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時代:當我們把腦外包給機器之後

小滑-avatar-img
發佈於社會の觀察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不少人擔心AI將會削弱人們自己思考跟記憶能力,而很多相關研究也證實這個問題確實存在

我們可以從幾個層面來看,為什麼如此以及未來如何重新定義人類的認知能力:


🧠 為什麼 AI 會削弱人類認知與記憶能力?

這現象其實已經被稱為 「認知卸載(Cognitive Offloading)」

研究顯示,人類傾向將腦力任務交給外部工具—早期是電腦、後來是 Google、現在則是 ChatGPT 之類的 AI 工具。

根據過去的研究:

  • 📚 Sparrow et al., 2011(Science):證實當人們知道可以在 google 上輕易查到資訊時,他們更不容易記住內容本身,而是記住「去哪裡查」。
  • 🧩 Ward, 2013(Memory Studies):提出「transactive memory system」(交易式記憶系統),指出人腦與工具之間逐漸形成「分工式記憶」。

隨著工具進步,我們的思考方式也隨之演化。未來,人類也會去適應「與 AI 共生」的認知跟思考的新型態。


🧩 未來可能的智力與認知測驗模式

為了衡量「人」的思考能力,未來的智力測驗(或類似的測驗)或許會分成兩種模式:

1. 原始模式:測量人類「內部思考力」,包含記憶力、邏輯推理、語意整合、創造性思考

2. AI-assisted 模式:測量人類「工具整合能力」,開放使用 ChatGPT 等 AI 工具,評估受測者的:

  • 問題定義與目標清晰度
  • 指令(Prompt)精準度
  • 批判性驗證與邏輯檢查
  • 跨工具整合與創意延伸能力
    重點判斷與驗證,以及能否讓 AI 成為其思考的延伸

這些是要檢測人能否在「AI回覆錯誤時,察覺並修正?」,測驗受試者與 AI 的互動品質與邏輯結構;衡量人與 AI 協作的「整體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 教育與研究上的應對

  • 教育改革:未來教育不只著重「記憶與理解」,而會更重視「思考架構、批判、驗證」這些,更重跟 AI 協作時候我們可以做更好的那部分. (應該吧?)
  • 學術誠信制度:如「AI-assisted assignment declaration」制度,要求學生註明 AI 參與程度。
  • 神經認知研究:建立長期追蹤資料庫,觀察 AI 使用與學生記憶、注意力、腦區活化之關聯。

🌍 結論:我們要測的是「智力重構」

AI 時代的人類不是變笨,而是「把不同層次的思考外包出去」。

所以新的時代應該要著重的是「如何在資訊爆炸與 AI 工具輔助下,保持清晰的邏輯與判斷」。


以上這些,都是我請 ChatGPT 自動生成的,講得還挺有道理的.由於大部分內容已超越了我的智力範疇-以至於我也無法判斷它說的真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無時效備份沙龍》
5會員
88內容數
混合工程術語與都市情感,有種「我知道這些也許沒用,但還是想保存下來」的情緒。
2025/10/03
本文針對園區科技人常見的退休議題,探討退休不僅是財務問題,更是生活方式的轉換。包括重視健康、培養工作外興趣、階段性調整工作節奏、預演長假、練習慢活,以及重拾年輕活力與自信。 透過這些「預演」,能讓退休的過程更平順,最終目標是打造一個與工作舒適共存的生活狀態,使退休與否成為一個彈性選擇。
Thumbnail
2025/10/03
本文針對園區科技人常見的退休議題,探討退休不僅是財務問題,更是生活方式的轉換。包括重視健康、培養工作外興趣、階段性調整工作節奏、預演長假、練習慢活,以及重拾年輕活力與自信。 透過這些「預演」,能讓退休的過程更平順,最終目標是打造一個與工作舒適共存的生活狀態,使退休與否成為一個彈性選擇。
Thumbnail
2025/10/03
台韓模式靠半導體與製造業維持強大競爭力,但薪資結構「沙漏化」,中產階級成長最慢,社會焦慮上升;歐美模式則透過工會與高福利讓薪資普遍偏高,中產受保障,卻導致製造業外移、競爭力下滑,如今不得不推動再工業化。 這反映不同發展階段的取捨:出口導向時先拼競爭力,成熟期追求高薪福利;台灣剛好卡在這兩個路口上.
2025/10/03
台韓模式靠半導體與製造業維持強大競爭力,但薪資結構「沙漏化」,中產階級成長最慢,社會焦慮上升;歐美模式則透過工會與高福利讓薪資普遍偏高,中產受保障,卻導致製造業外移、競爭力下滑,如今不得不推動再工業化。 這反映不同發展階段的取捨:出口導向時先拼競爭力,成熟期追求高薪福利;台灣剛好卡在這兩個路口上.
2025/10/01
美系外資擔憂展銳入門 5G 晶片 T8300威脅聯發科低階市場。本文從分析 T8300 各項規格開始,說明其規格皆落後於市場主流數年,甚至不及五年前的海思 Kirin 9000。並探討展銳的財務狀況、政府補貼、市場定位及戰略角色,並質疑其商業可行性等。
Thumbnail
2025/10/01
美系外資擔憂展銳入門 5G 晶片 T8300威脅聯發科低階市場。本文從分析 T8300 各項規格開始,說明其規格皆落後於市場主流數年,甚至不及五年前的海思 Kirin 9000。並探討展銳的財務狀況、政府補貼、市場定位及戰略角色,並質疑其商業可行性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進入 AI 時代後,人們普遍感到焦慮。在過去,AI似乎是遙不可及的新技術,但隨著ChatGPT的推出,AI應用變得普及。這使得人們開始擔心AI是否會取代人類,以及哪些工作將會消失。然而,正如歷史所示,恐懼源於不了解。因此,選擇是否使用AI是個人的決定,但在AI時代中生存,了解如何與AI互動是關鍵。
Thumbnail
進入 AI 時代後,人們普遍感到焦慮。在過去,AI似乎是遙不可及的新技術,但隨著ChatGPT的推出,AI應用變得普及。這使得人們開始擔心AI是否會取代人類,以及哪些工作將會消失。然而,正如歷史所示,恐懼源於不了解。因此,選擇是否使用AI是個人的決定,但在AI時代中生存,了解如何與AI互動是關鍵。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在當今社會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然而,我們應該關注的不僅僅是AI潛在可取代的工作,更重要的是AI能夠帶來怎樣人類無法達到的價值。本文深入探討AI的成本與發展潛力,並提出對於AI未來發展的看法。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在當今社會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然而,我們應該關注的不僅僅是AI潛在可取代的工作,更重要的是AI能夠帶來怎樣人類無法達到的價值。本文深入探討AI的成本與發展潛力,並提出對於AI未來發展的看法。
Thumbnail
生成式 AI 讓人們驚艷,也開始認真思考:生成式 AI 會對教育培訓帶來什麼樣的衝擊?AI 會取代老師嗎?如何運用生成式 AI 來加速學習?企業如何運用生成式 AI 來加速創新? 但也開始懷疑 — 人類的工作是不是真的要被 AI 取代了?.....
Thumbnail
生成式 AI 讓人們驚艷,也開始認真思考:生成式 AI 會對教育培訓帶來什麼樣的衝擊?AI 會取代老師嗎?如何運用生成式 AI 來加速學習?企業如何運用生成式 AI 來加速創新? 但也開始懷疑 — 人類的工作是不是真的要被 AI 取代了?.....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作為一種新興技術,近年來在各個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然而,是否能夠完全取代人類,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之一。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來看看AI的優缺點及應用前景。 1. 優點: 效率提升: AI可以在短時間內處理大量的數據,從而提高工作效率,節省時間和成本。 精準度提高: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作為一種新興技術,近年來在各個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然而,是否能夠完全取代人類,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之一。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來看看AI的優缺點及應用前景。 1. 優點: 效率提升: AI可以在短時間內處理大量的數據,從而提高工作效率,節省時間和成本。 精準度提高:
Thumbnail
AI,人工智慧,其實不是這幾年才有的,自從圖靈(Alan Turing)提出圖靈機模型和發表【計算機器與智慧】(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論文以來,人工智慧,一直是程式設計人員、電腦工作者心目中的聖杯,讓我們一起來探討AI的未來。
Thumbnail
AI,人工智慧,其實不是這幾年才有的,自從圖靈(Alan Turing)提出圖靈機模型和發表【計算機器與智慧】(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論文以來,人工智慧,一直是程式設計人員、電腦工作者心目中的聖杯,讓我們一起來探討AI的未來。
Thumbnail
本文延續先前刊登於《服務研究期刊》(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的論文《使用人工智慧執行服務》(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Service),該論文建立了四種AI類型的框架,包括機械型AI、分析型AI、直覺型AI和共鳴型AI。基於這個框架,我們將
Thumbnail
本文延續先前刊登於《服務研究期刊》(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的論文《使用人工智慧執行服務》(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Service),該論文建立了四種AI類型的框架,包括機械型AI、分析型AI、直覺型AI和共鳴型AI。基於這個框架,我們將
Thumbnail
AI 的出現擊垮了人類何以為「人」的驕傲,我們對 AI 的恐懼反映了人類自身的存在危機。AI 在大量數據的訓練下產生了專屬機器的「暗知識」,而暗知識將會顛覆人類社會對科技的想像。
Thumbnail
AI 的出現擊垮了人類何以為「人」的驕傲,我們對 AI 的恐懼反映了人類自身的存在危機。AI 在大量數據的訓練下產生了專屬機器的「暗知識」,而暗知識將會顛覆人類社會對科技的想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