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蘭若寺》vs《中國奇譚》:中國動畫奇幻敘事的兩種路徑

wei75631-avatar-img
發佈於ACG漫談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近年中國動畫在題材與敘事風格上漸趨多元,《中國奇譚》以八則短篇奠定「國風奇幻」的新典範,而《聊齋·蘭若寺》則試圖回到古典文學本源,以蒲松齡的異想再現民間志怪的古味。然而,兩者所展現的「奇」卻分屬不同的精神路徑——前者屬於「現代寓言式反思」,後者則停留於「古典意象的重演」。


一、題材取徑:從民間怪談到心靈寓言

《聊齋·蘭若寺》收錄〈魯公女〉、〈聶小倩〉、〈畫皮〉、〈蓮花公主〉、〈嶗山道士〉五則改編,各自導演風格強烈,卻難免參差。其企圖是重拾「人鬼情、善惡報」的聊齋精神,但多半落入復古式敘事:以視覺重現古代場景與神怪造型,卻未能捕捉蒲松齡筆下那種「以鬼諷人、以異揭常」的尖銳隱喻。作品多止於愛情或怨靈悲劇的層次,對人性的冷暖與社會階層的壓抑描寫相對薄弱。

反觀《中國奇譚》,其靈感雖取自傳統,但立意更近當代。〈小滿〉以農村少年與神靈的相遇隱喻社會流動與純真的消逝,〈玉兔〉將孤獨與信仰包裹於科幻意象,〈飛鳥與魚〉甚至以愛慾與異族共生暗示生態倫理。這種「借古開今」的敘事方式,使傳統不再是仿古,而成為思考現代的鏡子。


二、視覺語彙:寫意與造作之間

raw-image

《中國奇譚》的動畫語言更接近水墨與木刻的美學,其畫面具有「呼吸感」——線條粗細有韻、色彩留白有詩。每個故事都以畫面節奏承載情緒,像是手稿流動的詩篇。

相比之下,《聊齋·蘭若寺》雖在角色造型與特效層面展現製作誠意,但部分篇章顯得「過於追求質感」而忽略節奏與留白,甚至出現類似真人電影的鏡頭語法,使動畫的象徵潛能被削弱。最明顯的是人物臉部過度寫實,缺乏情緒象徵的轉譯空間,導致觀眾在視覺上被壓迫、在心理上卻難以共鳴。


三、敘事節奏與主題密度

raw-image

《中國奇譚》的成功在於短而不碎:十分鐘能凝縮一個世界觀、一個寓言與一個情感高潮。導演敢於留白、敢於靜默,也懂得讓影像自行說話。而《聊齋·蘭若寺》則常見「篇幅短而劇場化」的問題——有些故事像是未完成的電影分鏡,開頭鋪陳繁複,中段缺乏轉折,結尾又倉促收場。其核心衝突常被愛情或懸疑掩蓋,少了思想上的「針刺」。

換言之,《中國奇譚》讓人「思索餘韻」,而《聊齋·蘭若寺》多停於「視覺體驗」。一者以哲理馴服奇幻,一者以奇幻取代哲理。


四、文化精神:懷舊與自省的分歧

《聊齋·蘭若寺》似乎更傾向於「復古消費」——用傳統題材營造中式恐怖與情感懷舊;《中國奇譚》則屬於「文化自省」——以傳統素材反觀當代倫理與人心。

這一差異,反映了中國動畫在發展上的兩股潮流:一條是追求古風視覺、靠美術喚起傳統記憶;另一條是回歸故事核心,嘗試以傳統語境回應現代焦慮。前者容易成為「樣式主義的華麗軀殼」,後者則更有機會形成「當代寓言的思想深度」。


結語:真正的「聊齋精神」

真正的《聊齋》精神,不在鬼怪,而在「人間」。蒲松齡寫鬼,是為了映照人心的虛偽與慾望;若僅止於渲染陰森與愛恨,則失去志異的本義。

《中國奇譚》恰恰延續了這層精神,只是將「鬼」換成了「社會」與「時代」,以寓言之筆,重現「異」在日常中的存在。而《聊齋·蘭若寺》若想重拾觀眾信任,恐怕得從「恐怖」回到「人心」,從「造景」回到「講故事」——那才是奇幻的真正靈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ei75631的沙龍
17會員
99內容數
wei75631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19
當許多人聽到「史努比的主人」時,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名字幾乎都是查理布朗。這樣的印象理所當然,畢竟他與史努比的搭檔形象已經成為《花生漫畫》的核心符號之一:一個永遠倒楣、卻又永不放棄的小男孩,與一隻想成為飛行王牌的幻想狗。
Thumbnail
2025/10/19
當許多人聽到「史努比的主人」時,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名字幾乎都是查理布朗。這樣的印象理所當然,畢竟他與史努比的搭檔形象已經成為《花生漫畫》的核心符號之一:一個永遠倒楣、卻又永不放棄的小男孩,與一隻想成為飛行王牌的幻想狗。
Thumbnail
2025/10/18
在台灣,提起《史努比(Peanuts)》這個名字,許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查理布朗的孤獨、露西的自信、或萊納斯對安全毯的依賴,而是一隻微笑著的白狗:印在筆袋、咖啡杯、床單上的吉祥物。
2025/10/18
在台灣,提起《史努比(Peanuts)》這個名字,許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查理布朗的孤獨、露西的自信、或萊納斯對安全毯的依賴,而是一隻微笑著的白狗:印在筆袋、咖啡杯、床單上的吉祥物。
2025/10/13
為什麼早期動畫的「魔改」被視為創意,而今日的真人版卻被視為幻象? 答案藏在兩個層面——情感機制的轉換與創作誠意的消失。
2025/10/13
為什麼早期動畫的「魔改」被視為創意,而今日的真人版卻被視為幻象? 答案藏在兩個層面——情感機制的轉換與創作誠意的消失。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2022年最好的陸劇之一,看完只能感嘆相見恨晚,攝製精良、服化道精緻,真真實實抓住了大唐盛世的風采,以隱藏在大唐盛世下的奇聞怪談開啟一連串的詭案追緝,在坊間傳說中力證虛實,在裝神弄鬼中尋找真相,案件設計也許沒《蓮花樓》峰迴路轉、神來一筆,但考慮到本劇早於蓮花樓一年,且案件本身懸疑感也非常夠,在大唐盛
Thumbnail
2022年最好的陸劇之一,看完只能感嘆相見恨晚,攝製精良、服化道精緻,真真實實抓住了大唐盛世的風采,以隱藏在大唐盛世下的奇聞怪談開啟一連串的詭案追緝,在坊間傳說中力證虛實,在裝神弄鬼中尋找真相,案件設計也許沒《蓮花樓》峰迴路轉、神來一筆,但考慮到本劇早於蓮花樓一年,且案件本身懸疑感也非常夠,在大唐盛
Thumbnail
前些日子在華山觀賞了《會動的清明上河圖》由 翡冷翠文創 所舉辦, 本偏重點→優惠票(立馬省60) 同時期也恰巧看了電視影集-金庸的《天龍八部》...(喬峰大大的一生遭遇也太悲摧) 發現這兩者有幾個共同點: .都描繪了北宋時期 .內容展現了社會各個階層 .皆是深具討論度的傑作 對於宋人的
Thumbnail
前些日子在華山觀賞了《會動的清明上河圖》由 翡冷翠文創 所舉辦, 本偏重點→優惠票(立馬省60) 同時期也恰巧看了電視影集-金庸的《天龍八部》...(喬峰大大的一生遭遇也太悲摧) 發現這兩者有幾個共同點: .都描繪了北宋時期 .內容展現了社會各個階層 .皆是深具討論度的傑作 對於宋人的
Thumbnail
如果文學只是要有所啟發的話,不要說周星馳,魯夫跟櫻木花道可真的比國文課要明白易懂多了。
Thumbnail
如果文學只是要有所啟發的話,不要說周星馳,魯夫跟櫻木花道可真的比國文課要明白易懂多了。
Thumbnail
小說反映人生,表現時代與社會,好的小說透過藝術性的敘事手法,引起讀者共鳴,進而思索人生的意義,找到目標與方向,不再迷失徬徨。好的小說,無不蘊含真、善、美的元素。 讀者通常不會在乎作者選擇什麼形式來說故事,不論古典或現代,寫實或後現代,只要看得懂、看得入迷以及看得感動,就算是好小說。臺灣文學理論
Thumbnail
小說反映人生,表現時代與社會,好的小說透過藝術性的敘事手法,引起讀者共鳴,進而思索人生的意義,找到目標與方向,不再迷失徬徨。好的小說,無不蘊含真、善、美的元素。 讀者通常不會在乎作者選擇什麼形式來說故事,不論古典或現代,寫實或後現代,只要看得懂、看得入迷以及看得感動,就算是好小說。臺灣文學理論
Thumbnail
◎明、清兩代小說界四大奇書: 1、施耐庵、水滸傳 (俠義小說) 。 2、羅本 (羅貫中) 、三國演義 (歷史小說) 。 3、吳承恩、西遊記 (神怪小說) 。 4、不詳 (署名:蘭陵笑笑生) 、金瓶梅 (言情小說、晦淫小說) 。
Thumbnail
◎明、清兩代小說界四大奇書: 1、施耐庵、水滸傳 (俠義小說) 。 2、羅本 (羅貫中) 、三國演義 (歷史小說) 。 3、吳承恩、西遊記 (神怪小說) 。 4、不詳 (署名:蘭陵笑笑生) 、金瓶梅 (言情小說、晦淫小說) 。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五 從十九到廿世紀,大多數的歐洲語言學家對中國語的研究態度彷彿都離不開一個考古的視覺,視中國語為一個原始部落遺留下來的一套原始符號。「原罪」來自中國語「沒有文法」,即非屈折語。下面有四個同義短語的例子,讀者不妨思考一下﹕ 中國語﹕ 活地‧亞倫的一齣新喜劇。 英語﹕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五 從十九到廿世紀,大多數的歐洲語言學家對中國語的研究態度彷彿都離不開一個考古的視覺,視中國語為一個原始部落遺留下來的一套原始符號。「原罪」來自中國語「沒有文法」,即非屈折語。下面有四個同義短語的例子,讀者不妨思考一下﹕ 中國語﹕ 活地‧亞倫的一齣新喜劇。 英語﹕
Thumbnail
《雲州大儒俠》是霹靂布袋戲和金光布袋戲的共同源頭,霹靂和金光後來各自發展,那是後話,但是在仔細分析霹靂和金光布袋戲之前,還是想先看看布袋戲比較早的樣子。目前在Youtube上能找到有字幕的有三個版本⋯⋯
Thumbnail
《雲州大儒俠》是霹靂布袋戲和金光布袋戲的共同源頭,霹靂和金光後來各自發展,那是後話,但是在仔細分析霹靂和金光布袋戲之前,還是想先看看布袋戲比較早的樣子。目前在Youtube上能找到有字幕的有三個版本⋯⋯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