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 PREP 架構?
PREP 是一種簡潔有力的表達框架,常用於簡報、面試、寫作與即席發言。
PREP 是四個英文單字的縮寫:
- P(Point):觀點
- R(Reason):理由
- E(Example):例證
- P(Point):重申觀點
二、PREP 架構的四步驟解析
1. Point(觀點)
直接陳述你的立場或主張,避免繞圈或鋪陳太久。
例:「我認為遠距工作應該成為企業的常態。」
2. Reason(理由)
說明你為何這樣認為,提供邏輯或背景支持。
例:「因為遠距工作能提升員工的工作彈性與生活品質,同時降低通勤成本。」
3. Example(例證)
舉出具體案例、數據或經驗,讓論點更具說服力。
例:「像是某科技公司推行遠距制度後,員工滿意度提升了 25%,離職率也明顯下降。」
4. Point(重申觀點)
再次強調你的立場,讓聽眾留下清晰印象。
例:「因此,我認為遠距工作不只是趨勢,更是企業應積極採納的制度。」
三、PREP 的應用場景

四、案例
案例一:職場建議(是否應該推行彈性工時)
- Point(觀點):我認為公司應該推行彈性工時制度。
- Reason(理由):因為這能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並降低遲到與請假率。
- Example(例證):像我們部門去年試行彈性上下班後,整體出勤率提升了 15%,員工滿意度也明顯提高。
- Point(重申觀點):因此,我認為彈性工時不只是福利,更是提升組織效能的策略。
案例二:簡報發言(是否應該優先開發手機版產品)
- Point(觀點):我們應該優先開發手機版產品。
- Reason(理由):因為目前超過 70% 的使用者來自行動裝置,手機版能更快接觸目標客群。
- Example(例證):根據 Google Analytics 數據,去年第四季我們的行動流量成長了 40%,而桌機版僅成長 5%。
- Point(重申觀點):所以,手機版開發應列為第一優先,以掌握市場主流。
案例三:面試回答(為何適合這份行銷職位)
- Point(觀點):我非常適合這份行銷職位。
- Reason(理由):因為我具備數據分析能力與內容創作經驗,能同時掌握策略與執行。
- Example(例證):在上一份工作中,我主導的社群活動提升了品牌曝光率 60%,並成功導入 CRM 分析工具優化客戶分群。
- Point(重申觀點):因此,我相信我能為貴公司行銷團隊帶來實質成效。
五、PREP 的優點
- 結構清晰,避免冗長或跳躍
- 快速聚焦主題,提升溝通效率
- 適合口語與書面表達,具高度彈性
- 有助於說服與引導,強化影響力
六、常見問題(FAQ)
Q1:PREP 適合用在正式報告嗎?
可以。PREP 架構簡潔有力,適合用於報告開場、摘要段落或結論整理。
Q2:PREP 可以搭配其他表達技巧嗎?
可以。PREP 可與「金字塔原則」、「STAR 法則」等結構搭配使用,提升表達層次。
Q3:PREP 適合用在即席發言嗎?
非常適合。PREP 的四步驟簡單易記,是即席表達的好幫手。
七、PREP 是高效表達的起點
無論你是學生、職場工作者、講師或創作者,掌握 PREP 架構都能讓你的表達更有邏輯、更具說服力。從「先講結論」開始,讓聽眾快速理解你的立場,再用理由與例證強化印象,是現代溝通不可或缺的技巧。
八、PREP 表達力自我評估表


自我評分建議
- 1–2 分:尚待加強,建議多做練習與模擬
- 3–4 分:表現穩定,可進一步優化語氣與例證
- 5 分:表達清晰有力,能靈活應用於多種情境
使用方式建議
- 可針對每次發言或寫作後進行自我評估
- 可請同事、導師或學員互評,提升回饋品質
- 可搭配錄音或逐字稿回顧,找出表達盲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