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米其林的故事:從農具修理到世界輪胎霸主
如果你以為米其林只是那個發美食星星的胖寶寶,那你可能只知道它的「副業」。米其林真正的本業,是輪胎。而且是世界級的輪胎。
故事要從1889年說起,法國中部城市克萊蒙費朗(Clermont-Ferrand),兩兄弟安德烈(André)與愛德華(Édouard)米其林原本在經營農具修理。有一天,一位客人帶來一台爆胎的腳踏車,兄弟倆在修理過程中發現:這輪胎也太難拆了吧!於是他們決定自己來搞一套更好拆、更耐用的輪胎。
1891年,他們取得了快速拆卸輪胎的專利註1,並在巴黎到布雷斯特(Paris–Brest–Paris)的1200公里自行車耐力賽中一戰成名。冠軍查爾斯·泰龍(Charles Terront)用的就是米其林輪胎。這場勝利讓米其林聲名大噪。
從那時起,米其林開始投入大量研發,從自行車胎一路拓展到汽車、摩托車、飛機甚至火車輪胎。如今,米其林不只是輪胎製造商,更是交通安全與性能的代名詞。
而那個胖胖的白色吉祥物「米其林寶寶」,其實叫做 Bibendum(對,中文就是必比登),他是1898年誕生的,不只代表品牌,也成了米其林指南中「物有所值」餐廳的象徵。
而說到米其林指南,它其實就是米其林兄弟為了鼓勵更多公路旅行,從而促進輪胎銷量,而推出的。
米其林兄弟為了增加輪胎的使用量,他們決定為駕駛者編寫一本全面的指南,其中列出了酒店、餐廳、機械師和加油站的資訊。 1900年,第一版《米其林指南》出版,免費發放了3.5萬冊。
隨著輪胎公司的發展,這份指南也隨之壯大。從1904年的比利時開始,該指南在歐洲各地出版了針對特定國家的版本。 1920年,安德烈·米其林走進一家汽車修理廠,看到這本指南被用來支撐工作台,這才首次引入了收費模式。他意識到“人們只真正珍惜他所支付的東西”,於是開始以7法郎的價格出售指南。

🚴♂️ Power Gravel 47C:礫石路的絕佳選擇之一
所以我今天要來介紹美食餐廳了嗎?
並沒有喔~~
是因為我收到了米其林的贊助品,那就是米其林為了礫石路而推出的Power Gravel系列!這條胎上市已經一陣子了,但由於在台灣比較少推廣的關係,米其林的自行車胎在市面上並不能說是首選。
所以在米其林上班的友人特地請我來測試並發文,希望能增加一些詢問度;但是沒有折扣碼喔~!!
有需要的話,可能還是要詢問米其林自行車輪胎-總代理忠林。

在車店等老闆幫我裝胎的時候,我爬了爬文。根據《Bike Perfect》的測試,它擁有 快速滾動速度、穩定的過彎抓地力、優異的防刺性能。而《Cycling Unbound》的滾動阻力測試也指出,在低胎壓(約28 psi)下,Power Gravel 47C 在混合地形表現非常均衡,既不拖速,也不打滑。
而其實我騎瓜車到現在,也用過(測過)不少條胎了。看胎紋大概就對外胎的性能如何有個底了。而Power Gravel這條胎的胎紋設計是我最喜歡的部分:中央是細密的顆粒,兩側則是略微加粗的塊狀胎紋;我認為它在碎石路上既能穩定前進,又能在彎道中穩穩抓住地面。

🔍 外胎結構與技術解析
Michelin Power Gravel 47C 採用多項技術,讓它在混合地形中表現更加出色。
- Bead to Bead Shield 防刺技術:這是米其林的招牌防護結構,從胎唇到胎面全面加強,能有效抵擋碎石、尖刺等路面危害。對於台灣山區常見的碎石林道來說,這項技術非常實用。
- 高性能橡膠配方:胎面橡膠結合天然橡膠與合成橡膠(如 SBR、BR),提供良好的彈性與耐磨性。加入炭黑(Carbon Black)不只是染色,更能提升橡膠的耐磨性與抗紫外線能力。
- 胎紋設計:中央細密顆粒胎紋能降低滾動阻力,提升平路效率。再結合側邊塊狀胎紋,強化過彎抓地力與排泥能力,適合濕滑地形。
- 胎體補強纖維:使用聚酯纖維與尼龍混合,提升胎體韌性與耐高溫性能,適合長途與高速騎乘。

🏞️ 台中大肚山萬里長城步道實測:碎石、泥地、斜坡全制霸
我選擇實測的地點在台中大肚山的萬里長城步道。這條路線有碎石、砂地、草皮、甚至一些陡坡,是中部地區除了老外林道之外,另一個適合測試礫石胎的絕佳場地。
我的胎壓是抓41~42psi,並沒有特地調低。
步道一開始是長下坡,我有刻意重煞幾次,胎面與地面的抓地力,讓我在騎行時信心倍增。
而騎到鵝卵石上坡路段時,明顯感受到 47C 的寬度帶來的穩定性。車輪不會輕易被滾石帶走。
在泥地段,胎紋的排泥能力也讓我驚艷。過去常常泥巴卡住胎紋,導致打滑,這次完全沒有。
如果要我用一句話來形容Power Gravel 47C在步道上的表現的話。
那麼就是"穩、抓、快,三拍子全到位"!
- 穩定性: 47C 的寬度讓我在碎石路上如履平地,過彎不飄,下坡不抖。
- 抓地力: 胎紋設計讓我在各種地形都能穩穩抓住地面,尤其是濕滑泥地。
- 滾動效率: 雖然是寬胎,但滾動阻力不高,平路騎乘也不拖速。
- 防刺性能: 今天騎了快 5 公里的步道,經過不少鵝卵石,胎面毫髮無傷。
🧭 適用情境與建議
Michelin Power Gravel 47C 適合以下騎乘環境:
- 碎石路/林道
- 混合地形(柏油+泥地)
- 長途騎乘/探險騎行
🏁 結語:礫石路的新選擇,值得入手
如果你是 瓜佛騎士,而且像我一樣常常在台灣的山林碎石路上奔馳,那麼 Michelin Power Gravel 47C 絕對值得一試。它不只是穩定,更是讓你在各種地形都能安心騎乘的好夥伴。
而且,這條胎不貴,CP 值高,耐用度也不錯。
還等什麼呢?想入手的話,請多分享本文,好讓代理商給我折扣碼囉~










註1:米其林歷史上的快拆輪胎專利
- 可拆解輪胎: 1891年,愛德華·米其林(Édouard Michelin)發明了可拆解輪胎,並申請了專利。
- 技術背景: 在此之前,輪胎是黏合在輪圈上的,更換過程非常耗時且困難。
- 技術優勢: 該專利使得輪胎能夠在短時間內輕鬆拆卸和更換。最初需要約15分鐘,後來進一步改進到不到2分鐘。
- 歷史影響: 這項發明為米其林在市場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並成為其技術創新核心的開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