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路上不孤單——親師合作好簡單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在開學沒多久前我才知道自己要成為一年級的班導師,過去教學經驗比較多落在中高年級的我其實有些緊張,因為在台灣大部分的低年級教師都是學校的資深老師擔任,我原本也以為會接高年級,結果居然是最「可愛」的低年級😂😂😂

至今已帶班一個月,很多事情真的是要等學生到場後才知道學生的狀況,並且也需要一段時間觀察了解個別和家庭狀態。某個下午,班上的一對父母來找我,他們懷抱著對孩子教養問題的焦慮與擔憂,來向我討論育兒路上遇到的教育問題,當天結束後我覺得自己講的並沒有非常清楚,幾經思索,決定用最擅長的方式整理出來,希望可以幫助有同樣問題的父母。

raw-image

撫平育兒焦慮,從理解孩子的行為開始

面對孩子「丟三落四」或「大吵大鬧」,父母的無力感和焦慮恐怕難以言喻。

1. 為什麼孩子總是丟三落四?

  • 大腦發展未成熟:孩子的大腦前額葉掌管「執行功能」,包括計畫、組織、記憶等,但這個區域在兒童時期還不夠成熟,所以會忘東忘西是正常的。父母不要認為孩子一定是「故意的」或「不負責任」。
  • 給予足夠的引導:「組織能力是需要學習的」。因此父母可以從旁協助,例如:一起製作檢查清單、為每樣東西規劃固定的家(例如:書包、鞋子、鑰匙)。這比單純的責罵更有效。

2. 為什麼孩子會大吵大鬧?

  • 情緒調節能力不足:孩子的情緒發展比語言發展快,當他們無法用言語表達內心的感受時,就會透過哭鬧來宣洩。這不是在「操控」父母,而是他們在「求救」。
  • 「負面行為」背後的「正面需求」:每個行為背後都藏著需求。大吵大鬧可能是因為需要被關注、需要安全感、或只是單純的累了。當父母能理解這一點,就能跳脫對抗,轉而擁抱孩子。

從「權威」到「夥伴」:建立正向的親子關係

現代教養的核心,不再是「我說了算」,而是「我們一起來」。我們可以從「命令者」轉變為「引導者」。

1. 練習同理心傾聽

  • 當孩子鬧脾氣時,先暫停責罵,試著蹲下來與他平視。
  • 用簡單的話語回應他的情緒:「你現在很生氣,對不對?」、「我知道你很難過。」這能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情緒被看見、被接納。

2. 設立明確且一致的界線

  • 「溫和而堅定」:這句話是許多正向教養的核心。溫和地對待孩子的情緒,但堅定地執行規則。例如:「我知道你很想要那個玩具,但是我們現在不能買。」說完後,就不再動搖。
  • 界線的用意:告訴家長,界線不是為了懲罰,而是為了給孩子安全感。當孩子知道底線在哪裡,他們會更有安全感。

3. 賦予孩子選擇權

  • 給予孩子有限的選擇權,能讓他們感到被尊重與控制感。例如:「你要現在寫功課,還是吃完點心再寫?」這能減少親子之間的權力衝突。

針對孩子良好習慣的建立和維持,「行為塑造」是正向教養中核心的一環。

行為塑造的核心在於,將一個大目標拆解成許多小步驟,並在孩子完成每個小步驟時,給予立即且正向的回饋,藉此循序漸進地引導他們達成最終目標。

我們可以這麼做:

1. 拆解大目標,化為小步驟

將複雜的任務(如:整理房間)分解成孩子能力所及的小任務,這能讓他們感到任務是可行的,也更有成就感。

  • 範例:
    • 大目標: 每天自己整理書包。
    • 小步驟:把今天的課本和聯絡簿從書包拿出來。檢查聯絡簿,確認功課。把明天的課本、簿本放進書包。把餐袋、水壺和學用品放進書包。

2. 給予立即且具體的正向回饋

獎勵應該在孩子完成任務後馬上給予,並且清楚地說出你讚美他的原因。

  • 範例:
    • NG 說法: 「你很棒。」(太籠統,孩子不清楚為什麼)
    • OK 說法: 「你今天自己把書包整理好了,老師看到你把明天的課本都放進去了,很棒!」(具體指出好的行為)
    • 可以不只是言語的回饋: 一個擁抱、一個拍肩、或一個大大的微笑,都是強而有力的正向回饋。

3. 善用「集點」或「獎勵表」

這是一種具體化獎勵的方式,能讓孩子清楚看到自己的進步。

  • 範例:
    • 針對「自己穿鞋子」這件事,可以製作一個小表格或海報。
    • 只要孩子自己穿好鞋子,就可以得到一個貼紙或畫一個星星。
    • 當累積到一定的數量(例如:集滿五顆星),就可以兌換一個事先約定好的小獎勵,如:玩十分鐘玩具、多聽一個故事。

4. 忽略不當行為,只關注正向行為

這並不是要父母對孩子的錯誤視而不見,而是當孩子出現輕微的不當行為時,先不要給予過多關注(包括負面的斥責),因為有時負面的關注也會變成一種獎勵。

  • 範例:
    • 當孩子在鬧脾氣時,如果情況安全,可以先轉移注意力,或等到他冷靜下來再處理。
    • 當他安靜下來後,立刻給予關注:「你現在冷靜下來了,很棒,我們來好好聊聊。」這能讓他理解,只有好的行為才能得到你的關注。

一些提醒

  • 家長要保持一致性:行為塑造最需要的是堅持。所有家庭成員(包含主要照顧者)都需要用同樣的方式來處理孩子的行為,才能讓孩子清楚地知道界線在哪。
  • 獎勵與物質誘惑:家長可能會擔心,集點或獎勵是否會讓孩子變得「功利」。重點在於,獎勵的最終目標是將外在動機內化為內在動機。當孩子逐漸習慣好的行為後,可以慢慢減少獎勵的頻率,並轉而強調「因為你做到了,你為自己感到驕傲」。

這些方法希望能讓家長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且能更有系統地引導孩子,也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充滿成就感。讓我們一起成為教養路上的好夥伴——親師合作不孤單!

集點卡範例(點這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olo的沙龍
29會員
60內容數
Lol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0
12月份我都在忙碌於四上國語〈海洋世界〉單元的設計和教學,其中也包含第十一課〈美食島〉文本探究的教學演示,這次國語文教學演示的文本〈美食島〉是一個故事,因此我想到用分析故事角色表情、動作和對白背後的情緒來理解整個故事的背景、經過與結果。我設計出了一個故事的情緒折線圖......
Thumbnail
2024/12/30
12月份我都在忙碌於四上國語〈海洋世界〉單元的設計和教學,其中也包含第十一課〈美食島〉文本探究的教學演示,這次國語文教學演示的文本〈美食島〉是一個故事,因此我想到用分析故事角色表情、動作和對白背後的情緒來理解整個故事的背景、經過與結果。我設計出了一個故事的情緒折線圖......
Thumbnail
2024/10/11
昨天靈感閃過,我突然想起去年在iPad上寫下的一些東西。翻出來閱讀後,這個動作像喚醒了我靈魂深處的求知慾望,讓我整個國慶假期的早晨都沉浸在整理這一年來我內在的變化。 那篇文章是我以「人生劇本」的方式書寫,從第一人稱視角回顧自己的人生。我回溯了從童年到成年的經歷,並在每個段落後進行自我分析.....
Thumbnail
2024/10/11
昨天靈感閃過,我突然想起去年在iPad上寫下的一些東西。翻出來閱讀後,這個動作像喚醒了我靈魂深處的求知慾望,讓我整個國慶假期的早晨都沉浸在整理這一年來我內在的變化。 那篇文章是我以「人生劇本」的方式書寫,從第一人稱視角回顧自己的人生。我回溯了從童年到成年的經歷,並在每個段落後進行自我分析.....
Thumbnail
2024/09/23
我不是第一次接觸21天的鏡子練習,今年四月底,我在一隅有光的社團裡也跟著老師和虛擬社群一起每天照著編輯過後的資訊照著練習。我當時並不知道原來鏡子練習是一本書、是一位女士Louise L. Hay暢銷全球的著作。這本書是我的生涯教練Ann在今年八月送我的。我很喜歡這本書簡單明瞭,不長篇大論的.....
Thumbnail
2024/09/23
我不是第一次接觸21天的鏡子練習,今年四月底,我在一隅有光的社團裡也跟著老師和虛擬社群一起每天照著編輯過後的資訊照著練習。我當時並不知道原來鏡子練習是一本書、是一位女士Louise L. Hay暢銷全球的著作。這本書是我的生涯教練Ann在今年八月送我的。我很喜歡這本書簡單明瞭,不長篇大論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課輔班老師會有兩篇文章,一篇是做小書篇,分享教國小小朋友製作小書的心得,另外一篇是管教篇,分享我第一次當老師管理小朋友的困境,與如何慢慢有自己一套的管理方式。
Thumbnail
課輔班老師會有兩篇文章,一篇是做小書篇,分享教國小小朋友製作小書的心得,另外一篇是管教篇,分享我第一次當老師管理小朋友的困境,與如何慢慢有自己一套的管理方式。
Thumbnail
學會欣賞自己的優點,接納自己的不足,保持一顆平常心,這樣無論外界環境如何變化,你都能保持內心的平靜和自足。
Thumbnail
學會欣賞自己的優點,接納自己的不足,保持一顆平常心,這樣無論外界環境如何變化,你都能保持內心的平靜和自足。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我轉換工作後的第一份工作的心路歷程,包括了環境的陌生感、與老闆的相處、上班壓力與薪資討論等等。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我轉換工作後的第一份工作的心路歷程,包括了環境的陌生感、與老闆的相處、上班壓力與薪資討論等等。
Thumbnail
分享我兼職個別指導老師的教學經歷,包括遇到的四位學生,以及他們各自的學習歷程和成長。
Thumbnail
分享我兼職個別指導老師的教學經歷,包括遇到的四位學生,以及他們各自的學習歷程和成長。
Thumbnail
「這真的是我見過最爛的班級了。」頓了頓,她又接著說:「我教書了十幾年,從來沒有遇到這麼多補救教學的,奇怪了你們國小到底是多混?怎麼會有這麼多補救教學⋯⋯」 她是我們的班導,是即將與我們共度國中三年的班導,然而,這是她與我們初次見面說的第一句話。
Thumbnail
「這真的是我見過最爛的班級了。」頓了頓,她又接著說:「我教書了十幾年,從來沒有遇到這麼多補救教學的,奇怪了你們國小到底是多混?怎麼會有這麼多補救教學⋯⋯」 她是我們的班導,是即將與我們共度國中三年的班導,然而,這是她與我們初次見面說的第一句話。
Thumbnail
像風像海水的我,上課前,知道心裡在湧動。做著晨間運動、洗澡,讓自己回穩,但深知對於上課,面對學生,我仍然是浮躁不確定的,仍然會突然發出:我真的有東西可以帶給學生嗎?常常這樣懷疑自己,但也真的沒有太多技術性的方法,像螺絲起子那樣拴緊我那咨意的擾動和想到什麼就丟什麼的言語。 我給自己這學期一個操練,就
Thumbnail
像風像海水的我,上課前,知道心裡在湧動。做著晨間運動、洗澡,讓自己回穩,但深知對於上課,面對學生,我仍然是浮躁不確定的,仍然會突然發出:我真的有東西可以帶給學生嗎?常常這樣懷疑自己,但也真的沒有太多技術性的方法,像螺絲起子那樣拴緊我那咨意的擾動和想到什麼就丟什麼的言語。 我給自己這學期一個操練,就
Thumbnail
從學務處生教組長卸任後,接下了我最期盼的三年級導師。大年初七懷抱著期待無比的心情開學,一走進教室,早到教室的孩子們紛紛衝過來把我團團抱住,有幾個甚至哭了起來。在我不禁莞爾的同時,也為寶貝們感到心疼;一個月不見,有這麼誇張嗎?
Thumbnail
從學務處生教組長卸任後,接下了我最期盼的三年級導師。大年初七懷抱著期待無比的心情開學,一走進教室,早到教室的孩子們紛紛衝過來把我團團抱住,有幾個甚至哭了起來。在我不禁莞爾的同時,也為寶貝們感到心疼;一個月不見,有這麼誇張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