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規劃|擁抱第三人生:從心找方向、整合熱情、務實行動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當熟悉的職涯跑道即將迎來終點

長達數十年的職涯,就像一場漫長的馬拉松。我們全心投入,遵循著固定的節奏與路線,日復一日地向前奔跑。然而,當終點線逐漸清晰,許多人的心情是相當複雜的。或許是終於可以卸下重擔的期待,也或許是對未知前路的迷惘與不安。當不再需要為打卡而早起、為專案而熬夜時,我們該如何填滿那些突然多出來的大片空白?

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退休其實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讓我們能親手拿起畫筆,為自己設計一幅名為「第三人生」的全新藍圖。

1. 重新定義我們的「為什麼」:從為生活工作到為價值而活

在規劃第三人生這張宏偉的藍圖時,第一筆、也是最關鍵的一筆,是重新找到我們的內在驅動力,也就是心中的「為什麼」。這不僅僅是思考「要做什麼」,更是深刻地探問我們「為何而做」。這是一個經典的轉變,正是這個「為什麼」,將成為點燃我們下半場熱情的關鍵燃料,讓生活充滿較大意義。

在職涯上半場,我們工作的動力大多來自於非常務實的需求:養家活口的經濟壓力、對家庭的責任。然而,當子女長大成人、經濟負擔減輕後,這些外在的驅動力也隨之弱化。此時,我們便迎來了一個價值觀重新排序的契機。

故事的主角,一位在同一所學校服務了整整37年、被學生們親切地稱為媽媽級的女士,也面臨著同樣的轉變。過去,她在工作上兢兢業業,輔導無數學生。如今,當退休的腳步將近,她明確地意識到,未來工作的驅動力不再是金錢,而是源自內心深處的渴望:「利他、服務他人」。她希望將過去數十年累積的輔導經驗,從校園延伸至社區,為更多有需要的人貢獻價值。

這個從「經濟需求」轉向「價值實現」的過程,正是第三人生規劃的核心。它引導我們反思:對我而言,除了收入之外,究竟是什麼事情,能帶來最深刻的滿足感與踏實的價值感?找到了這個新的「為什麼」,我們的第三人生便有了較為明確的方向。

當我們找到了新的「為什麼」之後,下一步,就是盤點我們擁有什麼,這些包含了知識、技能、技術與價值觀、興趣和人格特質,其中以興趣當成第三人生的考量通常較為可行,因為興趣的關係,往往已經有不錯的成果。

2. 盤點我們的熱情資產:將多元興趣編織成新的生活樣貌

我們長年培養的興趣,絕不僅僅是週末的消遣或退休後的娛樂。它們是我們投入了無數時間與心血所累積的寶貴「資產」,往往蘊含著獨特的技能、知識與熱情。在建構第三人生時,如何盤點並整合這些資產,將決定我們下半場生活的豐富與精彩程度。

我們的興趣比想像的更有價值

故事的主角便是一位擁有豐富熱情資產的人。她面臨的困境並非沒有興趣,而是興趣太多,一度陷入「不知如何取捨」的迷惘。讓我們先來看看她最初盤點的資產清單:

  • 書法:九歲起拜師學藝,曾獲得全國比賽第二名,並有帶領大學書法社的教學經驗。
  • 園藝:被同事譽為「綠手指」,能將一盆植物繁衍至上百盆,並透過照料植物達到心靈療癒的效果。
  • 茶藝推廣與藝術鑑賞:長期投入的個人喜好,深化了她的美學素養。

這些具體的案例顯示了一個普遍性的觀點:我們的興趣中,往往蘊含著長年累積的技能與熱情,它們是獨一無二的個人寶藏。

打造我們的「熱情資產組合」:整合,而非取捨

許多人在面對多元興趣時,常陷入一個思考的誤區,覺得必須「選一個」最有潛力的興趣來發展。然而,第三人生的精彩之處,就在於我們能打破以往單一職業的舊時代思維框架。

故事主角最初也為此所困,但她沒有選擇放棄任何一項熱情,而是巧妙地將它們安放在退休生活的不同面向,形成一個兼顧收入與心靈富足的完整生態系。

透對對談發現,更發現她還擁有一項深藏二十多年的天賦:玉石設計。這項興趣不僅累積了許多個人作品,甚至已有為他人設計並收費的經驗。我們的「熱情資產組合」是一份動態的文件,而非靜態的清單。即使我們以為已經很了解自己,在有意識的規劃過程中,依然可能發掘出那些被自己低估的寶貴技能。

最終,她的第三人生藍圖變得更加立體:以專業的「職涯諮詢」為核心收入,探索「園藝治療」為潛在發展方向,將「書法與茶藝」作為自我實現的追求,而「玉石設計」則成為一項無需額外學習、隨時可以變現的天賦選項。

第三人生的規劃,不是一道單選題,而是一幅可以自由揮灑的畫布。退去了組織的框架,我們可以扮演多重角色,讓生活的樣貌更加豐富且立體。

3. 最關鍵的第一步:從一張務實的行動清單開始

在所有規劃中,「行動」永遠是核心。一個再完美的計畫,若沒有踏出第一步,終究只是單純的幻想。有時我們之所以猶豫不前,並不是缺乏熱情或想法,而是因為目標過於宏大,讓人感到遙不可及、不知從何著手。

從小處著手的力量

故事主角在確立了「在社區提供利他服務」這個大目標後,也一度面臨這種心理狀態。在對談過程中,來自外部的適度的「推力」與完成任務的「壓力」,促使她必須將模糊的想法轉化為具體的策略。她意識到,他的想法可以透過里民服務來實現,但如果沒有一份計畫就貿然去找里長,感覺會非常空泛。

而就是這份對自我狀態的覺察,催生了極高的行動力。她起草了一份簡單卻務實的「里民活動企劃書」。這份企劃書不僅是給里長的提案,更是她為自己準備的「腳本」,讓她從不知所措的狀態,轉變為胸有成竹的行動者。

她將「在社區提供諮詢服務」這個大目標,拆解成幾個具體、門檻極低的行動:

  • 第一步:調查里長聯絡方式,將里長的LINE加為好友,建立初步聯繫的管道。
  • 第二步:撰寫一份簡單的企劃書,讓腦中的想法變成看得見的文字。
  • 第三步:設計一個低門檻的切入點:開設「里民書法教室」。她希望先透過自己擅長且大眾接受度高的書法教學,與里民建立信任與情感連結。

這個由大化小的過程,有效地克服了因宏大目標所帶來的癱瘓感,讓看似遙遠的目標,變得唾手可及。

行動方案的啟示

從她的行動方案來看,展現了很有智慧的幾個原則,也能起方我們將夢想落地:

  1. 先建立連結,再提供價值:信任是一切服務的基礎。與其一開始就推銷我們的專業,不如先透過輕鬆的活動(如興趣分享、讀書會)建立人際信任。當關係的橋樑搭建起來後,後續的價值提供比較容易水到渠成。書法班並不是繞路,而是通往目標的橋樑。
  2. 化整為零,降低行動門檻:將「成為社區諮詢師」這樣的大計畫,分解成「找到里長電話」、「寫一頁企劃書」等微小任務。每完成一個小任務,都能帶來成就感,通常能有效克服拖延與恐懼。
  3. 為自己準備「腳本」:一份簡單的企劃書或計畫,就是我們與世界溝通的「腳本」。讓我們在向他人(如里長、潛在合作夥伴)介紹自己的想法時,顯得更有準備、更具說服力。

當然了,即使我們有了周詳的計畫,人生總有意料之外的變化。因此,在我們的藍圖中,必須預留足夠的彈性。

4. 擁抱生活的不確定性:為人生藍圖加裝「彈性避震器」

任何一份長期的人生規劃,都必然會面臨家庭、健康等外在的不可控因素。尤其對於許多中年工作者而言,小孩雖已經成年,但上有高堂仍需要奉養,這份牽掛是規劃未來時一個重要考量。我們無法消除所有風險,但需要如何培養一種具備彈性的思維模式,讓我們在變動中依然能穩定前行。

故事主角的規劃中,最大的不確定性來自於年邁的父母需要照護。雖然家中已申請到外籍看護,但看護不諳中文,導致溝通困難,直接影響了照護品質。弟弟雖暫時承擔了主要責任,但近期創業也日益繁忙。

面對這個典型的困境,她並沒有讓擔憂癱瘓自己的計畫。這正是安裝「彈性避震器」的關鍵,也是根本性的思維轉變。她沒有停留在「萬一弟弟忙不過來怎麼辦?」的被動焦慮,而是主動將焦點轉向「我能先做什麼準備來優化照護品質?」的主動規劃。

她開始積極思考具體方案。例如,考慮更換一位中文溝通能力更好的看護,以解決資訊傳遞不暢的問題,並計畫與手足們更深入地討論未來的分工與備援機制。

這個心態的轉變往往相當關鍵。它就像是為我們的人生藍圖,預先安裝了一個「彈性避震器」。這個避震器無法阻止路上的顛簸(意外)發生,但它能確保我們在遭遇衝擊時,依然能保持穩定,並繼續朝著既定的方向前進。

而規劃第三人生的整個過程,本身就是一場深刻的自我探索與成長。

親手繪製我們的第三人生

規劃退休後的第三人生,不是在填寫一份有標準答案的考卷,而是在創作一幅完全屬於自己的藝術品。這幅作品的風格、色彩與構圖,都由我們自己定義。

回顧這趟探索之旅,我們發現,描繪這幅藍圖需要幾個關鍵步驟:重新找到一個超越金錢、能點燃內心熱情的人生價值、盤點並整合我們畢生累積的多元興趣,甚至在過程中發掘被遺忘的天賦。接著,將美好的願景拆解成務實的第一步行動,從最小的地方開始創造改變。最後,為這份計畫加裝「彈性避震器」,以從容的姿態擁抱生活中的不確定性。

要進行這些行為,都是一次次與自己深度對話的機會。它讓我們重新看見自己的潛力,定義自己的價值,並最終活出自己真心渴望的樣貌。

如果今天就拿起畫筆,我們會在自己的第三人生畫布上,畫下什麼樣的風景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宇宙人的職涯旅程
91會員
118內容數
我分享自己在商業、管理等領域的經驗與觀察,並提供一些關於職場發展與轉型的想法。 希望透過這些經歷,幫助讀者釐清職場中的問題,無論是面對職涯選擇的迷茫,還是應對工作中的挑戰。 文章本於實際案例與個人的反芻觀點,期望幫助大家在職場中找到清晰的方向或對生命的啟發。
2025/10/10
在看似「好工作」的條件下,仍感到身心俱疲?本文透過真實的職涯轉變故事,揭示「選擇困難」背後的深層原因,並提供3步驟系統性思考方法,幫助你繪製出專屬的職涯藍圖,從「逃離」轉向「設計」,成為自己職涯的總設計師,找到理想的工作與生活平衡。
Thumbnail
2025/10/10
在看似「好工作」的條件下,仍感到身心俱疲?本文透過真實的職涯轉變故事,揭示「選擇困難」背後的深層原因,並提供3步驟系統性思考方法,幫助你繪製出專屬的職涯藍圖,從「逃離」轉向「設計」,成為自己職涯的總設計師,找到理想的工作與生活平衡。
Thumbnail
2025/07/03
這篇文章提供職場新鮮人及求職者撰寫履歷的策略性建議,跳脫制式格式,從邏輯思考、使用者體驗、個人特質及尋求協助等面向,幫助讀者打造更具說服力的履歷,提升求職成功率。
Thumbnail
2025/07/03
這篇文章提供職場新鮮人及求職者撰寫履歷的策略性建議,跳脫制式格式,從邏輯思考、使用者體驗、個人特質及尋求協助等面向,幫助讀者打造更具說服力的履歷,提升求職成功率。
Thumbnail
2025/05/31
本文探討職場崩潰案例,分析志明和詩琪兩位個案的共通點,包括對自我重要性的認知、長期缺乏肯定感以及情緒累積與爆發。文章並探討崩潰行為的價值與代價,以及如何透過感知、探索情緒起伏背後的原因並採取行動來避免崩潰。最後,文章強調學習知識的重要性,以幫助理解情緒背後的真實問題,並做出更合適的選擇。
Thumbnail
2025/05/31
本文探討職場崩潰案例,分析志明和詩琪兩位個案的共通點,包括對自我重要性的認知、長期缺乏肯定感以及情緒累積與爆發。文章並探討崩潰行為的價值與代價,以及如何透過感知、探索情緒起伏背後的原因並採取行動來避免崩潰。最後,文章強調學習知識的重要性,以幫助理解情緒背後的真實問題,並做出更合適的選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人生總是不斷地在「取」跟「捨」。選擇轉職時,需要考慮不同的風險和承擔能力,並設定停損機制。誠實面對自己的選擇,才能夠「歡喜做,甘願受」。
Thumbnail
人生總是不斷地在「取」跟「捨」。選擇轉職時,需要考慮不同的風險和承擔能力,並設定停損機制。誠實面對自己的選擇,才能夠「歡喜做,甘願受」。
Thumbnail
人生下半場,想追尋不同的道路,該面對許多取捨。從職業目標到個人價值觀,都需要細心思考。
Thumbnail
人生下半場,想追尋不同的道路,該面對許多取捨。從職業目標到個人價值觀,都需要細心思考。
Thumbnail
半世紀之齡的人開始思考人生的下半場,需要面對職業生涯轉變與規劃、環境變化與不確定性、尋找生活的目的與意義等問題。
Thumbnail
半世紀之齡的人開始思考人生的下半場,需要面對職業生涯轉變與規劃、環境變化與不確定性、尋找生活的目的與意義等問題。
Thumbnail
年紀見長體會越深,人生有得必有失,檢視過去與現在,覺察內心真正的渴望,哪些事情會共頻共振的線索,及早佈局下一個機會,以宏觀的視野來盤點職涯,想像5年後希望的生活,避免只聚焦單點,易陷入思考盲區,不妨試著將點串成線與面。
Thumbnail
年紀見長體會越深,人生有得必有失,檢視過去與現在,覺察內心真正的渴望,哪些事情會共頻共振的線索,及早佈局下一個機會,以宏觀的視野來盤點職涯,想像5年後希望的生活,避免只聚焦單點,易陷入思考盲區,不妨試著將點串成線與面。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軌跡,隨著人生進程,退休之後的生活如何過?這些都是需要自我審視的問題。文章提到了對退休生活的建議,如找出自己感興趣的事、認真投入其中等。同時也提到了對於工作與生活的反思,人生的軌跡都各自不同,每個人都需要做自己人生的功課,找出自己的軌跡。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軌跡,隨著人生進程,退休之後的生活如何過?這些都是需要自我審視的問題。文章提到了對退休生活的建議,如找出自己感興趣的事、認真投入其中等。同時也提到了對於工作與生活的反思,人生的軌跡都各自不同,每個人都需要做自己人生的功課,找出自己的軌跡。
Thumbnail
退休本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但有些人退休後過不慣清閒的日子,但也不知道要做什麼,只好整天在家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生活十分無聊,因而心情常不愉快。然而也有些人雖然退休了,卻不在家怨天怨地,反而努力學習新的事務、新的技術,甚至到國內外旅遊,交些各地的新朋友,生活多彩多姿,身心自然健康與快樂。  
Thumbnail
退休本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但有些人退休後過不慣清閒的日子,但也不知道要做什麼,只好整天在家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生活十分無聊,因而心情常不愉快。然而也有些人雖然退休了,卻不在家怨天怨地,反而努力學習新的事務、新的技術,甚至到國內外旅遊,交些各地的新朋友,生活多彩多姿,身心自然健康與快樂。  
Thumbnail
退休對許多人來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本文探討瞭如何評估自己是否適合退休,以及如何規劃退休生活,避免身體健康和精神狀態的快速萎縮。
Thumbnail
退休對許多人來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本文探討瞭如何評估自己是否適合退休,以及如何規劃退休生活,避免身體健康和精神狀態的快速萎縮。
Thumbnail
退休後的生活應該準備好無後顧之憂的退休金,注意避免社交孤立,並調整生活目標,保持彈性但主動積極的心態。
Thumbnail
退休後的生活應該準備好無後顧之憂的退休金,注意避免社交孤立,並調整生活目標,保持彈性但主動積極的心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