枡野俊明(Masuno Shunmyo,1953–)是日本當代最知名的禪僧之一,也是庭園設計師與多本暢銷書作者。他同時擔任曹洞宗建功寺住持、武藏野美術大學教授,作品結合 禪學、設計、美學、生活智慧,深受日本與國際讀者喜愛。
📚 主要著作
- 《禪,給繁忙現代人的心靈處方》
- 《禪,給人生困境的答案》
- 《只管打坐:讓心歸零的練習》
- 《每天三分鐘的簡單禪修》
- 《禪與庭園設計》
- 《禪的生活美學》
🌱 核心觀念
1. 少即是多(Less is more)
透過捨棄多餘的事物,才能看清本質。禪庭園的留白,正象徵人生需要空間。
2. 活在當下(Here and Now)
禪修不是逃避,而是讓人在日常中專注一瞬。喝茶、掃地、走路,都能成為修行。
3. 整理即修行(Declutter as Practice)
收納、打掃,不只是清潔,而是整理心靈,把「不必要」從生活中剔除。
4. 慢,是一種力量(Slow Living)
快速奔跑的人,往往忽略了人生風景。慢下來,才能真正領略深度。
5. 接受無常(Embrace Impermanence)
花會凋謝、庭園會變化,人生與職場也如此。接受變動,心才能自由。
✨ 精彩書摘與金句
- 「留白是力量,不是空虛。」(《禪的生活美學》)
- 「心亂的時候,先整理身邊的東西。外在的秩序能帶來內在的平靜。」(《每天三分鐘的簡單禪修》)
- 「真正的自由,不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不被欲望牽引。」(《禪,給繁忙現代人的心靈處方》)
- 「在日常小事中專注,就是最簡單的禪修。」(《只管打坐》)
- 「學會捨棄,才會發現擁有。」
- 「庭園的石與沙,是宇宙的縮影;日常的一呼一吸,也是人生的縮影。」
💡 對人生與職涯的啟發
1. 職場上的「留白」
在工作中,不要讓行程排滿。留一點空間,才能思考長遠策略,而不是被瑣碎事務追著跑。
2. 管理者的「整理力」
枡野俊明強調打掃與整理,對主管或團隊領導者尤其適用。清晰的環境=清晰的決策。
3. 接受無常,面對變動
在快速變化的產業(如科技、新創),不可能追求永恆穩定。禪的智慧是:與其恐懼變動,不如在變動中找到安穩。
4. 專注當下,提升專業力
做簡單事時的專注(如寫報告、開會聆聽),會讓人更有影響力。這跟職涯中的「深度工作」(Deep Work)異曲同工。
5. 慢的智慧,長遠致勝
在快節奏競爭裡,很多人急於短期成果。但真正能在職涯長跑中勝出的,是懂得「慢下來,沉澱出洞察」的人。
枡野俊明給職場人的 10 條禪意提醒
1. 留白比填滿更有力量 —— 行程、簡報、人生都一樣。
2. 整理環境,就是整理心境 —— 混亂的桌面常等於混亂的思緒。
3. 慢下來,才能看清方向 —— 別被速度掩蓋了深度。
4. 專注當下,就是最佳的修行 —— 把簡單事做到極致。
5. 無常是常態 —— 接受改變,而不是對抗改變。
6. 捨棄不必要,才能擁有真正需要 —— 在工作與人生中,學會說「不」。
7. 簡單,才是最高級的複雜 —— 不炫耀,卻極具力量。
8. 在有限中創造無限 —— 制約不是限制,而是創意的起點。
9. 靜心,才有清晰的判斷 —— 重要決定之前,先讓心安靜。
10. 把日常小事當修行 —— 開會、走路、泡茶,都能練心。
✨ 枡野俊明 20 句禪意金句
1. 「留白不是空虛,而是孕育可能性的空間。」
2. 「當你覺得心亂時,先動手整理身邊的物品。」
3. 「靜坐不是逃避,而是回到自己最真實的狀態。」
4. 「簡單生活,才能讓心靈澄明。」
5. 「無常不是恐懼,而是提醒你珍惜當下。」
6. 「真正的自由,是能夠不被慾望牽引。」
7. 「掃地、洗碗、澆花,都能成為禪修。」
8. 「快樂並不來自擁有更多,而是放下過多。」
9. 「一個人越是急躁,越需要學會慢下來。」
10. 「在寂靜中,心才會說出真實的聲音。」
11. 「看似浪費的時間,往往是心靈的養分。」
12. 「庭園的石與沙,象徵宇宙的秩序與無限。」
13. 「簡約的美,來自捨棄,而非堆砌。」
14. 「接受自己,才有餘力接納他人。」
15. 「心若能專注一件小事,便能超越時間。」
16. 「不要急著尋找答案,安靜地等待,答案自然浮現。」
17. 「與其追求完美,不如接受不完美。」
18. 「改變環境之前,先改變心境。」
19. 「人生的價值,不在於做多少,而在於做得有多專注。」
20. 「最深的智慧,往往隱藏在最平凡的日常中。」
👉 總結:
枡野俊明的作品雖然多以「生活禪」切入,但其觀點對現代職涯啟發深遠:
- 懂得取捨(斷捨離心態)
- 專注當下(深度工作)
- 接受無常(適應變化)
- 慢的智慧(長期主義)
這些都能幫助我們在紛擾的職場中,保持清晰與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