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不再秤重食材,反而吃得更專心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開始對吃進去的食物不秤重,大概是從工作開始變忙的那段時間。那時候專案多,會議也多,常常回到家的時候已經太晚,只能洗洗睡,根本沒時間來備餐。午餐只能在公司員工餐廳解決,晚餐則是靠外食。起初我還是試著估算食物份量,但很快地就發現根本無法像秤重那般精準。食物也不是自己煮的,放了幾匙油,淋了多少醬料都無法掌握。與其靠估算,不如乾脆地承認沒辦法準確控制到底吃了多少東西跟熱量。

原本對食材秤重是為了減脂。那段時間我非常講究吃的分量,連一點油都要計較。因為只要多吃一點,減脂的速度就會慢下來。但是當工作節奏讓我無法持續執行時,我才開始注意到自己其實沒有真正關注在吃進去的東西對身體造成的影響,以及身體對吃進去的食物的反應。

停止秤重後,剛開始有點不安。吃東西的份量沒有精確的數字,彷彿少了依據。但慢慢地,我開始觀察起食物本身。餐廳的主菜如果是炸雞排和炒牛肉,我會自然地選擇後者,避免吃進過多的油脂;夾菜時,也不再是隨手拿,而是避開那些泡在油湯底下的菜。這些都不是秤重算出來的,而是沒有秤重後,依靠觀察出來的。

我發現自己吃飯時吃得更慢,但是也吃的更專注。因為沒有秤重,我只能依靠身體的反應去判斷吃多少才剛好。會注意自己是否真正感受到飢餓,還是只是單純的嘴饞想吃東西,或是壓力大想靠吃東西來紓壓。吃飯的時候會細嚼慢嚥,讓身體有時間反應給大腦「吃夠了」的訊號。甚至在幾餐之後,我能感覺到自己身體的變化:吃太油或吃太甜時,身體內部會發熱甚至痠痛,產生發炎反應。這些細微的感覺,以前都被秤重的習慣所掩蓋了。

「吃得專心」不再是控制嘴,而是傾聽身體的反應。當我放下秤,反而開始學習對自己誠實傾聽自己身體所發出的聲音。那種專心,其實是一種注意力的轉向,從外在的計算,轉向內在的覺察。

這個轉變讓我理解了一件事:真正的控制,並不是把所有變數都抓在手裡,而是知道自己在哪裡該放手。當我不再強迫自己紀錄每一口食物,我反而更能掌握身體的節奏。那不是放縱,而是一種成熟。

更意外的是,這樣的覺察不只發生在飲食。當我能聽懂身體的信號,我也開始注意生活裡其他微小的警訊。熬夜後的遲鈍、久坐後的腰痠、或是喝太多咖啡後那種虛假的清醒感。這些細節,以前常常被自己自動地忽略。現在它們變成一種提醒的訊號,告訴自己:身體一直都在跟自己對話,只是太久沒注意到而忽略。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放下控制,不是不在意,而是學習信任自己。信任自己的身體、信任自己的經驗,也信任自己足夠了解自己。當我不再對食物秤重,反而更能掌控自己。因為那時,我終於開始學會專注在自己的反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uca的沙龍
15會員
64內容數
原料藥產業工作者,專長有機化學,遊走於生產與研發。喜歡寫作、健身、吃美食。 歡迎來信交流。
Luc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12
《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以人與事為核心,提醒我們學會分辨可控與不可控的界線。作者枡野俊明透過99條生活見解,教人放下不必要的執著,把注意力放在真正能掌控的事上。無論是自己或他人、可控或不可控,唯有看清事情屬性,專注當下、適時放手,才能減少無謂的煩惱,讓生活更自在從容。
2025/10/12
《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以人與事為核心,提醒我們學會分辨可控與不可控的界線。作者枡野俊明透過99條生活見解,教人放下不必要的執著,把注意力放在真正能掌控的事上。無論是自己或他人、可控或不可控,唯有看清事情屬性,專注當下、適時放手,才能減少無謂的煩惱,讓生活更自在從容。
2025/10/05
排隊是日常展現社會秩序的場景,捷運電扶梯靠右站立的習慣正是它的體現,它建立在互信與默契之上。人們遵守規則,一方面是文化中守秩序的展現,另一方面則是為了避免衝突。排隊除了降低社會成本,並展現出文明與信任的基石。
Thumbnail
2025/10/05
排隊是日常展現社會秩序的場景,捷運電扶梯靠右站立的習慣正是它的體現,它建立在互信與默契之上。人們遵守規則,一方面是文化中守秩序的展現,另一方面則是為了避免衝突。排隊除了降低社會成本,並展現出文明與信任的基石。
Thumbnail
2025/10/03
很多人以為減肥就要戒澱粉,視澱粉為發胖元凶。但其實澱粉是人體能量與大腦運作的重要來源,完全不吃反而會影響專注力與代謝。許多人因為聽信明星、同事的分享而相信不吃飯就能瘦,但真正的原因往往是攝取的熱量下降,而不是不吃澱粉本身。真正該做的,是吃糙米、燕麥、地瓜等原型食物。
Thumbnail
2025/10/03
很多人以為減肥就要戒澱粉,視澱粉為發胖元凶。但其實澱粉是人體能量與大腦運作的重要來源,完全不吃反而會影響專注力與代謝。許多人因為聽信明星、同事的分享而相信不吃飯就能瘦,但真正的原因往往是攝取的熱量下降,而不是不吃澱粉本身。真正該做的,是吃糙米、燕麥、地瓜等原型食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或許根本沒有所謂的「飲食失調」的標籤,或許這標籤本身並不存在任何實質的意義...
Thumbnail
或許根本沒有所謂的「飲食失調」的標籤,或許這標籤本身並不存在任何實質的意義...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換個角度來思考,這就表示在這些有限的食物的前提下,每一口都值得細細品味。不是像以前,急著把這個便當或漢堡吃完,那樣的方式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其實,限量的食物會使得身體啟動自我修復的機制,身體會判斷食物不足,全身都要做好求生存的準備,要把所有機能運作起來才行,不能鬆懈下來。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換個角度來思考,這就表示在這些有限的食物的前提下,每一口都值得細細品味。不是像以前,急著把這個便當或漢堡吃完,那樣的方式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其實,限量的食物會使得身體啟動自我修復的機制,身體會判斷食物不足,全身都要做好求生存的準備,要把所有機能運作起來才行,不能鬆懈下來。
Thumbnail
在科技發達的現今社會,食物的價值以及人們對食物的態度一直在改變。
Thumbnail
在科技發達的現今社會,食物的價值以及人們對食物的態度一直在改變。
Thumbnail
不盲目跟隨別人,而是根據自己的想法活出自己的人生,才能變得美麗。我為自己選擇了一種精彩自洽、充盈鬆弛的生活方式,而感到驕傲慶幸!
Thumbnail
不盲目跟隨別人,而是根據自己的想法活出自己的人生,才能變得美麗。我為自己選擇了一種精彩自洽、充盈鬆弛的生活方式,而感到驕傲慶幸!
Thumbnail
做菜,是種得用愉悅心情的一件事。 所以,心境佔70%,其餘嘛共佔30%。 煮一道菜,和煮一桌菜都一樣。 在餐館吃飯吧... 廚師今天心情好不好,吃了,就知道。 去自助餐買便當,差異較小,反而重點是在飯。米心沒透,這頓飯....就難吃了。 工作的關係,外食機會,也就變多了。 因為想學做不
Thumbnail
做菜,是種得用愉悅心情的一件事。 所以,心境佔70%,其餘嘛共佔30%。 煮一道菜,和煮一桌菜都一樣。 在餐館吃飯吧... 廚師今天心情好不好,吃了,就知道。 去自助餐買便當,差異較小,反而重點是在飯。米心沒透,這頓飯....就難吃了。 工作的關係,外食機會,也就變多了。 因為想學做不
Thumbnail
飲食失調 (Eating disorder) 到 100% 飲食自由 (food freedom) 不僅是改變和食物的關係,是和內在需求和解的旅程 聊聊【飲食敘自由: 蔬食&無麩質料理筆記】的緣起 : 想和你/妳一起從飲食失調中痊癒 改變和食物的關係,也改變和自己的關係,一起走向飲食自由吧!
Thumbnail
飲食失調 (Eating disorder) 到 100% 飲食自由 (food freedom) 不僅是改變和食物的關係,是和內在需求和解的旅程 聊聊【飲食敘自由: 蔬食&無麩質料理筆記】的緣起 : 想和你/妳一起從飲食失調中痊癒 改變和食物的關係,也改變和自己的關係,一起走向飲食自由吧!
Thumbnail
有事沒事來看看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讓營養師陪你度過生活每一天。 ↓↓↓順便按讚加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kuodietitian 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
Thumbnail
有事沒事來看看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讓營養師陪你度過生活每一天。 ↓↓↓順便按讚加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kuodietitian 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
Thumbnail
如何吃三餐? 不要再問別人今天午餐吃什麼了! 學會自己照顧自身健康~ 這是一個實用的飲食指引,幫助大家均衡飲食,提倡健康的飲食觀念。手冊中介紹瞭如何透過配餐方式來達到營養均衡,並提供了中式、素食、西式的範例。不僅網羅各種飲食資訊,並且提倡讀者能夠加入自己的創意,讓吃飯成為一個有趣又能補充體力的事情
Thumbnail
如何吃三餐? 不要再問別人今天午餐吃什麼了! 學會自己照顧自身健康~ 這是一個實用的飲食指引,幫助大家均衡飲食,提倡健康的飲食觀念。手冊中介紹瞭如何透過配餐方式來達到營養均衡,並提供了中式、素食、西式的範例。不僅網羅各種飲食資訊,並且提倡讀者能夠加入自己的創意,讓吃飯成為一個有趣又能補充體力的事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