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轉職數據分析師?先搞懂這 4 種工作內容和發展方向

更新 發佈閱讀 12 分鐘
效率是把事情做對 效能是做對的事情 - by 彼得·杜拉克

有沒有聽過神奇寶貝?(還是要叫寶可夢?感覺神奇寶貝是我們這種老人在叫的XD)

如果有的話,想知道你最喜歡的神奇寶貝是什麼?

如果問我的話,我會說 — 百變怪,因為他變身之後呆呆的表情沒變很可愛 XD

但今天它不是我想要提的主角。

我想要提的主角是伊布。

知道伊布有幾種進化型態嗎?

很多人以為「數據分析師」就是一個職業,但其實它就像伊布一樣,有好多不同的進化路線。

雖然對我來說好像都一樣,但我還是就我知道的部分,拿出來跟大家分享分享。( 詳情真實情況請大家自行在多蒐集資料考證一下 )

開始之前,我要先說一個重要的事實:現實世界的數據工作,很少會像 RPG 遊戲那樣角色分工明確。

所以就我這樣的分類一定會有在某些公司模糊不清的地帶,主要只是拿出來讓大家大概了解一下。

反正之後我會挑一個簡單的案例陪大家走過一次。

讓大家都可以掌握精隨,然後拿到 Offer 。


四大跑道

數據分析師 (Data Analyst) - 星圖師的一天

raw-image


想像一下,你是一家電商公司的星圖師。

早上九點,你打開電腦,看到昨天的銷售數據。

一堆密密麻麻的數字:商品編號、銷售金額、退貨率、客戶來源...看起來就像天書一樣。

但你的眼睛開始發亮了。

你也許會開始問自己:「昨天哪個商品賣得最好?為什麼?是因為促銷活動嗎?還是因為季節因素?」

接下來的兩個小時,你就像在拼拼圖一樣,把這些數字整理成一張張清楚的圖表。

銷售趨勢圖、商品類別占比圓餅圖、各管道轉換率比較表...

到了下午的會議,當行銷主管問「我們的廣告投放效果怎麼樣?」時,就直接打開你做的儀表板,指著圖表說:「咱門來瞧瞧,Facebook 廣告的點擊率雖然高,但實際購買轉換率只有 2%,反而 Google 廣告雖然點擊率低,但轉換率有 8%。」

會議室裡的人都點頭,有料。

這就是星圖師的日常:把複雜的數據變成人人都能理解的視覺化故事。

最大的成就感可能是來自於看到別人因為你的圖表就能知道效果。


商業分析師 (Business Analyst) - 契文學者的一天

raw-image


現在換個場景,你是同一家電商公司的契文學者。

今天老闆或客戶找你,皺著眉頭說:「我們的客戶滿意度一直在下降,但我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你幫我看看。」

開始發揮契文學者的本能:問問題。

「滿意度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下降的?」

「下降最明顯的是哪個環節?商品品質、物流速度、還是客服回應?」

「有沒有特定的客戶群體反應特別強烈?」

經過一週的調查,發現問題的根源:原來是三個月前為了降低成本,公司換了一家物流合作商,雖然運費便宜了,但配送時間變長了,而且包裹常常有損壞。

但你的工作不只是找到問題,還要提出解決方案。

你開始設計一套新的物流品質監控流程:每週抽查配送時效、包裝完整度,設定預警指標,當滿意度低於某個門檻時自動通知相關部門。

一個月後,客戶滿意度可能會開始回升。

這大概就是契文學者的日常:像偵探一樣找出問題的真正原因,然後設計出解決方案。

最大的成就感,可能是來自於看到自己的建議,真的改善了公司的營運。


資料工程師 (Data Engineer) - 工匠大師的一天

raw-image


場景再換一次,你是工匠大師。

今天一早,星圖師跑來找你,看起來很焦急:「我的報表怎麼跑不出來?系統說資料有問題。」

你打開監控系統一看,發現昨晚的資料同步程序失敗了。

原來是因為上游系統更新了資料格式,但你們的 ETL 流程還是用舊的格式在處理。

你開始修復這個問題:重新設計資料轉換邏輯,加入格式驗證機制,確保以後遇到類似情況時系統能自動適應或至少發出警告。

修復完成後,你開始思考:「怎麼樣才能避免這種問題再次發生?」

於是花了一個下午,設計了一套自動化的資料品質檢查系統。

每當有新資料進來時,系統會自動檢查格式是否正確、數值是否合理、有沒有重複或遺漏。

如果發現問題,會立即發送通知給相關人員。

三個月後,類似的問題再也沒有發生過。

星圖師和契文學者都能專心做自己的分析工作,不用擔心資料品質問題。

這就是工匠大師的日常:像水管工一樣確保資料能順暢地流動,像建築師一樣設計穩固的系統架構。最大的成就感,可能來自於看到整個團隊,因為你建造的基礎設施或是流程而工作更順利。


資料科學家 (Data Scientist) - 星辰預言師的一天

raw-image

最後一個場景,你是星辰預言師。

今天契文學者帶著一個挑戰來找你:「我們想要預測哪些客戶可能會流失,這樣就能提前做挽留行銷。

你覺得可行嗎?」

你的眼睛又開始發亮了。( 又可以要求請個下午茶了 )

這正是你最喜歡的挑戰類型。( 才怪 )

你開始收集各種可能相關的資料:客戶的購買頻率、最後一次購買時間、平均訂單金額、客服聯繫次數、瀏覽行為...

接下來的兩週,你就像在做實驗一樣,嘗試不同的機器學習演算法:邏輯回歸、隨機森林、梯度提升...每個模型都有不同的預測準確度。

最終你找到了一個準確率達到 85% 的模型。

更重要的是,還發現了一些有趣的規律:客戶如果連續 30 天沒有登入網站,流失機率會大幅上升;如果客服聯繫次數超過 3 次,也是一個危險信號。

基於這些發現,你和契文學者一起設計了一套客戶挽留策略:對於模型預測的高風險客戶,系統會自動發送個人化的優惠券或推薦商品。

三個月後,客戶流失率下降了 20%,公司營收因此增加了好幾百萬。

這就是星辰預言師的日常:用統計學和機器學習的魔法,從歷史資料中預測未來。

最大的成就感,可能來自於看到自己找到的模型 ( 也可能是自己建的 ),真的幫助公司做出更好的決策。


賢者團隊

說完這四個故事,有沒有發現一件事?

他們其實是在解決同一個問題:如何讓這家公司營運得更好。

只是每個人負責不同的環節。

星圖師負責把資料變成可理解的資訊,契文學者負責找出問題和解決方案,工匠大師負責確保資料基礎設施穩定,星辰預言師負責預測和優化。

在小公司,你可能需要身兼四職。

在大公司,你可能專精其中一個領域。( 當然也可能也還是身兼四職 )

但無論如何,了解這四種思維模式都很重要,因為它們代表了數據工作的四個核心面向。


主修專業

雖然你可能什麼都要做,但總有一個方向是你最有天賦的。

想像一下,如果你在一家新創公司工作,老闆給你一個任務:「我們想了解客戶行為,提升營收。」

你的第一反應會是什麼?

如果你想的是:「我要先把客戶資料整理成清楚的圖表,看看有什麼趨勢」,那你可能是天生的星圖師。

如果你想的是:「我要先了解現在的營收問題出在哪裡,是獲客成本太高?還是客戶留存率太低?」,那你可能是天生的契文學者。

如果你想的是:「我要先確認資料品質如何,建立一套穩定的資料收集和處理流程」,那你可能是天生的工匠大師。

如果你想的是:「我要建立一個模型來預測客戶的生命週期價值,找出最有價值的客戶群」,那你可能是天生的星辰預言師。

但以上都是個人主觀認為的可能,真實情況確實是還會有異動。


共同心法

不管你最終發現自己偏向哪一種類型,都有一個共同的修行心法。

還記得我在第一篇文章分享的那個核心思維嗎?

「因為我看到了什麼 → 所以想知道什麼 → 那為什麼想要知道這個? → 那我要如何知道呢 → 那我要怎麼衡量呢?」

這 5 步驟思考心法,就是四位數據賢者的共同語言。

讓我用剛才的電商故事來示範:

星圖師的思考過程: 看到銷售數據很雜亂 → 想知道銷售趨勢和各管道效果 → 因為需要幫行銷團隊做決策 → 用圖表和儀表板呈現 → 用轉換率和 ROI 來衡量效果

契文學者的思考過程: 看到客戶滿意度下降 → 想知道根本原因是什麼 → 因為滿意度影響客戶留存和營收 → 透過調查和數據分析找出問題點 → 用滿意度分數和客訴數量來衡量改善效果

工匠大師的思考過程: 看到資料同步經常出錯 → 想知道如何建立穩定的資料流程 → 因為資料品質影響所有分析的準確性 → 設計自動化檢查和修復機制 → 用系統穩定度和資料完整性來衡量

星辰預言師的思考過程: 看到客戶流失問題 → 想知道能否預測哪些客戶會流失 → 因為提前預警能幫助挽留客戶 → 用機器學習建立預測模型 → 用預測準確率和實際挽留成效來衡量

我不確定有沒有發現,雖然四個人做的事情不同,但思考邏輯似乎是一樣的?


AI 時代的真正護城河

現在 ChatGPT 可以幫你寫 SQL、Python,各種 no-code 工具讓技術門檻越來越低。

但有一件事 AI 永遠無法取代:「知道要解決什麼問題」

就像我之前提到的咖啡店選址案例,會不會寫程式算人流根本不是重點,而是能不能想到「轉進率比絕對人流更重要」這個商業邏輯。

在剛才的電商故事中,星圖師的價值不在於會用什麼視覺化工具,而在於知道「行銷主管需要看到各管道的轉換率比較」;契文學者的價值不在於會用什麼分析方法,而在於能想到「滿意度下降可能跟物流品質有關」。

程式可以外包給 AI,但「問對問題」的能力,只能靠經驗和思考累積。

無論你最終發現自己偏向哪種類型,這個 5 步驟思考心法就是你在 AI 時代的最大競爭優勢。


數據分析師職業方向評估

想知道自己適合哪個方向嗎?

不用做什麼職業測驗,直接開始實作就對了。

找一個你生活中遇到的小問題,用那個 5 步驟心法來解決看看:

比如說,你想了解自己的消費習慣:

  1. 看到什麼:我的信用卡帳單每個月都很高
  2. 想知道什麼:我的錢都花到哪裡去了?
  3. 為什麼重要:了解消費模式才能更好地理財
  4. 如何知道:整理三個月的消費記錄,分類分析
  5. 如何衡量:能清楚看出各類別的支出占比和趨勢

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發現自己更享受哪個部分:

如果你最有成就感的是把消費記錄整理成漂亮的圖表,讓支出一目了然,那你可能是星圖師類型。

如果你最有成就感的是找出「為什麼餐飲支出這麼高」的根本原因,並想出具體的節省方案,那你可能是契文學者類型。

如果你最有成就感的是設計一套自動化的記帳系統,讓以後的資料收集和整理都變得更簡單,那你可能是工匠大師類型。

如果你最有成就感的是建立一個模型來預測下個月的支出,或是找出消費行為的隱藏規律,那你可能是星辰預言師類型。

如果都不喜歡,那你就很容易沒錢 XD。

再次強調,最重要的能力是「很清楚地需要知道『為什麼會想要知道」。

如果你讀到這裡,發現自己就是那種愛問「為什麼」、喜歡確認事情的人,那你已經具備了數據思維的基本特質。

我想現在很多職業的心法都是共通的,或許可以翻翻我過去的文章找一下大秘寶。

不好意思今天的話有點多,但希望還是可以讓大家帶點東西走。

Just share to you ~ 我是 Joker,咱們下回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hare-N-Do-U
46會員
154內容數
這個房間是為渴望自我提升的學習者與職場工作者,提供系統化的個人成長心法,陪伴你掌握職涯與人生的主導權,打造屬於自己的理想生活。
Share-N-Do-U的其他內容
2025/09/23
英文不好的我是怎麼在外商工作的 ? 命運
Thumbnail
2025/09/23
英文不好的我是怎麼在外商工作的 ? 命運
Thumbnail
2025/09/15
真正重要的輸出 永遠都有「然後呢」 IPO 是什麼 ? 可能有的人會覺得是跟股票或是跟投資相關。 就我知道 IPO 的概念是 - 本來是自己的,然後要公開給大家知道了。 而我今天我也想來一個我工作以及生活的 IPO 。 我自己日常除了常常在用二元分類外,還有另一個概念是 - 我
Thumbnail
2025/09/15
真正重要的輸出 永遠都有「然後呢」 IPO 是什麼 ? 可能有的人會覺得是跟股票或是跟投資相關。 就我知道 IPO 的概念是 - 本來是自己的,然後要公開給大家知道了。 而我今天我也想來一個我工作以及生活的 IPO 。 我自己日常除了常常在用二元分類外,還有另一個概念是 - 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在AI時代下我們需要具備的職能,例如提問力、判斷力和專業能力。同時也提到了在使用AI時需要注意的事情,以及一些問答希望可以跟讀者有所互動與交流。另外作者也分享了自己使用AI工具的心得,並期待可以幫助初學者更快地瞭解如何應對AI的基礎邏輯。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在AI時代下我們需要具備的職能,例如提問力、判斷力和專業能力。同時也提到了在使用AI時需要注意的事情,以及一些問答希望可以跟讀者有所互動與交流。另外作者也分享了自己使用AI工具的心得,並期待可以幫助初學者更快地瞭解如何應對AI的基礎邏輯。
Thumbnail
放了很多圖片的解答(一直複製貼上好累ㄚ)
Thumbnail
放了很多圖片的解答(一直複製貼上好累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