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咖啡會苦?不是煮壞了,而是你忽略了這三件事!
一、咖啡苦,不代表煮壞了
許多新手喝到苦的咖啡,第一反應就是:「是不是我手沖失敗了?」但其實,苦味並不全是壞事。在咖啡的風味中,苦味是平衡口感的重要一環,就像黑巧克力或深焙可可的微苦,能讓香氣更厚實、層次更深。
問題只在於:你喝到的,是「香氣平衡的苦」,還是「焦味、過萃的苦」。
二、導致咖啡過苦的三大原因
1.萃取過度(過長的接觸時間)
沖煮時間太久、粉太細、注水太慢,都會讓咖啡中的苦味物質被過度溶出。解決方法:
- 嘗試把水注快一點,總時間控制在 2分30秒內 完成手沖。
- 若還是苦,將磨粉調粗一點。
2.水溫太高
超過 95°C 的熱水容易讓苦味與澀味同時上升。
解決方法:
使用 88~92°C 的水溫會更穩定,尤其對中焙、淺焙豆特別有效。
3.咖啡豆太老或保存不當
放太久的豆子會氧化,讓風味變鈍、變苦。
解決方法:
- 使用在 烘焙後 7~21 天 內的新鮮豆子。
- 保存時記得避光、避濕,並使用密封罐。
三、苦味也能變成「風味」
專業咖啡師會說:「苦味不是敵人,是對比。」適度的苦味能襯托甜感與酸質。舉例來說:
- 深焙豆 的苦會帶出堅果與焦糖香。
- 中焙豆 則可能呈現出像黑巧克力的微苦平衡感。
小技巧:
若覺得太苦,可調整「粉水比例」到 1:16(例如15克咖啡配240毫升水),再慢慢微調。
四、從「苦」中找到你的口味
咖啡就像紅酒,有人喜歡果香酸,有人偏好濃郁苦。試著用不同焙度、不同沖法(手沖、浸泡、冷萃)比較味道,記錄下來,就會發現「苦味」其實是理解咖啡風味的起點。
作者:啡常時光
苦味,是咖啡裡最誠實的表情。當你懂得與它相處,你就離真正的風味理解不遠了。














