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價值,不在於做多少,而在於做得有多專注。」;「最深的智慧,往往隱藏在最平凡的日常中。」枡野俊明給我的啟發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枡野俊明(Masuno Shunmyo,1953–)是日本當代最知名的禪僧之一,也是庭園設計師與多本暢銷書作者。他同時擔任曹洞宗建功寺住持、武藏野美術大學教授,作品結合 禪學、設計、美學、生活智慧,深受日本與國際讀者喜愛。


📚 主要著作

  • 《禪,給繁忙現代人的心靈處方》
  • 《禪,給人生困境的答案》
  • 《只管打坐:讓心歸零的練習》
  • 《每天三分鐘的簡單禪修》
  • 《禪與庭園設計》
  • 《禪的生活美學》

(多數著作都在談「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禪」)


🌱 核心觀念

1.       少即是多(Less is more)

透過捨棄多餘的事物,才能看清本質。禪庭園的留白,正象徵人生需要空間。

2.       活在當下(Here and Now)

禪修不是逃避,而是讓人在日常中專注一瞬。喝茶、掃地、走路,都能成為修行。

3.       整理即修行(Declutter as Practice)

收納、打掃,不只是清潔,而是整理心靈,把「不必要」從生活中剔除。

4.       慢,是一種力量(Slow Living)

快速奔跑的人,往往忽略了人生風景。慢下來,才能真正領略深度。

5.       接受無常(Embrace Impermanence)

花會凋謝、庭園會變化,人生與職場也如此。接受變動,心才能自由。


✨ 精彩書摘與金句

  • 「留白是力量,不是空虛。」(《禪的生活美學》)
  • 「心亂的時候,先整理身邊的東西。外在的秩序能帶來內在的平靜。」(《每天三分鐘的簡單禪修》)
  • 「真正的自由,不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不被欲望牽引。」(《禪,給繁忙現代人的心靈處方》)
  • 「在日常小事中專注,就是最簡單的禪修。」(《只管打坐》)
  • 「學會捨棄,才會發現擁有。」
  • 「庭園的石與沙,是宇宙的縮影;日常的一呼一吸,也是人生的縮影。」


💡 對人生與職涯的啟發

1.       職場上的「留白」

在工作中,不要讓行程排滿。留一點空間,才能思考長遠策略,而不是被瑣碎事務追著跑。

2.       管理者的「整理力」

枡野俊明強調打掃與整理,對主管或團隊領導者尤其適用。清晰的環境=清晰的決策。

3.       接受無常,面對變動

在快速變化的產業(如科技、新創),不可能追求永恆穩定。禪的智慧是:與其恐懼變動,不如在變動中找到安穩。

4.       專注當下,提升專業力

做簡單事時的專注(如寫報告、開會聆聽),會讓人更有影響力。這跟職涯中的「深度工作」(Deep Work)異曲同工。

5.       慢的智慧,長遠致勝

在快節奏競爭裡,很多人急於短期成果。但真正能在職涯長跑中勝出的,是懂得「慢下來,沉澱出洞察」的人。


枡野俊明給職場人的 10 條禪意提醒

1. 留白比填滿更有力量 —— 行程、簡報、人生都一樣。

2. 整理環境,就是整理心境 —— 混亂的桌面常等於混亂的思緒。

3. 慢下來,才能看清方向 —— 別被速度掩蓋了深度。

4. 專注當下,就是最佳的修行 —— 把簡單事做到極致。

5. 無常是常態 —— 接受改變,而不是對抗改變。

6. 捨棄不必要,才能擁有真正需要 —— 在工作與人生中,學會說「不」。

7. 簡單,才是最高級的複雜 —— 不炫耀,卻極具力量。

8. 在有限中創造無限 —— 制約不是限制,而是創意的起點。

9. 靜心,才有清晰的判斷 —— 重要決定之前,先讓心安靜。

10. 把日常小事當修行 —— 開會、走路、泡茶,都能練心。


✨ 枡野俊明 20 句禪意金句

1. 「留白不是空虛,而是孕育可能性的空間。」

2. 「當你覺得心亂時,先動手整理身邊的物品。」

3. 「靜坐不是逃避,而是回到自己最真實的狀態。」

4. 「簡單生活,才能讓心靈澄明。」

5. 「無常不是恐懼,而是提醒你珍惜當下。」

6. 「真正的自由,是能夠不被慾望牽引。」

7. 「掃地、洗碗、澆花,都能成為禪修。」

8. 「快樂並不來自擁有更多,而是放下過多。」
9. 「一個人越是急躁,越需要學會慢下來。」
10. 「在寂靜中,心才會說出真實的聲音。」

11. 「看似浪費的時間,往往是心靈的養分。」

12. 「庭園的石與沙,象徵宇宙的秩序與無限。」

13. 「簡約的美,來自捨棄,而非堆砌。」

14. 「接受自己,才有餘力接納他人。」

15. 「心若能專注一件小事,便能超越時間。」

16. 「不要急著尋找答案,安靜地等待,答案自然浮現。」

17. 「與其追求完美,不如接受不完美。」

18. 「改變環境之前,先改變心境。」

19. 「人生的價值,不在於做多少,而在於做得有多專注。」
20. 「最深的智慧,往往隱藏在最平凡的日常中。」

👉 總結:

枡野俊明的作品雖然多以「生活禪」切入,但其觀點對現代職涯啟發深遠:

  • 懂得取捨(斷捨離心態)
  • 專注當下(深度工作)
  • 接受無常(適應變化)
  • 慢的智慧(長期主義)

這些都能幫助我們在紛擾的職場中,保持清晰與安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lvis Lin的沙龍
133會員
415內容數
曾向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執行簡報。累積超過181場演講或訓練,主題涵蓋:履歷表/自傳/Cover Letter撰寫、面試技巧與職涯諮詢、社群行銷、減醣心得與體適能、咖啡等;著作散佈在《大人學》、《Cheers》、《商業週刊》、《104》等。也在 104, 1111, Yes123, Sofasoda 等擔任職涯顧問。
Elvis Li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23
1. 「狂歡是一群人的寂寞,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 2. 「很多東西放到時間裡去就看清,要麼越走越遠,要麼越走越近。」 3. 「孤獨不是可怕的事情,能夠與孤獨相處的人,往往才能更好地與世界相處。」 4. 「孤獨,是一個人成熟的開始。」
2025/09/23
1. 「狂歡是一群人的寂寞,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 2. 「很多東西放到時間裡去就看清,要麼越走越遠,要麼越走越近。」 3. 「孤獨不是可怕的事情,能夠與孤獨相處的人,往往才能更好地與世界相處。」 4. 「孤獨,是一個人成熟的開始。」
2025/09/19
5. 「幽默不是裝出來的,而是你用什麼眼睛去看這個世界。」 ── 出處:《北野武的小酒館》 6. 「真正的藝術家不是追求被理解,而是接受被誤解。」 ── 出處:法國坎城影展採訪 💡 關於人生態度 7. 「別人怎麼看你,那是別人的事;你怎麼活,那是你的事。」 ── 出處:《北野武的小孤獨》
2025/09/19
5. 「幽默不是裝出來的,而是你用什麼眼睛去看這個世界。」 ── 出處:《北野武的小酒館》 6. 「真正的藝術家不是追求被理解,而是接受被誤解。」 ── 出處:法國坎城影展採訪 💡 關於人生態度 7. 「別人怎麼看你,那是別人的事;你怎麼活,那是你的事。」 ── 出處:《北野武的小孤獨》
2025/09/18
1. 「人生最大的智慧,不是爭一時輸贏,而是懂得不較勁。」 2. 「生活中的很多煩惱,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 3. 「你和世界較勁,世界贏了;你和自己較勁,你輸了。」──《人生不較勁》 4. 「真正的愛,是在對方最孤單無助的時候,還願意陪伴在側。」
2025/09/18
1. 「人生最大的智慧,不是爭一時輸贏,而是懂得不較勁。」 2. 「生活中的很多煩惱,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 3. 「你和世界較勁,世界贏了;你和自己較勁,你輸了。」──《人生不較勁》 4. 「真正的愛,是在對方最孤單無助的時候,還願意陪伴在側。」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人生太短,你做得不夠多。真的在行善的,他會想、會開會規劃:「我要怎麼安排產生更大善性的效益,讓更多人獲益。」這種用心、用腦去規劃思惟,就是行菩薩道。真的會修的人善用此生,如果都不會去想,不想利他,不去用心、用腦,也不想付出、不想規劃,當然善行就極為有限。一次的病苦、一次的小車關,善業都去擋這個劫
Thumbnail
人生太短,你做得不夠多。真的在行善的,他會想、會開會規劃:「我要怎麼安排產生更大善性的效益,讓更多人獲益。」這種用心、用腦去規劃思惟,就是行菩薩道。真的會修的人善用此生,如果都不會去想,不想利他,不去用心、用腦,也不想付出、不想規劃,當然善行就極為有限。一次的病苦、一次的小車關,善業都去擋這個劫
Thumbnail
念佛要法 。 只有一念真誠 。 勿間斷勿分別而已 。未來勿將迎 。 已過勿留滯 。 專顧現前一句 。字字分明 。病中自修六度 。以慈悲歡喜為布施 。 以嚴淨三業為持戒 。以隨緣順受為忍辱 。 以調伏習氣為精進 。以不忘正念為禪定 。 以方便覺察為智慧 。
Thumbnail
念佛要法 。 只有一念真誠 。 勿間斷勿分別而已 。未來勿將迎 。 已過勿留滯 。 專顧現前一句 。字字分明 。病中自修六度 。以慈悲歡喜為布施 。 以嚴淨三業為持戒 。以隨緣順受為忍辱 。 以調伏習氣為精進 。以不忘正念為禪定 。 以方便覺察為智慧 。
Thumbnail
佛法知識鑽研很重要,但是要善用此生,直了成佛。「善用此生」是看自己今生的因緣,還有大概多少時間、多少心力,可以完成這樣的修行,還有周圍的人。爸爸、媽媽重要,能拉他去讀佛學院嗎?也許可以,就是很少;那爺爺、奶奶呢?他們需要他們的法門,用慈悲心來看自他的因緣,冷靜地審諦、觀察。
Thumbnail
佛法知識鑽研很重要,但是要善用此生,直了成佛。「善用此生」是看自己今生的因緣,還有大概多少時間、多少心力,可以完成這樣的修行,還有周圍的人。爸爸、媽媽重要,能拉他去讀佛學院嗎?也許可以,就是很少;那爺爺、奶奶呢?他們需要他們的法門,用慈悲心來看自他的因緣,冷靜地審諦、觀察。
Thumbnail
✨真實的步調✨ 絕言絕慮,無處不通。~三祖僧燦 「多言多慮,轉不相應。絕言絕慮,無處不通。」這四句詩經常被修行者拿來討論。大意是說:說得愈多,想得愈多,離真理愈遠;沒有話說、沒有念頭,此時四處通達、圓滿實在的經驗才會顯現。
Thumbnail
✨真實的步調✨ 絕言絕慮,無處不通。~三祖僧燦 「多言多慮,轉不相應。絕言絕慮,無處不通。」這四句詩經常被修行者拿來討論。大意是說:說得愈多,想得愈多,離真理愈遠;沒有話說、沒有念頭,此時四處通達、圓滿實在的經驗才會顯現。
Thumbnail
在祇園的生活很規律,平常除了上課、打坐、托缽,還要輪組打掃、整理環境,每半年換一次組別,上回我和二十億同組,這學期開始,和周利槃陀伽分到同一組。
Thumbnail
在祇園的生活很規律,平常除了上課、打坐、托缽,還要輪組打掃、整理環境,每半年換一次組別,上回我和二十億同組,這學期開始,和周利槃陀伽分到同一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