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oto credit: Wiki
還是有中譯本沒辦法到達的地方
說到因為拍成電影而被廣大影迷喜愛的《魔戒》,它的繁體中譯本一直是台灣讀者心中永遠的痛:相較於朱學恆的舊翻譯,李函的新翻譯似乎更貼近原文、更符合原作者的翻譯建議,但是李函的譯文就因此變得有點不中不西,失去了中文的順暢語感。有鑑於此,一直想讀《魔戒》的我就只能再等等,看看之後還會不會有更好的中譯本出現。
因為蘿娜自語 以下的介紹文,讓我對於托爾金的生平有了更多的了解,喜歡研究二戰歷史的我,在讀了她這篇文章之後,深受感動,決定開始閱讀托爾金的計劃,要從《哈比人歷險記》開始,然後是《魔戒三部曲》。中譯本不再是問題了,因為我決定幸苦一點,直攻托爾金的原著,決心不要讓中譯本去影響閱讀的樂趣。
現代奇幻文學之父:J.R.R. 托爾金與他的中土世界 《2/b: The Fellowship》
身為慣用中文的台灣人,閱讀中文的速度大約是英文的好幾倍,所以除非逼不得已,不太會去挑戰閱讀英文原著。但是這個原則在讀吉朋的《羅馬帝國衰亡史》的時候被打破了,因為中譯本的譯者並非專業譯者,而且只是刪節過的版本,一本影響大英帝國命運如此深遠的歷史鉅著,就這樣被中譯本所誤,實在是無法接受。於是只好硬著頭皮,試著去適應作者吉朋古典優雅的啟蒙時代的英文,直接讀原著。這段有點慘烈的閱讀經驗,記錄在以下這篇文章,也想要讀《羅馬帝國衰亡史》的格友,可以做個參考。
如何閱讀一本落落長的經典名著:完讀《羅馬帝國衰亡史》的經驗分享
不是每句英文都能翻成中文
讀了幾頁托爾金的《哈比人歷險記》之後,就開始慶幸自己讀的是原文,以下這段以台灣小學生都認得的英文單字寫成的俏皮話就是個好例子(在Bilbo對Gandalf說了”Good Morning”之後Gandalf的回應):
“What do you mean?” he said. “Do you wish me a good morning, or mean that it is a good morning whether I want it or not; or that you feel good this morning; or that it is a morning to be good on?”
免費版的ChatGPT的中文翻譯如下:
「你這話是什麼意思?」他說。「你是想祝我早安呢?還是說,不論我願不願意,這都是個美好的早晨?或者你是說你自己今晨心情愉快?抑或,你的意思是——這是個該行善的早晨?」
以我的語文程度,應該也很難翻得比ChatGPT還好了,但是相較於原文只是更改同一組文字的順序就可以產生不同的語意,中文就必須用大量不同的文字才能表達出同樣的意思,完全沒辦法表現出原文在玩的文字遊戲,也就是說,這段英文的文字遊戲其實是無法被翻譯的。類似的例子,還有原著中不時出現的詩歌(以下是Bilbo和Gandalf歸鄉時精靈所唱的歌):
O! Where are you going,
So late in returning?
The river is flow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