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傳達的重點是,當我們面臨道德難題(尤其是兩難),而必須為所當為時,我們可以怎麼辦?而作者身為在哈佛教授20多年耶穌故事的老教授,認為與其單方面地做報告,不如鼓勵同學寫故事或劇本思考這個問題更有效。而耶穌曾預言祂將再來,在希臘文原文是Parousia這個詞,這個詞真正的意思是顯現,而非字義上的再來與復臨(這與某些”基督教派”倡導末日觀而信耶穌的有問題傳教大相違背,而筆者也多次遇到過這種團體而選擇遠離)。
在創世紀人類的始祖亞當(象徵人)與夏娃(象徵生命),就是因為吃了智慧果,而有羞恥是非善惡對錯等分別心,而幻想自己能像神永生不死(就是生命樹)。耶穌的誕生來自處女生子,就是上帝成為凡人的象徵。
所謂的赦免他們,就是無條件的寬恕,而悔改則是三個要件:1.真心認錯2.愧恨.3.自責傷害過他人,缺一不可。而在自由意志,我思故我在的架構下,我能悔改,我就該負責,這就是聖經所要教導的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