豆機磨豆。

• 分段處理: 將磨好的咖啡粉過篩,分成粗顆粒和細顆粒,以調整萃取時間。

• 萃取順序:

    ◦ 先將粗顆粒放入濾杯。

    ◦ 之後再加入細顆粒(第二次注水前加入)。

• 風味效果: 粗顆粒帶來活潑的酸質(lively acidity)高潔淨度(high clarity);細顆粒帶來成熟水果般的甜美酸質(sweet acidity)。最終結果是高潔淨度與良好的平衡。

3. Fluctuation Brewing(變溫沖煮)

• 前三次注水: 使用 93°C 的水,以帶出花香調性和甜感。

• 最後一次注水: 將水溫降至 60°C。

• 目的: 降低澀味和苦味的萃取。

• 效果: 使口感更順滑,並帶來持久的餘韻(long-lasting after taste)。

※註:此次展演未說明詳細每段注水量,推估4次注水,每段平均注水達總量250克,並在第二次注水前加入細粉,最後一次注水將水溫降低至60度。

風味宣言

• 香氣(Aroma): 橙子、葡萄、花香。

• 風味(Flavor,從熱到冷): 橙子、葡萄、蜂蜜;冷卻後則有梅子(plum)的風味。

• 餘韻(Aftertaste): 橙子和葡萄的持續甜感。

• 酸質/甜感: 橙子、蘋果、葡萄、蜂蜜。

• 口感(Mouthfeel): 熱到溫暖時感覺順滑(smooth texture);冷卻時則感覺圓潤(round mouse field)多汁(juicy mouth feel)。強度為中等到中等以上。

• 呈現方式: 使用粉紅色的咖啡杯,以強調甜感。杯緣光滑厚實,則強調了黏度與順滑度。

總結

Daiki 先生說:「為了追求好的咖啡,重要的是抱持開放的心態來享受多元性與創造力,因為創新即誕生於此,並將延續至未來。」他相信只要保持開放的心態,精品咖啡的世界將會持續成長和演變。他邀請評審以開放的心態享用這杯咖啡,相信他們將會發現未來的一角。

後記

21年拿下世界沖煮大賽亞軍,配方豆已成為Daiki先生的標誌,這次將拚配方式再升級,不僅如此,此次濾杯還選用傳統日本咖啡廳常用的法蘭絨濾布,增添咖啡油脂,使咖啡更厚實滑順,是一次非常大膽的嘗試,如同此次展演想告訴大家的要抱持開放心態,去享受咖啡的多元以及帶來的有趣體驗,非常喜歡這次的展演,也希望大家能勇於嘗試任何可能性,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ki Chill Cafe
0會員
5內容數
在成為咖啡師的路上,學習並分享咖啡的一切,喔!還有一些酒精的事 -v-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6組進入決賽的參賽者裡面,有三組是使用沒有肋骨的濾杯(無限濾杯算在其內)。 1、2名皆使用分水盤輔助注水。 我們可以發現以往所謂的"手沖技巧"已經很少被強調 (當然還是需要適度的沖煮方式)。 適當的水溫、粉水比、均勻萃取、新鮮優質的咖啡,這些最基本的參數,往往才是成就一杯好咖啡的要素。
Thumbnail
6組進入決賽的參賽者裡面,有三組是使用沒有肋骨的濾杯(無限濾杯算在其內)。 1、2名皆使用分水盤輔助注水。 我們可以發現以往所謂的"手沖技巧"已經很少被強調 (當然還是需要適度的沖煮方式)。 適當的水溫、粉水比、均勻萃取、新鮮優質的咖啡,這些最基本的參數,往往才是成就一杯好咖啡的要素。
Thumbnail
製作一杯極致手沖咖啡,不僅需要精選的器具,更需要細緻入微的沖煮技藝。以下是製作一杯完美咖啡所需注意的精緻要素: ⚠️ 瞄準時機的精準度 在不同的沖煮方案中,熱水分次注入,萃取時間並非等同於製作時間。切記,真正的接觸時間是咖啡風味的關鍵。 ⚠️ 挑戰:一次萃取多杯 當你需要一次性萃
Thumbnail
製作一杯極致手沖咖啡,不僅需要精選的器具,更需要細緻入微的沖煮技藝。以下是製作一杯完美咖啡所需注意的精緻要素: ⚠️ 瞄準時機的精準度 在不同的沖煮方案中,熱水分次注入,萃取時間並非等同於製作時間。切記,真正的接觸時間是咖啡風味的關鍵。 ⚠️ 挑戰:一次萃取多杯 當你需要一次性萃
Thumbnail
文章來到第76篇,前幾天聊到13款日本咖啡名店必喝的經典配方豆,大家到日本旅行時有旅行的意義,那今天我們來認真一下,了解「配方豆」的意義? 雖然聽到原理會令人想關掉網頁或者跳出去,但相信我!試著看完這篇配方咖啡的意義後,到各家咖啡廳喝咖啡時,會有完全不一樣的感受。如果不想了也配方豆的意義及原理也沒關
Thumbnail
文章來到第76篇,前幾天聊到13款日本咖啡名店必喝的經典配方豆,大家到日本旅行時有旅行的意義,那今天我們來認真一下,了解「配方豆」的意義? 雖然聽到原理會令人想關掉網頁或者跳出去,但相信我!試著看完這篇配方咖啡的意義後,到各家咖啡廳喝咖啡時,會有完全不一樣的感受。如果不想了也配方豆的意義及原理也沒關
Thumbnail
2016 年世界咖啡沖煮大賽冠軍粕谷哲的「與惡魔交換的手沖法」! 不只好喝而且相當簡單好上手,任何人只要用了這個手沖手法都可以讓咖啡的味道變的乾淨、好喝。 粕谷哲 Tetsu Kasuya 是 2016 年世界咖啡沖煮大賽(WBrC)冠軍,他提倡的理念是「每個人都能煮出好咖啡」。
Thumbnail
2016 年世界咖啡沖煮大賽冠軍粕谷哲的「與惡魔交換的手沖法」! 不只好喝而且相當簡單好上手,任何人只要用了這個手沖手法都可以讓咖啡的味道變的乾淨、好喝。 粕谷哲 Tetsu Kasuya 是 2016 年世界咖啡沖煮大賽(WBrC)冠軍,他提倡的理念是「每個人都能煮出好咖啡」。
Thumbnail
這個系列是記錄我周末自己沖咖啡的數據 這次的是水洗 衣索比亞 谷吉 花田水仙
Thumbnail
這個系列是記錄我周末自己沖咖啡的數據 這次的是水洗 衣索比亞 谷吉 花田水仙
Thumbnail
Coffee Stopover 位於台中,不僅是咖啡圈內享有盛名的自烘咖啡店,其大膽翻玩咖啡配方、天馬行空的創意時常推出一再驚艷眾人的新作品。
Thumbnail
Coffee Stopover 位於台中,不僅是咖啡圈內享有盛名的自烘咖啡店,其大膽翻玩咖啡配方、天馬行空的創意時常推出一再驚艷眾人的新作品。
Thumbnail
真善美 沖煮方式⋯方法⋯千百種⋯每種⋯每次都是一次實驗⋯不必拘泥於那種最好⋯原本在廈門學習咖啡期間只用一樣的器具沖煮咖啡(可調溫水壺brewista、陶瓷V60濾杯、EK磨豆機、hario v60漂白濾紙、hario 下壼),水是變動最大的物質,一直用無斷水繞水法(這裡要感謝林老師的認真付出及專業精
Thumbnail
真善美 沖煮方式⋯方法⋯千百種⋯每種⋯每次都是一次實驗⋯不必拘泥於那種最好⋯原本在廈門學習咖啡期間只用一樣的器具沖煮咖啡(可調溫水壺brewista、陶瓷V60濾杯、EK磨豆機、hario v60漂白濾紙、hario 下壼),水是變動最大的物質,一直用無斷水繞水法(這裡要感謝林老師的認真付出及專業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