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記憶體市場正在進入新一輪「AI效應」的漣漪期。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第四季一般型DRAM(Conventional DRAM)合約價漲幅預估從原先的8–13%,上修至18–23%,且上調趨勢可能持續延伸至2025年。主因是雲端服務供應商(CSP)積極導入AI伺服架構,搶購高效能記憶體模組,導致報價意願明顯轉強。
撰文|編輯部|2025年10月
伺服器需求帶動,2026年供給吃緊成定局
展望2026年,全球Server整機出貨年增幅有望達4%,帶動單機DRAM搭載容量進一步提升。各大CSP(如Amazon、Microsoft、Google)為支撐大型AI訓練與推論模型,紛紛導入高頻寬、高容量的DDR5模組。TrendForce指出,這波升級潮將推升整體DRAM位元需求優於預期,使供給短缺態勢延續。「2026年上半年,DDR5的合約價仍將維持上升格局。」TrendForce分析,伺服器端需求穩健,加上部分原廠庫存水位偏低,價格仍具支撐力。尤其在CSP持續採購與企業AI應用擴張下,DDR5已成為新一代伺服器標配,帶動合約價年內高檔續航。
HBM3e與DDR5競逐:獲利結構將迎翻轉
高頻寬記憶體(HBM3e)自2024年起成為AI晶片的「金磚」,單價高、供應緊。但TrendForce預期,隨著三大原廠(Samsung、SK hynix、Micron)陸續擴產,2025年第二季起,HBM3e與DDR5的價差仍高達四倍以上。不過到2026年初,DDR5的漲勢可望使兩者利差逐步縮小。
「2026年第一季,DDR5的獲利表現將優於HBM3e。」分析指出,當HBM3e價格趨於穩定、需求成長放緩後,DDR5反因供應偏緊與伺服器需求持續放大,成為供應商的獲利主力。
供應商策略轉向:從高階記憶體回流主流產品
隨著HBM3e與DDR5進入利潤競爭階段,供應商正重新思考產能配置。TrendForce認為,部分原廠可能調整策略,增加Server DDR5供給量,以維持整體營運毛利(ASP)。同時,由於HBM3e需求仍強,但製程複雜、良率挑戰高,產能擴張有限,反讓DDR5有機會「意外收割」主流利潤。
業界預期,未來兩年DRAM市場將出現「雙主線」格局
一條線由高毛利的HBM系列驅動AI運算;另一條線則由高容量、高需求的DDR5撐起雲端與企業應用成長。
在AI基礎設施持續擴張的背景下,DDR5的需求勢頭不減,可能成為2026年DRAM產業的最大贏家。
關鍵觀察
- 漲勢延續:DDR5合約價上修至18–23%,2026年仍有上漲空間。
- 需求驅動:Server記憶體容量提升、CSP採購強勁。
- 獲利翻轉:DDR5毛利於2026年可望超越HBM3e。
- 策略變化:原廠調整HBM與DDR5產能配比,平衡長線獲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