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本文旨在幫助考生「建立正確的閱讀觀念。」做閱讀題時,力求「掌握文章結構,」以及「理解文章作者的意圖與論述鋪陳。」掌握文章脈絡,有助於把握「重點資訊。」
本系列文將分成上、下兩部分。上部分會先提點閱讀重點。閱讀重點
篇章結構的解題重點如下:
一、文章的主題與體裁
二、段落布局(論點的安排)
三、辨識各段落的主題句
四、段落連貫性
五、語句銜接性
六、前後(段落)呼應
以下將以膠囊旅館(31-34)一文,進一步講解這幾個重點。
一、文章主題與體裁
閱讀任何文章內文之前,第一步驟都是確認「文章主題」(在討論什麼),以及「文章體裁」(如何分類)。
這兩個重要資訊,通常,都能在第一段落找到。唯有「體裁」可能不太直觀,需要推敲「文章作者的意圖,」才可能進一步確定。
因此,掌握「體裁」仍需考生增加更多閱讀經驗,多讀長文、互相比較。
- 主題:Capsule hotel 【膠囊旅館】
(提示)“A capsule hotel . . .”
- 體裁:介紹文,或稱「科普文」
- 功能:介紹某種現象,或者補充一般人不曾留意的冷知識
二、段落布局
掌握「主題,」接著分析「論述布局。」
理論上,任何負責任的作者都會遵守文意的「連貫性」;各段落都會呼應主題,而不會岔題;並且,段落安排遵守某種邏輯,且保持文意通暢,讓讀者不至於迷失。
另外,閱讀題會出現題目,例如「文章作者如何發展/安排論述」(how does the author develop the ideas)──即是問「段落布局,」或篇章結構。
通常,各段的「主題句」會明確提出段落要旨(將於第三點列出各段主題句)。
從段落要旨可以得知段落的功能。
列出各段落功能如下:
段落一:破題;開宗明義說明主題為「膠囊旅館」
段落二:承繼上段;描述膠囊旅館的特徵,以及設計的目的
段落三:發展沿革;膠囊旅館的發展
段落四:總收全文;呈現另外一種觀點,以呼應「獨特」(unique)這個論點
三、各段落主題句
各段主題句如下:
段落一:(Line 1)
”A capsule hotel, also known as a pod hotel, is a unique type of basic, affordable accommodation.”
段落二:(Line 1)
“A typical room of a capsule hotel is roughly the length and width of a single bed, with sufficient height for a guest to crawl in and sit up on the bed.”
段落三:(Line 1-2)
“The first capsule hotel, the Capsule Inn Osaka, opened in 1979. Since then, capsule hotels have quickly spread to other cities and countries.”
段落四:(Line 1)
“While offering budget-conscious travelers a unique option, capsule hotels may not be suitable for everyone.”
四、段落連貫性 (coherence)
整理各段落功能,可以看出文章的安排:
「破題」→「描述外觀與功能」→「發展沿革」→「收題,呼應『獨特性』」
- 「破題」:膠囊旅館,因應「最低消費的需求」而生、獨特的住宿形式
- 「外觀與功能」:僅容一人身的空間、只滿足基本睡的需要;最低需求的設計,供給追求低廉與效率的消費者
- 「發展沿革」:迅速在擁擠的大都會擴張;從原本只有提供床,到提供更多服務如免費Wi-Fi、行動充電等……
- 「收題」:儘管獨特,膠囊旅館並非適合所有人;意思是,只給有「特定需求」且能適應不舒適的顧客。
- 全文圍繞「獨特性」(uniqueness)這點。
五、語句銜接性(cohesion)
從宏觀角度來看,段落之間的邏輯關聯稱作「連貫性。」
與之對應,微觀來說,語句之間的關聯即是「銜接性。」
一言以蔽之,「銜接性」即是「前言接後語」的性質。
意指:前面的句子提示後面要說的內容,後面的句子承接、呼應前面講過的話;如此,連貫地說明內容。
篇章結構大題的考點即是「語句之間的銜接性。」
掌握通篇的連貫性(宏觀)有助於掌握段落當中,語句之間的銜接性(微觀)。
題目分析將著墨銜接性,請參考下面「題目分析」的部分。
六、前後呼應
前後呼應即是「連貫與銜接」(coherence and cohesion)的性質。
微觀來看,前言接後語;前句與後句相互呼應。
段落當中,主題句與結論句呼應;主題句藉由承接在後的各個句子,通往呼應段落主旨的結論句。
宏觀來看,段落與段落之間的連貫性,是由「上面段落的結論句」承接「下面段落的主題句。」亦即「前段的結論句」開啟「後段的主題」;後段的主題句承繼上段的結論。
由此看來,從綜觀的角度來看,文章的前言對後語──前後呼應──體現在:
1. 「首段」對「末段」
2. 首段「主題句、結論句呼應,」對應末段「主題句、結論句呼應」
3. 「首段」的破題,由中間的段落承接,再轉遞至末段,以結論句總收全文。
小結
掌握以上的閱讀重點,應該能幫助考生理解文章脈絡與文意的梗概。
下部分將從銜接性的角度解析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