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懷疑不是問題,而是一個系統:當覺察啟動,能量開始改變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自我懷疑不是軟弱,而是一種保護。我們經常在行動前就先陷入假想的失敗,能量也隨之鬆散。當我學會用系統思維去觀察這樣的循環,我發現,真正的改變不是努力說服自己「別懷疑」, 而是理解那個懷疑背後的結構,然後找到讓自己重新穩住的方式。

raw-image

今天在提案的過程裡,我又發現自己進入一個熟悉的慣性 :還沒開始,就先懷疑自己。

雖然整個過程其實很棒,也學到了很多,但那份「提前的懷疑」讓能量變得鬆散,像還沒拉滿的弓,箭就先掉在地上。

後來我用「系統思維」的角度回看這件事,發現這並不是一個單純的情緒問題,而是一個反覆運作的循環。

一、看見回饋環:懷疑不只是情緒,而是一個系統

在系統思維裡,我們不把事件看作孤立的片段,而是去觀察它的循環與回饋。「提前懷疑自己」通常不是偶然, 而是這樣的一個系統在運作:

想被肯定 → 擔心出錯 → 提前懷疑 → 能量下降 → 表現受影響 → 再次驗證懷疑。

如果沒有覺察,這個循環會不斷自我強化。因此,第一步不是努力讓自己更有信心,而是先停下來,看見這個循環正在發生。

二、拆解結構:理解懷疑背後的底層邏輯

系統思維提醒我們,行為不是問題,結構才是。

當我仔細觀察那份「提前懷疑」,我發現它背後藏著一些深層邏輯:

  • 「要先準備好一切,才不會出錯。」
  • 「完美,才能被看見。」
  • 「謙虛一點,比相信自己安全。」

這些想法看似理性,卻在無意識中成了能量的漏口。

當我能看見這個「信念結構」,我就能理解 — — 懷疑不是敵人,它只是在提醒我,某個舊系統正在運作。

三、更新節點:先暫停、再對齊

過去的我會在這裡逼自己「打起精神」或「快點調整」。但這次我選擇了不同的做法。

我讓自己暫停。做了幾次深呼吸,也做了一點 tapping,只是為了讓身體知道:我在這裡,我是安全的。

那一刻我明白,安定自己的方式比完美更重要。方法不一定要是 tapping,

也可能是散步、書寫、泡茶、靜坐、甚至只是望向窗外。 方式不是唯一,但重要的是:當能量開始鬆散時,我知道怎麼把自己帶回來。

四、建立新的回饋:讓信任比懷疑早一步出現

當我開始練習「先安定,再行動」,整個系統也慢慢改變了。懷疑仍然會出現,但不再主導全局。

我漸漸能在那之後,重新對焦、重新聚能,然後再繼續走。

這讓我意識到:破除惡性循環,不是學會更多方法,而是找到能讓自己回到中心的那個節點。

五、信任的起點

當信任能比懷疑早一步出現,整個能量就會變得穩。那不代表懷疑會消失,而是它不再奪走方向。我不需要完美,只需要在每次偏離時,記得怎麼回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hosname的煦光之森
1會員
18內容數
我是whosname,一位熱愛觀察生活、用文字與香氣連結內心的分享者。 每個人的內在都有一片未被探索的「邊界」, 而真正的成長來自於對自我的覺察與實踐。 這裡是我的煦光之森|洞察的瞬間|平衡的步伐|界限的藝術 生活,是一場不斷認識自己的旅程。在每一個當下,感受成長的力量 。
2025/04/10
當內觀課程進入第四天,我迎來了最具挑戰的轉捩點——堅決靜坐。一小時不動的練習,讓我真正面對身體的疼痛與內在的抗拒,也讓我學會了觀察、承受,而不是逃避。從最初的懷疑與不耐,到能夠在雜音與不適中回到當下,我開始明白:覺察不等於排斥,平等心不等於冷漠,而是允許一切感受發生,卻不再被它牽著走。
Thumbnail
2025/04/10
當內觀課程進入第四天,我迎來了最具挑戰的轉捩點——堅決靜坐。一小時不動的練習,讓我真正面對身體的疼痛與內在的抗拒,也讓我學會了觀察、承受,而不是逃避。從最初的懷疑與不耐,到能夠在雜音與不適中回到當下,我開始明白:覺察不等於排斥,平等心不等於冷漠,而是允許一切感受發生,卻不再被它牽著走。
Thumbnail
2025/04/08
重新學會安靜,是我走進內觀前三天的挑戰。這段期間,我沒有經歷「平靜」的感覺,卻在痛、雜念與飢餓之中,看見了自己長久以來習以為常的混亂與壓抑。這篇文章,是寫給你:可能也常感覺「腦袋停不下來」、「明明很累卻沒辦法放鬆」的你。
Thumbnail
2025/04/08
重新學會安靜,是我走進內觀前三天的挑戰。這段期間,我沒有經歷「平靜」的感覺,卻在痛、雜念與飢餓之中,看見了自己長久以來習以為常的混亂與壓抑。這篇文章,是寫給你:可能也常感覺「腦袋停不下來」、「明明很累卻沒辦法放鬆」的你。
Thumbnail
2025/04/06
你是不是也有過這種時候:很想暫停一下,但卻不知道怎麼離開?我報名內觀,單純只是因為我真的撐不住了。不是為了追求平靜,而是想要喘口氣,從工作、訊息、社交裡退一步。這篇是我準備進入十日內觀時的狀態——焦慮、不確定、想逃又捨不得放。不是修行,只是人類需要安靜一點。
Thumbnail
2025/04/06
你是不是也有過這種時候:很想暫停一下,但卻不知道怎麼離開?我報名內觀,單純只是因為我真的撐不住了。不是為了追求平靜,而是想要喘口氣,從工作、訊息、社交裡退一步。這篇是我準備進入十日內觀時的狀態——焦慮、不確定、想逃又捨不得放。不是修行,只是人類需要安靜一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不知道為什麼,一直有股茫然感,很想要改變自己,卻又不知道這樣子是好還是不好,時常在內心裡告訴自己,不需要做改變了,安於現狀,這樣就好了。我總感覺自己是在欺騙自己,明明內心很想做點變化,卻又要不斷壓抑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不知道為什麼,一直有股茫然感,很想要改變自己,卻又不知道這樣子是好還是不好,時常在內心裡告訴自己,不需要做改變了,安於現狀,這樣就好了。我總感覺自己是在欺騙自己,明明內心很想做點變化,卻又要不斷壓抑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懷疑] 「懷疑自己」 有時候 會悄悄的滲進心中 一點一滴 在低落時 不知不覺的 佔據 癱瘓 行動中心   如果能 察覺到 是「懷疑自己」 佔據了「自己」   就把誤會解開 讓自己 重新回到指揮中心 走接下來的每一步
Thumbnail
[懷疑] 「懷疑自己」 有時候 會悄悄的滲進心中 一點一滴 在低落時 不知不覺的 佔據 癱瘓 行動中心   如果能 察覺到 是「懷疑自己」 佔據了「自己」   就把誤會解開 讓自己 重新回到指揮中心 走接下來的每一步
Thumbnail
我們常常在做很多事遇到挫折,或發現同樣的事有人做得比我們好時,產生一種自我懷疑的心態,懷疑自己是否不具備這個能力或是不適合做這件事 自我懷疑其實是好的,因為這會讓我們知道自己還有不足的地方,但要小心的是,不要從自我懷疑陷入到自我否定
Thumbnail
我們常常在做很多事遇到挫折,或發現同樣的事有人做得比我們好時,產生一種自我懷疑的心態,懷疑自己是否不具備這個能力或是不適合做這件事 自我懷疑其實是好的,因為這會讓我們知道自己還有不足的地方,但要小心的是,不要從自我懷疑陷入到自我否定
Thumbnail
走在你信任的道路上,你往往需要先懷疑自己。 我真的可以嗎? 這是我能做的嗎? 我真的做得到嗎? 所有的懷疑與挑戰,都在幫助你整合自己。 你看見遠方的道路,它已浮現,但仍有一段距離,於是你不確定自己是否能走到那裡。 打破現況、被矚目、成為領導者⋯⋯那些你不熟悉的狀態,或許使你卻步。
Thumbnail
走在你信任的道路上,你往往需要先懷疑自己。 我真的可以嗎? 這是我能做的嗎? 我真的做得到嗎? 所有的懷疑與挑戰,都在幫助你整合自己。 你看見遠方的道路,它已浮現,但仍有一段距離,於是你不確定自己是否能走到那裡。 打破現況、被矚目、成為領導者⋯⋯那些你不熟悉的狀態,或許使你卻步。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作者是如何從情緒糾結到自我覺察的轉變,並提供了對於人生觀察的深刻見解。作者分享了自己的成長經歷,以及透過反省自己和觀察宇宙法則來提升自我的過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作者是如何從情緒糾結到自我覺察的轉變,並提供了對於人生觀察的深刻見解。作者分享了自己的成長經歷,以及透過反省自己和觀察宇宙法則來提升自我的過程。
Thumbnail
今天要分享的是【如何運用自我懷疑做出更好的選擇】 你沒看錯,就是令人失去勇氣、裹足不前的自我懷疑心態。 具體該如何做到呢? 就讓我先從自我懷疑的形成說起。  
Thumbnail
今天要分享的是【如何運用自我懷疑做出更好的選擇】 你沒看錯,就是令人失去勇氣、裹足不前的自我懷疑心態。 具體該如何做到呢? 就讓我先從自我懷疑的形成說起。  
Thumbnail
在這人生旅途中,我學會了如何在自信與懷疑間舞蹈,從每一次的挑戰中找到成長的力量。
Thumbnail
在這人生旅途中,我學會了如何在自信與懷疑間舞蹈,從每一次的挑戰中找到成長的力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