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慮依附如何形成
好,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焦慮型依附會有的狀況與處理。通常有一些個案,他們有感情的困擾,來找我之後,只要有穩定的會談一陣子,然後更去看清楚自己感情中真正的樣貌,他們的焦慮型依附的狀況都可以減緩。
不再這麼地為對方影響自己的心情,甚至有一些個案還會說出:「我覺得談戀愛很累,我不想要談戀愛。」這樣的話,一聽好像是很沒有動力。
但是如果是在焦慮型依附的類型的個案,說出這樣的話,我反而會視為是一個很大的成長。事實上,焦慮型依附的特徵就是:太快把自己的認同給對方,然後希望藉由對方來看到自己,來重回一種被認同。想要獲得一種被珍重、被看見的感受。那為什麼會有這樣子的「粉紅泡泡」呢?為什麼會讓焦慮型依附的人,這麼快就想要把認同給對方呢?通常是因為,在兒童時期的客體關係當中,也就是自己和母親或者是親密照顧者的關係,不夠圓滿、不夠感受到有愛,所以就容易想要尋找一個人。
希望自己可以住進他的心裡,希望可以重返幼年時期,那種被慈祥母親照料、全然被信任與看見的感覺。
粉紅泡泡破碎的時刻
也因為有這樣的期待,就很容易把某一些遇到的對象,自己給自己戴上了有色眼鏡。當對方有一些很美好的特質,值得去追求,這個時候,就會很快、不加思索地把自己的認同感給對方,讓對方住進自己心底。
而為什麼我會說,當個案說「不想要再談戀愛」的時候,反而是一件好事呢?是因為某些程度上,摘掉了這個有色眼鏡,過去那種執念的粉紅泡泡破碎了。
通常這些粉紅泡泡破碎的時候,個案會跟我說:其實對方也沒有自己想像中的這麼好;或者是說,要一直去顧慮對方的心情,七上八下的也會覺得很累。像這些話語,就是粉紅泡泡破碎後的醒悟,也象徵著現實的真相。
當自己身處在粉紅泡泡當中,因為孤單感、渴望被看見與被視為重要,就會很強烈地想要和對方在一起,隨時聯繫、保持親密感,來避免孤單。
但是當這份需求太過強烈時,其實就看不見真相。那些真相的細節通常是:對方不如我們想像中的美好,而是我們自己投射了一個理想化的期待,一種「一生一世、一相守」的幻想。
然而現實是:就算對方真的喜歡自己,每個人也都活在自己的現象場當中,在過自己的生活,以自己為中心。
看清自己,找回力量
戀愛在剛開始的時候,會有一種融合感,把對方視為最重要的,時常想要聯繫、心繫對方。但是只要有談過戀愛的人都知道,這份感覺久了之後,就會重歸於平靜、重歸於分離,每個人會重新開始經營自己,以自己為重心。
所以,在治療的過程當中,如果是有焦慮型依附特質的人,我會很建議好好來諮商一陣子,看清楚自己在感情中的執著、期待與反應。
越能看清楚自己,焦慮型依附的情況也會隨之減緩,不安全感會降低,而自己也將會更有能量。
好,我們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邊,謝謝。
✨ 關於養心齋
作者|林老師 玉晞居士
「養心齋——超直覺心理諮詢顧問」陪伴你探索潛意識的深層信念,理解反覆的人際模式,並找到屬於自己的療癒與成長之路。
在這裡,我們關注的不只是表面的問題,而是透過潛意識心念分析、情感卡點釋放與自我覺察練習,幫助你看見內心深層的需求,學會與自己和解,進而與他人建立更健康的連結。
- 📌 想要擺脫焦慮依附、走出情感困境
- 📌 想要看清自己在關係裡的盲點
- 📌 想要學習更自在的愛與被愛
歡迎走進養心齋,讓心慢慢安定下來,找到屬於你的力量。
✨ 把心養好,前方的路都能走順
✨ 養心能斷煩惱,覺知找回喜悅
✨ 心念轉變,世界就會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