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加班到深夜的晚上,進門剛好過 12 點…
我拖著身體癱在沙發上,滑開手機,看到朋友在 IG 上發的健身照,配文是「自律給我自由」。
「放屁!自律的前提是得先有『力』,我連力氣都沒有,自律個鬼!」打開電視,點開無腦熱血的動漫,老梗劇情無所謂,我只是要放空我的腦袋。
我的意志力,就像手機的電量,白天已經被無盡的會議和愚蠢的需求消耗殆盡。現在剩下的 10%,我只想用來耍廢、看點輕鬆的東西,為明天再戰儲備一點點精神能量。
運動?那太奢侈了。那是在電量 100% 時,有錢有閒的人才玩得起的「高耗能遊戲」。
我完全理解。我是一個快 50 歲的工程師,被合夥人坑過、被客戶榨乾,我人生的字典裡,早就沒有「運動」這兩個字,只剩下「生存」。
但也正是因為只想「活下去」,我才發現那些健身狂人沒告訴你的事:運動的真正價值,不是讓你變成更好的人,而是讓你「不至於變成一個更糟的累贅」。
所以,我寫下這篇文章,寫給那些跟我們一樣,只想用最少的力氣,確保自己老了以後,還能自己上廁所、自己開瓶蓋,活得稍微有點人樣的實用主義者。
我不想老的時候總要等著別人來幫我擦屁股....
✔你的身體不是雲端服務,是一台沒人鳥的本地伺服器
年輕的時候,我總覺得身體像 Google Cloud,有無限資源、自動擴容、隨取即用。熬夜加班?小事,觸發 auto-scaling,睡一覺就好了。週末暴飲暴食?沒關係,反正我年輕,基礎代謝率高得很,上班腦子動一動就消耗光了。
這是我工程師生涯中,寫過最大的 Bug,
還是底層架構級的。
現在的我,覺得我們的身體,其實更像一台被遺忘在公司角落、24 小時不關機、還在跑 Windows XP 的本地偽伺服器。
然後,我們還不斷往這台破機上疊加新功能(事業、家庭、應酬),完全不管底層硬體有多爛。你心裡想的永遠是:「跑得動就好,Lag 一點沒關係,反正客戶(老闆、家人)沒抱怨。」
這就是「技術債」的開始。你為了短期的交付速度(升職、賺錢),犧牲了長期的程式碼品質(你的健康)。
快 50 歲的我,就是那台伺服器的系統管理員。這十年來,我三不五時就能聽到硬碟發出「喀喀」的怪聲(那是我的膝蓋、我的背、我的手腕)、CPU 風扇瘋狂咆哮(那是我的心臟在暴動)、系統日誌(我的體檢報告)裡全是紅色的 `Error` 和黃色的 `Warning`。
我開始吃各種保健食品,但其實都不是在「升級硬體」,只是在「打補丁」。而且是那種半夜三點被 call 起來,完全不確定這個 Hotfix 會不會引發更嚴重系統崩潰(副作用)的緊急修復。
✔肌肉不是拿來炫耀的,是你這台破機器的「災難備援系統」
我知道,健身房賣我們的,永遠是「六塊肌」、「人魚線」這種視覺化的「前端」效果。
但對一個資深工程師來說,前端再怎麼酷炫,
後端崩了,一切都是狗屁。
我曾經也以為肌肉是拿來去海邊炫耀的,但對我這台破爛伺服器來說,它的真正價值是「災難備援系統」。
- 它是你的 UPS(不斷電系統): 當你半夜起床上廁所,一腳踩空快要摔倒時,是你的腿部和核心肌群瞬間啟動,把你硬生生拉回來,避免你「服務中斷」(摔斷髖骨,人生直接登出)。
- 它是你的「離線備份」: 當你倒楣,生了一場大病要臥床不起時,身體會開始瘋狂消耗你的肌肉來維持生命。你的肌肉量,就是你的「備份硬碟容量」。容量越大,你能從這場災難中 `restore` 回來的機率就越高。
- 它是你的「流量負載平衡器」: 肌肉是消耗血糖最大的倉庫。肌肉量不足,你吃下去的每一碗飯、每一杯含糖飲料,就像沒有經過 Load Balancer 分流的巨大流量,隨時準備衝垮你的主機(胰島素系統),讓你喜提「糖尿病」這個終身 VIP 成就。
- 它是你的「記憶體快取」: 你是否發現,下午三點一到,你的大腦就開始頻繁地 `Swap`(腦袋一片空白),反應速度慢到讓人想哭?肌肉能改善胰島素阻抗,讓你的大腦能量供給更穩定。它就是你身體的 L2 Cache,讓你在下午的會議上,至少還能聽懂老闆在講什麼鬼,而不是一個只能點頭的殭屍(Zombie Process)。
年輕時,我以為練武術是為了帥。現在我才明白,那十年,其實是在不知不覺中,幫我這台破機器的備援系統,多裝了好幾顆硬碟。雖然現在這些硬碟也快滿了,但至少主機板沒燒壞。
✔運動不是在「開發新功能」,是在「還技術債」
所以,那個該死的 ROI 問題又來了:
花一小時跑步,只能延長幾分鐘壽命。
這筆帳,怎麼算都虧。那為什麼?
因為我們用「加法」在思考:我投入 X,能得到 Y。
但中年後的人生,是「減法」。你不是在賺什麼,你是在想辦法「少虧一點」。
- 運動不是投資,是「還債」: 你不是在為未來賺取額外的壽命,你是在償還過去二十年,你用「久坐」、「熬夜」、「壓力」和「隨便亂吃」欠下的健康負債。你不還,這筆債的複利(慢性病、失能)會高到讓你直接宣告破產。
- 運動不是開發新功能,是「程式碼重構」: 你不是在學一個新技能,你是在把你那坨跑得又慢又耗資源的「義大利麵程式碼」(你的身體),整理得稍微有條理一點。過程很痛苦,沒有新功能上線,甚至可能引發新的 Bug(運動傷害)。但你心裡很清楚,再不重構,這個系統遲早會因為過於複雜而無法維護,最終只能宣告 Game Over。
所以,我的『生存報告』只有一條:
放棄健身房,放棄想要規律運動的「排程思維」!
我在工作區放了小壺鈴,不重,每天不定時做幾下硬舉或擺盪。這不算訓練,這是我在 `git commit -m "Daily maintenance: Kept the system from crashing."`,告訴身體:我還沒放棄你。請再多撐一下,別當機。
---
所以,別再跟那些滿身肌肉、意志力滿到溢出來的健身狂人比較了。
他們的人生是「開放世界」,目標是探索無限可能。我們的人生是「踩地雷」,目標是不要走錯任何一步。
那就像在爭論「寫單元測試划不划算」一樣。在專案沒爆炸的時候,你總覺得那是在浪費時間。可一旦爆炸,你就會跪下來感謝當年那個,雖然心不甘情不願,但還是寫了測試的自己。
運動不會讓你上天堂,它只是幫你在通往地獄的路上,裝一台冷氣,順便給你一個軟一點的位子。
我現在運動,不是為了活到一百歲。
我只是希望能在我 80 歲,還能自己一個人窩在角落看輕小說的時候,我的眼睛還看得清楚,我的手還能穩穩地翻頁,我的腰還能撐得住我坐兩個小時。
以及,最重要的,當我看完書想上廁所時,我能靠自己的力量站起來,不用麻煩別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