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於給人添麻煩:你不是在麻煩人,而是在練習互助利他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在這個強調效率與獨立的社會中,「不要麻煩別人」幾乎成了一種被推崇的美德。但最近我看到一句話讓我大大震撼,「勇於給人添麻煩,其實是一種成長的練習」。想想,這跟我走過的職場與生活歷程,不也不謀而合嗎?

今天就想跟大家聊聊:如何調整心態,讓我們在生活與職場中更自在地「勇於麻煩別人」——不是亂麻煩,而是健康、善意、帶著互助精神的麻煩。

raw-image

一、以前覺得麻煩別人是失禮,現在才懂是成長的開始

剛踏入職場時,我就像多數新人一樣:「能自己做的就自己扛,不要麻煩同事」。這樣的態度乍看之下好像很負責,但實際上卻讓我常常加班、疲憊不堪,也錯過了讓團隊學習和交流的機會。

直到有一天,主管點醒我:「你要學會分派工作,不然你就永遠無法升級」。這句話讓我開始學著放手——不是卸責,而是負責任地交辦。

原來,學會「有策略地給人添麻煩」是領導力的開端,也是信任感的建立。


二、帶人做,而不是丟人做:善用麻煩也要有一把尺

隨著職位晉升,我開始把自己會的工作,交由年輕同事一起學習執行。但這中間我也謹記一件事:不能變成慣老闆。

我的原則是「帶著他們做、陪著他們練」,等他們熟練後,再讓他們獨立去做。這樣做不僅提升整體效率,也讓同事感受到被信任與成就感,而不是被壓榨或單方面被麻煩。

「給人麻煩」的背後,其實是:給人機會、給人成長、給人信任。


三、從職場延伸到生活,學會適時請求幫忙

在工作上學會了放手與合作後,我也把這樣的心態帶進生活中,尤其是在「育兒」這條路上。

養小孩的過程中,若不是有家人願意出手相助,我真的不曉得怎麼撐過那些夜哭、感冒、生病的小日子。「有後援是福氣」這件事我越來越懂,也更懂得說出口請求幫忙。

但同時也知道:幫忙不是義務,是一種互相的溫柔。我們不能把「別人幫你」當作理所當然,而是要心懷感謝,必要時也能回饋、交換、共好。


四、麻煩別人,其實是善待自己的第一步

很多人不敢麻煩別人,說穿了就是怕被拒絕、怕被誤會成無能、怕別人覺得你不夠獨立。但說真的,一個人能做的事情有限,硬撐只會讓自己更疲憊,甚至錯失效率與進步的機會。

你願意適時請求協助,不代表你懶,而是你懂得管理自己的資源與情緒。當我們懂得「保留能量給更重要的事」時,人生其實會活得更寬鬆。


五、5 個實用心態調整,讓你更勇於「健康地麻煩人」

  1. 不是「麻煩」,而是「合作」:換個詞彙,心理壓力會小很多。
  2. 麻煩要有目標與回饋:告訴對方你需要什麼、為什麼,以及後續你的處理或回應方式。
  3. 彼此都有麻煩彼此的時刻:人際關係是雙向的,不要怕欠人情。
  4. 尊重對方的時間與能力:請求幫忙也要看時機與分寸。
  5. 你也可以成為他人的後援:今天你請人幫忙,明天你也能伸手助人。

這些不是技巧,而是日常中小小的勇氣累積。


結語:勇於麻煩別人,也要成為值得麻煩的人

在這個講求快速與獨立的時代,「勇於麻煩人」是一種逆風而行的智慧。因為只有在人與人之間的互助中,我們才能減少孤單、減少無效努力,也讓成長的路走得更輕鬆。

同時也要記得,當我們勇於麻煩別人的同時,也要樂意被麻煩。這就是一種真正的互助、利他的社會。

願我們都能善用麻煩,成為彼此的養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冒冒工程師
25會員
79內容數
80 後資訊人,喜歡在育兒、職場與日常中觀察人性,寫下有共鳴的生活故事。熱愛日本動畫,也愛用幽默方式解析人生與科技,相信文字能療癒、分享能連結。方格子上,用真實記錄成長,也陪你一起找回熱情。
冒冒工程師的其他內容
2025/10/14
最近我在 Podcast 上聽到一個讓我「豁然開眼」的新詞:工作廢品。你有沒有發現,AI 工具越來越強大、越來越好用,但品質越來越普通,甚至變差,結果我們的工作效率反而沒有提升多少?甚至還多出一堆「感覺好像完成了」但其實用不上的內容,這些就是所謂的「工作廢品」。
Thumbnail
2025/10/14
最近我在 Podcast 上聽到一個讓我「豁然開眼」的新詞:工作廢品。你有沒有發現,AI 工具越來越強大、越來越好用,但品質越來越普通,甚至變差,結果我們的工作效率反而沒有提升多少?甚至還多出一堆「感覺好像完成了」但其實用不上的內容,這些就是所謂的「工作廢品」。
Thumbnail
2025/10/08
AI 工具的浪潮從 2023 年開始加速湧現,無論是 ChatGPT、Copilot、Gemini 還是各種自動化分析平台,一波波新應用不斷推陳出新。身為金融業工程師,我每天都能感受到這場變革的速度與壓力。公司也明確表態:「鼓勵使用 AI,但要守住資安紅線。」
Thumbnail
2025/10/08
AI 工具的浪潮從 2023 年開始加速湧現,無論是 ChatGPT、Copilot、Gemini 還是各種自動化分析平台,一波波新應用不斷推陳出新。身為金融業工程師,我每天都能感受到這場變革的速度與壓力。公司也明確表態:「鼓勵使用 AI,但要守住資安紅線。」
Thumbnail
2025/09/21
歡迎收聽今天的節目!我們邀請到一位特別來賓——冒冒。他有著 14 年在金融保險業擔任 IT 工程師的資歷,從程式開發一路做到資深系統分析師,參與過數位轉型與專案管理,真的可以說是「保險業 IT 背後的無名英雄」。
Thumbnail
2025/09/21
歡迎收聽今天的節目!我們邀請到一位特別來賓——冒冒。他有著 14 年在金融保險業擔任 IT 工程師的資歷,從程式開發一路做到資深系統分析師,參與過數位轉型與專案管理,真的可以說是「保險業 IT 背後的無名英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在這個忙碌的世界裡,我們常常因為別人的行為而心情波動,但我們對他人的態度,其實是我們自己內心修養的反映。別人對你怎麼樣,那是他們的因果,我們改變不了太多;但我們怎麼對待別人,那才是我們自己的修行。 當你遇到不公平或挑釁時,可以選擇用平和和寬容來面對,這不僅是一種內心的成長,更是一種生活中的修行
Thumbnail
在這個忙碌的世界裡,我們常常因為別人的行為而心情波動,但我們對他人的態度,其實是我們自己內心修養的反映。別人對你怎麼樣,那是他們的因果,我們改變不了太多;但我們怎麼對待別人,那才是我們自己的修行。 當你遇到不公平或挑釁時,可以選擇用平和和寬容來面對,這不僅是一種內心的成長,更是一種生活中的修行
Thumbnail
一個「在」的意識,會把自己看作是「困境的挑戰者」,是「主動的創造者」。
Thumbnail
一個「在」的意識,會把自己看作是「困境的挑戰者」,是「主動的創造者」。
Thumbnail
電子書系列心得 - 哪有工作不委屈, 不工作你會更委屈:那些打不垮我們的, 只會讓我們更堅強。 同一件事情帶給兩個不同人的影響會完全不同。 全看當事人怎麼面對。
Thumbnail
電子書系列心得 - 哪有工作不委屈, 不工作你會更委屈:那些打不垮我們的, 只會讓我們更堅強。 同一件事情帶給兩個不同人的影響會完全不同。 全看當事人怎麼面對。
Thumbnail
溝通向來是機會,既給了別人,同時也給了自己。
Thumbnail
溝通向來是機會,既給了別人,同時也給了自己。
Thumbnail
嘿!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每天都有一大堆事情等著你去處理,但你卻感覺自己好像被一個無形的手捆綁住了,動彈不得。你想好好地專注做完這些任務,但每每一開始,不耐煩的情緒就像是一股洶湧的潮水,將你淹沒。別擔心,你並不孤單。不耐煩情緒是許多人都會面臨的挑戰,但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學會有效地處理和面對它。讓我們
Thumbnail
嘿!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每天都有一大堆事情等著你去處理,但你卻感覺自己好像被一個無形的手捆綁住了,動彈不得。你想好好地專注做完這些任務,但每每一開始,不耐煩的情緒就像是一股洶湧的潮水,將你淹沒。別擔心,你並不孤單。不耐煩情緒是許多人都會面臨的挑戰,但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學會有效地處理和面對它。讓我們
Thumbnail
對於從小努力的人來說,如何調整努力方向是一個重要課題。透過努力成為一個善良的人、努力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或努力讓生命不留遺憾。當可以朝著這方向努力,努力對我而言就不會是辛苦,而是通往幸福的必要途徑。
Thumbnail
對於從小努力的人來說,如何調整努力方向是一個重要課題。透過努力成為一個善良的人、努力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或努力讓生命不留遺憾。當可以朝著這方向努力,努力對我而言就不會是辛苦,而是通往幸福的必要途徑。
Thumbnail
你必須考量到別人、為他們著想,要有禮貌、懂得體諒別人、關心別人。有了這個考量、這個體諒以及明察秋毫,不管是在內心或是外在行為上,就會有秩序。而有了秩序,也就會有自由。
Thumbnail
你必須考量到別人、為他們著想,要有禮貌、懂得體諒別人、關心別人。有了這個考量、這個體諒以及明察秋毫,不管是在內心或是外在行為上,就會有秩序。而有了秩序,也就會有自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