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一位創業的朋友聊天,他跟我說:「很奇怪,有位超有價值的員工,這個月突然間就不合拍了。」
我問他:「你覺得可能是什麼原因?」
他想了想說:「可能我公司的方向變了吧?」我笑了笑:「你找到原因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價值觀,其實是你判斷世界的尺
我們常說「這家公司價值觀不合我就走」,那什麼是「價值觀」呢?
最簡單的定義是:
價值觀,就是你判斷一件事對或錯、重要或不重要的標準。
有人覺得準時是尊重,有人覺得彈性是效率;
有人重績效,有人重人情。
這些不同的「判準」,構成了我們心中的天平。
你每天都在用它秤重量,只是你未必察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價值觀會變,因為人會長大
價值觀不是石頭,而是一條河流。
單身時你追求自由,成家後你更重視責任;
剛出社會時加班是拼勁,有了孩子後,加班成了犧牲。
當環境、角色、世界觀改變時,價值觀也會跟著移動。
它不一定劇烈翻盤,但一定會微調。
有時變得更堅定,有時變得更寬容。
看似矛盾,其實是成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公司也有價值觀,而且它會變
公司就像人一樣。
企業不同階段,重視的價值觀也不同。
創業初期,速度最重要;
擴張階段,績效最重要;
成熟期,穩定最重要。
於是你會看到:
昨天被視為關鍵人才的人,今天可能變得「不合時宜」。
不是他變壞了,也不是公司無情,
只是雙方的「價值觀天平」不再對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想一直有價值,就要學會「對準」
在職場上想持續被需要,關鍵不在「表現自己」,而在「對準公司」。
這個「對準」不是迎合,而是動態校準。
你要經常問自己三個問題:
公司現在最在乎的是什麼?
我能不能用我的方式,幫它達成這個「最在乎」?
當方向改變時,我能不能調整我的貢獻焦點?
這就像調頻。
頻率對上了,才會產生共鳴;
頻率對不上,再努力也只是雜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保持價值的關鍵:適度的彈性
未來變得太快,沒有人能永遠待在一個「完全契合」的地方。
所以,最值得培養的,是「價值觀的彈性思維」。
學會分辨:
哪些是「原則」,哪些是「偏好」;
哪些可以調整,哪些是底線。
當外界變化時,你能跟著世界流動,卻不被世界沖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們都以為,價值觀是人生中最穩定的東西。
但隨著角色、年紀、環境改變,你會發現——
它其實在默默流動。
公司會變,人也會變。
真正厲害的人,不是從不動搖,而是懂得在變化中找到新的平衡。
價值觀不是石頭,而是一條流動的河流。
那些願意持續校準、持續對焦、持續成長的人,
才能在這個變化快速的世界裡,
始終站在「有價值」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