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速寫觀察課:速寫,不是寫生》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我常聽到學生問:「老師,速寫跟寫生有什麼不一樣?」乍聽之下,兩者都在畫現場的東西,看起來好像差不多。但對我來說,它們的本質與出發點完全不同。

|寫生是「再現」,速寫是「反應」|

「寫生」的核心是對外的觀察,是一種臨摹與還原。它追求比例正確、透視精準、光影準確,講究時間與層次的堆疊。寫生的節奏是靜止的,它要求你「坐下來」,慢慢分析形狀、顏色、明暗。在這個過程裡,畫者像個觀察者,面對眼前的世界,盡量不介入。

「速寫」則相反。

速寫是一種對內的反應,是畫者與世界的互動。

它講究即時性、節奏與感受的傳遞。你看到什麼、感受到什麼,筆就立刻跟上。那是一種「手比眼快」的狀態,也是筆觸與呼吸同步的瞬間。

|速寫的觀察方式:不是看形狀,而是看感受|

在寫生時,我們常會思考「這個建築的比例是多少」、「陰影在哪裡」,但在速寫時,我會問自己:「這棟房子的氣氛是什麼?」它是沉靜的、斑駁的,還是帶著午後的溫度?

所以速寫的觀察,不是「看形狀」,而是「看感受」。當你能感受到那個地方的氣息,你的線條自然會長出生命力。我常說:「畫建築不是畫牆壁,而是找出畫面的呼吸。」

這就是速寫與寫生最大的不同。

|技巧上的差異:速度、線條與筆壓|

在技巧層面,兩者的操作也完全不同。

1. 筆觸速度

 寫生的線條穩定、緩慢、重複修飾;速寫的線條則即興、有呼吸、帶著節奏。筆速比思考還快。

2. 筆壓運用

 寫生重筆壓的控制,線條厚薄一致;速寫利用筆壓變化傳達節奏——輕,是空氣;重,是重量。

3. 構圖邏輯

 寫生講究中心構圖與視覺平衡;速寫則傾向「隨手構圖」,在現場決定框線與角度。有時不對稱反而更生動,因為那是你觀看當下的真實視角。

4. 筆尖不離紙

速寫時筆尖不離紙,代表你的思緒不被打斷。一筆到底的線條會帶出自然的流動感,那是畫面呼吸的來源。

|數學式的誤解與教育的盲點|

在台灣,「速寫」與「寫生」之間的界線長期模糊。

其中一個關鍵原因,是社會對「畫畫」的理解,

仍停留在一種「數學式」的思維裡。

我們從小被教育:題目有唯一正解,答案必須準確。這樣的邏輯,被無意識地延伸到了美術領域。許多人以為畫畫也該「像數學一樣」,要有正確答案——比例要對、顏色要準、構圖要完美。結果一旦畫錯、歪掉,就覺得「失敗」。

但藝術從來不是數學公式。

速寫尤其不是,它更像一段「不斷修正的思考」,線條就是你的思緒與呼吸的延伸。

這種「數學式的誤解」在台灣特別明顯,因為長期以來,寫生比賽主導了大眾對繪畫的想像。以前我唸書的時候,每逢春秋兩季都會有寫生活動,不論是在淡水紅毛城、中正紀念堂、國父紀念館……學生們畫架一字排開,畫面顏色整潔、構圖端正——評審要的是「色彩乾淨與構圖準確」,卻不是畫者「感受與真實」。所以常常看到明明陰天,畫面裡卻陽光普照。

這樣的文化背景也影響了學校的教學模式。

多數美術課仍以「寫生」作為技術訓練的核心,卻又口頭上鼓勵學生「自由創作」。

結果形成一種矛盾:在制度上要求寫實,在口號上談創意。於是學生被困在中間,既怕不準確,又不敢即興——這正是「速寫」被誤解最深的地方。

當然我也必須承認,不這樣教是無法在台灣繪畫教育市場生存的。

話說回來,在我這幾年的教學現場裡,我發現很多學生第一次聽到「速寫」時,腦中浮現的仍是「快速寫生」這四個字。我常說一個故事:某畫家搭電扶梯下樓,在短短三十秒內畫了前方的人,洋洋得意地拿給我看,但我壓根看不出來他在畫什麼!

很多人總以為速寫只是把寫生畫得更快。

但我總會告訴他們:速寫不是快,而是「活」。

它不追求準確,而追求當下。

速寫不屬於競賽,它屬於生活。

它可以在市場裡、在火車站、在雨中完成,沒有裁判、沒有標準答案。只有你,和那一刻的風、光、聲音。

|速寫的心理節奏:畫時間,也是紀錄時間|

寫生像是一場靜止的對話;

速寫則是一場「時間的演出」。

在街頭速寫時,你身邊的光線、聲音、人群都在變化,因此速寫的畫面是時間的切片,是「我在那裡的那一刻」。

而那一刻的線條,不只是畫,而是一種「紀錄」。

速寫最珍貴的地方在於:它記錄的不只是風景,更是你的存在。

那一筆歪掉的線條,是你手的抖動;那滴水痕,是那天下午的濕氣;那頁頁紙上,其實都藏著你的心跳。

速寫的本質,就是紀錄。

它是一種生活的書寫方式,讓「我曾經在這裡」變得可見、可觸、可回味。

|速寫是「生活」,寫生是「訓練」|

我常提醒學生:不要把速寫畫成寫生。

寫生是技術的鍛鍊,而速寫是生活的練習。

速寫的價值,不在於畫得多準,而在於畫得多真。




當你翻開速寫本,那些歪掉的線條、被風吹歪的墨跡、咖啡的水痕,都是你與世界共處的證據。

速寫不是結果,而是一段時間、一段呼吸、一段「我在這裡」的見證。而每一張速寫,其實都是一篇旅行日記——不是為了完成作品,而是為了留下時間的痕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郭正宏的沙龍
39會員
72內容數
台北。島嶼最北端的城市之一,四周圍被山嶺環繞,二條河流貫穿了城市西邊,18世紀開始人們從這邊開始聚集開墾、落地、生根。從艋舺開始,河岸沿線直到出海口最後一個鄉鎮淡水為止,這裡成了那個時代島嶼上最繁華熱鬧的區域之一。時光芢苒百年後的台北城早已無邊無界,原本河岸邊的村鎮早已變成「舊城區」。 但是,舊城的故事才正要開始。
郭正宏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17
我在演講時常分享說:畫畫最困難的就是第一筆! 很多初學者打開速寫本,看著一整頁的白紙,第一個感覺不是期待,而是恐懼。這種恐懼,我稱之為「空白恐懼」——怕畫錯、怕畫不好、怕浪費這張紙。白紙彷彿是一種審判,要求我們必須馬上交出完美的作品。 我年輕時也曾被這種恐懼困住。當時的我,一直在追求「正確」和「
2025/09/17
我在演講時常分享說:畫畫最困難的就是第一筆! 很多初學者打開速寫本,看著一整頁的白紙,第一個感覺不是期待,而是恐懼。這種恐懼,我稱之為「空白恐懼」——怕畫錯、怕畫不好、怕浪費這張紙。白紙彷彿是一種審判,要求我們必須馬上交出完美的作品。 我年輕時也曾被這種恐懼困住。當時的我,一直在追求「正確」和「
2025/09/10
水墨線條的「拙趣」一直以來都是水墨家在畫作理論上的圭臬,中國古代「大智若愚」的生命哲學移植到了藝術上變成了「頓拙的趣味」。在年少輕狂的時候我聽不懂老師所說「寧拙勿巧」背後的智慧,直到三十多歲,走過一些艱難,才真正明白:拙,不是笨拙,而是對不完美的誠實。也因為是人生有了閱歷才,讓我在後來的速寫藝術上沉
2025/09/10
水墨線條的「拙趣」一直以來都是水墨家在畫作理論上的圭臬,中國古代「大智若愚」的生命哲學移植到了藝術上變成了「頓拙的趣味」。在年少輕狂的時候我聽不懂老師所說「寧拙勿巧」背後的智慧,直到三十多歲,走過一些艱難,才真正明白:拙,不是笨拙,而是對不完美的誠實。也因為是人生有了閱歷才,讓我在後來的速寫藝術上沉
2025/09/01
十七、十八歲練水墨時,老師常說要有「拙趣」。那時候的我年少輕狂,只覺得拙就是「不靈巧」。直到三十幾歲,走過幾段不容易的人生路,我才慢慢明白:所謂拙,不是笨拙,而是對不完美的誠實;是願意讓線條保留呼吸與顫音的那份勇氣。 而這份拙,恰好可以從「毛筆的懸腕」與「速寫的握筆位置」說起。 |書畫同源,讓手
2025/09/01
十七、十八歲練水墨時,老師常說要有「拙趣」。那時候的我年少輕狂,只覺得拙就是「不靈巧」。直到三十幾歲,走過幾段不容易的人生路,我才慢慢明白:所謂拙,不是笨拙,而是對不完美的誠實;是願意讓線條保留呼吸與顫音的那份勇氣。 而這份拙,恰好可以從「毛筆的懸腕」與「速寫的握筆位置」說起。 |書畫同源,讓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何謂教育?又何謂真正的學習?今天實孩們帶著試讀生的模樣,著實讓我看見了兩者。
Thumbnail
何謂教育?又何謂真正的學習?今天實孩們帶著試讀生的模樣,著實讓我看見了兩者。
Thumbnail
老師說寫有共通性的東西,讀者才會有共鳴,有共鳴才比較會有人看。 可我愛跟老師作對,就愛亂寫…… 夢,這種東西呢太個人了,不容易讓人共鳴。但是,讓我夢到了,我就想《它跟我有緣!我要把它寫下來!》…………
Thumbnail
老師說寫有共通性的東西,讀者才會有共鳴,有共鳴才比較會有人看。 可我愛跟老師作對,就愛亂寫…… 夢,這種東西呢太個人了,不容易讓人共鳴。但是,讓我夢到了,我就想《它跟我有緣!我要把它寫下來!》…………
Thumbnail
在創作課上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收穫,瞭解到創作不必拘泥於形式,只要是真實的情感流露,創作目的就達到了。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創作課上的感想,以及在創作過程中的領悟和掙扎。
Thumbnail
在創作課上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收穫,瞭解到創作不必拘泥於形式,只要是真實的情感流露,創作目的就達到了。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創作課上的感想,以及在創作過程中的領悟和掙扎。
Thumbnail
該文章介紹了香港小學視覺藝術科非專科專教老師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以及引入跨學科教學的方法,並探討了視覺藝術與語文藝術的結合,以豐富學生的語文藝術體驗和教學應用。
Thumbnail
該文章介紹了香港小學視覺藝術科非專科專教老師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以及引入跨學科教學的方法,並探討了視覺藝術與語文藝術的結合,以豐富學生的語文藝術體驗和教學應用。
Thumbnail
考試作文與創作文體不同,有明確的評分標準因此需要特殊訓練符合要求。主要體現在寫作目的、時間限制、格式要求和評分標準等四個方面,相應的考生訓練項目,包括有類題練習,時間管理,結構清晰,以及應對評分標準。
Thumbnail
考試作文與創作文體不同,有明確的評分標準因此需要特殊訓練符合要求。主要體現在寫作目的、時間限制、格式要求和評分標準等四個方面,相應的考生訓練項目,包括有類題練習,時間管理,結構清晰,以及應對評分標準。
Thumbnail
#誠實書寫練習 #Day126 本日書寫主題:回想本週看見的人事物,找尋有印象或有感覺的事情並寫下來。 ✍️今天是芭蕾舞教室為學員們辦攝影班,我們穿著舞衣舞裙拍攝照片。 前年我拍過一次,事隔兩年再為自己拍攝。 最主要是檢視自己的體態,和學習成果。 看看兩年前的自己與現今的我有什麼差異,這將是一
Thumbnail
#誠實書寫練習 #Day126 本日書寫主題:回想本週看見的人事物,找尋有印象或有感覺的事情並寫下來。 ✍️今天是芭蕾舞教室為學員們辦攝影班,我們穿著舞衣舞裙拍攝照片。 前年我拍過一次,事隔兩年再為自己拍攝。 最主要是檢視自己的體態,和學習成果。 看看兩年前的自己與現今的我有什麼差異,這將是一
Thumbnail
朱銘美術館 藝術無所不在,但進入課程需不斷嘗試與調整 在實體課程每週的教授與復盤中,我發現了實體課程與線上課程之間最主要的不同點。實體課程需要面對面的互動,而在課程持續時間長且時間安排在下午一點到三點時,學生往往難以保持專注。尤其在導入藝術創作課程時,許多學生可能缺乏相關經驗,因此需要將課程內容
Thumbnail
朱銘美術館 藝術無所不在,但進入課程需不斷嘗試與調整 在實體課程每週的教授與復盤中,我發現了實體課程與線上課程之間最主要的不同點。實體課程需要面對面的互動,而在課程持續時間長且時間安排在下午一點到三點時,學生往往難以保持專注。尤其在導入藝術創作課程時,許多學生可能缺乏相關經驗,因此需要將課程內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