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依附是什麼?如何走出不安全依附的關係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焦慮依附如何形成

好,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焦慮型依附會有的狀況與處理。通常有一些個案,他們有感情的困擾,來找我之後,只要有穩定的會談一陣子,然後更去看清楚自己感情中真正的樣貌,他們的焦慮型依附的狀況都可以減緩

不再這麼地為對方影響自己的心情,甚至有一些個案還會說出:「我覺得談戀愛很累,我不想要談戀愛。」這樣的話,一聽好像是很沒有動力。

但是如果是在焦慮型依附的類型的個案,說出這樣的話,我反而會視為是一個很大的成長。事實上,焦慮型依附的特徵就是:太快把自己的認同給對方,然後希望藉由對方來看到自己,來重回一種被認同。

想要獲得一種被珍重、被看見的感受。那為什麼會有這樣子的「粉紅泡泡」呢?為什麼會讓焦慮型依附的人,這麼快就想要把認同給對方呢?通常是因為,在兒童時期的客體關係當中,也就是自己和母親或者是親密照顧者的關係,不夠圓滿、不夠感受到有愛,所以就容易想要尋找一個人。

希望自己可以住進他的心裡,希望可以重返幼年時期,那種被慈祥母親照料、全然被信任與看見的感覺。


粉紅泡泡破碎的時刻

也因為有這樣的期待,就很容易把某一些遇到的對象,自己給自己戴上了有色眼鏡。當對方有一些很美好的特質,值得去追求,這個時候,就會很快、不加思索地把自己的認同感給對方,讓對方住進自己心底。

而為什麼我會說,當個案說「不想要再談戀愛」的時候,反而是一件好事呢?是因為某些程度上,摘掉了這個有色眼鏡,過去那種執念的粉紅泡泡破碎了。

通常這些粉紅泡泡破碎的時候,個案會跟我說:其實對方也沒有自己想像中的這麼好;或者是說,要一直去顧慮對方的心情,七上八下的也會覺得很累。像這些話語,就是粉紅泡泡破碎後的醒悟,也象徵著現實的真相。

當自己身處在粉紅泡泡當中,因為孤單感、渴望被看見與被視為重要,就會很強烈地想要和對方在一起,隨時聯繫、保持親密感,來避免孤單。

但是當這份需求太過強烈時,其實就看不見真相。那些真相的細節通常是:對方不如我們想像中的美好,而是我們自己投射了一個理想化的期待,一種「一生一世、一相守」的幻想。

然而現實是:就算對方真的喜歡自己,每個人也都活在自己的現象場當中,在過自己的生活,以自己為中心。


看清自己,找回力量

戀愛在剛開始的時候,會有一種融合感,把對方視為最重要的,時常想要聯繫、心繫對方。但是只要有談過戀愛的人都知道,這份感覺久了之後,就會重歸於平靜、重歸於分離,每個人會重新開始經營自己,以自己為重心。

所以,在治療的過程當中,如果是有焦慮型依附特質的人,我會很建議好好來諮商一陣子,看清楚自己在感情中的執著、期待與反應。

越能看清楚自己,焦慮型依附的情況也會隨之減緩,不安全感會降低,而自己也將會更有能量。

好,我們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邊,謝謝。


✨ 關於養心齋

作者|林老師 玉晞居士

養心齋——超直覺心理諮詢顧問」陪伴你探索潛意識的深層信念,理解反覆的人際模式,並找到屬於自己的療癒與成長之路。

在這裡,我們關注的不只是表面的問題,而是透過潛意識心念分析、情感卡點釋放與自我覺察練習,幫助你看見內心深層的需求,學會與自己和解,進而與他人建立更健康的連結。

  • 📌 想要擺脫焦慮依附、走出情感困境
  • 📌 想要看清自己在關係裡的盲點
  • 📌 想要學習更自在的愛與被愛

歡迎走進養心齋,讓心慢慢安定下來,找到屬於你的力量。

把心養好,前方的路都能走順

養心能斷煩惱,覺知找回喜悅

心念轉變,世界就會不同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養心齋超直覺心理諮詢的沙龍
37會員
99內容數
金剛經說「善護念」,透過對心性、意識、心念的關注,以心為本,進行修行
2025/08/06
愛情不是敗在不夠愛,而是輸在彼此的情感基調不同。 你以為對方冷淡,對方卻只是在沉默中保護自己;你以為自己只是表達在意,對方卻感受到壓力。這篇文章帶你看見感情裡最容易被忽略的默契落差,從根本了解為什麼熟悉的人,最容易傷我們最深。唯有理解彼此的模式,才能停止無聲的誤解與拉扯。
Thumbnail
2025/08/06
愛情不是敗在不夠愛,而是輸在彼此的情感基調不同。 你以為對方冷淡,對方卻只是在沉默中保護自己;你以為自己只是表達在意,對方卻感受到壓力。這篇文章帶你看見感情裡最容易被忽略的默契落差,從根本了解為什麼熟悉的人,最容易傷我們最深。唯有理解彼此的模式,才能停止無聲的誤解與拉扯。
Thumbnail
2025/07/18
在伴侶關係中,爭執與不一致是常見的狀態。本文深入探討「尊重」的真正意涵──接納,即使無法理解,也能承認對方行為的存在理由。透過無條件的接納態度,不僅能降低情緒衝突,也有助於雙方更有效地溝通與站在同一陣線。這是一種成熟的愛,是建立關係和諧與理解的關鍵力量。
Thumbnail
2025/07/18
在伴侶關係中,爭執與不一致是常見的狀態。本文深入探討「尊重」的真正意涵──接納,即使無法理解,也能承認對方行為的存在理由。透過無條件的接納態度,不僅能降低情緒衝突,也有助於雙方更有效地溝通與站在同一陣線。這是一種成熟的愛,是建立關係和諧與理解的關鍵力量。
Thumbnail
2025/07/15
在戀愛中,你總是愛錯人、受盡消耗嗎?這篇文章從戀愛心理學的角度出發,解析「投射性認同」與「想要 vs. 需要」的差異,引導你認清伴侶選擇的盲點。真正適合的關係,不是激情,而是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學會在感情中成長,才能遇見與你真實契合的對象。
Thumbnail
2025/07/15
在戀愛中,你總是愛錯人、受盡消耗嗎?這篇文章從戀愛心理學的角度出發,解析「投射性認同」與「想要 vs. 需要」的差異,引導你認清伴侶選擇的盲點。真正適合的關係,不是激情,而是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學會在感情中成長,才能遇見與你真實契合的對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最近開始轉涼了,各位鳥奴們是否會開始擔心小鳥會著涼呢?不用擔心,今天這篇直接帶你看需要的商品,而且今天除了照片之外,我們也直接帶連結✨讓你的雙11購物不盲目,讓你想買直接加入購物車,除了長知識也可以直接下單避寒神器🫱🏼文章結尾也會告訴大家在花錢的同時也能省錢、賺錢的小撇步,請記得留到最後!!
Thumbnail
最近開始轉涼了,各位鳥奴們是否會開始擔心小鳥會著涼呢?不用擔心,今天這篇直接帶你看需要的商品,而且今天除了照片之外,我們也直接帶連結✨讓你的雙11購物不盲目,讓你想買直接加入購物車,除了長知識也可以直接下單避寒神器🫱🏼文章結尾也會告訴大家在花錢的同時也能省錢、賺錢的小撇步,請記得留到最後!!
Thumbnail
本文探討情感依賴與獨立的定義、影響及關係中的平衡方法,並提供實際建議來幫助伴侶們建立更和諧的關係。
Thumbnail
本文探討情感依賴與獨立的定義、影響及關係中的平衡方法,並提供實際建議來幫助伴侶們建立更和諧的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依戀理論中的四種依戀類型,包括安全型依附、焦慮型依附、逃避型依戀和恐懼型依附,並提供了對應的人際關係建議。瞭解自己的依附類型,並在需要時尋求適當支持和協助,以促進更健康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依戀理論中的四種依戀類型,包括安全型依附、焦慮型依附、逃避型依戀和恐懼型依附,並提供了對應的人際關係建議。瞭解自己的依附類型,並在需要時尋求適當支持和協助,以促進更健康關係。
Thumbnail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出現情緒高亢和情緒低落的狀況,但是若因為情緒過高或情緒過低而對生活、課業與工作造成影響,便可能是罹患情感性疾患。
Thumbnail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出現情緒高亢和情緒低落的狀況,但是若因為情緒過高或情緒過低而對生活、課業與工作造成影響,便可能是罹患情感性疾患。
Thumbnail
焦慮症患者的恐懼通常與對於未知、不確定的事物或情況的擔憂和恐懼有關,這可能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Thumbnail
焦慮症患者的恐懼通常與對於未知、不確定的事物或情況的擔憂和恐懼有關,這可能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Thumbnail
焦慮是正常的情緒反應,但當個體的杏仁核反應過於敏感時,可能會導致過度焦慮。除了生理因素外,心理特質及過去經驗也對焦慮產生影響。專業心理師的協助可幫助找到焦慮的源頭。
Thumbnail
焦慮是正常的情緒反應,但當個體的杏仁核反應過於敏感時,可能會導致過度焦慮。除了生理因素外,心理特質及過去經驗也對焦慮產生影響。專業心理師的協助可幫助找到焦慮的源頭。
Thumbnail
在本篇文章中,我深入探討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依附風格——焦慮型依附與安全型依附,在愛情關係中的相互作用。分享了我和J先生如何在這種動態中尋找平衡,從而使我從一個充滿不安和懷疑的焦慮型依附者轉變為一個更加自信和安定的人。本文不僅是關於愛情的故事,更是關於自我發現和成長的旅程。通過我們的經歷,我希望啟發讀者反思自己的依附風格,探索如何在關係中獲得成長和轉變,建立更加穩固和滿足的聯繫。
Thumbnail
在本篇文章中,我深入探討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依附風格——焦慮型依附與安全型依附,在愛情關係中的相互作用。分享了我和J先生如何在這種動態中尋找平衡,從而使我從一個充滿不安和懷疑的焦慮型依附者轉變為一個更加自信和安定的人。本文不僅是關於愛情的故事,更是關於自我發現和成長的旅程。通過我們的經歷,我希望啟發讀者反思自己的依附風格,探索如何在關係中獲得成長和轉變,建立更加穩固和滿足的聯繫。
Thumbnail
焦慮型依附的人,在情感中過度親密,錯把互相依存解釋為愛;逃避型依附的人,過度獨立,難以展現真實、脆弱的力量。 安全型依附的人,則是既親密又獨立。 能坦然地分享自己的情緒感受,透過自我揭露建立更深刻的關係;同時又能為自己設立清楚的界線,不會在感情中失去自己。 而我是如何在過去一年中,
Thumbnail
焦慮型依附的人,在情感中過度親密,錯把互相依存解釋為愛;逃避型依附的人,過度獨立,難以展現真實、脆弱的力量。 安全型依附的人,則是既親密又獨立。 能坦然地分享自己的情緒感受,透過自我揭露建立更深刻的關係;同時又能為自己設立清楚的界線,不會在感情中失去自己。 而我是如何在過去一年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