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數十年職涯中,協助客戶建立ISO 9000 QMS(從最早期1987版-1994版-2000版-2008版一直到2015版)。在最近一版的ISO 9001-2015條文解釋:9.0績效評估中有9.1.3分析與評估 的c) 品質管理系統的績效與有性:我經常鼓勵客戶在重要的流程(Core Process / Customer Oriented Process) eg.訂單合約審查、產品設計、採購(and委外加工)、生產製造、倉儲運輸、客訴處理、客戶滿意調查、..除了選定負責的流程Owner,另外還要訂定明確合理、資料取得正確、具挑戰、能達到的重要績效目標(K.P.I.)。並協助客戶每季分析數據檢討、差異分析、鼓勵提出有效對策。看到的是導入ISO不僅僅是認證,而且是品質績效的逐步提升,如此也幫公司的QMS奠定了持續改善的種子。
若碰到的績效指標進行檢討與差異分析比較挑戰,則會給予協助並指導『有效的問題分析與解決—在戴明博士提到的原則:進行發現問題-分析原因-確認真因-提出有效對策-執行對策的有效性-確認效果-標準化!! 這是從事品質人員的經典原則;而且從事品質的人員經常學習到的【問題分析與改善步驟並應用QC Toos & 一些統計分析方法】(在未來的文章再詳談).
更挑戰的績效指標如製造或加工的Cpk、良率、產品設計試量產的瓶頸技術突破、Ppk、缺陷數、客戶使用環境(化學/落塵/電壓…)遭遇問題致使產品功能變異….,建議可以嘗試應用『田口品質工程Robust Design來協助突破技術瓶頸』.(參考筆者相關的田口文章)
以上是我的工作經驗分享,也鼓勵目前建立ISO9001的公司,也積極地看待重要的流程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