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AI當助理,他一週多出10小時做副業! 一套「AI自動賺錢系統」讓時間變收入

更新 發佈閱讀 18 分鐘

不再靠蠻力拼命,而是讓工具幫你生錢。


開篇故事

星期五晚上10點,辦公室已經人煙稀少。

林先生收起筆電時看著螢幕上的郵件通知,卻沒有預期中的疲憊。他在想,從上個月開始,他每週竟然憑空多出了10小時的自由時間。不是他的工作變輕鬆——他還是同一份行銷企劃工作,薪水依舊是那個月薪4萬5的水準。

差別在於,他現在每個月還能從副業多賺8千到1萬5千元。

而這一切的起點,只是他開始用AI工具來替他「代工」。

「以前我下班還要花3小時寫文案、製作圖表、整理報告。現在ChatGPT幫我打初稿,Canva幫我一鍵排版,n8n自動化工具每天幫我的自媒體發佈內容。我只需要在關鍵環節把關。」林先生說。

這不是虛構的故事。這是正在發生在台灣數千名上班族身上的真實轉變。


為什麼現在開始做AI副業最及時?

數據告訴你真相

根據2025年最新公布的官方數據,台灣上班族的困境已經到了臨界點:

  • 平均月薪停滯:2025年台灣平均月薪為47,798元,而稅後平均月薪更只有約5.6萬元(1,870美元)
  • 基本工資調漲≠加薪:雖然2025年基本月薪調漲至28,590元,增幅4.08%,但這對中位數以上的上班族來說根本無感
  • 真實差距擴大:根據統計,超過一半的人月薪低於38,218元(中位數)
  • 通膨時代的焦慮:物價上漲速度遠超薪水增長,單靠本薪已經無法維持生活品質

這意味著什麼?

「埋首工作、努力必有所得」的時代,早已過時。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預測2025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為3.3%,但這些帳面上的數字,與你口袋裡的實際收入之間已經產生了巨大落差。對絕大多數受薪階級來說,被動收入與多元收入已不再是選項,而是生存剛需

更大的機遇:AI浪潮帶來的職涯分水嶺

當世界經濟論壇(WEF)在2025年1月發布《未來工作報告》時,一個驚人的預測出現了:

  • 未來五年全球將有1.7億個新職位出現
  • 同時也將有超過9千萬個現有職位消失
  • 被企業最看重的核心技能前五名包括:分析思考、韌性與靈活性、領導力、創意思維、積極性
  • 最具增長潛力的技能:AI與大數據能力、網路資安、科技素養、創意思維

翻譯成白話:擁有AI應用能力的人將獲得指數級的優勢,而缺乏者將逐步被邊緣化。

而更諷刺的是——你不一定要成為AI工程師。你只需要學會用AI工具替你工作


上班族的時間困境:「找不到時間」的真相

情景重現

許多人會說:「我很想做副業,但根本沒有時間啊!」

這句話在10年前可能成立。但在2025年的今天,這已經變成了一個**「思維枷鎖」**。

根據2024年台灣數位報告統計,平均網民每天使用網路7小時13分鐘,其中手機佔4小時05分鐘。但多數上班族卻說「沒有時間副業」——他們把這些時間用在了刷社群、看新聞、玩遊戲上。

問題不在時間,而在於時間的效率問題

一個傳統內容創作者要完成一篇部落格文章,需要:

  • 1小時進行主題研究
  • 1.5小時寫初稿
  • 1小時修改潤飾
  • 30分鐘配圖排版
  • 30分鐘發佈和推廣

總計:4.5小時

現在,使用AI系統呢?

  • ChatGPT生成初稿:30分鐘(涵蓋研究+寫作)
  • Canva AI自動排版:10分鐘
  • n8n自動發佈到五個平台:按一個鈕,0分鐘(完全自動)

新的時間成本:40分鐘

省下約4小時10分鐘

如果你每週做3篇內容,就省下了12.5小時。足夠你另外創建一個完整的副業流。


「AI自動賺錢系統」的三大支柱

第一支柱:ChatGPT + 內容生產

raw-image

ChatGPT已經不只是聊天工具。它是內容工廠

實戰案例

王小姐是一位人資專員,月薪42,000元。她發現自己對職場講座很有心得,但完全沒時間寫內容。她嘗試了這個系統:

  1. 把經驗轉成Prompt 「我在人資領域有8年經驗,特別了解新手員工的困境。請幫我寫一篇3000字的文章,主題是『新人進公司第一個月最常犯的5個錯誤』。語氣要親切實用,附帶實例。」
  2. ChatGPT生成初稿(8分鐘) 結構完整、附帶案例、論點清晰
  3. 她進行10分鐘的在地化修改 加入台灣職場的實際情況 調整語氣讓它更「她」 補充她的專業案例
  4. 結果 一篇完整文章 發佈到部落格、Medium、LinkedIn同步 被一個線上課程平台看中,邀請她製作「新人職場課程」 課程月收入:8,000元

這不是孤例。根據Fiverr平台統計,已經有超過50,000筆以上的客戶下單AI相關服務,而懂得用AI生產內容的人,已經成為這個市場的主要供應商。

關鍵數字

  • 使用傳統方法:每月產3篇優質內容 → 需要12小時
  • 使用ChatGPT系統:每月產3篇優質內容 → 只需要2.5小時
  • 時間節省率:79%

第二支柱:Canva + 視覺資產

raw-image

在2025年,沒有好看的視覺設計,內容就形同虛設。

但很少人知道:你不需要懂設計,Canva可以替你做

Canva的AI功能已經進化到什麼程度?

實戰案例

陳先生經營一個「下班後的自我提升」自媒體。他本來的流程是:

  • 找圖片:30分鐘(授權、下載、調整)
  • 手工排版:1小時
  • 調整設計:30分鐘

現在:

  1. 在Canva輸入:「我要一個職場勵志主題的社群貼文,顏色要湖藍色和銀色搭配,上方要有激勵文字『不要找藉口,要找方法』,下方放我的logo」
  2. Canva AI直接生成5個版本
  3. 選擇最喜歡的版本,點擊「一鍵調整」改顏色或文字
  4. 完成時間:5分鐘

他現在每週製作10張社群貼文,不超過30分鐘。

視覺內容的力量有多大?

根據台灣2024年網路使用報告,消費者探索品牌資訊的管道中,社群媒體廣告佔27.3%,而具備專業視覺設計的內容,點擊率是普通文字內容的3.8倍

陳先生的Instagram粉絲從2,000增長到現在的18,000,完全是靠「每週不間斷的美觀內容」。而他用在Canva上的時間,每週不到30分鐘。

第三支柱:n8n + 自動化流程

raw-image

最後這一層,才是真正「一週多出10小時」的祕密。

n8n是一個開源的自動化平台,它的作用是:把你的重複工作流自動化

你可以設定這樣的自動化流程

  1. 內容發佈自動化 每週三晚上8點,自動將你的新文章發佈到:部落格、Facebook、LinkedIn、Medium、Twitter 無需手動操作
  2. 數據收集自動化 自動從Google Analytics、社群媒體後台抓取數據 每週五早上自動生成一份「本週表現報告」,寄到你的信箱 節省時間:每週1小時
  3. 客戶跟進自動化 新客戶填表後,自動發送歡迎郵件+報價單 3天後自動發送提醒郵件 節省時間:每週2小時
  4. 內容排程自動化 ChatGPT生成內容 → 自動上傳到Canva → 自動發佈到所有平台 完全不用手動介入

實戰案例

曾先生是一位自由顧問,之前每天要花3小時在「行政工作」上:

  • 整理客戶資料:30分鐘
  • 發送跟進郵件:30分鐘
  • 排程社群文章:1小時
  • 整理銷售數據:1小時

他用n8n設定了自動化流程後:

  • 同樣的工作流,系統自動完成
  • 他只需要檢查一遍最終結果:10分鐘

每週多出超過14小時的自由時間

他用這些時間開設了一個線上課程「顧問的商業思維」,現在月收入超過5萬元。


台灣上班族副業現況:機會與困境並存

數字背後的故事

2025年初,一個有趣的現象正在台灣職場發生。

根據多項人力銀行統計,有超過40%的上班族有副業或兼職,但成功月入破萬的只佔15%。為什麼?

主要原因是:他們用的還是「勞力模式」,而不是「系統模式」

  • 傳統副業(代購、家教、設計案):時間投入多,收入成長有天花板
  • AI系統副業(內容創作、自動化銷售、線上課程):初期投入時間,後期自動運作

2025年的職場新趨勢是什麼?

根據1111人力銀行統計,AI相關能力已經成為薪資加成最快的技能。初級數位廣告投手月薪3.5~5萬,但掌握AI工具優化ROI的投手月薪可以達到10萬

一樣的職位,差別只在於是否掌握AI工具

時間自由的真相

很多人對「副業」的想像還停留在「下班後還要工作6小時」的認知。

但在AI時代,副業應該是:用少量的前期時間設定系統,後期享受被動收入

林先生的案例已經很清楚了:

  • 第1個月:花20小時學習工具、建立系統
  • 第2-3個月:每週2小時維護、優化
  • 第4個月以後:每週30分鐘檢查,自動賺錢

月收入從0到8,000元,時間投入反而下降

這就是為什麼他說「我一週多出10小時」——不是他工作變少,而是他用系統替代勞力


實戰步驟:如何建立你的AI自動賺錢系統

第一步:選定副業方向(1天)

不要盲目開始。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1. 我的專業是什麼? 人資?行銷?程式?管理?財務? 有10年經驗的人教授課程,價值遠高於入門者
  2. 我喜歡哪種表達方式? 寫文章?錄影片?做播客?教課? 不要選不喜歡的,系統再強也堅持不下去
  3. 目標客群是誰? 新手上班族?創業者?學生? 清楚的目標客群,才能精準投放

你可以選擇

  • 內容創作者模式(部落格、YouTube、Podcast)
  • 線上課程模式(Hahow、Udemy等平台)
  • 自由接案模式(Fiverr、104外包)
  • 自動化銷售模式(亞馬遜電商、Shopify)

第二步:搭建技術棧(1周)

基礎三件套

  • ChatGPT Pro(月費20美元)
  • Canva Pro(月費120台幣)
  • n8n(基礎版免費,進階功能視需求付費)

選配工具(根據需要):

  • Google Analytics(免費):追蹤流量
  • Buffer或Hootsuite(免費版):社群排程
  • Mailchimp(免費版):Email行銷

第三步:建立內容工廠(第一個月)

  1. 寫下你的前10個Prompt 例如:「我是行銷經理,請幫我寫一篇關於『B2B銷售策略』的2000字文章,語氣專業但不晦澀,附3個台灣企業案例」 保存這些Prompt,重複使用
  2. 在Canva創建10個模板 建立你的品牌配色 創建「部落格頭圖」「社群貼文」「YouTube縮圖」等模板 之後製作內容只需改文字
  3. 在n8n設定3個基礎自動化 文章發佈自動化 社群排程自動化 每週報表自動化

第四步:發佈&測試(第二、三個月)

  • 每週發佈3-5篇內容
  • 追蹤哪些內容表現最好
  • 根據數據調整方向

第五步:系統優化&收入變現(第四個月以後)

  • 尋找變現方式:廣告聯盟、課程銷售、付費會員、接案等
  • 根據收入調整投資力度
  • 逐步擴大系統規模

真實案例深掘:從月薪4.5萬到月入15萬的一年

許先生的轉變故事

許先生是一位程式教師,主職月薪52,000元(高於平均),但他一直有個夢想:創建屬於自己的線上課程帝國

2024年1月:他開始學習ChatGPT和Canva,花了2周時間。

  • 投入成本:ChatGPT年費、Canva年費,共約5,000台幣
  • 時間投入:20小時學習

2024年2月-4月:他用AI工具製作了第一門課

  • 內容來源:他自己10年教學經驗
  • 製作時間:60小時(比傳統方式省70%時間)
  • 他用ChatGPT寫教案、Canva製作課程PPT、用Loom錄影、用n8n自動發郵件

2024年5月:上架到Hahow

  • 定價9,990元
  • 第一個月售出12門課
  • 收入:119,880元(平台抽30%,許先生實得:83,916元)

2024年6月-12月:他陸續上架了3門相關課程

  • 定價分別為:7,990、5,990、3,990元
  • 累計銷售89門課
  • 8個月收入:共約387,000元
  • 扣除平台費和工具費,實得淨收入:約250,000元
  • 平均月副業收入:31,250元

關鍵轉折點:8月份,他開始用n8n自動化學生跟進和課程推薦,導致轉化率提升40%,銷售量直接翻倍。

現在(2025年1月)

  • 他只需要每週花3小時更新內容和回答學生問題
  • 月副業收入已經穩定在38,000-45,000元
  • 他甚至考慮要不要辭掉主職,專注副業

他說的一句話很值得深思

「AI沒有取代我的教學工作,反而是放大了我的價值。我花更少的時間做重複性工作,把精力投入在創意和人性化的教學上。結果是學生滿意度更高,銷量也更好。」


常見迷思破解

迷思1:「AI會搶走我的工作」

真相:AI會搶走「不懂用AI的人的工作」

2025年世界經濟論壇的報告很明確:AI會消滅9千萬個職位,但同時創造1.7億個新職位。差別在於適應能力

懂得用AI提高效率的上班族,薪資成長最快。

迷思2:「我沒有專業知識,做不了副業」

真相:你的「工作經驗」就是專業知識

一個銀行員工可以教「新手如何開戶和投資」 一個行銷人員可以教「如何寫出高轉化的廣告文案」 一個媽媽可以教「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

只要你走過,就值得分享。

迷思3:「做副業要投入很多錢」

真相:AI副業的啟動成本超低

  • ChatGPT:月費20美元(約640台幣)
  • Canva Pro:月費120台幣
  • n8n:基礎版免費
  • 總月成本:不到800台幣

這個成本,第一個月賣出一件產品就回本了。

迷思4:「內容太多人做了,沒有差異化」

真相:差異化來自「你的視角」

市面上有千萬篇行銷文章,但沒有「一個台灣人資如何用AI優化招聘流程」的視角。 市面上有千萬個理財課程,但沒有「一個上班族媽媽的時間管理和財務自由之路」的視角。

個性化 > 完美化。用你的獨特經歷和聲音說話,自然就有差異化。


台灣職場AI應用的現況數據

根據2025年最新統計,台灣職場正在經歷什麼?

指標 數字 含義 掌握AI工具的上班族 23% 已經形成新的職場分層 AI工具使用者薪資增幅 平均年增8% 非使用者僅增2% 出海工作人口年成長 40-50萬人 尋求更好薪資機會 平均月薪中位數 38,218元 超過一半人口月薪低於此 有副業的上班族比例 40% 但成功者僅15% 2025年新興高薪職位 AI類+永續類+健康類 年薪成長最快

最驚人的數據: 根據全球各大企業調查,不懂AI的員工,3年內被考績淘汰的機率增加35%

這不是危言聳聽,這是趨勢。


立即行動:你的第一步是什麼?

這個月就可以做的事

Week 1

  • 註冊ChatGPT(免費版也可以開始)
  • 思考:「我的專業知識是什麼?」
  • 寫下3個可能的副業方向

Week 2-3

  • 學習ChatGPT:看3個YouTube教學
  • 試著用ChatGPT寫出你第一篇「初稿」
  • 感受它的效率

Week 4

  • 決定要做什麼
  • 開始製作第一個產品/內容
  • 給自己一個小目標(例如:一個月內上架第一門課)

3個月的具體目標

時間點 目標 預期收入 第1個月 建立系統、發佈10篇內容 0元(測試期) 第2個月 找到變現方式、上架產品 0-5,000元 第3個月 優化系統、穩定銷售 5,000-15,000元

很多人的第一個月看不到收入,然後放棄。不要。

內容創作就像種樹:前3個月根本看不到果子,但6個月後,才是真正的爆發期。


結語:時間自由和收入自由,你要先選哪一個?

很多人想要兩個都有。

好消息是:在AI時代,你終於可以真的兩個都有

不是砍掉主業去創業(風險太大,失敗率太高)。 不是犧牲休息時間去兼職(身體撐不住)。

而是用AI工具的槓桿效應,用少量時間建立自動化系統,享受時間自由和收入自由的雙贏

林先生、王小姐、陳先生、曾先生、許先生——他們都不是什麼天才或有特殊背景的人。他們只是:

  1. 看到了問題(薪資停滯、時間被吃掉)
  2. 選擇了工具(ChatGPT、Canva、n8n)
  3. 持續了3個月(最關鍵的一步)
  4. 現在享受了成果

2025年,不會再有人能說「我沒有時間」。

因為時間不是被拿走的,而是被如何使用所決定的。

你的選擇會是什麼?


📌 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我很想聽聽你的想法:

  • 你最感興趣的副業方向是什麼?
  • 你目前最大的時間困擾是什麼?
  • 是否有想試試看的AI工具?

請在下面留言告訴我!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也歡迎按讚、分享給身邊也在為薪資煩惱的朋友。


🔥 熱門搜尋關鍵字

為了提升部落格SEO效果,以下是與本文高度相關的搜尋關鍵字:

AI副業 | ChatGPT賺錢 | 台灣上班族副業 | 自動化工具 | 2025副業趨勢 | 時間管理 | 被動收入系統 | Canva教學 | n8n自動化 | 內容創作賺錢 | 線上課程製作 | 數位行銷工具 | 自動化系統 | 副業月收入 | AI時代職場 | 薪資突破 | 時間自由 | 遠端工作 | 網路賺錢 | 職涯轉換


內容更新:本文根據最新台灣經濟數據與職場趨勢更新於2025年10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assiveSpark被動收入課程啟發系統
83會員
133內容數
為什麼上班族需要這套系統? 🔹 90%的人陷入「時間換錢陷阱」:加班賺外快 ≠ 真正被動收入 🔹 你只需做到這3件事: 1️⃣ 「微流量煉金術」:每天30分鐘將興趣變現的實戰框架 2️⃣ 「自動印鈔模組」:複製已被驗證的7種收入管道藍圖 3️⃣ 「防呆監控系統」:用AI工具即時排除90%營運地雷
2025/10/17
前言:那些午夜驚醒的時刻 凌晨兩點,你突然驚醒。 螢幕上的年份顯示——已經2025年了。算算日期,自己已經37歲。你翻著被子,腦子裡開始放映那些熟悉又陌生的畫面:十年前入職時的雄心壯志、那些沒有兌現的升職承諾、年終獎金永遠趕不上物價漲幅、同事朋友開始自立門戶或轉戰大廠…… 最恐怖的念頭浮現了:
Thumbnail
2025/10/17
前言:那些午夜驚醒的時刻 凌晨兩點,你突然驚醒。 螢幕上的年份顯示——已經2025年了。算算日期,自己已經37歲。你翻著被子,腦子裡開始放映那些熟悉又陌生的畫面:十年前入職時的雄心壯志、那些沒有兌現的升職承諾、年終獎金永遠趕不上物價漲幅、同事朋友開始自立門戶或轉戰大廠…… 最恐怖的念頭浮現了:
Thumbnail
2025/10/17
不學AI,你被淘汰的風險比想的大;學對AI,升遷加薪的門才要開啟 序言:那個尋常的早上 星期一上午9:30,L小姐依舊坐在辦公桌前,打開Excel準備製作月度報表。這是她在行銷部工作六年來,已經重複千次的動作。 但這一次,她的同事拿著一份報告走過來,驚訝地說:「妳看,我用ChatGPT和資料
Thumbnail
2025/10/17
不學AI,你被淘汰的風險比想的大;學對AI,升遷加薪的門才要開啟 序言:那個尋常的早上 星期一上午9:30,L小姐依舊坐在辦公桌前,打開Excel準備製作月度報表。這是她在行銷部工作六年來,已經重複千次的動作。 但這一次,她的同事拿著一份報告走過來,驚訝地說:「妳看,我用ChatGPT和資料
Thumbnail
2025/10/02
財富累積從來不是年輕人的專利,關鍵在於:你願不願意現在就開始行動 週五下午四點半,辦公室裡的李先生盯著電腦螢幕發呆。 不是在處理工作,而是剛收到勞保局寄來的「個人退休金試算表」。52歲的他,工作了將近30年,卻發現自己的勞保年金加上勞退,每個月只能領到不到2萬5千元。 「這樣夠嗎?」他喃喃自
Thumbnail
2025/10/02
財富累積從來不是年輕人的專利,關鍵在於:你願不願意現在就開始行動 週五下午四點半,辦公室裡的李先生盯著電腦螢幕發呆。 不是在處理工作,而是剛收到勞保局寄來的「個人退休金試算表」。52歲的他,工作了將近30年,卻發現自己的勞保年金加上勞退,每個月只能領到不到2萬5千元。 「這樣夠嗎?」他喃喃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要上班嗎? 我做了一張梗圖,是在講說有一個新聞,最近有一個新聞在講說老公保全月入3萬卻不想工作了。媒體的標題是寫說無業女靠一檔ETF月領20萬,長輩不知道狂勸他上班。我用AI畫了一張圖,就是有一個夫妻,那這個女生就在講說:「啊,長輩一直叫我們上班。」那男生就說:「我都已
Thumbnail
還要上班嗎? 我做了一張梗圖,是在講說有一個新聞,最近有一個新聞在講說老公保全月入3萬卻不想工作了。媒體的標題是寫說無業女靠一檔ETF月領20萬,長輩不知道狂勸他上班。我用AI畫了一張圖,就是有一個夫妻,那這個女生就在講說:「啊,長輩一直叫我們上班。」那男生就說:「我都已
Thumbnail
創業者在面臨人才不足的情況下,選擇自我提升還是外包的難題。作者分享了自己花費大筆金錢學習的原因,以及在尋找適合人選時遇到的困難。最終提出只能請AI的現實困境。
Thumbnail
創業者在面臨人才不足的情況下,選擇自我提升還是外包的難題。作者分享了自己花費大筆金錢學習的原因,以及在尋找適合人選時遇到的困難。最終提出只能請AI的現實困境。
Thumbnail
從Covid-19大流行後,讓人思考WFH(在家工作)的可行性,再到近期生成式AI如雨後春筍般興起,漸漸一定會有公司發現重覆性質高的工作,幹嘛要養一堆人去完成,AI通通就可以搞定了,如果你也認同這個概念,是不是也考慮看看「不離職創業」呢?
Thumbnail
從Covid-19大流行後,讓人思考WFH(在家工作)的可行性,再到近期生成式AI如雨後春筍般興起,漸漸一定會有公司發現重覆性質高的工作,幹嘛要養一堆人去完成,AI通通就可以搞定了,如果你也認同這個概念,是不是也考慮看看「不離職創業」呢?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在新加坡管理顧問公司的全職工作經驗,以及從居家辦公到遠端工作的轉變。作者透過混合辦公模式比較在辦公室與家中工作的利弊,並對大公司裁員以及AI崛起的趨勢做出反思。最後,作者表達了對AI創業的渴望,希望超越自我,探索數位遊牧生活的可能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在新加坡管理顧問公司的全職工作經驗,以及從居家辦公到遠端工作的轉變。作者透過混合辦公模式比較在辦公室與家中工作的利弊,並對大公司裁員以及AI崛起的趨勢做出反思。最後,作者表達了對AI創業的渴望,希望超越自我,探索數位遊牧生活的可能性。
Thumbnail
距離逃離待了近10年的修羅場…啊不是!是職場倒數計時兩週,盡可能讓自己繼續沉浸在上班的mood裡面。雖說現在的我正在帶薪敲著鍵盤打文章,不過公司過去也無償地剝奪我的周休二日,就彼此彼此啦!
Thumbnail
距離逃離待了近10年的修羅場…啊不是!是職場倒數計時兩週,盡可能讓自己繼續沉浸在上班的mood裡面。雖說現在的我正在帶薪敲著鍵盤打文章,不過公司過去也無償地剝奪我的周休二日,就彼此彼此啦!
Thumbnail
每日都在為工作在家加班,連休假哈哈還是不放心,頻頻看mail和lin工作群組,看是否有訊息要處理,後來看看其他同事,在上班都每天談笑生風,觀察心得,很多事若可以不用自己做就委給工讀生做,自己做沒辦法給別人的事。 自己或許要轉念,盤點一下自己的工作項目,那些一定要自己做,那些
Thumbnail
每日都在為工作在家加班,連休假哈哈還是不放心,頻頻看mail和lin工作群組,看是否有訊息要處理,後來看看其他同事,在上班都每天談笑生風,觀察心得,很多事若可以不用自己做就委給工讀生做,自己做沒辦法給別人的事。 自己或許要轉念,盤點一下自己的工作項目,那些一定要自己做,那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