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小人總是找上你?你可能不知道,討好型人格會發出一種「隱形訊號」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你是不是也遇過這種事?

明明是你熬夜趕出來的企劃,同事在會議上輕描淡寫說「這是我們一起做的」,主管就信了。你想澄清,話到嘴邊又吞了回去——怕顯得小氣、怕破壞氣氛、怕以後更難做人。
於是你告訴自己:「算了,不要計較。」
但這樣的「算了」,真的過去了嗎?還是只是壓在心底,變成越來越沉重的委屈?
如果你發現自己總是遇到「犯小人」的狀況——被搶功勞、被推卸責任、被背後說壞話——問題可能不只是「運氣不好」,而是你的潛意識裡,早就把自己放在了一個容易被忽視的位置。

心理學解析:討好型人格的「隱形訊號」

阿德勒心理學曾經提到:一個人如果過度感受到「自己不夠好」,就會在潛意識裡養成一種補償策略——而對某些人來說,這個補償策略就是**「討好」。 心理學上把這種模式稱為「討好型人格」**(People-Pleasing Personality),指的是那些習慣性壓抑自己需求、過度在意他人感受、害怕衝突與拒絕的人。
表面上看,你只是「好相處」、「不愛計較」,但在潛意識深處,其實藏著一個核心信念:

「我必須讓所有人都滿意,我才有價值。」

這個信念會讓你在無形中發出一種訊號——「我的位置可以被忽視」、「我不會反抗」、「我的需求不重要」。
而職場上那些習慣占便宜的人,特別擅長捕捉這種訊號。他們會測試:這個人會不會拒絕?會不會反擊?如果不會,那就可以繼續推進。
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提出的「自卑情結」**理論可以進一步解釋這件事。他認為,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某種程度的自卑感,而我們會發展出不同的「補償機制」來應對。
有些人的補償方式是追求權力或成就,但討好型人格的補償方式卻是:「透過讓所有人都喜歡我,來證明我是有價值的。」
問題是,當你用「討好」來定義自己的價值時,你就把自己放在了一個「需要被認可」的位置上。而這個位置,本身就低人一等。

潛意識補充:你以為自己在保護關係,其實是在傷害自己

很多時候,你選擇退讓、選擇沉默,並不是因為你軟弱,而是因為你的潛意識裡有一個深層的恐懼:
「如果我據理力爭,會不會被討厭?會不會被孤立?」
這種恐懼往往來自過去的經驗——也許是小時候被教導「女孩要乖、不要爭」,也許是曾經因為太直接而被排擠,也許是在家庭中習慣了息事寧人。
於是,你的心理防衛機制會告訴你:「退讓是安全的。只要我不惹事,就不會有衝突。」
但這種「安全」是假的。
因為當你一次次壓抑真實感受時,累積的不是平靜,而是憤怒、委屈和無力感。更諷刺的是,你以為自己在保護人際關係,但實際上,你的退讓並沒有換來尊重,反而讓某些人覺得「反正她不會怎樣」。
心理學家**榮格(Carl Jung)**說過一句話:

「直到你讓潛意識意識化,否則它會主導你的人生,而你會稱之為命運。」

小人會不會找上你,有時候不只是運氣問題,而是你的潛意識允許了這件事發生。

如何改變?從重新定義「價值感」開始

要化解「犯小人」,先不要只想著防衛別人。最重要的是問自己:
「如果我本來就夠好,我還需要用討好來換取存在感嗎?」
以下是三個具體的調整方向:

1. 覺察你的潛意識信念

花點時間問自己:
只有當你看見那些隱藏的信念,你才有機會改寫它。

2. 學會劃清界線,而不是撕破臉

設定界線不是變得冷漠,而是保護自己。具體來說:
這些做法,不是在製造衝突,而是在「讓對方知道你的底線」。

3. 重新定義你的價值:你本來就夠好

你的價值,不需要透過討好來證明。
你的經驗、你的專業、你解決過的問題,這些都是你的價值。這些價值,不會因為你說出「這是我做的」而減少,反而會因為你的沉默而被忽視。
試著對自己說:

「我本來就夠好。我不需要所有人都喜歡我,但我值得被尊重。」

當你挺直脊梁,小人自然退散

心理學上有個現象叫**「投射」(Projection)**——別人對待你的方式,往往反映了你如何看待自己。
當你覺得自己不夠好、不配被尊重時,別人也會這樣對待你。但當你開始尊重自己、保護自己時,別人也會調整他們的態度。
所以,真正能讓小人退散的,不是風水、不是仙人掌,而是你內在的力量。
當你不再需要用討好來證明自己,當你開始挺直脊梁、劃清界線,那些習慣占便宜的人,會發現你不再是他們的目標。
因為你不再是「好欺負的人」,而是「惹不起的對手」。
心理學上有個現象叫**「投射」(Projection)**——別人對待你的方式,往往反映了你如何看待自己。 當你覺得自己不夠好、不配被尊重時,別人也會這樣對待你。但當你開始尊重自己、保護自己時,別人也會調整他們的態度。 所以,所謂「犯小人」,或許只是一面鏡子。 它照見的不是別人的惡意,而是我們對自己的懷疑與退縮。當你在潛意識裡允許自己被忽視,小人就有了可趁之機;但當你開始挺直脊梁、勇敢承認自己的價值,小人自然會退散——因為他們失去了存在的土壤。 真正能讓小人退散的,不是風水、不是仙人掌,而是你內在的力量。 當你不再需要用討好來證明自己,當你開始劃清界線、保護自己的成果,那些習慣占便宜的人會發現:你不再是他們的目標,而是他們惹不起的對手。

最後一句話送給你:
四十歲以後,我們終於有機會活得更真實一點。 不是為了討好誰,而是為了不辜負自己。

    • 當我選擇退讓時,我真正害怕的是什麼?
    • 我是不是覺得,只有討好別人,我才有價值?
    • 我是不是把「不爭」當成美德,卻忘了「不爭」也可能是在傷害自己?
    • 用事實保護自己:重要的工作成果,記得留下郵件、文件記錄。在會議上適時提到「這是我上週完成的分析」。
    • 練習溫和但堅定地說「不」:「我現在手上有三個案子,時間上可能無法配合,要不要請主管重新分配?」
    • 在適當時機表達立場:會後單獨找主管說明:「關於今天的報告,我想補充一下實際的分工狀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 岫(Joy)的沙龍
2會員
4內容數
李岫 (Joy)|潛意識引導師、靈境空間探索者。 專注於「潛意識 × 關係 × 中年轉化」,結合東方智慧與象徵工具(易經占卜、OH卡),帶你走入靈境,理解潛意識腳本,找到安頓自己的方法。 在這個沙龍,你會讀到文字療癒、人生故事與潛意識的啟發。如果你正經歷中年的迷惘與關係困境,願這裡能成為你的一處心靈休憩站。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自卑敏感、內耗、以及厭棄現狀、過度在意他人看法,這說的是你嗎?
Thumbnail
自卑敏感、內耗、以及厭棄現狀、過度在意他人看法,這說的是你嗎?
Thumbnail
如果是理性分析的人,很可能會因為無理取鬧而措手不及,職場上真的有很多很多含血噴人的同事,小則推事情,大則推責任。 舉例來說: (1)明明是A同事自己的問題,但他尖叫一聲,弄得很像是B同事「做錯」什麼的樣子,如果B同事選擇息事寧人,可能會選擇「幫忙」,就幫A同事處理好了。 那為什麼A同事「不好聲
Thumbnail
如果是理性分析的人,很可能會因為無理取鬧而措手不及,職場上真的有很多很多含血噴人的同事,小則推事情,大則推責任。 舉例來說: (1)明明是A同事自己的問題,但他尖叫一聲,弄得很像是B同事「做錯」什麼的樣子,如果B同事選擇息事寧人,可能會選擇「幫忙」,就幫A同事處理好了。 那為什麼A同事「不好聲
Thumbnail
生活中,總會有一些小人,這些小人專破壞我們的人際關係,阻礙我們的升遷,中傷夫妻的和睦。無所不在的小人,目的就是為了讓我們生氣、憤怒,如果順著他們的意就是中了他們的計,就會跟同事吵架、跟上司起爭執、跟另一半口角,總之,我們越不平靜,他們越高興。 從前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有一隻小夜叉,長得又黑又瘦
Thumbnail
生活中,總會有一些小人,這些小人專破壞我們的人際關係,阻礙我們的升遷,中傷夫妻的和睦。無所不在的小人,目的就是為了讓我們生氣、憤怒,如果順著他們的意就是中了他們的計,就會跟同事吵架、跟上司起爭執、跟另一半口角,總之,我們越不平靜,他們越高興。 從前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有一隻小夜叉,長得又黑又瘦
Thumbnail
1.   頻繁更新你的社群資料,向其他朋友去打聽你的事情、最近在做什麼,關注你的一舉一動。 2.   刻意模仿你很多事情。 3.   他和別人滔滔不絕地談話,但你一出現他就靜默。  4.   對於你做得不錯的事情自動略過,或刻意稱讚。 5.   當你遇到好事時,他會假裝一點也不在乎。
Thumbnail
1.   頻繁更新你的社群資料,向其他朋友去打聽你的事情、最近在做什麼,關注你的一舉一動。 2.   刻意模仿你很多事情。 3.   他和別人滔滔不絕地談話,但你一出現他就靜默。  4.   對於你做得不錯的事情自動略過,或刻意稱讚。 5.   當你遇到好事時,他會假裝一點也不在乎。
Thumbnail
有時我們遇到困難時,常常會和自己對話。雖然自己可能會用一些負面的話來抱怨或是安慰自己,但最終,我們都知道,這些話其實是我們自己在和自己說話。無論如何,辛苦我了。
Thumbnail
有時我們遇到困難時,常常會和自己對話。雖然自己可能會用一些負面的話來抱怨或是安慰自己,但最終,我們都知道,這些話其實是我們自己在和自己說話。無論如何,辛苦我了。
Thumbnail
想像你在辦公室與一位熟識的同事擦肩而過,但對方不僅沒有展露笑顏亦沒有跟你打聲招呼,此時你的心裡會怎麼想呢?你會開始感到狐疑進而憤怒,還是暗自揣測對方可能恰好今天心情不好而不以為意? 假設你的答案是前者,那很可能你是屬於容易在人際關係中產生不良反應的人,也就是說容易把他人傳遞給我們的訊息視為
Thumbnail
想像你在辦公室與一位熟識的同事擦肩而過,但對方不僅沒有展露笑顏亦沒有跟你打聲招呼,此時你的心裡會怎麼想呢?你會開始感到狐疑進而憤怒,還是暗自揣測對方可能恰好今天心情不好而不以為意? 假設你的答案是前者,那很可能你是屬於容易在人際關係中產生不良反應的人,也就是說容易把他人傳遞給我們的訊息視為
Thumbnail
做事,從別人身上找原因,一想就瘋。 ➡️因為我們不是他/她,事情處理模式不會一樣相同。 若能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一想就通。 ➡️因為問題就出在自己身上。 高度不一樣,胸懷和格局就不一樣。 ➡️開闊心胸,心自然開懷。 心小,任何事情都是大事。 ➡️鑽進牛角尖,悶死自己。 心大,任何事情都
Thumbnail
做事,從別人身上找原因,一想就瘋。 ➡️因為我們不是他/她,事情處理模式不會一樣相同。 若能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一想就通。 ➡️因為問題就出在自己身上。 高度不一樣,胸懷和格局就不一樣。 ➡️開闊心胸,心自然開懷。 心小,任何事情都是大事。 ➡️鑽進牛角尖,悶死自己。 心大,任何事情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