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畢業後,因為人事錯綜複雜的問題:《十四歲的殘酷青春「勿」語 》:「欲休還語的滋味?」再次如鬼魅隨身一樣出現;最終研究院留不下我,只好出外打拚工作吧!
打工兩年,繼續進修日文及日本文化成電影)課程,工作中的辦公室政治活像風林火山一樣行兵打仗,古語有云:「人情反復,世路崎嶇。行不去處,須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處,務加讓三分之功。」
於是,又再想起了到日本流浪去…在日本留學的時候,我很想親眼看看我的偶像山口百惠;然而現實歸現實,好夢總是落空的。退而求其次,我走遍東京都內大小的書店,尤其是中古書店(即買賣舊書的書店),希望蒐集多一點有關她的資料。畢竟當時互聯網並不流行,不像今天資訊容易得手;不過,走訪書店是我的嗜好之一,蒐集資料是隨心所欲而已,
山口百惠,生於一九五九年,十三歲因為參加歌唱大賽一夜成名,從此展開金光燦爛的銀色旅途。一九八零年十月,演藝事業正值高峰的時候,她卻毅然宣布引退,並在一九八一年十一月,跟三浦友和結婚。二十一歲就退休的山口百惠,離開多采多姿的藝能界,相夫教子,甘心由絢爛歸於平淡,是一種脫俗的勇氣表現。永恆女神的閃爍光芒,即使在她離開藝能界之後,依舊發光發熱。然而,不時有人甘詞厚利勸她復出,甚至偷拍她一家人的舉動,但矢志不移的她,直到現在也不言復出。
所謂偶像山口百惠,以及對她的仰慕,究竟始於何時,已毫無印象了。初出來工作的時候,我是天真戇直的,喜怒哀樂都形於色。有一次,同事知道我喜歡山口百惠,把一張大海報送給我,我不以為意地把它貼在座位附近壁報板上的當眼處。此後,流言不脛自走,有人笑我崇拜偶像,同事笑我迷戀女色,長輩笑我有歪風氣,最後上司勸我把它撕下來。那時候,我以為《菜根譚》作者洪自誠說:「做人要存一點素心」,可能是騙人的。最記得大學老師曾給我一句忠言:「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此語真是讓我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夏目漱石《哥兒》筆下男主角所遇到的情境,竟在我的身邊重現起來。
回想起大學的時候,我已很迷戀山口百惠,一直想找尋一個像山口百惠的女朋友,可惜事與願違,直至現在,也是好夢成空。那時候,我在儲物櫃中貼有她的照片,在家中有她的大型海報,在口袋中放有她的書籤,甚至還用上有她的相片的筆記簿。不用說,她的唱片、電影及寫真集,都曾堆滿了我的抽屜,佔據了我的書房。有一次,大學朋友告訴我有關山口百惠的電影回顧,我甚至翹課去欣賞。然而,家中本來就有她的電影錄影帶,為何如此?我不曉得,迷戀就是迷戀,理智一時也難以理解。後來,搬家再搬家,有關東西一再丟失,當時固然心痛;如今即使看見塵封已久的資料,心中還有幾分眷念。
溯流追憶山口百惠,我依稀記得,原來一切都是她們---中四B班的「美少女組」,應是她們最早教我曉得日本的藝能界。
八十年代初,香港的東洋風正盛,近藤真彥的髮型很酷,男孩子都愛剪下,松田聖子、中森明菜的打扮,女孩子更愛死了。中四B班「美少女組」是學校流行文化的體溫計,她們對日本藝能界的資料如數家珍,我看過的日本雜誌,全是來自她們的。雖然,當時山口百惠已經退出藝能界,不過有關她的消息依舊不絕於耳,自然在日本雜誌上也能看見了。那時候,在耳濡目染的氛圍下,我想我也被薰染了。可是,同學們都愛近藤、聖子和明菜,我卻在不知不覺間暗戀了山口百惠,究竟為何?天曉得!
或許,我愛懷舊,我愛追憶,所以自懂事以來,塵封的往事,美好的回憶,隨著歲月催人和現實逼人,反而越發鮮明。事與願違的現實,讓我的追憶倒流,中學的旅情,中四B班「美少女組」的天真浪漫…
凡此種種,都點滴在心頭。
(註:現在才想通了,為何迷上山口百惠?極有可能14-5歲出道的她,21歲就能夠退休!十四歲時的我還在迷迷糊糊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